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剩下的人加起來就那麼十幾個,樂輕悠讓光伯搬了三個大桌子放在客廳中央,分兩桌,讓下人們以及文彥那六個孩子和他們一起過年。

  飯菜是從早晨起便開始做的,到巳正,三桌豐盛菜餚已經做好,隨著樂巍他們兄妹四個的入座,眾人也一一坐下來。

  桌上還擺著些酒坊出的高度棗酒,另有十幾度的果酒,山楂汁,下人們在樂巍的示意下一一滿上酒杯,一開始都還有些拘謹,一杯酒下肚,便也漸漸放開了。

  三十這個年宴大傢伙兒一直吃到了未時左右,這中間,好些個回家過年的差役還過來添了個菜,劉捕頭是直接送來的四菜一湯,計副捕頭和張副捕頭一個送了些果脯一個送了兩盤菜。

  因此年宴結束時,三個桌子上的才足足多了二十個。

  第二天年初一,計縣丞備了厚禮帶著妻子、兒子過來縣衙拜年,趙書辦等人也先先後後地攜家眷來給大人拜年,小小的縣衙頓時又充斥了熱鬧的氛圍。

  計夫人、趙夫人、劉夫人等三四個女眷跟樂輕悠早就在茶話會上熟悉了起來,拜見過大人後,便都去後衙尋樂輕悠說話。

  從家長里短到今年縣裡的年景,就沒有她們說不到的。

  期間,還不停有來衙門拜年的女眷過來後衙拜見,例如張夫人、陳夫人之列,經常去茶話會的女人都留了下來,畢竟大家熟悉,過年這段時間又都忙著整治年貨,也有好些日子沒見了,這新年第一天就遇見了,自然有不少話說。

  張夫人年過四十,她和陳夫人一樣,每參加過這樂小姐舉辦的茶話會,之所以過來拜年,更多的是感謝方大人和樂小姐能把做豆腐、腐竹、豆皮的方子交給他們兩家,而且方大人也沒有跟他們要過半點好處。

  張夫人和陳夫人是揣著一樣的滿滿的感激過來了,不想一來見到的就是站的坐的滿滿一客廳在相互交談的婦人,其中還有計縣丞的夫人、劉捕頭的夫人。

  更不要說,這後衙的女主人,是方大人的未婚妻了。

  整個縣裡有分量的人物的家眷都在這兒,張夫人、陳夫人即便年紀稍長,也不好露露面就告退的。

  樂輕悠跟她們說了兩句話,就讓她們在劉夫人下首坐了。

  張夫人、陳夫人坐著聽了一會兒也就跟上趟兒了,畢竟女人家的話題就那些個,不過她們卻不好貿貿然插口。

  正熱鬧間,外面侍應的春卷稟道:「小姐,一位楊夫人來拜年。」

  楊夫人?

  眾人一開始還有些摸不著頭腦,樂輕悠已經起身道:「請進來吧。」

  樂輕悠和這個曾經張少夫人現在的楊夫人挺合脾氣的,沒想到她挺著個大肚子,還會過來縣衙百年。

  楊氏一進來,樂輕悠就請她坐下了:「楊夫人,快請坐吧,來了就是禮,不用再見禮了。」

  楊氏知道自己的情況,也不勉強,道謝一聲,又向在場的眾人點點頭,這才坐下。

  她剛坐下,那邊的張夫人卻是震驚地站了起來,看著楊氏的肚子,你了半天,才道:「你有孕了?」

  楊氏點頭,「與張少爺和離之後才發現的,我也沒想到。」

  張夫人盼孫子已經盼了三四年了,聞言竟有些不知所措,陳夫人與張夫人往來比較多,相互很熟悉,這時站起身扶住她,笑道:「快坐下吧,別攪擾了眾人興致」,又低聲道:「什麼事回張家再說,樂小姐還在上坐著呢。」

  張夫人這才回神,勉強地笑了笑,心神不屬地坐回了座位上,心裡卻在不停地喃喃:那是我張家的嫡長孫啊。

  好容易挨到午宴,趁入席這功夫,張夫人來到楊氏身邊,拉住她道:「梔娘,既然你已有了洎兒的骨肉,這便回家吧。」

  楊氏抽回胳膊,往旁邊站了站,笑道:「張夫人,那日公堂上大人判得清清楚楚,我和張少爺、張家是再沒有任何關係的。這孩子在我肚子裡,便是我一個人的。」

  張夫人不是那種不講理的婆婆,更不是一個特別會說話的人,被楊氏這一番說的連個反駁都說不出來。

  楊氏對這個從未為難過她的婆婆也沒什麼惡感,嘆口氣道:「張夫人,您是個好人,當初我久久不孕,您也從未見責於我,我很感激您。只是這個孩子,說什麼我都不會再送它回張家的。」

  張夫人的嘴唇抖了抖,說道:「我這個做娘的沒教育好洎兒,讓他欺辱了你,可是梔娘,你一個女人,以後帶著個孩子也沒法過啊。」

  楊氏忍不住笑了,即便知道這個曾經的婆婆是個好人,但這話還是讓她很想啐回去:「張夫人,沒有孩子,我孤零零一個可能才是真的沒法過。令郎和李家慧娘情深意重,日後定然少不了孩子。」

