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到巧姐之前,板兒正在生氣,生這個大花園裡所有穿金戴銀的人的氣,氣他們瞧不起鄉下人,氣他們捉弄姥姥,所以他格外淘氣,故意搗亂,衝進秋爽齋的臥房裡胡亂扯那精緻的帳幔。結果被塞了個佛手,就給丫鬟給拽了出來。

  板兒拿著那嬌黃玲瓏的佛手,正在尋思著如何下嘴,這個時候看到了巧姐。巧姐那個時候已經會走路了,可還是寶貝似的被奶娘抱在懷裡。板兒想:這些城裡人可真是嬌氣呀。巧姐眼兒光光地盯著他,她大約從來沒有見過小孩子,有種天然的親切感,便扭動著想要過來找板兒玩兒。偏偏那奶媽不肯撒手,只哄著:“姐兒乖,咱不跟鄉下野小子玩兒。”

  奶媽說這話的時候,可沒有背著板兒,興許在她們眼裡,小孩子尤其是鄉下的小孩子,都不能算是個人。板兒心裡越發來氣,便故意在巧姐面前晃悠那個佛手,用它抓癢,巧姐便哭了,一定要那個佛手。

  小丫鬟機靈,便把巧姐手裡抱著的一個大柚子跟板兒換,另一個丫鬟端來了一大盤子點心。板兒看在點心的份上,便把佛手換了柚子,那柚子又香又圓,他兩隻手抓著各色小面果子,正好把柚子當球踢,便不理睬巧姐了。

  那個時候,大家都散開在園子裡四下里逛,也沒有人管板兒。劉姥姥忙著呢,她老人家只抽空拉板兒到沒人處,囑咐板兒別淘氣。板兒便哭了,把姥姥插了一頭的花兒給拽下來兩把,說道:“姥姥,這裡的人都在消遣咱們呢,瞧不起咱們鄉下人沒見過世面。”

  姥姥便笑了,用粗糙的大手給板兒抹了一把臉,說道:“傻孩子,她們是在消遣咱們,可咱們也在消遣她們呀——誰都不吃虧。再說了,她們這種富貴人家的世面咱是沒見到,可咱們莊戶人家也有她們不知道的稀罕……快別較勁了,好好吃,好好玩兒,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遠處一疊聲地找姥姥,姥姥整理一下頭上的花兒,答應著忙忙走了。板兒這個時候吃也吃飽了,便一路踢著那柚子,也不知道轉到了哪裡。

  卻說抱著巧姐的奶媽,最是喜熱鬧的。本來王熙鳳只是讓她抱巧姐來看看眼兒,就回去午睡的,誰知她進來見到姊妹們一起玩笑熱鬧,便捨不得回去。一會兒又見裡面賜出來各色果子,她便急忙忙放下巧姐,自己也擠過去分,生怕晚了就沒了。等她分了一塊藕粉桂糖糕和一個松瓤鵝油卷回來時,卻不見了巧姐,不由得嚇得魂飛天外——哪敢跟人說,自己連忙到處去找。

  那巧姐自幼嬌生慣養,卻是從來沒有見過小孩子,見了板兒,便要跟他玩兒。誰知板兒卻不理她,自顧自踢著柚子跑了。巧姐便來找,一時離了眾人,在水榭旁邊看到板兒愣愣地抱著柚子發呆。

  巧姐便上來扯他的衣角。板兒回頭,見這小姑娘粉妝玉琢,甚是可愛,不由得將方才的厭惡之心丟到了九霄雲外,便招手叫她到水邊來看。

  原來板兒在這兒呆呆的,卻是把吃剩的面果子丟到水裡,引那池中的錦鯉上來,此時池子裡幾十條錦鯉熙來攘往好不熱鬧,巧姐便看得入迷。

  板兒看了會兒魚,又見巧姐粉嫩嫩的趴在欄杆上,便看起她來,不知何故,生出些惡作劇的心來。便偷偷伸過手去,想要將巧姐束在腰上的一條五彩雲錦緞地的汗巾子給扯下來。

  那汗巾子在後腰上打了一個同心結,甚是精巧,板兒心裡頭知道這是在做不好的事情,故此雖說四下無人,也不敢公然去欺負巧姐,只偷偷用手指頭去解那結子,想著一會兒巧姐跑開時,便會出洋相。

  那巧姐尚不滿四歲,正是天真無邪的年紀,正看魚兒看得高興,忽然覺得後腰上一陣痒痒,回頭看時,板兒便縮了手,滿臉通紅的看著她,卻說不出話來。

  板兒此時心裏面想著:“壞了壞了,這下子可惹了大麻煩,她必是要大哭起來,她家的人便會過來,將我和姥姥一陣子好打。”正擔心巧姐哭起來,誰知巧姐卻迴轉身去,自己將那條汗巾子解下來,遞到板兒的手中。

  很多年過去了,板兒怎麼也忘不了當時巧姐眼中的毫無保留的信賴,甚至忘了他當時是怎麼做的了。大約是手忙腳亂地給巧姐重新束上了腰帶吧?他不會打結,只胡亂繫上,可是無論如何,那奶媽找來時,都不敢說自己曾經弄丟了巧姐。

  以後巧姐陰差陽錯被劉姥姥救回來的時候,板兒曾經問起這段往事,巧姐已經完全不記得了。然而緣分也就是這麼奇妙,一個是公侯千金,一個是山野村夫,卻像是有一根紅線牽著,就做了夫妻。

  巧姐的性格與熙鳳半點兒也不似,可是這不妨礙她思念自己的母親,也註定了她恨自己的父親,甚至再不肯回那個所謂的娘家。每每賈璉差人來接她回去,她便說:“沒有了娘的家,算什么娘家?我是再不回去的。”

  賈璉自知虧欠了這個女兒,也不敢動怒,只是父女兩個隔閡更深,幾乎從不見面。巧姐嫁給板兒,算是低嫁得很,賈璉心中也覺得遺憾,只是念在劉姥姥仗義救了巧姐,也挽回了自家的名聲,便認了這個親家。又想著自己貴為國公,女婿卻是白身,不免懊喪,便出錢給板兒捐了個五品的功名,利用自己的關係人脈,讓板兒在內務府擔了個差使,每月也可領一份錢糧,這就是他做父親的全部情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