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他的手按住胸口,不由皺了皺眉,思緒一轉,想到了自己當時被刺穿胸口的場景。
——但他沒死,甚至到了現在已經痊癒。
這麼一想,李振忽然記起了楚秋離開前的那一吻。
雖然不合時宜,但想到當初那一幕,他依舊有些窘迫地紅了紅臉。
“還好,她當時沒有跟著一起回來。”
想到被襲擊的那場意外,李振由衷地慶幸她的離開,不必遭受不必要的傷害。
「我祝君,每逢戰事,必凱旋而歸。」
想到她當時的祝福,李振苦笑一聲,覺得自己辜負了她的期待。
她期望得到勝利的將軍,現在卻因為被保護的人背叛,落得成為階下囚的下場——他還是沒能贏到最後,甚至剛做好約定保衛家國,便已經失去了立場。
寂靜的環境,最容易滋生人心底最陰暗、最消極的一面。饒是李振的意志十分堅定,現在也不免產生了一點動搖。
為了被誣陷的苦楚,為了心底留有一席之地的少女被辜負,也為了自己迷茫的前景。
“——將軍!您受苦了!”
就在李振陷入迷茫的時候,聽到了頗為熟悉的聲音——是他曾經的下屬。
“你是……”李振花了幾秒運轉遲鈍的思緒,終於重新清醒過來,“孫東?”
“是,是我,將軍!”孫東似乎十分激動,他想上前打開牢籠,卻又像想到了什麼露出尷尬又氣憤的表情,“您放心,就這幾日您便能出來了!”
“你怎麼會在這?”李振沒有第一時間關注自己的事情,而是問起了其他人,“活下來的兄弟們呢?他們現在如何?還有……死在亂軍手中的兄弟,可有好好安葬?”
“您放心吧,雖然能夠做到的有限,但……兄弟們有好好安眠。”孫東說到這裡臉上多了抹隱忍,眼中也起了水光,但卻堅持著沒有露出哭喪的樣子,“將軍被撤職後,活下來的兄弟被右相交還給了天策府,雖然被迫在兵部留了文書,但只是被分開編入其他將軍的隊中,並未受到其它傷害。”
“是嗎……”知道剩下的兄弟們沒有因為這場陰謀受傷,李振鬆了口氣,他故作輕鬆地笑了笑,朝孫東道,“你也知道我被關押撤職的事情,便不必叫我將軍了。”
“您永遠是我的將軍。”孫東嚴肅著臉,他沒有在意髒亂的地牢,直接坐在了他面前,隔著鐵柵欄望著他,“王忠嗣將軍已經找到了證明您清白的證據,李承恩將軍也抓出了當時偷襲我軍的主謀……雖然幕後之人因為……沒辦法捉拿歸案,但是至少能證明將軍您的清白!將您放出來!”
“果然那件事,和朝廷勢力有關?”
能讓這兩位出面,還沒辦法定罪的,只有朝中的大臣或者外國的重要人物。考慮到定他罪時的一氣呵成,李振確定這件事和朝廷脫不了干係。
孫東並未說話,但李振瞧他的臉色就明白,他的猜測不錯。
“此事不宜聲張,你所說之事……待我與李承恩將軍會面,自會有結論。”
正如孫東帶來的消息,李振在一周後被無罪釋放。
唐玄宗為了表示抓錯人的歉意,不僅給李振撥了一筆金銀安撫,還專門派人慰問了一番,更是定了好幾人的罪,連右相都被批評了幾句,說他監督不嚴,將這麼重要的事情弄錯。
——雖然那都是些看起來嚴重,卻能輕易擺脫懲罰的罪名。
不過是做戲給他、給天策府、給將士們看的鬧劇罷了。李振心裡明白,但還是謝恩。
重新見到李承恩,是在他回到天策府休養的半個月後。
“此事,讓你受委屈了。”李承恩嘆了口氣,顯然知道這件事的本質是為了動搖天策府在唐玄宗眼中的“權威”。雖然李振無罪釋放了,但這件事情還是讓天策府的威信有了一定影響——負面的那種。
可沒有人能夠阻止,只能任由幕後之人得意地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之前無法輕易接近地牢,只能在掌握了證據後,才敢讓人前去通知你。”
“不委屈,倒是有勞將軍洗清我的罪名。”李振給李承恩行了軍禮,又看到了王忠嗣和他身邊一臉陰沉的少年。因為少年的打扮在中原頗為少見和知名,所以李振下意識多關注了一些。
“也多謝王將軍為我奔波……李振無以為報。”
“無妨,你本就清白,本將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你被污衊。”王忠嗣搖了搖頭,一年不見,他眉眼更多了一抹滄桑,“如今奸臣當道,武將們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相互扶持也是應當。本將不過做了分內之事,算不得什麼……真正在聖上面前為你洗冤的,還是李承恩將軍。”
李振聽完,不免又朝李承恩行了一禮。
“不止是我,真正改變聖上決定的,是那位左相。”李承恩擺手,“我倒是看錯了那位左相,本以為他名聲不好,是因為他和右相一樣是沽名釣譽之輩,沒想到這次卻幫助了你。”
“原來還有這等內情?”王忠嗣也不知道這件事,此刻也露出些許驚訝。“這位,倒是比前左相要……”
——但他沒死,甚至到了現在已經痊癒。
這麼一想,李振忽然記起了楚秋離開前的那一吻。
雖然不合時宜,但想到當初那一幕,他依舊有些窘迫地紅了紅臉。
“還好,她當時沒有跟著一起回來。”
想到被襲擊的那場意外,李振由衷地慶幸她的離開,不必遭受不必要的傷害。
「我祝君,每逢戰事,必凱旋而歸。」
想到她當時的祝福,李振苦笑一聲,覺得自己辜負了她的期待。
她期望得到勝利的將軍,現在卻因為被保護的人背叛,落得成為階下囚的下場——他還是沒能贏到最後,甚至剛做好約定保衛家國,便已經失去了立場。
寂靜的環境,最容易滋生人心底最陰暗、最消極的一面。饒是李振的意志十分堅定,現在也不免產生了一點動搖。
為了被誣陷的苦楚,為了心底留有一席之地的少女被辜負,也為了自己迷茫的前景。
“——將軍!您受苦了!”
