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家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的確,有些著急的人家,早早地就在家中女兒及笄前相好人家,及笄之前把六禮都走完,一及笄便能成親。

  樂巍笑著道:「不錯,小宴考慮的很是,家裡沒有長輩,這些我們都該注意著些。」

  「我們和蔣大哥認識那麼多年了,而且他又大我那麼多,那麼避著,不太好吧」,樂輕悠說道,再說她也並不覺得蔣宜深對她一個小丫頭有什麼,而且她不想成為一個被困於後宅內,可見的人只有那麼幾個的深閨女子,「我也沒見其他人家有多麼嚴苛,廟會時好些適齡女子拋頭露面呢。」

  可能她在這個時空一直處於底層,真沒見過那種女子不能和外男說話只能關在家中的情況,縣城裡的胭脂鋪有好幾家都是女掌柜。

  大戶人家或許對禮教守得嚴格一些,但是從樂輕悠每次上街看到的女子人數和年齡層次可以推斷,時人對待婦女相比她那個歷史上的明清來說還是很寬宥的。

  「你不一樣」,樂峻看著妹妹,擱下筆,起身來到床邊坐在她旁邊,摸了摸她軟軟的發頂,笑道:「也不是說讓你以後半句話都不跟蔣大哥說,畢竟咱們認識這麼幾年,蔣大哥來,你見個禮是應該的。但多餘的,就不能了。」

  樂輕悠臉色發苦,「是不是等哥哥們於仕途上再進一步,對我的要求就會更嚴格?」

  想想也是,如果他們一家都是靠著田地生活的泥腿子,哥哥們哪會用這些框架框住她。

  不過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樂輕悠雖然不願意,以後卻也只能遵從基本大禮,爭取在框架內極大自由地活動。

  聽了她的話,方宴暗暗嘆了一口氣,他剛才那麼說,還真不是因為他們現在是秀才而要求她尊禮從教,且即便是官眷,也沒有半點不能見外男面的規矩,要不然婚姻大事怎麼成?但凡有點心疼孩子的父母,都不可能在給他們定親前,不徵求點他們的意見。

  所以他真不是管著輕輕不能見人,正是樂峻所說的,輕輕不一樣,她,太美了,如今五官還未怎麼長開,已經是殊色,再過兩年能美到何種程度,他都不敢想像。

  樂巍也放下筆,不做文章了,十分認真地對樂輕悠道:「我們不是因為身份的變化而要求你,在沒有父母做主的情況下,只是想盡最大的努力保護你。」

  心裡卻有些好笑,輕輕果然還是個孩子,說起外男之類的問題,半點沒有不好意思的神情。

  這樣就很好,她有什麼事都願意聽他們說跟他們商量,如果是一談到外男、男女大防問題小丫頭都跟有的女孩那樣,紅著臉只知道點頭,他還真不知道怎麼辦了。

  在三個少年的相繼解釋下,樂輕悠算是明白了他們的意思,便笑道:「只要不是將我關在宅子裡不讓出去,其他的我都儘量按照你們說的做。」

  想想紅樓夢中一生都被關在賈府的三春、黛玉和那些丫鬟吧,出門打個醮都跟過節似的,她可真沒辦法過那種不讓出門的生活。

  就算她不是愛跑愛玩的性子,但是事事都被拘謹著,她會覺得很壓抑,幸好哥哥們只是要求她不能和「外男」相處太多。

  這邊在說到有關婚事的話題時,縣郊的一處簡陋小院中,響起一聲悲慘的哭嚎:「我苦命的女兒,你這個樣子,以後可怎麼嫁人啊。」

  樂輕玲臉色蒼白地靠在枕頭上,被她娘這一聲哭嚎震得太陽穴直發疼,有些不耐煩道:「娘,您先別忙著哭了。」

  小米氏的哭聲頓了頓,還是忍不住地抹眼睛,「我苦命的女兒啊」,見女兒越發不耐煩,她只能強忍著心痛,問旁邊正在收拾醫箱的醫婆:「錢婆婆,我女兒這,以後真的不能有孩子了嗎?她才剛十二歲,身上有什麼毛病,也應該很好治吧。」

