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休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娘,我還有其他事要辦呢,再有人來,您只管告訴他們,我不準備入縣學讀」,趙治國邊說邊去了廚屋,那做飯的大鍋中有半鍋用玉米竿余灰溫著的水,他舀出一瓢到屋後的木盆中,洗了洗手臉,才對跟著進來的母親道:「布兜里是你外孫外孫女包的餃子和兩葫蘆葡萄酒,特地讓兒子給您捎來的。」

  趙老太太正嘟囔著兒子「不去縣學怎麼成?你學不夠怎麼接著考?到縣學念書又不要錢…」,聽到兒子這話就愣了愣,她雙手打開布兜,看到裡面一個個擠在一起的凍餃子,突然就說不出話來了。

  趙治國正想說說外甥外甥女如何聰明懂事,好給他以後拿錢給他們打個基礎,卻見他娘拿袖子抹了抹眼睛,哽咽嘆道:「你大姐從小就沒好命。」

  趙治國聞言也說不出話了,當初他和四哥都小,是大姐整日做家務的同時還照看著他們,好容易到了年紀該嫁人,娘又壓著等四哥娶了親才把大姐許出去。之後在那樂家,也沒過上一天好日子,年紀輕輕地就去了。

  越想,趙治國越覺得嗓子堵得慌,他仰起頭深吸一口氣,才說道:「娘以後對小峻和輕輕好些,是一樣的。等以後小峻出息了,我姐和姐夫在底下也會過得好。」

  「你真當娘一分一毫都不疼你大姐不疼小峻和輕輕?」趙老太太眼眶子紅紅的,「可咱家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啊。為著你讀書,老二老三老四早兩年都在他們婆娘的攛掇下分了出去。咱娘倆跟著老大住,老大那也有好幾個小的要養,老大家的見天兒的嘟囔,娘還哪有那個錢和心去管你姐的兩個孩子。再說,樂家那些人都在跟前,能眼看著他們家的子孫後輩餓死?」

  「都是兒子讓娘受委屈了」,趙治國十分愧疚,越發堅定了改名的想法,準不準的,總要試試,「娘且看以後吧,兒子定讓您做那被好些丫鬟伺候的老夫人。」

  「那個娘倒不圖望」,趙老太太將眼角的濕潤全部揩去,看著兒子,語重心長地囑咐道:「只要你能考上個舉人功名,再娶個好人家的姑娘,娘就覺得臉上有光了。」

  趙大嫂來廚屋準備做飯的,到門口就聽見這麼一句,嘴角無聲地撇了撇,才中秀才就想舉人,當舉人是大白菜麼?

  心裡雖然很不屑,但對這個考出功名的小叔子,趙大嫂表面的態度還是好了不止一點,她笑著走進廚房,「呦,五弟回來了。剛才在屋裡就聽到你和娘在說話呢,大妹家的那兩個孩子還好吧。」

  「好」,知道大嫂只是隨口一問,趙治國沒多說,「勞煩大嫂做飯了,我先回屋看書。」

  不是他懶也不是他反感這個大嫂,說實話大嫂對他大哥對他娘都是不錯的,雖然時常念叨家裡沒錢,但誰讓他這麼大年紀的人不僅半分錢不能掙還得四個哥哥每年出錢給他讀書呢。

  大嫂操持家裡,每日做飯餵豬的,還沒剋扣過他的口糧,很不錯了。

  只是他一個小叔子,不能待在廚屋裡幫什麼忙,說不過去啊。

  趙治國已經走出門口了,聽到大嫂叫了他一聲,說道:「五弟,前日你高中了秀才回來,大嫂也不是說不給你擺幾桌酒席,只是咱家緊巴……不過等你中了舉,就是砸鍋賣鐵也得給你擺幾桌酒席慶賀。你可別介意。」

  趙大嫂這麼說,是想著萬一這小叔子中了舉,有她這話在前,他也不能惱了自家。

  像那口子說的,小叔子真要考出來,孩子們的前程還在他身上,所以趙大嫂就不吝放低態度多說幾句好話。

  「大嫂這話就見外了」,趙治國笑道,「家裡什麼情況我清楚,介意什麼?」

  趙老太太卻是冷哼一聲,「我兒中了舉,還輪得到你砸鍋賣鐵奉承?」

  趙大嫂一噎,心裡煩的不行,不過這是婆婆,她到底不能正面頂嘴,就笑著道:「我這麼說也是個心意,家裡供給五弟讀著十幾年的書,可是真沒多少富裕。」

  這是又在說他們的恩情呢,趙老太太半分不讓:「當初分家,把家裡的東西分成四份,可把老五的地和該得的錢都給了你們,每年只讓你們一家給二兩銀子,沒虧著你們吧。怎麼說得好像是治國承了你們多大恩似的?要是那地你們不願種,我叫來族長去,把老五的你們都還回來,我自個種自個養兒子,不信還供不起他了。」

