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現如今,達爾泰求了皇上,京里紛紛擾擾的流言怕又止不住了,怕是額娘想過安靜的日子都不行了。不過達爾泰的確不會強逼額娘,這點自己可以確信,也暫時可以放心。
達爾泰今天的一番作為,雖有流言,額娘的名聲卻不會太受損。再說,額娘的確是和離了的,在律法上是可以改嫁的,並不理虧。他他拉家已知新月不再受太后寵愛,應該不會利用這個再做什麼。
眼下,走一步看一步吧。主要是看額娘怎麼想。好歹還有自己呢,必不會再讓人欺負了她去。
那達爾泰……他真是什麼都敢跟皇上說啊……當年額娘的事,有一半是皇家為了全了面子的原因。額娘怕是他們很不願意當眾提到的人……前些年額娘也很老實本分不惹眼……不過現在有了自己,再加上一個達爾泰,額娘怕是又上了給太后請安的名單了。
現在,說到底都是達爾泰的錯。本來自己已經能把額娘接到身邊照顧了,偏他要惹事。這達爾泰,面上看著憨厚豪慡,其實很不好惹,怕也是不達目的不會罷休的。
但是真的要讓額娘年紀不大就像守寡一樣嗎?額娘和離的時候三十六歲,今年已經四十一了。就那麼安安靜靜的自己生活了五年,像出家人一樣,連來往的人都沒有幾個。真要讓額娘為了無恥的新月和三心二意的阿瑪陪葬她的後半生嗎?
明明額娘什麼都沒做錯,卻是她受到懲罰?為什麼新月和阿瑪可以恩愛甜美,甚至還要有孩子了。額娘卻要孤獨一生?
這還不是因為新月是端親王的嫡女,就算她不是格格了,還有個世子弟弟。但額娘只有自己這個兒子,這京里不是沒有姓瓜爾佳的,但都是遠親,當年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額娘說句話。唯一幫額娘說過話的是……達爾泰。是自己那時候太沒用了,才讓人欺負額娘。
驥遠看著容顏豐美的如錦,心想額娘就是會照顧人,把如錦照顧的真好。再轉眼瞥了一眼即使懷孕仍顯得蒼白瘦弱的新月,她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額娘是很好,可就因為她好,她已經為自己操勞了二十年,自己就心安理得的認為額娘就該繼續為自己操勞下去嗎?那自己和阿瑪還有什麼區別?
還是讓額娘自己決定吧。如果她願意嫁給達爾泰,自己就不反對。而且有自己在,必定讓別人,包括達爾泰,不敢再不把額娘當一回事。
阿瑪,哼,他真是把額娘當成了一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物件了……
飯後飲茶的時候,驥遠說了自己在朝堂上請皇上自請分府的事。老太太果然勃然大怒,當即摔碎了一個茶杯,指著驥遠怒道:“是誰教你這麼做的?是不是雁姬攛掇你的!”
驥遠皺了皺眉,不慌不忙的跪下,“額娘此時怕是還不知道此事呢。此事孫兒早有打算,當初在邊關知道額娘下堂之時,已在考慮如何能把額娘接至身邊孝順,使她得享天倫了。只是之前孫兒人微言輕,只得暗自忍耐。皇上要再次發兵去打十三家軍的時候,孫兒知道機會來了。便自請戰,以求立功之後,能求得皇上下旨讓我分府別居,把額娘接至身邊。”
驥遠此時羽翼漸豐,他他拉家的確沒有什麼能人,所以從前的富貴榮耀都是指望著努達海。但現在驥遠已經平分秋色。也因此他們不敢再對雁姬設下什麼腌臢計謀了。
老太太一怔,“你為了你額娘,還是怨我們,恨我們,是不是?”
驥遠老實答道:“怨是有,恨倒沒有。畢竟是血脈親情。只希望瑪嬤想一想,若是發生在額娘身上的事發生在了瑪嬤身上,那麼孝順瑪嬤的阿瑪怨不怨?孫兒也只是想做一個像阿瑪一樣的孝順兒子。”
“那你就丟下我這把老骨頭和你阿瑪不管了?”
“分府又不是分家,我仍是您的孫兒,阿瑪的兒子。再說此事阿瑪已經答應了。”
努達海怔怔的聽著他們說話。他從未想過這個兒子竟是怨著他的。當初他沉浸在和新月的美好愛情中,見驥遠回來也只是稍微有些愧疚,之後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兒子應該像他一樣是個孝子賢孫。必不會因父母和離之事而怨恨他。
努達海把兒子當成了附屬品,卻沒想過他也有長大,振翅高飛,轉而來反對他的一天。
可若是像兒子說的那樣,若那樣被趕下堂的事發生在了他自己的額娘身上,他難道不痛不怒?