  錢醫婆秉著醫者父母心的信條,壓下心中的鄙夷,心平氣和道:「樂家夫人,你也說了你家孩子還小,需知這個年歲,有身子那是極為傷身的,更何況,她這還意外小產,沒有徹底毀掉身子,已經算是謝天謝地了。」

  說話時看向床上一語不發的小姑娘,錢醫婆不由心中暗嘆,真不知這姑娘的娘是怎麼當的,怎麼把姑娘教得如此不知廉恥。

  小小年紀有身孕還小產,在她身上竟然看不出半分的羞慚。

  「平日裡多燉些滋補的粥水讓你女兒喝,應該能恢復得快些」,錢醫婆搖搖頭挎上醫箱,想著哪天得跟城北天平廟的住持商量下,在廟會時給她留一間屋子出來,她好給這些貧苦人家傳授一些女人們都該了解的知識。

  錢醫婆有幸曾跟著一個從王府出來的醫婆學過幾年婦科知識,她才知道,原來越是顯貴人家越是不捨得家中女兒成親太早,因為剛及笄就生產,對身體是有大損害的事。

  因此那些顯貴人家,都是等女兒及笄了,才開始定親走六禮,這一套子下來,女孩至少也都十六七了,正好出嫁。

  反而是中不溜的人家,分外著急孩子婚事,小小年紀就給定了親,一及笄便發嫁的比比皆是。

  不過老醫婆說,及笄後生產的危險比之沒到及笄年齡便生產的,已經小了很多。

  至於那些十二三十三四就懷孕生子的女子,錢醫婆不是沒見過,但那些大部分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而且都是出了嫁的,再不然便是勾欄院裡那些不慎有子的可憐女子。

  像這戶人家的情況,還真是錢醫婆平生僅見,一個姑娘家,就這麼懷上又小產了,如果不是雷家夫人讓人請她,她是不會管這髒事的。

  平常人家出了個跟青樓女子差不多的姑娘,即便錢醫婆不是那看不起風塵女子的人,這時卻十分地看不起這家姑娘。

  風塵女子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無奈,這家呢,看起來也不是過不下去的,這姑娘卻不重清白與人勾搭得珠胎暗結,想讓人看得起也難。

  到了樂家院門口,錢醫婆停下來對一直送著她到門口的小米氏道:「樂夫人,回去照顧你家孩子吧。」

  小米氏滿臉悽然,她抬袖抹了抹已經紅腫的眼眶,懇求道:「錢婆婆,您想想辦法吧,我女兒的人生還沒開始,再不能生,讓她以後怎麼過啊。」

  「早知今日,你怎不好好管教女兒?」錢醫婆不得不嘆一聲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實在沒辦法,你們精心養著,只看以後能不能得天垂憐吧。」

  話落,錢醫婆轉身朝停在不遠處的馬車走去。

  「什麼不能生啊」,坐西朝東的那間偏房中傳出來嬉笑聲,小米氏一轉頭,就看見站在窗戶邊捂著嘴發笑的劉鳳兒。

  樂輕玲突然被一輛馬車送回來,然後急匆匆地就被抬進了屋裡,小米氏又不允許她靠近,劉鳳兒還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剛才小米氏在和錢醫婆說話時聲音壓得低,她也只恍惚聽見一兩句,不過只一兩句,也就夠了。

  劉鳳兒幾乎不動腦子,就能從那句話里猜出個大概來,一時間簡直神清氣爽。

  小米氏卻被她這一句嬉笑著說出來的話氣炸了,心裡的鬱氣全都化作怒氣朝劉鳳兒而去了。

  樂輕玲躺在床上,聽著外面的廝打叫罵,卻事不關己地笑起來,她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爺爺奶奶疼她,父母愛她,哥哥雖然笨些,也聽人勸。

  那這一切都是因為什麼才變了的,因為她賣了跳棋、麻將、撲克牌,她為什麼會想方設法賣這些東西,是因為樂輕悠在蔣宜深面前詆毀她。

  還有今天的事,如果不是蔣宜深不管她,她能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嗎?雖然她不可能生下雷超的孩子,但並不意味著她願意失去生育能力。

