第66頁
斬荒眉眼一抬,唇角輕勾,低低的笑了兩聲,道不出的妖邪與肆意……
湖上孤舟
阿白驀然回神,驚覺手還探在湖水中,掌心微硌。於是緩緩站起身,攤開手掌,皎白的玉壁躺在其上,還帶著水中撈出的寒意,正是流雲佩。
湖底的一切,恍然似夢。
阿白低頭,幽幽地望著手心泛著寒光的玉佩,良久,她神秘一笑,抬首轉向高高的蒼穹……
輕雲隱泛黛色,細雨未收,將人間半遮半掩置於朦朧之中,看不分明。
雪衣女子引頸而立,長久凝望天際,幽遠的目光掠過雨幕,直入被雲煙埋沒的遙遙仙宮,又好像穿透了仙宮,望到更遙遠更飄渺之處……
看似荒誕一夢,虛妄中,阿白卻隱約窺見了世界的真相。
沉吟良久,任細雨濕盡鬢髮,玉面生寒,終是釋然一嘆……
她淺笑一下,斂了眉目,手中輕輕握住了微冷的玉壁,輕言道:
“大哥可真是害人不淺……”
“你身為妖后,身負一族氣運,理應應劫,我贈你流雲佩,只為助你渡劫,緣何卻怨到我頭上……?”
清冷無垢的聲音忽然響起,阿白微微訝然。
四顧之下,只見湖上煙水微茫,並未看到想像中的那一抹風華如雪,心知必是天帝對此番變數有所感應,是以借流雲佩為引,隔空相應。
“莫要說你那流雲佩了……”阿白無奈苦笑道。
“若非大哥這寶貝玉佩,我又如何能這般狼狽……?”
阿白此言,卻也不假。
妖后與妖帝命理勾連,斬荒身負一族氣運,非同小可。須知修道者三災九難方可升仙,得道者亦有天人五衰之劫……
阿白身為妖后,百年前就當應劫,經天地考驗,只是彼時阿白實力尚弱,若一旦渡劫失敗,阿白身殞道消之下,妖族氣運也會大跌。
是以此劫實為妖族之劫數,妖帝妖后關係一族興衰,是天道選定的應劫之人。
斬荒深知此劫來勢洶洶,以阿白的實力難以應對,私自出手為阿白遮掩了天機,致使自身劫數加倍反噬,此一節,當年的阿白卻並不知曉。
近年來,隨著阿白實力漸漲,已被天道覺察。天帝看出阿白大劫將至,方才贈予流雲佩,雖則是一番好意,只是玉佩代表山盟之諾,又豈是可隨意相贈的?
阿白本不願收,因著此事,天帝亦被斬荒找去切磋了一番,後來卻還是開口讓其收下了,只是咬牙切齒之下,妖帝入天宮的次數頻頻增長卻也是了。
阿白今日的劫數,卻也有那流雲佩一半功勞。
見到那邊不答,阿白也不糾纏,逕自收起了手中的玉佩,又抬頭望向青黛煙雨中,露出的一角朱紅閣樓,瀟灑地一揮雪袖,足尖微點,乘著一湖寒煙細雨,傾身掠水而去……
卻說妖帝這邊,室內暖燈香案,爐上新溫了烈酒,男子倚窗而坐,慵懶風流,雖是獨攬高樓,卻無半分落寞。
斬荒輕輕摩挲著書冊上雪白的紙頁,在窗外的細雨下,紙上的墨痕也泛著微濕之意,似新被寫下。
案上放著打開的青木盒,上繪有點點隱約蓮花圖樣,若是月晴在此,定然認得出,這是妖后平日最為寶貝之物,被阿白施以禁法置於極隱秘之處,尋常人難以找到,縱然找到亦難以開啟,她身為最親近的女官,也只偶然瞧得了一兩次,至於盒內所放之物,卻是萬萬不知的。
