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可是……
雨柔用錦帕輕輕拭去阿白額間的冷汗,又掰開她緊握的拳頭,她聽見自己說道,
“傻妖妖……”一語落下,淚拆兩行。
“我原先不知的…… 之前看你們爭執,還以為你們是……”
“我承認自己的確對他動了些不該有的綺念……”
“可是,我更在意你啊!”
“妖妖,你救過我的命,也不嫌棄我性格羞怯,不善言辭,你還曾經從池邊摘荷花送給我,我都記得的。你才是我不願意失去的人啊……”
美人垂淚,宛若雨打殘荷,看著就讓人憐惜不已。
“雨柔,你不怪我……?”阿白疑惑道。
“你不是,也沒怪我嗎?”
雨柔含淚,綻出一抹笑意,仿佛白荷初開。
她輕輕握住阿白冰冷柔軟的手,柳眉緊蹙,低落道
“妖妖,是我……讓你為難了。”
……
清風徐來,垂柳伴著桃花,一池春水微漾。
——
雨柔煙視媚行,靜靜望著一眾春嬉歡鬧的女子,阿白被雨暮纏住,說是難得見她穿艷色,要給她作畫。
她低笑,有著和喧鬧氣氛格格不入的沉靜與矜持。寂然轉身,掠過重重垂落的柳色簾幕,卻驀然望見對岸一位月白春裳的少年公子,他低落的緩緩走來,在滿城春風裡,很是失魂落魄。
似是察覺她的目光,那公子轉過頭,對她致以淡漠一笑,恍若清風。
她亦笑,似有暗香浮動,婉約如蓮。
……
他與她,終於四目相對。
不是“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的堅貞與篤定
而是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千迴百轉,最終塵埃落定。
番外之阮玉
又是一年春風秀潤,長安城外湖面初開,桃花悄然棲上枝頭……
這日阮郎的身子格外的輕快,糾纏了幾十年的傷病惡疾仿佛一夕消弭無蹤。
趁著晴日正好,他佝僂著從箱底找出多年前,已經舊的發黃的淺藍對襟長袍,費力的將一頭雪絲梳了再梳,花白的鬍鬚也打理的條條順順……
春光透過斑駁剝落的窗欞,照在銅鏡上,影影綽綽的映出一張蒼老的容顏。
陳舊的長袍,花白的鬚髮,臉上一道猙獰的傷疤貫穿了整個面龐,右側本應是眼睛的位置覆著一個藍色眼罩,不難想像其下是怎樣慘烈的情景。
這是一張極致醜陋的臉,因著蒼老倒顯得不再那麼面目可憎。垂死的暮氣籠罩著他,一副行將就木的模樣,昔年的清潤如畫早已在歲月里斑駁成泥。
銅鏡里的人,和他衣裳一樣陳舊腐朽。
阮郎平靜的看著鏡中之人,那人也看著他。一面銅鏡,隔去了五十載光陰。
他輕輕一笑,這笑容本該溫文爾雅,卻因著他面貌醜陋兀顯出幾分猙獰之色,
杖國之年的昔日侍郎阮老先生,拄著梨木的拐杖一瘸一拐艱難移出了房門。
“爺爺!”
院中的璇若見此急忙驚慌的上前扶住。
璇若已經十三歲了,如今是和弟弟來到爺爺身邊的第三年,她有了自己的名字,有了很多兄弟姐妹,過著以前做夢也不敢想的溫飽日子,這一切都是爺爺給她的。
爺爺很好,他懂得好多道理,雖然少了一條腿,長得也可怕,可她不怕爺爺。
這三年她每日都會去那個賭坊的門外,夜夜入睡前祈求上蒼,可再也沒見過治好了她的腿的那位仙女姐姐,她知道自己太貪心了,可總是忍不住想如果仙女姐姐把爺爺也治好該多好,就算要用她的腿去換,璇若也是願意的。
想到此,璇若眼中又泛起了淚光。
“若兒,你不必扶我。今日是踏花節,去和落兒她們一起玩去吧,爺爺自己走走……”
他對少女微笑道,猙獰中透出和藹的味道。連聲音都已蒼老喑啞,可見時光荏苒。
阮郎拂開璇若攙扶的手,徑直走的緩慢艱難,陳舊的身影,卻透出決然的堅定。
今天早上他夢見玉娘了,夢裡她溫婉秀潤的身姿取代了幾十年不變的血和火,五十多年,早已憶不出她的樣貌,只依稀記住了溫良如玉這個詞。
醒來他的近來病重的身體竟然大好,阮郎心知,怕是大限已至迴光返照的情景。
正當他躺在病榻上等死之時,一隻雪白的蝴蝶冒冒失失的闖進屋裡,蝶翼振動間帶來百花的清香,恍然間,他又想起多年前,梨花清淺的時節,玉娘在遍地雪白中對他說,她在長安有一個好姐妹最喜歡聽曲,可她從來沒聽過什麼是曲,問他能不能帶她去看看。
他又是怎麼回答的呢?記不得了,大致是他自持君子立身端正,不願去那煙花之地招惹風塵,後來玉娘悶悶不樂了好久,他就對她說,從今日起,她如果每天讀一本聖賢書,三個月後還堅持如此的話,就帶她去,玉娘不滿的應下了。
再後來……
原來,他除了欠了她一段情之外,還欠了一場曲……
——
雨柔用錦帕輕輕拭去阿白額間的冷汗,又掰開她緊握的拳頭,她聽見自己說道,
“傻妖妖……”一語落下,淚拆兩行。
“我原先不知的…… 之前看你們爭執,還以為你們是……”
“我承認自己的確對他動了些不該有的綺念……”
“可是,我更在意你啊!”
