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瞧她們倆一個裊裊婀娜風流婉轉,一個臉若銀盤,眼似水杏,真是天造地設的好美貌,她這心裡就喜歡得不行。

  “快來,大家都等著你們呢。”

  林黛玉跟薛寶釵見王桂枝親自來接(非也),趕緊款步上前行禮。

  “別在這裡客套了,裡面都已是鬧得沸反盈天了,快進去跟他們一塊兒玩去吧。”王桂枝把他們也送了進去,王熙鳳轉過頭見姑母依著牆看著裡面樂,也沒立刻進去,“也就老太太能受得了他們了。”

  看賈母由著黛玉跟寶玉隔著她一左一右說話,自己閉目養神,就知道她老人家此時,怕也是快樂並痛著吧。

  作者有話要說:

  我又做了回標題黨,哈哈~

  第217章 寶釵

  北方到底不比南方, 一到了八月間, 夜一深,就有一絲涼意。

  賈政背著手從宮裡回來,遠遠還看著屋裡有著燭火, 顯然是夫人在等著他, 唇邊便泛起一絲暖意。

  他進了門, 便瞧見她歪在榻上捧了本書在燭火下看著, 頭上烏絲雲墮, 只松松插了一枝東珠釵子, 白玉般的耳殼上只嵌著米粒大小的紅玉珠子, 卻更讓人覺得鮮紅可愛,穿著淡粉的柔娟睡衣, 坐姿舒雅, 一雙蓮足卻極不安份, 根本沒套上, 自顧自踩著絨球睡鞋玩著, 看夠了賈政才輕咳了一聲, “夜裡涼了, 什麼書白日間看不得。”

  王桂枝聽見聲響便丟下書,“醫譜雜記而已, 等你回來隨便拿了本書看。”反正他的書她是極少碰的, 只因為對她而言, 偶爾讀讀詩詞已難解其中之意,更別說那些繁字駢語。她見金釧兒玉釧兒沒跟進來, 便自己上前幫他寬衣解袍,“皇上叫你去,也是為了說立太子的事嗎?”

  “是。”賈政享受著她難得的服侍,“你怎麼知道?”他觀皇上叫去的若干大臣,想來聖上雖然主意打定,卻沒有事先告訴過其它人。

  “你走了沒多久,宮裡的皇后也叫我了進宮。”王桂枝有些猶豫該不該先叫人把熱水燒上,賈政沒讓她們進來,定然是有話要說的。

  原來皇后娘娘已經知道了,賈政明了,“可說了什麼?”

  一提起這件事,王桂枝就覺得好笑,“你說奇怪不奇怪,皇后居然說多謝我,還給我賞了好些東西。皇上立太子,跟我有什麼關係……”看著賈政定定看著她,王桂枝喃喃道,“難道還真跟我有關係?”

  “我的夫人啊,當時你跟皇上說的話,你自己都全忘了不曾?”賈政有些啼笑不得,他當時聽著夫人說著,都跟著心潮彭拜,敢情她自己都全忘了?

  “我跟皇上說的話……那不就是拍馬屁嘛。”王桂枝哪裡能想到還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我就是夸皇上而已,這跟他立太子哪裡有關係了。哼,你就是想冤枉我。”

  賈政撫額,“夫人,你跟皇上說,您是千古一帝,前所未有之開創明君,亘古再無的新世紀明君……”這些套詞讚美新鮮又直白,賈政這個外人都聽得面紅耳赤的,還想過要是夫人哪□□他來這麼一套,不知道他要賠多少她想要出去呢。

  “……所以呢?”王桂枝覺得這很正常啊,她偶爾見一些商人誇她誇得還要好聽呢。

  一輩子從來沒被這樣的誇過的賈政,面對似乎習以為常的夫人,只得解釋道,“除非是奸臣小人,沒人敢這樣夸皇上的。”他又補充了一句,“就是在后妃娘娘們也不會。”

