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他們之間沒有誰是真正占上風的那一個。或許大部分時候店主是——但這一次,他輸定了。也許他們會一起留在這裡,也許他們會離開。無論如何,她得做好另找一個令自己舒服的去處的準備了。
如夏洛特所料,那間書店只最後開了一星期。由夏洛特先行挑選過後,他們開始甩賣掉所有的書。年輕人的笑容不再像一把堅硬的銀色利刃,而是異乎尋常地明朗友善。最後那天,夏洛特從那裡路過,無意中聽到他們在說話。她停留在轉角,聽見年輕人正在喃喃要求著什麼。他的聲音不再有那種絕望的攻擊性,而是因為安撫而顯得柔順且軟綿綿。他在耍賴撒嬌。不知為何,她覺得這才是他本該有的聲音。平和,快樂,善良——畢竟有那樣一雙寬廣得像是蘊藏著一個世界的綠色眼睛的人絕不會很壞。
然後,店主的聲音響起來。她第一次聽到店主如此和緩平靜的聲音,那聲音溫柔醇厚如紅酒,或是一匹上好的天鵝絨。他在念詩。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其中的一首。
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
Coral is far more red than her lips' red
If snow be white, why then her breasts are dun
If hairs be wires, black wires grow on her head
I have seen roses damask'd, red and white
but no such roses see I in her cheeks
and in some perfumes is there more delight
than in the breath that from my mistress reek
I love to hear her speak, yet well I know that music hath a far more pleasing sound
I grant I never saw a goddess go
my mistress, when she walks, treads on the ground
and yet, by heaven, I think my love as rare as any she belied with false compare
尾音消失了。年輕人發出貓一樣的甜蜜咕噥聲,似乎在抱怨什麼,同時還在要求更多。店主輕聲責備他的話夾雜著些夏洛特聽不懂的詞語,但那聲音充滿溫和與包容。夏洛特跑過轉角,爬上他們對面的二層小樓。她隔著一條街和厚厚的玻璃遠遠地看著他們,他們正挨在一起,年輕人坐在地上,毫不顧忌地把頭靠在坐著一把椅子的店主膝蓋上。
這兩個人單獨站立時身上都隱藏著的敏感、堅強和脆弱在他們相處時恰好融成滿足,不多不少,好像一幅恰好契合的拼圖,好像有一卷長長的畫軸在他們面前平和地舒展開。夏洛特幾乎能看到他們站起身來、相攜向前,直到她再也看不見。
她輕輕搖晃立在地上的畫板,突然有了些勇氣。這年輕人敏銳、堅韌、純真、無比通透,他天生就是個好人。假使店主沒有說錯,那麼也許她也擁有他的優點,只是它們在她身上時她看不到。她信任店主,甚至毫無來由地信任這個年輕人。在此之前,她似乎從未信任過什麼,而在此刻她終於意識到,世界遠比她所想像的更大,冷眼旁觀或許並非超然,在某種程度上,它同樣意味著逃避和懦弱。
那個下午,她始終站立在那裡注視他們。而第二個星期,她拿著自己畫作的照片跑到書店門前時,這間店已經關閉了。
在她的人生之中,這似乎是一次極為短暫的相遇,但這相遇對她的意義遠不止如此。他們的存在像是給她打開了一扇門,她開始願意試著相信人類,直到相信更多——她終於承認沒有什麼東西永恆存在,也不會有誰可以永遠靜止。或許從此以後,她不再需要一個躲藏之所。
不過這並未影響她早已做好的決定。半個月後,當這個小拐角的新店取代小書店開張時,她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搬走了門外那盆胡椒薄荷。
******
午後的陽光亮得晃眼。與薇薇安拿著顏料回程的途中,喬安娜遠遠地看見一個少女——或許不該稱為少女,她看上去至少二十三四歲了。不過喬安娜仍決定在心中稱她為少女,她的靈動讓她顯現出與年齡不太相符的純真。
那名少女身形纖細修長,她站在街邊,手裡拿著一摞彩色卡片。她在輕風中甩甩頭,綠色的眸子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這眸色並不常見。
像是磁石兩極互相吸引,少女的目光突然轉向她們。喬安娜嚇了一跳,她本能地看向身旁的薇薇安,這才發現薇薇安也注視著這名少女。少女嫣然一笑,向她們跑過來。
“我租了間房子,算是開了個畫展。這是我第一個個人畫展。”她笑著說,目光在她們手中的顏料上掠過,“如果有時間的話,歡迎來看看。”
喬安娜接過卡片,那上面印著畫展的信息。除了時間、地點之外,令人意外的,它還有個名字。顯然這名字就是主題——“我所見的世界”。
半個月後,在喬安娜幾乎忘記那個畫展和那名少女的時候,遲來的雨季到了。雨水持續的第三天,天色格外暗,如果不開燈,連素描的線條都看不清。喬安娜停下筆,發現薇薇安也在發呆。
薇薇安依舊戴著她的耳機,但喬安娜確定她沒在聽歌。如果她在聽歌,那些嘈雜但充滿活力的聲音會從她的耳機邊緣漏出來。這些年的每一天,她在那些雜音中聽著鉛筆划過紙張的聲音,那些聲音讓她感到安靜。
