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湯守信到底不敢冒險。

  另一邊,齊宇還在叫囂:「湯守信,你這個捕快還想不想幹了?」他本來還忌憚穿著如此上等的男女,現在卻什麼都不想管了,丟了這麼大個面子,還被打掉一顆牙,他一定要把這個場子找回來。

  就算這男的真是知府又怎麼樣,他是不知者不罪,憑他爹這麼些年在蜀州的經營,府衙里大大小小几十個官員都和他爹有交情,還有兵馬督管査大人也收過他家不少禮,他抓錯了人到最後也能運營到不了了之。

  想著這些,齊宇看向湯守信:「本公子使喚不動你了?」

  湯守信一咬牙,縣官不如現管,而且這位自稱是知府大人的公子也沒有拿出什麼憑證……他就要上前時,卻見那個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女子從荷包里掏出一塊閃閃發光的東西。

  仔細一看,那是一塊金鑲玉的牌子,再仔細一看,牌子上是和平郡主四字。

  樂輕悠慶幸來時二哥讓她帶了這個牌子,因為這牌子小巧,她一路上到這裡都沒拿出荷包過,沒想到今天還真用上了。

  「我請你把這幾個打人的帶到府衙,可成?」

  「參見郡主殿下」,湯守信的膝蓋立即磕到了平整結實的地面上,他活這大半輩子,四品官都見過,就是沒見過金枝玉葉的郡主,別說郡主,連縣主、鄉君都沒見過。

  樂輕悠將玉牌裝回荷包,對緊跟著湯守信跪了一片的人道:「都起吧,把這幾個打人的,還有他們的主子,一起帶回府衙。」

  湯守信連連答應,這女子是郡主,那男子肯定就是知府大人了,人家沒撒謊的必要啊!

  拿著腰刀站起來,湯守信就對齊宇說了一句:「齊公子,得罪了。」

  剛才還都提著心的那家人此時都露出了些笑容,朝樂輕悠和方宴又磕一個頭,才相互攙扶著站起來。

  在一群百姓解氣的表情中,囂張的齊公子被清美縣的幾個捕快押著向府衙而去。

  方宴轉身,對那受傷的男人道:「你也去。」

  男人再次跪了下來,「小人朱萬,多謝大人做主。」

  樂輕悠道:「你可以先去醫館簡單處理一下傷口」,說著招了招手,讓那個臉上還帶著淚痕的小姑娘上前來,「這是剛才買你那些野果的銀子,快帶著你爹去醫館瞧瞧吧。」

  小姑娘有些忐忑地走了過來,接過銀子就要跪下,手臂卻被樂輕悠扶住了,「別動不動下跪,我三哥一定會為你們做主的。」

  「多謝郡主,多謝大人」,小姑娘說道,聲音帶著些哽咽。

  回府衙時,方宴還沒忘了把樂輕悠買的東西都帶上,經過那些洗藕的婦女時,又停下買了一竹筐。

  他們前腳一走,後腳這消息就傳開了,好些三里燕的本村人卻搖頭嘆氣,低聲跟家人道:「也不知道這位大人能不能一下子把那朱家人按下去,如果不能,瞧著吧,過了這段時間,朱家人,乃至他們朱家村,都要倒霉了。」

  方宴卻是自有打算,一到府衙,就命武旗帶著這段時間收復的幾個蜀州本地人,換成變裝,下到信縣探查縣令齊或為官期間貪污受賄的證據。

  憑齊宇那狂妄的不把普通百姓的命當命的語氣,可以肯定齊或不會是個本本分分的官。

  抓了這朱或的兒子,他就沒打算再放回去。

  朱萬被打折兩根肋骨,左小腿骨折,雖是很重的傷,方宴卻也只能判罰齊宇二十仗,並罰他五十兩銀子,作為朱萬正骨休養的費用。

  齊或聽到下人稟報兒子被新來的知府抓了,當即就帶著重金趕來了府衙,單獨面見方宴沒被允許,被請到公堂上,看到被打得昏過去的兒子,臉色當場就拉了下來。

  要五十兩罰金,他二話沒說,把一張五十兩的銀票往公堂上一扔,留下一句「下官告辭」,就讓下人抬著兒子走了。

  方宴倒是沒料到,這位齊縣令趕在他跟前耍官威。

  此次審理齊宇指使下仆傷人事件,是公審,但是在公審期間,圍在公堂外看著的百姓沒有一個上前來加入指證。

  方宴不信這裡面沒有從信縣來的,也不信這其中沒有受過齊家父子欺壓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看來,齊家父子在這裡勢力不小。

  方宴起身到後衙時,那些打人的狗腿子還在受杖刑,求饒聲呼痛聲在堂上響成一片。

  朱萬是被醫館裡借人用門板抬著過來的,一直看著這些狗腿子受完了刑,他才對站在門板的二弟朱千道:「老二,回家去。」

  朱千看了看公堂,低聲道:「大哥,咱們就這樣回去?會不會……」

  「他們不敢」,朱萬說道,「若是沒有明府大人,這啞巴虧咱們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但是現在有明府大人在,齊家除非是不想要這些年搜刮出來的家業了,不然不可能動咱們。」

  朱千還是有些猶疑,都說破家的知府滅門的知縣,他們家這是把齊縣令家得罪的死死的了,若是齊縣令還在這裡做官,他們短時間內沒事,知府大人走了也會被縣令隨便一個藉口給夷平的。

