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已經改變了很多的歷史,即使這一段歷史不能改變,也只是命數。”

  系統陰陽怪氣地說著。

  佘淑嫻的眼中掠過一抹光,然後笑著說:“果然,你並不希望我能成功。”

  “不,我希望你能成功,但命終歸是命,有些東西是絕對越不過去的。”

  系統言辭隱晦的說著。

  佘淑嫻沒有回答,坐著儀仗回了翊坤宮。

  ……

  ……

  永琮等皇子初嘗權力的甘甜,巴不得乾隆永遠不回紫禁城,聽佘淑嫻說開年後乾隆準備第四次南巡下江南,無不是面上恭維迎合,內心深處卻莫名希望乾隆此次南巡再也不能回來。

  佘淑嫻看出皇子們的心思,隨意問了下新軍的情況,得知廣州十三行已經和西洋人談妥,近日內會有大批西洋銃槍乘船送來,另有多位槍械師隨行,大感欣慰,道:“永琮,你們必須儘快將新軍的事情辦妥,免得那些老臣們喘過氣,又開始反對新軍!”

  “兒子明白,兒子不會讓老臣們有機會重整旗鼓。”

  永琮自小接受帝王權術教育,深知軍事力量對政權鞏固的重要性,絕不讓老臣們有機會破壞他好不容易才送入正軌的新軍計劃。

  佘淑嫻又問:“地方上對興建女子學堂、推行新式教育的事情,可有異議?”

  “地方鄉紳原本反對興建女子學堂,但聽說女子學堂只招收女學生,只聘請女夫子,除讀書寫字外,主要教授的都是女紅、看帳、烹飪等女子嫁為人婦後的管家技能,反對的聲音便少了一大半,”永瑆道,“至於新式教育,地方上目前沒有反對的聲音,但有不少官員上摺子請問七哥要推行的新式教育究竟是什麼樣的新式教育?”

  聞言,佘淑嫻看向永琮。

  永琮露出尷尬神色,解釋道:“關於新式教育,我到現在為止都只是一個想法,還沒有……還不知道……”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步一步地穩紮穩打便好。”

  安慰的同時,佘淑嫻又道:“孔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然本宮聽聞書香門第雖多有藏書愛好,家中所藏典籍卻是輕易不借外姓。本宮以為,書籍是聖賢留給後人的財富,應為天下讀書識字人共有,凡好學者均可閱讀。因此,本宮想讓各地總督建公共圖書樓、圖書館,凡讀書識字人不分男女老少尊卑均可入內閱讀典籍,博學者也可在圖書樓中舉辦辯論教授活動,讓願意上進的人有機會更上一層樓。這一措施,或可以作為新式教育的第一步。”

  “皇額娘所言極是。”

  永琮雖然許下豪言壯志,要用新式教育培養新人才,但其實內心深處對新式教育是朦朦朧朧不知如何下手,佘淑嫻的建議讓他茅塞頓開,仿佛迷霧中看到了一抹光。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新學了一個詞語,叫學婊。

  事情起因是這樣,昨天晚上快睡的時候,我看到論壇有人發帖說自己日常作業成績只有14分,這次肯定要掛科,難受得想跳樓,大家各種安慰,最終樓主勉強表示不會自殺,要準備補考。

  早上,帖子再次浮上來,以為自己肯定掛科的樓主回來了,說成績已經公布,原以為會掛科的那一門課的成績是94分……

  看到這個後續,我頓時心疼昨天晚上熬夜不睡、用自己曾經被挫折打擊得想自殺最後熬過來的故事安慰樓主的大家……

  第147章 第四次南巡(1)

  太后在圓明園薨逝,乾隆悲傷不已,整個冬天都沒有回紫禁城,留在圓明園中緬懷太后,日日淚如雨下,並時常回想昔日奉皇太后遊歷江南等往事。

  得知皇上悲思太后,各地官員不敢怠慢,紛紛上表請皇上再游江南,告慰太后。

  於是,正月剛過,乾隆便帶著後宮妃子及諸皇子、未成年的公主們再踏江南路。

  因為是緬懷太后的遊歷,一路上,乾隆除必要的考察政務檢閱軍隊召見名士外,還頻繁接見褒獎孝子節婦,凡竭心奉養六旬老人以上者,均可免賦稅得賞賜,以此勉勵天下人要百事孝為先。

  而永琮在年前推行的公共圖書館、圖書樓的政策此時也初見成效,南巡隊伍一路行來,常有地方官員向乾隆稟告,稱本地又新建了多少學堂、圖書館、圖書樓,讀書求學在本地正蔚然成風。

  乾隆喜歡風雅,聽聞此事後,即使面容被毀不能輕易見人,也還是立刻讓官員們安排馬車送他去公共圖書樓附近的茶館酒肆查看情況。

  馬車停在圖書樓前,乾隆透過帘子看到圖書樓前文人墨客魚貫進出,又坐在茶樓上看到對面的圖書樓中有鴻儒教授講學,贊道:“不愧是朕與皇后的孩子!永琮有才學,可堪大用!”

  周圍的官員們趕緊跟著一派拍馬奉承,紛紛表示七阿哥有這份才學見識,全是因為皇上教導有方。

  乾隆聽過奉承,陰霾的心終於有了陽光。

  暗查結束,乾隆回行宮,歸途中在拙政園喝茶,遠遠瞧見亭子裡有女夫子帶著女學生們做遊戲,不覺道:“這又是什麼新鮮玩意?”

  官員道:“啟稟皇上,這是十一阿哥在禮部任職後推行的女學堂,只招女學生,只聘女夫子,小有閒錢的人家將女兒送到女學堂里跟女夫子學習讀書寫字、女紅烹飪、管帳理財,學成之後以才學之名嫁入更好的人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