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梅三思目光一亮,陶純純卻又接口道:"離情道長……"梅三思以拳擊膝,朗聲說道:"不錯,當時在場的武林高手,一致公議,將此本秘學交付給他,讓他保管一年,那時眾人中無論聲威,名望,都數他最高,別人縱然心裡不服,可也不敢提出異議。"他語氣、神情之中,竟是隱隱露出了一些得意之態,陶純純輕笑一下,方自含笑接道:"萬勝神刀老爺子,大約只怕也是武當的俗家弟子吧!"梅三思呆了一呆,陶純純嬌笑著道:"你猜我這次怎會知道的,因為我看出你說話的言語神情,似乎在為你們武當派而得意。"梅三思濃眉一揚,手抨虬髯,哈哈笑道:"這一次你卻猜錯了!"話聲一頓,又自大笑道:"原來像你這樣的聰明人,也有將事情看錯的時候。"柳鶴亭心中一動,陶純純笑容一斂,梅三思接道:"那時眾人若是將此本真經,交付給無相大師,那麼武林中必定會少了許多在死冤魂。只可惜當時我少林派掌門人的法駕未曾親至,否則也輪不到那老道頭上——"柳鶴亭輕"哦"一聲,陶純純輕笑一聲,梅三思輕吁一聲,道:"到了一年之後,武林中人聞風而至少室嵩山的,不知凡幾,有些固是志在真經,有的卻只想看看熱鬧,還未到正日便已滿坑滿谷地擠上了人。"他突又微微一笑,變了語聲輕鬆地笑道:"據說僅僅在那短短的幾天之內,這些武林豪客之中,有的結交了許多朋友,有的化解了許多深仇,最妙的是,有些單身而去,或是跟隨著父母的少男少女,還結成了不少的大好姻緣。"柳鶴亭卻在心中暗自思忖:"凡事如有其利,必有其弊,這其間男女混雜,固然成就了不少美滿姻緣,又焉知沒有發生一些傷風敗俗之事?"但口中卻問道:"此次較技奪經之會,必定精彩熱鬧已極,只可惜吾生也晚,未能目睹。"不禁又嘆息一聲,似覺十分噢惱。

  哪知梅三思卻"嘿嘿"地冷笑起來,一面道:"那次較技奪經盛會;雖然熱鬧卻半分也不精彩,到了會期那日,武林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差不多全都來齊,卻只單單少了一人!"語聲微頓,再次冷笑一聲:"此人便是那位保管神經的武當掌門,離情道長。"柳鶴亭愣了一愣,梅三思冷笑著又道:"那時眾人心裡雖然著急,但還以為憑離情道長的聲名地位,絕不會做出不仁不義的事來,又過了一日,眾人才真的驚怒起來,只是在那武術發源的聖地少室嵩山,還不敢太過喧嚷。

  "第三日晚間,少室嵩山掌教座下的四大尊者,飛騎自武當趕回,眾人這才知道,那離情道長為了這本真經,竟不惜犯下眾怒,潛逃無蹤,聽到這個訊息後,就連一向修養功深的無相大師,也不禁為之大怒,召集武林中各門各派的掌門、名手一起出動,去搜尋離情道長之下落,於是在武林中一直享有盛譽的武當劍派,從此聲名也一落千丈。"柳鶴亭暗嘆一聲,意下十分惋惜,陶純純卻含笑道:"天下之大,秘境之多,縱然出動所有的武林高手,只怕也未能尋出那離情道長的下落!"梅三思拍掌道:"一點不錯,而且過了三、五個月後,眾人已覺不耐,有的還另有要事,於是搜尋的工作,便由火火熾熾而變得平平淡淡,冬去春來,春殘夏至,轉瞬間便是天高氣爽,露白風清的秋天,武當山、真武領、武當上院,突地遍灑武林貼,邀集天下英雄,於八月中秋,到武當山去參與黃菊盛會,而柬中具名的,赫然竟是離情道長!"柳鶴亭不禁又為之一愣,要知武林中事,波譎雲詭,此事一變至此,不但又大大出乎了柳鶴亭意料之外,就連當時的武林群豪,聞此訊息,亦是群相失色,再無一人能猜得到這"離情道長"此舉的真正用意。