如今木盒已開,盒中之物皆置於案上,細觀之,竟是幾卷書冊,只見其中本一上書曰《草堂集》,又一為《李翰林集序》。如是有旁人在此,定當驚嘆,無他,此二書正是戰火中早已失傳的太白詩集,卻不知命運如何輾轉,竟是到了妖后手裡。
只是相比第三卷書冊,前二者卻又有些不夠看了,《草堂集》與《李翰林集序》所書只是殘存,皆不是太白詩文全集,獨第三冊《謫仙錄》竟是將青蓮居士平生九成的詩作皆編集了下來,此等功夫,堪稱神跡。
書上那一手流雲小楷,清麗灑脫又不失卻風骨,分明就是妖后的手筆,斬荒初見也是默然,心道不枉阿白在長安又買又搶,置了那麼多詩文。
只是此時他手中所握的,並非此三者的任何一卷,而是一冊名為《慕白尋詩錄》的書,其中內容如何,看妖帝微蹙的眉頭和緊抿的薄唇,也當知曉一二。
不錯,此書正是妖后自己的詩作,世間只有二人知曉。
斬荒凝眸思量了許久,直到爐上酒已溫好,方才揮手收了案几上的物什,幻化出一應酒器來……
正逢涼風乍起,一身白衣的絕麗女子攜著雨意的清寒自軒窗而入,打破了一室靜寂。
“妖帝好興致!令正今日渡劫,也不知怎生險惡,您倒是一人在此溫酒調琴,好不快意……”
阿白信手從案上捉了只斟好溫酒的杯盞,一飲而盡,襯著曳了一城風雨的白衣,說不出的飄然灑脫。
斬荒的目光在雪衣女子微濕的鬢髮上停留片刻,見她神態端然,言笑生動,持杯的手微微一顫……雖已知阿白定然無恙,可親眼見到的那一刻,卻還是不由得心中一陣溫柔酸軟。
他薄唇輕啟,卻只將杯中酒緩緩啜了一口,垂眸斂盡了眼底思緒,再抬首已是面如冷玉的公子模樣,只見他平容答道:
湖上孤舟
阿白驀然回神,驚覺手還探在湖水中,掌心微硌。於是緩緩站起身,攤開手掌,皎白的玉壁躺在其上,還帶著水中撈出的寒意,正是流雲佩。
湖底的一切,恍然似夢。
阿白低頭,幽幽地望著手心泛著寒光的玉佩,良久,她神秘一笑,抬首轉向高高的蒼穹……
輕雲隱泛黛色,細雨未收,將人間半遮半掩置於朦朧之中,看不分明。
雪衣女子引頸而立,長久凝望天際,幽遠的目光掠過雨幕,直入被雲煙埋沒的遙遙仙宮,又好像穿透了仙宮,望到更遙遠更飄渺之處……
看似荒誕一夢,虛妄中,阿白卻隱約窺見了世界的真相。
沉吟良久,任細雨濕盡鬢髮,玉面生寒,終是釋然一嘆……
她淺笑一下,斂了眉目,手中輕輕握住了微冷的玉壁,輕言道:
“大哥可真是害人不淺……”
“你身為妖后,身負一族氣運,理應應劫,我贈你流雲佩,只為助你渡劫,緣何卻怨到我頭上……?”
清冷無垢的聲音忽然響起,阿白微微訝然。
四顧之下,只見湖上煙水微茫,並未看到想像中的那一抹風華如雪,心知必是天帝對此番變數有所感應,是以借流雲佩為引,隔空相應。
“莫要說你那流雲佩了……”阿白無奈苦笑道。
“若非大哥這寶貝玉佩,我又如何能這般狼狽……?”