  張夫人聽出了楊氏話語中的不忿,只得嘆了口氣。

  一旁的陳夫人這時說道:「張夫人,你瞧瞧,這個小盤子裡點心外酥里嫩的,我問了問那上菜的小丫鬟,小丫鬟說這是用糯米做的。不想糯米做的點心能如此好吃,你快嘗一嘗。」

  陳夫人的話緩解了張夫人和楊氏之間的沉重氛圍,張夫人把目光放到桌子上的前菜上,但她心裡有事,完全沒心思吃。

  不過飯桌上的其他人就不一樣了,大過年的,一個個都是從內到外的高興,好些個常去茶話會的都知道,樂小姐對這些點心的做法從不藏私,吃著哪個好吃了,便叫住那小菜的小丫鬟問一問。

  大年初一這賓主盡歡的拜年宴就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張夫人和張老爺在前衙會和,一上了馬車,臉上硬扯出來的笑容就立即落了下去。

  張老爺在前衙聽到了不少方大人新的一年準備動工的事情,還認領了一個幫扶下面貧困村莊發展的任務,正躊躇滿志地打算回家去跟掌柜們商量一下怎麼個幫扶法,

  這一上車就看見夫人一臉的苦相,不由慌張問道:「怎麼了?你不是不會說話得罪了樂小姐吧?」

  張夫人搖頭,還是愁眉苦臉的,「我怎麼可能給你拉後腿?」

  「那你這是怎麼了?」張老爺鬆口氣,不過夫人這個樣子,他還是挺著急的。

  張夫人便說道:「我在後衙見到梔娘了,她懷孕了。」說得半點鋪墊都沒有。

  張老爺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反問道:「你說什麼?」

  張夫人再次重複道:「梔娘懷孕了,看樣子已有四五個月。」

  張老爺聽得直拍腿哎呀,「那個逆子,逆子啊,好好的一家人,全是他給折騰散了。」

  「老爺,我心裡很是不中意李家那個慧娘」,張夫人說道,「說是讀書人家的女兒,瞧瞧她辦的事,跟個挑門帘的有什麼差別?」

  張老爺看她一眼,說道:「曉得你不中意那李家姑娘,我也不中意。」

  要不然當初兒子跟兒媳婦一和離就要娶李家姑娘,他不會打回去,讓他緩一兩個月再娶。可沒想到碰上國孝,現在兒媳婦又懷孕了,看來是冥冥之中自家祖先也不喜歡家裡進個那樣的女人。

  想到這兒,張老爺又是恨鐵不成鋼:「當初若是咱們老大能站住了,就那逆子辦出的這些事,我早把他趕出家門了。」

  張夫人說道:「兒子之前也抱怨過,說梔娘不能生,想必是因為這個嫌棄她,如今梔娘有孕,我跟他商量商量,再把梔娘接回來吧。李家姑娘是他喜歡的,咱們再遣媒婆與她家說一說,給她正經名分,讓她做個妾可行。」

  張老爺冷笑道:「以前那李家的就堅持不做妾,現在能說通?」

  張夫人為難道:「那你說怎麼辦?」

  「破鏡難重圓」,張老爺嘆氣,「以後,你經常去照看著楊氏,家裡的豆腐作坊眼看著起來了,日後,把那七八間豆腐作坊都留給那孩子吧。不管是孫子還是孫女,都是我們張家的子孫……」

  總比把家裡的所有鋪子都留給那麼個被女人弄昏了頭的混帳兒子強。

  張老爺在張夫人低低地抽泣聲中罵了兒子一路混帳,直到上元節這天,他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混帳。

  早晨,張家的下人都在喜氣洋洋的掛燈,就在剛剛精神奕奕出門去的少爺抖著身子回了家中,一進門,噗通一聲就給正在指揮下人掛客廳門口小燈籠的張老爺跪了下來。

  張老爺看了兒子一眼,見他神情萎靡,便屏退了下人,帶著他進了東廂的書房,「說吧,李家又有什麼事?」

  打從兒子跟李家的親事定下後,那邊三天兩頭的就沒消停過,比前面楊氏的娘家還能獅子大開口,尤其是那李氏的娘,一張口十金都堵不住。

  張洎才在父親嚴厲的視線中回神,低聲道:「爹,慧娘她,有身孕了。」

  張老爺臉色一凜,急忙問道:「幾個月了?」

  張洎身子有些顫抖,「剛剛一個月。」

  「逆子」,張老爺一下子把手上的茶杯砸到了張洎面前,又冷靜下來道:「婦人有孕一般一個多月才能查出來,剛剛一個月如何做得准?別是吃錯了什麼東西腸胃不舒服吧。」

  張洎說道:「不會的,慧娘身子弱,幾日前就常常嘔吐,李老娘請了她娘家的一個婆子摸了脈,准準的,便是一個月多也多不了幾天。爹,兒子該怎麼辦啊?」

  哭著爬到張老爺跟前就抱住了他的雙腿,「孩子是在國喪重孝期有的,又有巡撫大人在,兒子會不會被罰去服苦役啊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