  只聽梅三思又道:"這帖子一發了出來,武林群豪,無論是誰,無論手邊正有多麼重要的事,無不立刻摒棄一切,趕到武當山去,據聞一時之間,由四面通往武當山的道路,竟俱都為之堵塞,沿途車馬所帶起的一塵土,便連八月的秋風,都吹它不散,數百年來,江湖之中,竟再無一事有此轟動!"他說得音節鏘然,柳鶴亭也聽得聳然動容,只聽他接著又自說道:"八月中秋月色分外明亮,映得解劍岩上,飛激奔放,流入解劍池中的泉水,都閃閃的發著銀光,秋風明月之中,岩下池畔的山地上,三五成群,或坐或站地聚滿了腰畔無佩劍的武林群豪,於是一向靜寂的道教名山,自然也布滿了未曾爆發的輕輕笑聲,和已抑止住的竊竊私語。"語聲微頓,濃眉一揚,立刻接著又道:"山巔處突地傳下一聲清澈的鐘聲,鐘聲餘韻猶未斷絕,四下的人聲笑語,卻已一起停頓,解劍岩頭,一方青碧的山石上,驀然多了一個烏簪高髫、羽衣羽履的長髯道人,山風吹起他飄飄的衣袂,眾人自下而上,一眼望來直覺他仿佛立時便要羽化登仙而去!"梅三思乾咳一聲,接著道:"此人大約便是那武當掌教、離情道長了,但不知怎地,岩下群豪,心中雖然俱都對他十分憤恨不齒,此刻卻又偏偏被他的神態所懾,良久良久,四下較遠的角落裡,自有人稀落地發出幾聲表示輕蔑和不滿的吁聲,哪知離情道長卻直如未聞,反而神態極其從容地朗聲一笑,並且一面朗聲說道:去歲嵩山之會,貧道因事遠行,至今滿座不歡,實乃貧道一人之罪也,歉甚歉甚。"一面四下一揖,口中朗笑猶自未絕!"梅三思說到這裡,突又冷笑一聲,這種陰森的冷笑,發自平日如此豪邁的大漢口中,實在有些不甚相稱,尤其他冷笑次數一多,令人聽來,更覺得刺耳,但是他卻仍然一面冷笑,一面說道:"他以這三言兩語,幾聲朗笑,便想解開群雄對他的憤恨不齒,自然絕不可能,他話聲方了,岩下群豪輕蔑的吁聲,便立刻比方才加多了數倍,哪知他仍然行所無事,朗笑著道:貧道自己知罪孽深重,今日請各位到此間來,便是極欲向各位……這時台下便有一些人大聲喝道:如何恕罪,這離情道長朗笑著又道:"貧道在這數月之中,已將那天武神經,親筆抄錄,一共抄了六六三十六份,乘此中秋佳節,貧道想將這六六三十六份大武神經,贈給三十六位德高望重、武功高明的武林同道!"柳鶴亭不禁為之一愣,事情一變再變,竟然到這種地步,自然更加出乎他意料之外,而此事的結果究竟如何,他自然更加無法推測,於是他開始了解,自己的江湖閱歷,實在太淺!於是他自今而後,對許多他原本未曾注意的事,也開始增加了幾分警惕!

  只聽梅三思又道:"他此話一出,岩下群雄,立刻便又生出一陣騷動,這陣騷動之下,不知包括了多少驚異和猜疑,有些人甚至大聲問出:真的麼,那離情道長朗笑道:貧道不打誑語!他寬大的衣袖向上一揮,解劍岩後,便一行走出七十二個紫衣道人來,兩人一排,一人手中,拿著的是柄精光耀眼的離鞘長劍,一個手中,卻托著一方玉匣,此刻眾人心裡自然知道,玉匣之中,盛的便是天武神經!"陶純純秋波一轉,緩緩道:"這些紫衣道人可就是武當劍派中最負盛名的紫衣弟子麼?"梅三思頷首道:"不錯,這些紫衣道人,便是武當山真武廟中的護法道人紫衣弟子,那時武林群豪中縱然有些人要對這些玉匣中所盛的天武神經生出搶奪之心,但見了這些在武當派中素稱武功最高的紫衣弟子,也俱都不敢再下手了,離情道長便又朗聲道:上面三十六個方匣之中,除了貧道手抄的三十五本神經外,還有一本,乃是真跡,諸位如果不相信,互相對照一下,便知真假!於是岩下群雄這才斂去疑惑之心,但卻又不禁在心中猜測,不知這三十六本天武神經究竟是如何分配!"陶純純徐徐道:"七大劍派的掌門,一人一本,其餘二十九本,由當時在場在武林群豪,互相較技後,武功最高的二十九人所得……"梅三思又不禁滿面驚訝的點了點頭,還未答話,柳鶴亭已長長嘆息一聲,緩緩接口道:"這種人人垂涎的武家秘籍,僅僅一本,已經在武林中掀起風波,如今有了三十六本,豈非更要弄得天下大亂!"梅三思嘿嘿地冷笑一聲,道:"也正如陶姑娘所說,將那三十六本天武神經如此分配了之後,餘下的二十九本天武神經,立刻便引起了當時在場的千百個武林豪士的一場捨生忘死的大戰!"柳鶴亭雖不想問,卻又忍不住脫口問道:"結果如何?"梅三思仰天長嘆一聲,緩緩接著說道:"這一場殘殺之後,自然有二十九人脫穎而出,取得了那二十九本離情道長手抄的天武神經,至於這二十九個人的姓名,對我說這故事的人未曾告訴我,我也無法告訴你,總之這二十九入俱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然而他們的成功,卻是建築在他人的鮮血與屍骨上!"風動樹影,日升更高,梅三思滔滔不絕,一一直說了一個時辰,才將那"天武神經"的來歷說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