  做為儒家士紳,官宦子弟,都接受都非常良好的孝義禮悌德等規矩教養,這種直辣辣指明道點的誇獎,怎麼可能說得出口呢?他這輩子在父親那裡得到的最高級別的稱讚,也不過是性清能記而已。

  皇上從三歲起開蒙,比起他這等人家更得注意體統禮儀,一走一坐都有著標準,就連吏部考評為上,也就是個優字,誇誇才學品行給予恩賞罷了。

  就是西邊平定,收統山河這樣的大喜,太宰太傅上書也是說的天佑我朝,聖恩浩蕩這等,哪裡有夫人誇得簡直像是處處都在皇上的痒痒肉上,龍心大悅。

  王桂枝張口欲言,卻又不知道說什麼,難道她無意中客串了一把奸佞小人?

  “……聖上對咱們家不是挺好的嗎?他能夠這樣體察下情,給予我們充分的信任與寬容,在他這樣的偉大英明得帶領下,我們才能創造出年年稅收增長跟外匯持續增加的良好情況……我這,我這說都是真心實話啊!”她真得覺得廷載帝很厲害了,不是誰都在群臣攻擊下,還能夠始終回護著自己選擇的臣子的,更多的都是權衡利益,絕大多數都是讓臣子委屈求全,從而中途放棄,相當於是被拋棄的卒子。

  當然身為一朝之君,一國之皇,他想要什麼樣的卒子都是隨手即來,可他能夠真以信任回報,這對於在他手底下辦事的人,自然就會有知恩之情啊!

  賈政笑著點頭,“皇上當然知道你說的是實話。”夫人真心實意的剖白,他知道,想皇上決斷天下,更能分得清一個人是否是在說謊。

  “就是知道你說的真心話,皇上才更開心高興。”賈政也不得不說,夫人的話,細品地來是很有道理的。

  比如她所說的女人無才才是德就是句誑人誤世的廢話,除非男人要負責孩子一出生下來的任何一切教養,那麼母親的德性便是孩子最早的先生,她若是毫無才華,能教出一個什麼樣的人出來?

  縱觀天下皇朝,凡凡第三、第四代便開始變壞,這不是傳承出了問題,而是平定又平穩的宮廷生活,讓皇子們都生活在無憂無慮,錦衣玉食,應有盡有的生活里,再加上此時很多帝王為了防止所謂的後宮干政,只知道選擇美容顏卻只通得字會一些所謂女戒女德之類教條的女子。長於如此婦人之手,看再多的書也體會不到民間疾苦,不過何不食肉糜,即不知道創業艱難更不清楚守土辛勞之狂妄自大之輩。

  國君何且如此,臣民如何能不嬌奢圖逸?歷史上縱可一觀其之下場!實在是誤人誤國!

  哪家男兒誓不娶妻?女兒家本應是男子助力,本來天生分男女,卻要生生使女蒙昧,如同怕外有賊人,反而打壞寶瓶一般可笑。

  賈政看向王桂枝,不論她曾經在何處修行,雖然她的學識與這裡有別,卻仍然讓他能感覺到才氣與力量,也許就是這種一開始不會讓人發現的魅力,讓他漸漸再也離不開她。

  “皇上他既然是明君,更要做為一個絕世少有的明君,他就能比所有的帝王更能知道選擇與決斷,所以他顯郡王為太子之後就會漸漸讓手中的權柄。我聽皇上的口氣意思,太子立位之後,多半跟著便會監國理事,如果皇上肯定了太子的能力,便會像先皇高祖一樣,傳位於太子。”賈政猜測著。

  王桂枝卻有些懷疑,越是英明神勇的明君,反而越會捨不得皇位不是嗎?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多少太子都是死在親父皇的手上的?

  “可皇上還很年輕啊,他退位之後做什麼呢?”王桂枝不好直接推翻賈政的算盤,“像皇上這樣的人,一旦閒下來可是更麻煩的。”聽說乾隆就是這樣,雖然在位最長,最後都當了太上皇了,實際上國家大事還是在由他這個太上皇做主,一直到他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