  小姑娘朱紅紅開口了,「二叔,你不要擔心,我相信姐姐,便是大人忘了,她也一定會提醒大人的。」

  朱萬糾正道:「那是郡主娘娘」。

  大姑娘朱花兒自責道:「都是因為我,才惹上這樣的麻煩。」

  她娘不想女兒被這件事影響名聲,說道:「都是娘沒有慮到,你都這麼大了,還讓你唱曲子掙錢。」

  多山的地方多山歌,蜀州這地方,好些姑娘都會唱歌,也有不少為家計所迫而去茶樓或集市上唱曲子的,當地百姓很給這些姑娘面子,非議得不多,聽著好的還會給個一文二文的。

  年節的時候,一個姑娘唱一上午的歌,能掙好幾十文,比扛麻袋的男勞力掙得還多。

  因此,便是朱萬被打得這麼重,也沒怨侄女什麼。

  一家人在公堂上說了會兒,也沒人驅趕,也沒見什麼人出來說知府大人對他們的後續安排,朱千再不想走,也只得讓那兩個藥鋪夥計把門板抬起來。

  府衙外已經沒多少人,朱家人一出來,就看見一個穿著黑色紅領邊府衙捕快服的男子站在石獅子邊,對他們點了點頭,說道:「大人讓我保護你們一段時間。」

  聽到這話,朱家人頓時都放下心來,臉上的笑容終於輕鬆愉悅地展開。

  武晉在朱家村一待就是待了大半個月,期間除看見過幾個可疑人員在朱萬家附近探頭探腦,並沒發生什麼讓朱家人受損害的事。

  二十天後,得知大人已將齊家父子抓入府牢,並封查了齊家,其餘的齊家人也全部被監在府城的城隍廟,武晉就想朱家人提出了告辭。

  緊跟著,知府大人要在府衙公審齊縣令的事情就在府衙邊上的好幾個縣裡都傳開了,一時間成千上百的百姓都往府城趕去,尤其是齊縣令治下的信縣百姓,他們尤其恨這個壓在頭上足有八年的大山。

  除了已被方宴傳到府城的苦主,還有不少曾被齊縣令的家奴、親戚欺負過的百姓都收拾了乾糧上府城。

  方明府都把齊縣令那個龜孫子按下去了,他們若還是不敢出頭,這冤屈何時再討。

  於是,在公審齊縣令這一日,府城跟過年似的,百姓們人頭攢動,隊伍一直從府衙排出老遠,都等著聽第一時間的消息。

  府城不遠處的一家酒樓上,兵馬總督管安華一臉嚴肅地站在半開的窗口,看著下面欣喜地等著貪官被判決的百姓們,臉色越發冷凝。

  「大人,那方知府請您一同公審,您不去,會不會讓他有所懷疑?」旁邊一個山羊鬍的中年男人說道,同時滿是憂心忡忡。

  只看這位新知府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手段,就知以後他們的日子要不好過了。

  想送個女人拉攏吧,人家根本不鳥一眼,命手下人細細一打聽,才知道那位跟新知府同來的和平郡主,竟是他的未婚妻。

  這一下子,再給送女人不就是跟郡主結仇嗎?

  送金銀吧,人家未婚夫妻兩個更好,封都沒開就讓人送回了,這大半個月,安夫人辦了三次宴會,和平郡主去了一次,方大人只踏踏安家的門檻--接送和平郡主去的。

  他們那邊的態度就是不想搭理安督管,一直為安督管出謀劃策平衡蜀州各方勢力的師爺就很擔心。

  安督管看著樓下,嗤笑道:「你當他現在就沒懷疑我?齊或那老小子什麼都喜歡做個帳,十有八九,這方明府已經拿到了那些帳本。既然不跟我們站一條線,非要留清名,那本官就讓他大名滿人間。」

  依法判決了齊家父子,將齊家其他人遣回原籍後,日子似乎便恢復了平靜,但是樂輕悠卻感覺到,蜀州其他的官員,大部分都將方宴孤立了起來。

  有一次下面墨陽縣發生一件命案,墨陽縣很快地就審結了,卻在送到府城提刑司後出現了紕漏,幾天後提刑司的袁提刑找來,問案卷之事,說是收到案卷當天就命人送了過來。

  方宴自然是沒收到,可袁提刑那邊卻又來送案卷之人,那人也說了把案卷交給了某某,還有人證。

  那個某某,就是這段時間最先投靠到方宴這邊的一位清正官員,陸人傑。

  他們的目的,是殺雞儆猴,讓那些想要投靠新來知府的官吏們瞧瞧,投靠了新知府是什麼下場。

  遺失命案卷宗,按律當革職。

  方宴卻也不是吃素的,三問兩不問就把那個所謂的證人問得無話可說。

  這一場交鋒,方宴全勝。

  但是他並不想慢吞吞的解決這些結成陣線而官官相護的祿蠹,在這年冬季,蜀州大雪成災時,將那些企圖以次充好、以沙充糧的十幾個官員一起擼了下去。

  開春,蜀州都管安華因受賄、剋扣兵餉、虛設兵額、強占良田等數項罪名被押解進京,由督察院、刑部共同審理後,革職並查抄家產,遣返原籍永不錄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