“妖妖,你救過我的命,也不嫌棄我性格羞怯,不善言辭,你還曾經從池邊摘荷花送給我,我都記得的。你才是我不願意失去的人啊……”
美人垂淚,宛若雨打殘荷,看著就讓人憐惜不已。
“雨柔,你不怪我……?”阿白疑惑道。
“你不是,也沒怪我嗎?”
雨柔含淚,綻出一抹笑意,仿佛白荷初開。
她輕輕握住阿白冰冷柔軟的手,柳眉緊蹙,低落道
“妖妖,是我……讓你為難了。”
……
清風徐來,垂柳伴著桃花,一池春水微漾。
——
雨柔煙視媚行,靜靜望著一眾春嬉歡鬧的女子,阿白被雨暮纏住,說是難得見她穿艷色,要給她作畫。
她低笑,有著和喧鬧氣氛格格不入的沉靜與矜持。寂然轉身,掠過重重垂落的柳色簾幕,卻驀然望見對岸一位月白春裳的少年公子,他低落的緩緩走來,在滿城春風裡,很是失魂落魄。
似是察覺她的目光,那公子轉過頭,對她致以淡漠一笑,恍若清風。
她亦笑,似有暗香浮動,婉約如蓮。
……
他與她,終於四目相對。
不是“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的堅貞與篤定
而是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千迴百轉,最終塵埃落定。
番外之阮玉
又是一年春風秀潤,長安城外湖面初開,桃花悄然棲上枝頭……
這日阮郎的身子格外的輕快,糾纏了幾十年的傷病惡疾仿佛一夕消弭無蹤。
趁著晴日正好,他佝僂著從箱底找出多年前,已經舊的發黃的淺藍對襟長袍,費力的將一頭雪絲梳了再梳,花白的鬍鬚也打理的條條順順……
春光透過斑駁剝落的窗欞,照在銅鏡上,影影綽綽的映出一張蒼老的容顏。
陳舊的長袍,花白的鬚髮,臉上一道猙獰的傷疤貫穿了整個面龐,右側本應是眼睛的位置覆著一個藍色眼罩,不難想像其下是怎樣慘烈的情景。
這是一張極致醜陋的臉,因著蒼老倒顯得不再那麼面目可憎。垂死的暮氣籠罩著他,一副行將就木的模樣,昔年的清潤如畫早已在歲月里斑駁成泥。
銅鏡里的人,和他衣裳一樣陳舊腐朽。
阮郎平靜的看著鏡中之人,那人也看著他。一面銅鏡,隔去了五十載光陰。
他輕輕一笑,這笑容本該溫文爾雅,卻因著他面貌醜陋兀顯出幾分猙獰之色,
杖國之年的昔日侍郎阮老先生,拄著梨木的拐杖一瘸一拐艱難移出了房門。
“爺爺!”
院中的璇若見此急忙驚慌的上前扶住。
璇若已經十三歲了,如今是和弟弟來到爺爺身邊的第三年,她有了自己的名字,有了很多兄弟姐妹,過著以前做夢也不敢想的溫飽日子,這一切都是爺爺給她的。
爺爺很好,他懂得好多道理,雖然少了一條腿,長得也可怕,可她不怕爺爺。
這三年她每日都會去那個賭坊的門外,夜夜入睡前祈求上蒼,可再也沒見過治好了她的腿的那位仙女姐姐,她知道自己太貪心了,可總是忍不住想如果仙女姐姐把爺爺也治好該多好,就算要用她的腿去換,璇若也是願意的。
想到此,璇若眼中又泛起了淚光。
“若兒,你不必扶我。今日是踏花節,去和落兒她們一起玩去吧,爺爺自己走走……”
他對少女微笑道,猙獰中透出和藹的味道。連聲音都已蒼老喑啞,可見時光荏苒。
阮郎拂開璇若攙扶的手,徑直走的緩慢艱難,陳舊的身影,卻透出決然的堅定。
今天早上他夢見玉娘了,夢裡她溫婉秀潤的身姿取代了幾十年不變的血和火,五十多年,早已憶不出她的樣貌,只依稀記住了溫良如玉這個詞。
醒來他的近來病重的身體竟然大好,阮郎心知,怕是大限已至迴光返照的情景。
正當他躺在病榻上等死之時,一隻雪白的蝴蝶冒冒失失的闖進屋裡,蝶翼振動間帶來百花的清香,恍然間,他又想起多年前,梨花清淺的時節,玉娘在遍地雪白中對他說,她在長安有一個好姐妹最喜歡聽曲,可她從來沒聽過什麼是曲,問他能不能帶她去看看。
他又是怎麼回答的呢?記不得了,大致是他自持君子立身端正,不願去那煙花之地招惹風塵,後來玉娘悶悶不樂了好久,他就對她說,從今日起,她如果每天讀一本聖賢書,三個月後還堅持如此的話,就帶她去,玉娘不滿的應下了。
再後來……
原來,他除了欠了她一段情之外,還欠了一場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