就在李振陷入迷茫的時候,聽到了頗為熟悉的聲音——是他曾經的下屬。
“你是……”李振花了幾秒運轉遲鈍的思緒,終於重新清醒過來,“孫東?”
“是,是我,將軍!”孫東似乎十分激動,他想上前打開牢籠,卻又像想到了什麼露出尷尬又氣憤的表情,“您放心,就這幾日您便能出來了!”
“你怎麼會在這?”李振沒有第一時間關注自己的事情,而是問起了其他人,“活下來的兄弟們呢?他們現在如何?還有……死在亂軍手中的兄弟,可有好好安葬?”
“您放心吧,雖然能夠做到的有限,但……兄弟們有好好安眠。”孫東說到這裡臉上多了抹隱忍,眼中也起了水光,但卻堅持著沒有露出哭喪的樣子,“將軍被撤職後,活下來的兄弟被右相交還給了天策府,雖然被迫在兵部留了文書,但只是被分開編入其他將軍的隊中,並未受到其它傷害。”
“是嗎……”知道剩下的兄弟們沒有因為這場陰謀受傷,李振鬆了口氣,他故作輕鬆地笑了笑,朝孫東道,“你也知道我被關押撤職的事情,便不必叫我將軍了。”
“您永遠是我的將軍。”孫東嚴肅著臉,他沒有在意髒亂的地牢,直接坐在了他面前,隔著鐵柵欄望著他,“王忠嗣將軍已經找到了證明您清白的證據,李承恩將軍也抓出了當時偷襲我軍的主謀……雖然幕後之人因為……沒辦法捉拿歸案,但是至少能證明將軍您的清白!將您放出來!”
“果然那件事,和朝廷勢力有關?”
能讓這兩位出面,還沒辦法定罪的,只有朝中的大臣或者外國的重要人物。考慮到定他罪時的一氣呵成,李振確定這件事和朝廷脫不了干係。
孫東並未說話,但李振瞧他的臉色就明白,他的猜測不錯。
“此事不宜聲張,你所說之事……待我與李承恩將軍會面,自會有結論。”
正如孫東帶來的消息,李振在一周後被無罪釋放。
唐玄宗為了表示抓錯人的歉意,不僅給李振撥了一筆金銀安撫,還專門派人慰問了一番,更是定了好幾人的罪,連右相都被批評了幾句,說他監督不嚴,將這麼重要的事情弄錯。
——雖然那都是些看起來嚴重,卻能輕易擺脫懲罰的罪名。
不過是做戲給他、給天策府、給將士們看的鬧劇罷了。李振心裡明白,但還是謝恩。
重新見到李承恩,是在他回到天策府休養的半個月後。
“此事,讓你受委屈了。”李承恩嘆了口氣,顯然知道這件事的本質是為了動搖天策府在唐玄宗眼中的“權威”。雖然李振無罪釋放了,但這件事情還是讓天策府的威信有了一定影響——負面的那種。
可沒有人能夠阻止,只能任由幕後之人得意地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之前無法輕易接近地牢,只能在掌握了證據後,才敢讓人前去通知你。”
“不委屈,倒是有勞將軍洗清我的罪名。”李振給李承恩行了軍禮,又看到了王忠嗣和他身邊一臉陰沉的少年。因為少年的打扮在中原頗為少見和知名,所以李振下意識多關注了一些。
“也多謝王將軍為我奔波……李振無以為報。”
“無妨,你本就清白,本將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你被污衊。”王忠嗣搖了搖頭,一年不見,他眉眼更多了一抹滄桑,“如今奸臣當道,武將們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相互扶持也是應當。本將不過做了分內之事,算不得什麼……真正在聖上面前為你洗冤的,還是李承恩將軍。”
李振聽完,不免又朝李承恩行了一禮。
“不止是我,真正改變聖上決定的,是那位左相。”李承恩擺手,“我倒是看錯了那位左相,本以為他名聲不好,是因為他和右相一樣是沽名釣譽之輩,沒想到這次卻幫助了你。”
“原來還有這等內情?”王忠嗣也不知道這件事,此刻也露出些許驚訝。“這位,倒是比前左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