他這才發現他太想當然了,原本他以為是微小的隔閡和傷痛,對別人卻是錐心刺骨的痛楚。
驥遠是這樣,想必珞琳也差不多吧。難怪珞琳見了他總是規規矩矩的樣子,再不見從前的親昵撒嬌了。他原本還以為那是嫁了人長大了,現在想來,她也是心中有怨怒,所以和他談話總是在應付差事吧?
這兩個孩子都是雁姬撫養長大的,自己總是征戰在外,每次回來多抱抱他們,給他們買禮物,帶他們出去玩,他們就歡喜不盡了。平日裡對著自己比對雁姬還要親熱。他也總以為這些是理所應當的。
其實他從沒了解過他們,從沒操心過他們的未來和前程,總覺得有雁姬的管教,他們必會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不需要他操什麼心。他也理所應當的享受著兒女的敬佩孝順。
時至今日,他才發現他們之間的距離是那麼遙遠。他從不知道驥遠也能這樣忍耐,這樣謀定而後動。他也不知道珞琳,從何時開始成為了一個越來越像雁姬那樣的母親和妻子了。
他印象中的他們,一個還是正直慡朗的少年,一個還是活潑嬌俏的少女,兩個都是“聽話”的孩子。見他們不爭執,不吵鬧,他便以為他們像雁姬一樣,被他和新月美好的愛情所感動,接受了他們的情不自禁,也接受現在的這個家。
原來他們不是不反對,只是從前無力反對,所以閉口不言。
原來他們已經長大了。
第18章
之前,驥遠擔心老夫人震怒,會驚著懷著孕的如錦,便讓她帶著外甥和外甥女出去玩了。努達海本想也讓新月出去,但她執意要留下。
此刻,她含著淚控訴道:“驥遠,你怎麼能這樣不孝呢?這都是我的錯啊,要不是因為我對努達海情不自禁,也不會讓雁姬被迫離開的。要怪就怪我一個人吧。你怎麼能怪額娘和努達海呢?”,說著說著她竟然給驥遠跪下了,“驥遠,求你收回分府的想法吧!我願意自降為妾,咱們把雁姬接回來好嗎?這樣你就不用分府了,是不是?”
珞琳面上閃過一絲嘲諷,上前去一把托住了新月,和她的侍女一起把新月硬扶了起來,“繼夫人,您這是幹什麼?您怎麼能給晚輩下跪呢?這要是讓不知情的外人看到了,還會以為哥哥對您無禮不孝呢。”
看呆了的老夫人此時也回過味兒來,雖然對孫子有不滿,可是比起兒媳婦,那孫子還是比她金貴的千百倍,不由得沉下臉道:“新月,你也該好好學學規矩體統了。不要動不動就下跪,你自己不知尊重,還要把別人也陷於不孝不義之境地?”
“額娘……我……”
老夫人卻不欲再和她糾纏,“雲娃,扶你們夫人回房休息。秦嬤嬤,改天得了空,你把規矩體統的事情好好和夫人說道說道。這是在家裡,怎麼都還好說。要是在外頭鬧了這樣的笑話怎麼得了?咱們將軍府還不成了京里的笑柄了?”
新月捂著胸口有些不可置信,老太太還是第一次對她說這麼重的話。雲娃有些不滿的想要開口為新月說話。被努達海打斷了。
努達海有些無奈的說:“額娘,您別在意,新月是為您和咱們將軍府擔心,才一時做了不合體統的事”,又轉頭對新月道:“新月,額娘讓你學規矩也是為你好。你先回房休息吧。畢竟身子沉了,坐久了不好。”
新月見老太太的臉陰沉沉的,努達海也嚴肅非常,不敢再辯解,哭哭啼啼的帶著雲娃走了。
只是剛才談話的氣氛,被新月這一攪和,也沒了。
老太太想起剛才的話頭,問道:“努達海,驥遠說的是真的?你真的同意他分府出去了?”
努達海點頭道:“是的,額娘,我是同意了。”
“你怎麼能同意呢?”
