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嫁到姜家之後,寧月如願以償的過上了和在寧家時幾乎沒什麼區別的生活,遠比寧家其他姐妹過的輕鬆快樂。
除了那個叫洛青青的,比她先進門的侍妾。
不過誰讓洛青青丟了娘家的臉,讓她沒了娘家做後盾,收拾起來不要太順手,沒幾天的功夫就讓她在姜家銷聲匿跡了,倒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誰知道竟然在兩年後的今天鬧出了事。
不是說洛青青和娘家鬧翻了嗎?她原本還以為洛青青去見父兄會被罵回來,結果這位洛家少爺竟然過來指責她相公?!
這人是睡醒了嗎?兩三年不聞不問,現在想起來質問了?
寧月憋著一股氣,忍著沒發作,靜靜地聽洛一鳴和姜尚其交流,越聽越覺得窩火。
自家相公簡直就是個應聲蟲,怎麼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呢?
聽聽他說的什麼!什麼叫“你要是對她不好我們就領回家”?一個丟了全家人臉的別人家侍妾,你們好意思領回家?不怕姜家到京兆尹去打官司嗎?
……嗯嗯???你個蠢貨居然還點頭??!
寧月恨不得馬上掏根馬鞭出來給自家相公抽上一鞭子。
她狠狠地吸了幾口氣,把所有不滿壓進肚子裡,嫌棄的看了一眼相公,偏過頭去不再看他。
姜尚其耳根子軟,這時候唯唯諾諾很正常,就算他現在口頭上答應了什麼,等會兒轉過身她教訓一頓就沒事了,沒必要在大庭廣眾之下鬧的不開心。
忍忍忍忍……
……
另一頭,李思瑩帶著女兒成功的混進了世家女眷的圈子裡,雖然這個圈子的檔次不高,但是相對洛一茜商家女的身份來說已經算高攀,兩人樂呵呵的與周圍的人交談,根本沒注意不知道什麼時候走散的父子倆。
當然,她們也沒注意到角落裡一個中年男人正盯著李思瑩看,那目光充滿了微妙的情感。
洛一茜和曾經在閒雲寺有過交情的一個世家小姐聊得開心,話題很快就扯到了這位小姐家的庶長兄身上。
當時在閒雲寺,那位庶長兄也在,並對洛一茜一見鍾情,雖然他是家中庶子,但不論是見識還是學問都比和他一般大的嫡子強,就算沒有家中力量的支持,單憑他個人的力量,假以時日也能再朝堂上占得一席之地,再加上他暗地裡其實是滕振的人,未來前途可想而知,洛一茜就打著嫁給他的主意,這位小姐也樂得把好友和哥哥湊一對,雖然是個庶出的,不過誰讓洛一茜是商家女呢,也算門當戶對了,所以兩人聊得十分熱切。
等這位小姐的丫鬟提示她們時間不早了,洛一茜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家母親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見了。
會場人數眾多,洛一茜找了一圈也沒找到李思瑩的影子,四處問問也沒問到結果,急得滿頭大汗,趕緊按照記憶的方向去找父親和兄長。
然後她就和看到後台劇情趕過來的褚言撞了個正著。
“父親!女兒和母親走散了!”
褚言伸手摸了摸洛一茜的頭,安撫她的情緒,說:“不用擔心,天家辦的宴會,沒人敢隨意放肆,你母親不會有事的。”
洛一茜乖乖點頭,跟在褚言身後,雖然沒有剛才那麼急了,但依舊四下張望,試圖在什麼地方看見自家母親的身影。
領著女兒在人群中漫無目的的閒逛,褚言有點頭疼。
她知道李思瑩現在在哪,可是她非常猶豫要不要把洛一茜一起帶著過去。
就在剛剛,後台的情節里突然多了一段李思瑩少女時期的回憶,上面記載了李家還在時,李思瑩和另一家的小公子相互欽慕私定終身的故事。
時隔多年,兩人在宴會上再次相遇,孤男寡女躲到了不起眼的角落竊竊私語,如果她帶著女兒過去,豈不是讓女兒親眼見證親爹頭上長草?