  見婆婆這是真惱了,趙大嫂便不敢再說什麼,轉身去洗手做飯去了。

  老五考上了秀才,婆婆這是有底氣了?趙大嫂明白這點,才不再頂嘴,好容易這小叔子考出來了,秀才再低那也是功名,怎麼可能讓婆婆和他搬出去呢?不說以後小叔子能指點她兒子這點好處,名聲他們還要呢。

  兒媳婦服了軟,趙老太太也不咄咄逼人,將那布兜里的餃子倒出一半來,說道:「這是小峻讓帶來給我這個外婆吃的,下了吧,給慶輝他們幾個小的和他爹都嘗嘗。」

  趙大嫂本來沒在意,扭頭一看,竟是全白面的餃子,不由哎呦了一聲:「小峻還真是孝順,這全白面的餃子咱們一年也就過年的時候吃兩頓呢。娘,您這是有老福可享了。」

  趙老太太被這一個馬屁拍得通體舒泰,同時又覺得老大家眼皮子淺,人給一點好東西就顯得低三下四的。

  不過總比老二老三家的強,總想著謀算別人家點兒東西,謀算到手,還不說人好。

  以後治國中了舉,她可得鎮著,不能讓那兩個不省心的算計小兒子的東西。

  中午餃子出鍋,趙大嫂把調好的蒜汁子放到飯桌上,又把最滿的一碗餃子放到自家男人面前,才接著給小叔子的和婆婆的端過來,那碗裡的餃子沒有給趙老大的多,卻比四個孩子和趙大嫂的要多。

  這也是為什麼趙大嫂堅持自己舀飯端飯,否則小叔子和婆婆都撿那吃食多的碗端,她還能不讓?

  不過趙治國看在眼裡,默默記下,想的卻是以後得對四個侄子好。

  趙老大看了趙大嫂一眼,終是沒說她什麼,不吭聲地把自己碗裡的餃子撥到他娘碗裡兩個,接下來又要撥給趙治國兩個,趙治國忙蓋住了碗:「大哥,我這些就夠了,你做體力活,多吃點。」

  「五弟說得對」,趙大嫂趕忙就道,「你吃吧,我數著呢,給五弟和娘那碗裡都盛了二十個。」

  心裡說要不是這餃子是大妹家孩子孝敬娘的,她只給盛十五個就算了。

  趙老大的臉色黑了黑,不過還不是家裡吃飯的嘴多花錢的地方多嗎?這婆娘自己碗裡的看起來十個還不到呢,說她有什麼用!

  大人們正在說話時,老三慶余已經拿筷子扎一個餃子咬下去一大口,嚼了兩下咀嚼的速度就加快了,沒把餃子咽下去,他就急著說道:「爹娘大哥二哥四弟,快嘗嘗,這餃子可好吃了。」

  有那麼好吃嗎?

  除了已經吃過的趙治國,其他人神色各不相同,趙慶余的兄弟們看著他都是一副嫌棄的樣子,老太太和趙老大夫妻則有些心疼。

  孩子這是沒吃過好東西,饞得了。

  趙老太太就端起碗,給四個孫子一人撥過去兩個餃子,嘴上卻嘟囔道:「一個個就知道吃。」

  「奶奶,真的特別好吃?」趙慶輝是老太太的大孫子,老太太對他好,他也對老太太好,老太太給弟弟們撥過了就給他撥,他捂著碗不要,「奶奶,你嘗嘗,保證連舌頭都能吞下去。」