阿白此言,卻也不假。
妖后與妖帝命理勾連,斬荒身負一族氣運,非同小可。須知修道者三災九難方可升仙,得道者亦有天人五衰之劫……
阿白身為妖后,百年前就當應劫,經天地考驗,只是彼時阿白實力尚弱,若一旦渡劫失敗,阿白身殞道消之下,妖族氣運也會大跌。
是以此劫實為妖族之劫數,妖帝妖后關係一族興衰,是天道選定的應劫之人。
斬荒深知此劫來勢洶洶,以阿白的實力難以應對,私自出手為阿白遮掩了天機,致使自身劫數加倍反噬,此一節,當年的阿白卻並不知曉。
近年來,隨著阿白實力漸漲,已被天道覺察。天帝看出阿白大劫將至,方才贈予流雲佩,雖則是一番好意,只是玉佩代表山盟之諾,又豈是可隨意相贈的?
阿白本不願收,因著此事,天帝亦被斬荒找去切磋了一番,後來卻還是開口讓其收下了,只是咬牙切齒之下,妖帝入天宮的次數頻頻增長卻也是了。
阿白今日的劫數,卻也有那流雲佩一半功勞。
見到那邊不答,阿白也不糾纏,逕自收起了手中的玉佩,又抬頭望向青黛煙雨中,露出的一角朱紅閣樓,瀟灑地一揮雪袖,足尖微點,乘著一湖寒煙細雨,傾身掠水而去……
卻說妖帝這邊,室內暖燈香案,爐上新溫了烈酒,男子倚窗而坐,慵懶風流,雖是獨攬高樓,卻無半分落寞。
斬荒輕輕摩挲著書冊上雪白的紙頁,在窗外的細雨下,紙上的墨痕也泛著微濕之意,似新被寫下。
案上放著打開的青木盒,上繪有點點隱約蓮花圖樣,若是月晴在此,定然認得出,這是妖后平日最為寶貝之物,被阿白施以禁法置於極隱秘之處,尋常人難以找到,縱然找到亦難以開啟,她身為最親近的女官,也只偶然瞧得了一兩次,至於盒內所放之物,卻是萬萬不知的。
如今木盒已開,盒中之物皆置於案上,細觀之,竟是幾卷書冊,只見其中本一上書曰《草堂集》,又一為《李翰林集序》。如是有旁人在此,定當驚嘆,無他,此二書正是戰火中早已失傳的太白詩集,卻不知命運如何輾轉,竟是到了妖后手裡。
只是相比第三卷書冊,前二者卻又有些不夠看了,《草堂集》與《李翰林集序》所書只是殘存,皆不是太白詩文全集,獨第三冊《謫仙錄》竟是將青蓮居士平生九成的詩作皆編集了下來,此等功夫,堪稱神跡。
書上那一手流雲小楷,清麗灑脫又不失卻風骨,分明就是妖后的手筆,斬荒初見也是默然,心道不枉阿白在長安又買又搶,置了那麼多詩文。
只是此時他手中所握的,並非此三者的任何一卷,而是一冊名為《慕白尋詩錄》的書,其中內容如何,看妖帝微蹙的眉頭和緊抿的薄唇,也當知曉一二。
不錯,此書正是妖后自己的詩作,世間只有二人知曉。
斬荒凝眸思量了許久,直到爐上酒已溫好,方才揮手收了案几上的物什,幻化出一應酒器來……
正逢涼風乍起,一身白衣的絕麗女子攜著雨意的清寒自軒窗而入,打破了一室靜寂。
“妖帝好興致!令正今日渡劫,也不知怎生險惡,您倒是一人在此溫酒調琴,好不快意……”
阿白信手從案上捉了只斟好溫酒的杯盞,一飲而盡,襯著曳了一城風雨的白衣,說不出的飄然灑脫。
斬荒的目光在雪衣女子微濕的鬢髮上停留片刻,見她神態端然,言笑生動,持杯的手微微一顫……雖已知阿白定然無恙,可親眼見到的那一刻,卻還是不由得心中一陣溫柔酸軟。
他薄唇輕啟,卻只將杯中酒緩緩啜了一口,垂眸斂盡了眼底思緒,再抬首已是面如冷玉的公子模樣,只見他平容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