  笑著笑著,樂輕玲眼中湧出淚花,這個仇,她一定要報。

  ……

  正在燈下看書的蔣宜深突然打了個噴嚏,外間做針線的芳漓聽見,忙放下籮筐,起身撥開珠簾來到內室。

  「少爺,戌正了,早些休息吧」,她拿起剪子將燈芯剪短了些,略微晃動的火苗穩定下來。

  蔣宜深抬眼看了看沙漏,嗯了一聲,「你下去吧,這兒不用伺候了。」

  芳漓低頭行禮,應聲是便退了出去,她心裡對少爺不是沒有幻想,但她之所以能被老夫人撥過來暫時伺候少爺,靠的就是一份規矩守禮。

  只要她規規矩矩的,或許等少爺成親之後,她還有成為通房丫頭的機會。

  芳漓沒有將籮筐拿走,直接關上外門離開了。

  籮筐里是她應老夫人吩咐給少爺做的鞋襪,放在那兒,少爺看見了,應該能念她這一份卑微的好。

  蔣宜深並沒有如芳漓所想注意到什麼籮筐,他又看了會兒書,拿出一張沒有書本大的上好帶著淡淡梅香的雪白宣紙,用小號的狼毫筆在其上簡單地勾勒幾筆,一個正拿著烤鴨卷餅在吃的小丫頭就躍然紙上。

  誰都沒想到,從來只畫山水的蔣宜深,能把人物畫得這麼傳神,畫上小丫頭的靈動僅靠那幾筆線條,就全然展示了出來。

  蔣宜深看了會兒,才眉眼含笑地一點點把這張小像補畫得更為細緻。他是從抱著小丫頭穿耳洞那次回去之後,開始給她畫小像的,每次得空回來見到她一面,就會給她畫一張。

  這時候想著等她及笄時,把這作為一個禮物送給她,心裡又多了種不一樣的情緒,似乎甜甜的又脹脹的。

  畫好之後,蔣宜深將畫紙夾到了隨身攜帶的一個硬皮本子中,裡面已經有十幾張小像,從她六歲到十歲,春夏秋冬服飾的都有。

  蔣宜深從最底下的一張開始看,看到新畫出的那一張,這才簡單地洗漱了下上床入睡。

  兩天後,蔣家舉行了禮儀繁瑣的祭祖儀式,當天還在城中設了粥棚,熬得濃濃的紅豆香米粥,經過的人都能過去喝。

  樂輕悠沒去,倒是和哥哥們一起準備了禮物,然後由哥哥們在中午下學後給送去了。

  祭祖過後,工部和縣衙的人就開始在蔣家所居那一帶的入口處夯地基,不過兩天時間,高高的石碑便樹立起來,這個石碑旁還有一個,是蔣父當時中進士時立下的,上面刻著蔣父的名諱、科考時間、名次等。