  「好吃」,旁邊的老二趙慶喜點頭,見大哥不要,就把奶奶剛撥給自己時沒忍心拒絕的兩個餃子又撥到奶奶碗裡,「這是小峻表弟和輕輕表妹孝敬您的,您得多吃點。」

  「吃吧,再倒騰都涼了」,趙老太太又給二孫子撥了回去,撥開大孫子的手,給了他兩個,才道:「放心吃,還有四十六個呢。」

  一聽這話,趙慶輝才繼續吃了。

  這邊,趙老大也吃了一個餃子,當彈牙咸香的火腿粒接觸到牙齒時,他沒多嚼,就幾口吞下肚去了。

  「這餃子餡兒可不一般啊」,趙老大轉頭問一旁的趙治國,「小峻和輕輕哪兒來的?別因此惹上什麼麻煩。」

  「大哥放心」,趙治國簡單解釋道:「姐夫生前結了善緣,幫過一個大戶人家的老夫人,這是人家那邊送的。」

  趙老大點點頭:「這就好。」

  趙大嫂嘆道:「能結交到大戶人家,以後那倆孩子可錯不了」,想起什麼又問:「那怎麼這個時候才有人來送東西?去年我去鎮上買線,可還見小峻那孩子跟著人抬東西做工呢,穿得一身補丁衣服,我看不過眼,還給了他兩文錢來著。」

  這話一出,飯桌上的好氛圍頓時凝固了,趙老大隻覺嘴裡的餃子鹹鹹澀澀,再也吃不下去了。

  趙老太太咽下去的一口餃子,就好像魚刺卡在喉嚨里,一股酸氣直衝鼻頭,她放下筷子,轉身就出門去了。

  趙大嫂暗惱自己這嘴不會說話,看了眼被大人的臉色嚇得放下筷子的孩子們,斥道:「都愣著幹什麼,快吃飯啊。吃完了飯,老大老二去鎮裡買兩斤白面,明天給你們表弟表妹送過去。」

  趙老大點點頭,卻說不出話。

  趙治國心裡也很不是滋味,沒吃多少就放了筷子,端起趙老太太的那隻碗:「我把這些熱一熱,給娘送過去。」

  「讓娘好歹吃點」,趙老大說道,聲音悶悶的,「開春了鎮上活兒多,我再多做幾個工,給那兩孩子截身衣服送過去。」

  趙治國笑道:「大哥不用管,過了年我教幾個蒙童,小峻和輕輕那邊,我管著就行了。」

  「那不是耽誤你念書」,趙老大搖頭不同意,「不行,你專心學吧,這些事都該我這個大哥頂著呢。」

  兄弟兩個掰扯好一會兒,誰也不服誰,餃子熱了,趙治國便端著餃子出去了。

  趙大嫂這才看向自家那口子,低聲道:「咱們孩子多,五弟既然都說了以後他管那幾個孩子,就讓他管吧。」

  「別說了」,趙老大擺擺手,「我再多做兩份工就是,秀才終究不是正經功名,都到如今了,治國必須得接著考。哪能讓其他的事分他的心?小峻和輕輕,是好孩子,還記掛著咱娘,我這個大舅當的……」

  大手捂在臉上,竟是說不下去了。

  趙大嫂看得心疼,伸手握住了男人放在桌面上的那隻手,吃得飽飽的四個孩子看看爹又看看娘,都低下了頭。

  趙老大最小的兒子慶豐也都七歲了,聽得懂大人說什麼,尤其是慶輝和慶喜兩個大的,心裡的難受一點都不比爹娘少。

  一家人都安安靜靜的,突然門外傳來叫喊聲,一聲聲趙家嬸子趙家嬸子的,聽著是邊跑邊喊著過來的。

  「聽聲音是前街二嫂子」,趙老大放下手,咳咳兩聲,對妻子道:「出去看看,是怎麼回事。你們四個,回屋看書去,後半下午小三小四去小樹林子裡撿柴,慶輝帶著你二弟去鎮裡買白面去。」

  這四個孩子,趙治國都擠著時間給開了蒙,大兒子慶輝讀得最好,因此趙老大夫妻兩個對大兒子的期許都比較高。

  ……

  「二嫂子,你這有什麼事啊,急匆匆的?」趙大嫂出來廚屋,臉上就帶上了笑容,對那已到家門口的婦人道:「快坐下歇一會兒」,又對跟在屁股後頭出來的兒子道:「慶輝,倒一碗熱水來,讓你嬸子喝兩口,喘喘氣。」