“額娘,分府並不是分家,祖宗祭祀,拜祠堂的時候,驥遠還是跟著我,作為嫡子祭拜的。並不差什麼。雁姬獨居在外,又只有他一個兒子,他有這樣的孝心也是好事。咱們好歹還有一家人呢,家裡又即將添丁,便是成全了驥遠的孝心,於咱們也無大礙。再說驥遠從小就在您跟前長大的,您還擔心他搬出去了就不孝順您了?雖然不在一個府里,但京城才有多大,他還會時時回來看您的。驥遠前程遠大,將來說不好就要駐守邊疆,或者外放為官,那可比搬出去遠多了。額娘您就是再不放心,不是也得放手讓他去嗎?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只要知道他還是那個孝順的好孩子,不就行了嗎?再說皇上的聖旨已下,金口玉言的,也不能更改了。”的老太太嘆了口氣,也知道事情絕無更改了,再說什麼,反而要和孫子鬧僵了,斜睨了驥遠一眼,“還跪著幹什麼?起來吧,我是擰不過你們了,你們總是有理的。”
驥遠爬起來,賠笑的走到老太太跟前作揖,珞琳也坐到她身邊去說笑,才終於把她給逗樂了。
雖然她心裡並不高興。可她也知道這是無可更改的事情,人老了,要不是老糊塗的,那就是成了精的,她也知道此時把孫子的心抓在手裡是最重要的。即使搬出去住了,得讓他心裡還向著這個家才行。
於是仔細問了問驥遠新府邸的事情,又商量家具擺設什麼的,還有帶過去的奴才。此時雁姬當初給如錦上的課倒派上了用場,驥遠要了幾家人,都是雁姬說還算老實可靠的。老太太一盤算,這幾家人都是現在在府里沒什麼大用場的,也都准了。
雖然不是分家,只是分府單過,老太太還是給了驥遠一大筆安家的銀子,又從自己的私房裡拿了不少銀子貼補給驥遠。老太太心裡想的很明白,這個家早晚是驥遠的,何必現在心疼這些銀子。
倒是驥遠,見他瑪嬤這麼為他打算,自己卻要搬出去,心裡又愧疚了起來。可是為了額娘,他也只得如此了。驥遠暗暗打定了主意,就是搬出去了,以後還是要好好常常回來對瑪嬤盡孝心才是。
說了一大車的話,老太太想起驥遠今兒剛回來,便趕他回房休息了。
只剩下了她和努達海的時候,她頹喪的嘆了口氣,“你沒納妾,雁姬也只生了驥遠這麼一個兒子。我雖然遺憾你兒子太少,卻也想著,咱們家至少不會鬧出那些分家奪產,兄弟相爭的事情。哪想到臨了臨了,還要看著唯一的孫子分府出去?”,說道這裡,不由得有些悲從中來,語氣哽咽了。
達爾泰今天的一番作為,雖有流言,額娘的名聲卻不會太受損。再說,額娘的確是和離了的,在律法上是可以改嫁的,並不理虧。他他拉家已知新月不再受太后寵愛,應該不會利用這個再做什麼。
眼下,走一步看一步吧。主要是看額娘怎麼想。好歹還有自己呢,必不會再讓人欺負了她去。
那達爾泰……他真是什麼都敢跟皇上說啊……當年額娘的事,有一半是皇家為了全了面子的原因。額娘怕是他們很不願意當眾提到的人……前些年額娘也很老實本分不惹眼……不過現在有了自己,再加上一個達爾泰,額娘怕是又上了給太后請安的名單了。
現在,說到底都是達爾泰的錯。本來自己已經能把額娘接到身邊照顧了,偏他要惹事。這達爾泰,面上看著憨厚豪慡,其實很不好惹,怕也是不達目的不會罷休的。
但是真的要讓額娘年紀不大就像守寡一樣嗎?額娘和離的時候三十六歲,今年已經四十一了。就那麼安安靜靜的自己生活了五年,像出家人一樣,連來往的人都沒有幾個。真要讓額娘為了無恥的新月和三心二意的阿瑪陪葬她的後半生嗎?
明明額娘什麼都沒做錯,卻是她受到懲罰?為什麼新月和阿瑪可以恩愛甜美,甚至還要有孩子了。額娘卻要孤獨一生?
這還不是因為新月是端親王的嫡女,就算她不是格格了,還有個世子弟弟。但額娘只有自己這個兒子,這京里不是沒有姓瓜爾佳的,但都是遠親,當年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額娘說句話。唯一幫額娘說過話的是……達爾泰。是自己那時候太沒用了,才讓人欺負額娘。
驥遠看著容顏豐美的如錦,心想額娘就是會照顧人,把如錦照顧的真好。再轉眼瞥了一眼即使懷孕仍顯得蒼白瘦弱的新月,她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額娘是很好,可就因為她好,她已經為自己操勞了二十年,自己就心安理得的認為額娘就該繼續為自己操勞下去嗎?那自己和阿瑪還有什麼區別?
還是讓額娘自己決定吧。如果她願意嫁給達爾泰,自己就不反對。而且有自己在,必定讓別人,包括達爾泰,不敢再不把額娘當一回事。
阿瑪,哼,他真是把額娘當成了一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物件了……
飯後飲茶的時候,驥遠說了自己在朝堂上請皇上自請分府的事。老太太果然勃然大怒,當即摔碎了一個茶杯,指著驥遠怒道:“是誰教你這麼做的?是不是雁姬攛掇你的!”