  蔣宜深雖是探花,但又得表示出對父親的尊重,給他立的進士碑便比其父那個進士碑矮了那麼一寸。

  碑立好這天,蔣家合族人都簇擁著蔣老夫人過來觀看。

  「再多幾個進士碑,我們這塊族地,就穩當了」,蔣廷機捋著鬍子,笑著跟一旁的子侄們說,「你們可要好好努力。」

  有幾塊進士碑在此地矗立著,便是改朝換代,也沒人敢來搶他們蔣家人聚居的地方。

  蔣家一眾子侄馬馬虎虎地答應下來,看著進士碑上刻好了字,一大家子人才陸陸續續回去,本來站在蔣老夫人旁邊的蔣宜深被蔣宜澤拉了過去。

  「你這就要回京入職了,咱們得帶你好好樂一樂」,蔣家十幾個和蔣宜深差不多的少年這麼對他道,「花蕊樓的春色無邊閣剛從揚州買來個絕色,去瞧瞧?」

  蔣宜深笑道:「大白天逛青樓,你們就大伯知道了板子伺候。」

  聞言,一眾堂兄弟都有些心虛,蔣宜江道:「我們這不是覺得五哥你快走了嗎?」

  「前天搜羅了一本好書,我還得回去看呢」,蔣宜深轉過身走了,擺擺手道:「大家也回去看書吧。」

  「怪不得這小子能高中探花呢」,蔣宜澤搖了搖手中的摺扇,「得,咱們也都學習去算了。」

  正在縣學讀書的幾人聽了,只好默默地回縣學去。

  蔣宜深又在家待了三天,期間去樂家看過樂輕悠兩次,不過小丫頭都是見了見禮便回屋去了,他一問,樂巍那三人都說他們家妹妹忙著呢。

  蔣宜深什麼人,一下子便猜出原因來了,因此也不頻繁登門了,就走的時候過去說了一聲,得到小丫頭親手做的葡萄酒一罈子、密封醬牛肉一罈子,因小丫頭真得在避著他的這個事實而有些悶悶的心情好了許多。

  ……

  根生過來送山莊新摘下來的菜蔬時捎了一大捆荷花,荷花中還夾雜著十幾張荷葉,樂輕悠讓夜平和夜與到街上買了個口大的淺缸,倒進去八分滿的清水,把荷花一支支插進去養了起來。

  配了幾支荷葉做造型,剩下的荷葉樂輕悠都洗了洗,然後拿給劉大娘,跟劉大娘和草兒一起做了三隻荷葉蒸雞。

  其中兩隻中午飯時大家一起吃了,剩下的那一隻讓根生下午回村的時候捎回去給山莊裡的下人嘗嘗味道。

  樂輕悠還跟根生說:「以後每天早晨讓春卷她們搜集荷葉和荷花上的露水,有兩罈子了,就給我送來。還要再捎些荷花。」

  這裡空氣清新,根本不用擔心有什麼污染,樂輕悠想用這些露水做荷花酒,做好了如果味道好便埋起來,等她到了能喝酒的年紀再喝。

  根生用心地記下,又問了小姐沒其他吩咐,這才趕著輕巧地小驢車走了。

  晚上,三個少年各占一角看書寫文章,樂輕悠獨占著中間的大桌子,在明亮的燈下裁剪細棉布,準備給她和哥哥們做裡衣。

  他們都是長身體的年紀,往往不過一兩個月,裡衣就得換新的,樂輕悠準備了許多柔軟透氣的細棉布,隔段時間便做。

  此時突然想到季玄泰讓人給捎來的熊皮,樂輕悠又想,也不知到她回送的東西季玄泰收到沒有。

  東北邊境上,一處點著照明火把的軍帳中,季玄泰正在就著醬牛肉吃飯,小姑娘讓人給捎來的,他沒捨得分給手下那些兵吃,打從三天前陳虎抱著這壇醬牛肉和一兜點心給他送過來,他每天的晚飯都成了醬牛肉拌飯。

  至於點心,他象徵著分給幾個小隊長嘗了嘗,剩下的則是他的飯後點心,早中晚飯後都吃一兩塊,僅僅兩天時間,就被他吃光了。

  罈子里的醬牛肉,此時也只剩那麼點,季玄泰不捨得把這僅剩的美味一下子吃完,拿醬汁兒又拌一碗飯,然後把壇口蓋上了。

  正在這時,帳門口響起一聲「報」。

  季玄泰說了聲進,一個小兵咽著口中不停分泌出的口水走了進來,不敢把這副熊樣讓頭兒看見,小兵低著頭舉著手裡托著的一封信,說道:「頭兒,您的家書。」

  「葛校尉檢查過了?」季玄泰頭也沒抬,問道。

  校尉也就是千夫長,不過千夫長、萬夫長的稱呼在本朝已經不常用了,大家都習慣稱之為校尉、將軍。

  而百夫長收到家中送來的東西時,要經過校尉查驗,當然了,送出去東西時同樣要查,至於小隊長和家裡的往來,則由百夫長查,一層一級的,管理相當嚴格。

  同時也意味著,在軍隊裡,大家都沒有秘密可言,因此除非是什麼大事,一般沒有送信的。

  不過這家書,季玄泰卻經常收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