她們無言地走到窗邊,看了一會兒灰濛濛的雨。窗台上放在雜誌最上方的那張卡片顏色鮮艷,與雨天格格不入。“去那個畫展看看吧。”喬安娜說。
如夏洛特所料,那間書店只最後開了一星期。由夏洛特先行挑選過後,他們開始甩賣掉所有的書。年輕人的笑容不再像一把堅硬的銀色利刃,而是異乎尋常地明朗友善。最後那天,夏洛特從那裡路過,無意中聽到他們在說話。她停留在轉角,聽見年輕人正在喃喃要求著什麼。他的聲音不再有那種絕望的攻擊性,而是因為安撫而顯得柔順且軟綿綿。他在耍賴撒嬌。不知為何,她覺得這才是他本該有的聲音。平和,快樂,善良——畢竟有那樣一雙寬廣得像是蘊藏著一個世界的綠色眼睛的人絕不會很壞。
然後,店主的聲音響起來。她第一次聽到店主如此和緩平靜的聲音,那聲音溫柔醇厚如紅酒,或是一匹上好的天鵝絨。他在念詩。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其中的一首。
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
Coral is far more red than her lips' red
If snow be white, why then her breasts are dun
If hairs be wires, black wires grow on her head
I have seen roses damask'd, red and white
but no such roses see I in her cheeks
and in some perfumes is there more delight
than in the breath that from my mistress reek
I love to hear her speak, yet well I know that music hath a far more pleasing sound
I grant I never saw a goddess go
my mistress, when she walks, treads on the ground
and yet, by heaven, I think my love as rare as any she belied with false compare
尾音消失了。年輕人發出貓一樣的甜蜜咕噥聲,似乎在抱怨什麼,同時還在要求更多。店主輕聲責備他的話夾雜著些夏洛特聽不懂的詞語,但那聲音充滿溫和與包容。夏洛特跑過轉角,爬上他們對面的二層小樓。她隔著一條街和厚厚的玻璃遠遠地看著他們,他們正挨在一起,年輕人坐在地上,毫不顧忌地把頭靠在坐著一把椅子的店主膝蓋上。
這兩個人單獨站立時身上都隱藏著的敏感、堅強和脆弱在他們相處時恰好融成滿足,不多不少,好像一幅恰好契合的拼圖,好像有一卷長長的畫軸在他們面前平和地舒展開。夏洛特幾乎能看到他們站起身來、相攜向前,直到她再也看不見。
她輕輕搖晃立在地上的畫板,突然有了些勇氣。這年輕人敏銳、堅韌、純真、無比通透,他天生就是個好人。假使店主沒有說錯,那麼也許她也擁有他的優點,只是它們在她身上時她看不到。她信任店主,甚至毫無來由地信任這個年輕人。在此之前,她似乎從未信任過什麼,而在此刻她終於意識到,世界遠比她所想像的更大,冷眼旁觀或許並非超然,在某種程度上,它同樣意味著逃避和懦弱。
那個下午,她始終站立在那裡注視他們。而第二個星期,她拿著自己畫作的照片跑到書店門前時,這間店已經關閉了。
在她的人生之中,這似乎是一次極為短暫的相遇,但這相遇對她的意義遠不止如此。他們的存在像是給她打開了一扇門,她開始願意試著相信人類,直到相信更多——她終於承認沒有什麼東西永恆存在,也不會有誰可以永遠靜止。或許從此以後,她不再需要一個躲藏之所。
不過這並未影響她早已做好的決定。半個月後,當這個小拐角的新店取代小書店開張時,她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搬走了門外那盆胡椒薄荷。
******
午後的陽光亮得晃眼。與薇薇安拿著顏料回程的途中,喬安娜遠遠地看見一個少女——或許不該稱為少女,她看上去至少二十三四歲了。不過喬安娜仍決定在心中稱她為少女,她的靈動讓她顯現出與年齡不太相符的純真。
那名少女身形纖細修長,她站在街邊,手裡拿著一摞彩色卡片。她在輕風中甩甩頭,綠色的眸子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這眸色並不常見。
像是磁石兩極互相吸引,少女的目光突然轉向她們。喬安娜嚇了一跳,她本能地看向身旁的薇薇安,這才發現薇薇安也注視著這名少女。少女嫣然一笑,向她們跑過來。
“我租了間房子,算是開了個畫展。這是我第一個個人畫展。”她笑著說,目光在她們手中的顏料上掠過,“如果有時間的話,歡迎來看看。”
喬安娜接過卡片,那上面印著畫展的信息。除了時間、地點之外,令人意外的,它還有個名字。顯然這名字就是主題——“我所見的世界”。
半個月後,在喬安娜幾乎忘記那個畫展和那名少女的時候,遲來的雨季到了。雨水持續的第三天,天色格外暗,如果不開燈,連素描的線條都看不清。喬安娜停下筆,發現薇薇安也在發呆。
薇薇安依舊戴著她的耳機,但喬安娜確定她沒在聽歌。如果她在聽歌,那些嘈雜但充滿活力的聲音會從她的耳機邊緣漏出來。這些年的每一天,她在那些雜音中聽著鉛筆划過紙張的聲音,那些聲音讓她感到安靜。
她們無言地走到窗邊,看了一會兒灰濛濛的雨。窗台上放在雜誌最上方的那張卡片顏色鮮艷,與雨天格格不入。“去那個畫展看看吧。”喬安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