嘖,神煩!
☆、第203章 203
第二百零三章:確認
如果說那位世家小公子是一般人的話, 褚言還沒那麼苦惱, 問題是當年的小公子如今官拜朝堂,是一名四品御史,而且還姓陶, 與如今的陶丞相是叔侄關係,名字叫陶敬學。
陶敬學的官職不算大, 但勝在能直言上諫, 又有陶丞相做靠山,朝堂之上影響力不小,是一個小團體的領頭人物, 專門和寒門官員對著幹,在滕振眼裡是個不大不小卻很礙眼的眼中釘, 偏偏還除不掉。
這個人與許多條支線劇情都有關聯,現在又牽扯上了李思瑩,相當於和洛一鳴也掛上了線, 要是李思瑩和他真有點什麼不清不楚的牽扯, 未來的劇情發展到底是個什麼走向那可就真的說不準了。
領著女兒在附近漫無目的的轉了好幾圈,褚言忽然心生一計, 趁著和一個“熟人”寒暄的功夫打開後台的控制面板迅速在劇情大綱里添加了一段劇情。
一邊加, 褚言一邊在心裡嘀咕——
既然你都插手了洛百通的人設,那我攪合攪合李思瑩的人設也算禮尚往來!
……
一個不起眼的樹蔭下, 李思瑩正和穿著常服的陶敬學深情對望。
他們在人群中遇見是個意外,但是兩個人都心照不宣的躲開了自家親人,走到了這裡。
久別重逢, 還是在這樣一個不合適的時機和場合,等兩人對望許久之後,冷靜下來,立刻發現自己這樣的行為十分出格。
都不是小孩子了,兩人的兒女都到了生兒育女的年紀,怎麼能這麼衝動呢?
畢竟是禮佛多年的人,李思瑩比陶敬學更快平靜,沖他笑笑打算說兩句話就離開,不過陶敬學顯然不想這麼快放她走,開始找話題聊天。
兩人相識於幼年,感情可以說是青梅竹馬,等年紀大了被家裡人以男女大防為由限制往來,依舊沒斷了那份情緣。
然而突然某一天開始,李家和陶家漸行漸遠,李家的主事人甚至在朝堂之上和陶家一黨的周家主事人公然對吵,可以說相當乾脆的撕破了臉皮。
兩個“情根深種”的少年少女就這樣被強制斷了結成夫婦的可能性。
直到李家遭難。
當時還未出仕的陶敬學曾向父親求助,說自己願意娶李家瑩娘為妻,讓她免遭流放之苦,但被父親強硬拒絕,然後關在了祠堂整整五天,等他再出來時,李思瑩已經成了洛百通的妻子。
雖然新郎不是他,但心上人終究躲過一場災難,陶敬學憤憤然幾天後就平靜下來,明白如果自己沒有力量就誰都保護不了,從此發奮讀書,直至今日。
得不到的終究是最好的,多年過去,乍一看到保養得當風華依舊的李思瑩,陶敬學心裡說沒點波動那是假的,他這麼多年來和妻子相敬如賓,終究沒能生出和少年時期一樣的內心悸動,因此恨不得把這難得的相處的時間拖得越長越好,等宴會結束,李思瑩就會回到百通閣做內宅婦人,再想見面就難了。
陶敬學東拉西扯說了許多東西,上至朝廷政事,下到家宅之中的雞毛蒜皮,為了逗李思瑩多笑笑,他連自家兒子長到十三歲還尿床的事都毫不留情的抖了出來。
一開始陶敬學還有意避開兩人小時候的那些事,可是隨著時間推移,話題說無可說時,還是免不了提到當年。
說到兒時舊事,一直安靜做傾聽者的李思瑩這才打開了話匣,時不時補充一些陶敬學記不清的細節,結束了他的單方面尬聊,兩人之間的氣氛總算沒有剛才那麼尷尬了。
除了那個叫洛青青的,比她先進門的侍妾。
不過誰讓洛青青丟了娘家的臉,讓她沒了娘家做後盾,收拾起來不要太順手,沒幾天的功夫就讓她在姜家銷聲匿跡了,倒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誰知道竟然在兩年後的今天鬧出了事。
不是說洛青青和娘家鬧翻了嗎?她原本還以為洛青青去見父兄會被罵回來,結果這位洛家少爺竟然過來指責她相公?!