  「不用了」,這位胖胖的二嫂子直擺手。

  趙老太太已經笑著從堂屋裡走出來:「治高家的,什麼事啊這是,把你急成這個樣子?」

  「嬸子,不著急不行啊,你家治業才剛回來了,一回來就聽著他們兩口子吵了起來,還說什麼山啊」,這時慶輝端了碗溫水給她,治高媳婦也不說不用了,接過來咕咚咕咚喝了兩口,才接著道:「您和紅梅快去看看吧,剛我來的時候,治業正說休妻呢,給他媳婦嚇得,話都不會說了。」

  紅梅正是趙大嫂的閨名,一聽這話,她忙解下來圍裙,扶了老太太:「娘,快去吧咱,老四家的再不懂事,也不能說什麼休妻啊。」

  趙大嫂雖然很不喜歡吳氏,但是個公道人,不會在這個時候看自家人的笑話。

  趙老太太這才反應過來,不用兒媳婦扶,邁開腿就匆匆走了。

  她這做娘的,就算再不喜歡兒媳婦,也不想看著兒子打光棍,這好不容易給四個兒子都娶上了他們看上的媳婦,哪能讓兒子休妻?

  她其實最不喜歡老四媳婦,進門七八年了就生一個閨女,可這時卻腳步如飛,走得一點都不慢,剛到前街第三戶四兒子家門口,趙老太太便吼了一嗓子:「老四,好日子作惱的你,跟我到你大哥家去,說說你這是要幹什麼。」

  後面,趙老大夫妻也跟著來了。

  趙老四早就被吳氏的胡攪蠻纏氣得七竅生煙,這時正扯著拖在地上吳氏往外拉:「拿著你的休書……」

  後面的話被突然出現的母親給打斷了,他停下手,回頭看向母親:「娘,這事兒您別管。這個婦人心太大了,兒子怕再養著她,家裡的東西都會被她搬到吳家去。」

  「奶奶」,趙老太太還沒來得及說話,嚇得躲在屋裡的趙佳兒就沖了出來,到她跟前,噗通一聲跪下了,「我爹要趕我娘走,都是因為樂峻和樂輕悠兄妹倆……」

  「胡說什麼?」趙老太太一步跨進門來,頭也沒回地對後面的大兒子說:「關上門,回屋裡說去。」

  正午的陽光將堂屋照得明晃晃的,趙老太太坐在主位上,沉著臉,對猶有怒氣的四兒子道:「治業,你說說,你們兩口子這鬧得是什麼。」

  被趙大嫂扶著坐在椅子上的吳氏猛地抽泣了一聲,不復剛才在院子裡被趙老四拉著的狼狽形象,那淚珠子卻嘀嗒得更凶了。

  趙老四厭惡地看她一眼,就說:「兒子在府城,遇到咱們村裡的熟人,竟聽說前日吳氏帶著她家那幾個嫂子,鬧到小峻家去了。兒子再不能忍她!以前,兒子每三個月回家一次,都會多給吳氏六百文,讓她每月給小峻和輕輕送給二百文去。誰知道這娘們,在我跟前應得挺好,還說要給小峻和輕輕做衣服鞋子,轉頭卻把我給的做衣服錢連那二百文都貼補到她娘家去了!要不是我那天夢到大姐哭,心裡犯嘀咕,回來了一趟,現在還被她蒙著呢。」

  趙老太太聽得恨不得上去也給吳氏兩耳刮子,卻是說道:「也不能為這個就休妻,她是個什麼性子,你過了這麼多年不知道?好好管就是了。」

  趙老四沒說話,吳氏以為他理虧了,就拿帕子抹著眼淚道:「娘,我娘家不容易,您是知道的,不是兒媳婦只想偏著娘家,您問問老四,我到底是為什麼和我嫂子去小峻那兒的?他不知花了多少銀子,將梨花村那個破山買了,連跟我說一聲都沒有,他外甥沒爹娘卻不能可著我家坑啊。」

  「你再胡說」,趙老四掄起拳頭,被旁邊的趙老大攔住了,他便隔空指著吳氏,「面善心惡的婦人,心是怎麼長的才能讓你說出這種顛倒的話來。」

  「都少說兩句」,趙老太太猛地拍了拍手邊的桌子,厭煩地看著吳氏:「你消停會兒吧,真讓老四休了你才好?」

  吳氏垂下頭,手上撕扯著帕子,這老婆子,見自己被她兒子打了,心裡不定高興成什麼樣子呢。總之她不會接休書,這件事也不會就這麼算了的。

  ------題外話------

  謝謝各位小可愛的支持,求正版訂閱*^_^*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