這人是睡醒了嗎?兩三年不聞不問,現在想起來質問了?
寧月憋著一股氣,忍著沒發作,靜靜地聽洛一鳴和姜尚其交流,越聽越覺得窩火。
自家相公簡直就是個應聲蟲,怎麼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呢?
聽聽他說的什麼!什麼叫“你要是對她不好我們就領回家”?一個丟了全家人臉的別人家侍妾,你們好意思領回家?不怕姜家到京兆尹去打官司嗎?
……嗯嗯???你個蠢貨居然還點頭??!
寧月恨不得馬上掏根馬鞭出來給自家相公抽上一鞭子。
她狠狠地吸了幾口氣,把所有不滿壓進肚子裡,嫌棄的看了一眼相公,偏過頭去不再看他。
姜尚其耳根子軟,這時候唯唯諾諾很正常,就算他現在口頭上答應了什麼,等會兒轉過身她教訓一頓就沒事了,沒必要在大庭廣眾之下鬧的不開心。
忍忍忍忍……
……
另一頭,李思瑩帶著女兒成功的混進了世家女眷的圈子裡,雖然這個圈子的檔次不高,但是相對洛一茜商家女的身份來說已經算高攀,兩人樂呵呵的與周圍的人交談,根本沒注意不知道什麼時候走散的父子倆。
當然,她們也沒注意到角落裡一個中年男人正盯著李思瑩看,那目光充滿了微妙的情感。
洛一茜和曾經在閒雲寺有過交情的一個世家小姐聊得開心,話題很快就扯到了這位小姐家的庶長兄身上。
當時在閒雲寺,那位庶長兄也在,並對洛一茜一見鍾情,雖然他是家中庶子,但不論是見識還是學問都比和他一般大的嫡子強,就算沒有家中力量的支持,單憑他個人的力量,假以時日也能再朝堂上占得一席之地,再加上他暗地裡其實是滕振的人,未來前途可想而知,洛一茜就打著嫁給他的主意,這位小姐也樂得把好友和哥哥湊一對,雖然是個庶出的,不過誰讓洛一茜是商家女呢,也算門當戶對了,所以兩人聊得十分熱切。
等這位小姐的丫鬟提示她們時間不早了,洛一茜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家母親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見了。
會場人數眾多,洛一茜找了一圈也沒找到李思瑩的影子,四處問問也沒問到結果,急得滿頭大汗,趕緊按照記憶的方向去找父親和兄長。
然後她就和看到後台劇情趕過來的褚言撞了個正著。
“父親!女兒和母親走散了!”
褚言伸手摸了摸洛一茜的頭,安撫她的情緒,說:“不用擔心,天家辦的宴會,沒人敢隨意放肆,你母親不會有事的。”
洛一茜乖乖點頭,跟在褚言身後,雖然沒有剛才那麼急了,但依舊四下張望,試圖在什麼地方看見自家母親的身影。
領著女兒在人群中漫無目的的閒逛,褚言有點頭疼。
她知道李思瑩現在在哪,可是她非常猶豫要不要把洛一茜一起帶著過去。
就在剛剛,後台的情節里突然多了一段李思瑩少女時期的回憶,上面記載了李家還在時,李思瑩和另一家的小公子相互欽慕私定終身的故事。
時隔多年,兩人在宴會上再次相遇,孤男寡女躲到了不起眼的角落竊竊私語,如果她帶著女兒過去,豈不是讓女兒親眼見證親爹頭上長草?
嘖,神煩!
☆、第203章 203
第二百零三章:確認
如果說那位世家小公子是一般人的話, 褚言還沒那麼苦惱, 問題是當年的小公子如今官拜朝堂,是一名四品御史,而且還姓陶, 與如今的陶丞相是叔侄關係,名字叫陶敬學。
陶敬學的官職不算大, 但勝在能直言上諫, 又有陶丞相做靠山,朝堂之上影響力不小,是一個小團體的領頭人物, 專門和寒門官員對著幹,在滕振眼裡是個不大不小卻很礙眼的眼中釘, 偏偏還除不掉。
這個人與許多條支線劇情都有關聯,現在又牽扯上了李思瑩,相當於和洛一鳴也掛上了線, 要是李思瑩和他真有點什麼不清不楚的牽扯, 未來的劇情發展到底是個什麼走向那可就真的說不準了。
領著女兒在附近漫無目的的轉了好幾圈,褚言忽然心生一計, 趁著和一個“熟人”寒暄的功夫打開後台的控制面板迅速在劇情大綱里添加了一段劇情。
一邊加, 褚言一邊在心裡嘀咕——
既然你都插手了洛百通的人設,那我攪合攪合李思瑩的人設也算禮尚往來!
……
一個不起眼的樹蔭下, 李思瑩正和穿著常服的陶敬學深情對望。
他們在人群中遇見是個意外,但是兩個人都心照不宣的躲開了自家親人,走到了這裡。
久別重逢, 還是在這樣一個不合適的時機和場合,等兩人對望許久之後,冷靜下來,立刻發現自己這樣的行為十分出格。
都不是小孩子了,兩人的兒女都到了生兒育女的年紀,怎麼能這麼衝動呢?
畢竟是禮佛多年的人,李思瑩比陶敬學更快平靜,沖他笑笑打算說兩句話就離開,不過陶敬學顯然不想這麼快放她走,開始找話題聊天。
兩人相識於幼年,感情可以說是青梅竹馬,等年紀大了被家裡人以男女大防為由限制往來,依舊沒斷了那份情緣。
然而突然某一天開始,李家和陶家漸行漸遠,李家的主事人甚至在朝堂之上和陶家一黨的周家主事人公然對吵,可以說相當乾脆的撕破了臉皮。
兩個“情根深種”的少年少女就這樣被強制斷了結成夫婦的可能性。
直到李家遭難。
當時還未出仕的陶敬學曾向父親求助,說自己願意娶李家瑩娘為妻,讓她免遭流放之苦,但被父親強硬拒絕,然後關在了祠堂整整五天,等他再出來時,李思瑩已經成了洛百通的妻子。
雖然新郎不是他,但心上人終究躲過一場災難,陶敬學憤憤然幾天後就平靜下來,明白如果自己沒有力量就誰都保護不了,從此發奮讀書,直至今日。
得不到的終究是最好的,多年過去,乍一看到保養得當風華依舊的李思瑩,陶敬學心裡說沒點波動那是假的,他這麼多年來和妻子相敬如賓,終究沒能生出和少年時期一樣的內心悸動,因此恨不得把這難得的相處的時間拖得越長越好,等宴會結束,李思瑩就會回到百通閣做內宅婦人,再想見面就難了。
陶敬學東拉西扯說了許多東西,上至朝廷政事,下到家宅之中的雞毛蒜皮,為了逗李思瑩多笑笑,他連自家兒子長到十三歲還尿床的事都毫不留情的抖了出來。
一開始陶敬學還有意避開兩人小時候的那些事,可是隨著時間推移,話題說無可說時,還是免不了提到當年。
說到兒時舊事,一直安靜做傾聽者的李思瑩這才打開了話匣,時不時補充一些陶敬學記不清的細節,結束了他的單方面尬聊,兩人之間的氣氛總算沒有剛才那麼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