驥遠皺了皺眉,不慌不忙的跪下,“額娘此時怕是還不知道此事呢。此事孫兒早有打算,當初在邊關知道額娘下堂之時,已在考慮如何能把額娘接至身邊孝順,使她得享天倫了。只是之前孫兒人微言輕,只得暗自忍耐。皇上要再次發兵去打十三家軍的時候,孫兒知道機會來了。便自請戰,以求立功之後,能求得皇上下旨讓我分府別居,把額娘接至身邊。”
驥遠此時羽翼漸豐,他他拉家的確沒有什麼能人,所以從前的富貴榮耀都是指望著努達海。但現在驥遠已經平分秋色。也因此他們不敢再對雁姬設下什麼腌臢計謀了。
老太太一怔,“你為了你額娘,還是怨我們,恨我們,是不是?”
驥遠老實答道:“怨是有,恨倒沒有。畢竟是血脈親情。只希望瑪嬤想一想,若是發生在額娘身上的事發生在了瑪嬤身上,那麼孝順瑪嬤的阿瑪怨不怨?孫兒也只是想做一個像阿瑪一樣的孝順兒子。”
“那你就丟下我這把老骨頭和你阿瑪不管了?”
“分府又不是分家,我仍是您的孫兒,阿瑪的兒子。再說此事阿瑪已經答應了。”
努達海怔怔的聽著他們說話。他從未想過這個兒子竟是怨著他的。當初他沉浸在和新月的美好愛情中,見驥遠回來也只是稍微有些愧疚,之後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兒子應該像他一樣是個孝子賢孫。必不會因父母和離之事而怨恨他。
努達海把兒子當成了附屬品,卻沒想過他也有長大,振翅高飛,轉而來反對他的一天。
可若是像兒子說的那樣,若那樣被趕下堂的事發生在了他自己的額娘身上,他難道不痛不怒?
他這才發現他太想當然了,原本他以為是微小的隔閡和傷痛,對別人卻是錐心刺骨的痛楚。
驥遠是這樣,想必珞琳也差不多吧。難怪珞琳見了他總是規規矩矩的樣子,再不見從前的親昵撒嬌了。他原本還以為那是嫁了人長大了,現在想來,她也是心中有怨怒,所以和他談話總是在應付差事吧?
這兩個孩子都是雁姬撫養長大的,自己總是征戰在外,每次回來多抱抱他們,給他們買禮物,帶他們出去玩,他們就歡喜不盡了。平日裡對著自己比對雁姬還要親熱。他也總以為這些是理所應當的。
其實他從沒了解過他們,從沒操心過他們的未來和前程,總覺得有雁姬的管教,他們必會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不需要他操什麼心。他也理所應當的享受著兒女的敬佩孝順。
時至今日,他才發現他們之間的距離是那麼遙遠。他從不知道驥遠也能這樣忍耐,這樣謀定而後動。他也不知道珞琳,從何時開始成為了一個越來越像雁姬那樣的母親和妻子了。
他印象中的他們,一個還是正直慡朗的少年,一個還是活潑嬌俏的少女,兩個都是“聽話”的孩子。見他們不爭執,不吵鬧,他便以為他們像雁姬一樣,被他和新月美好的愛情所感動,接受了他們的情不自禁,也接受現在的這個家。
原來他們不是不反對,只是從前無力反對,所以閉口不言。
原來他們已經長大了。
第18章
之前,驥遠擔心老夫人震怒,會驚著懷著孕的如錦,便讓她帶著外甥和外甥女出去玩了。努達海本想也讓新月出去,但她執意要留下。
此刻,她含著淚控訴道:“驥遠,你怎麼能這樣不孝呢?這都是我的錯啊,要不是因為我對努達海情不自禁,也不會讓雁姬被迫離開的。要怪就怪我一個人吧。你怎麼能怪額娘和努達海呢?”,說著說著她竟然給驥遠跪下了,“驥遠,求你收回分府的想法吧!我願意自降為妾,咱們把雁姬接回來好嗎?這樣你就不用分府了,是不是?”
珞琳面上閃過一絲嘲諷,上前去一把托住了新月,和她的侍女一起把新月硬扶了起來,“繼夫人,您這是幹什麼?您怎麼能給晚輩下跪呢?這要是讓不知情的外人看到了,還會以為哥哥對您無禮不孝呢。”
看呆了的老夫人此時也回過味兒來,雖然對孫子有不滿,可是比起兒媳婦,那孫子還是比她金貴的千百倍,不由得沉下臉道:“新月,你也該好好學學規矩體統了。不要動不動就下跪,你自己不知尊重,還要把別人也陷於不孝不義之境地?”
“額娘……我……”
老夫人卻不欲再和她糾纏,“雲娃,扶你們夫人回房休息。秦嬤嬤,改天得了空,你把規矩體統的事情好好和夫人說道說道。這是在家裡,怎麼都還好說。要是在外頭鬧了這樣的笑話怎麼得了?咱們將軍府還不成了京里的笑柄了?”
新月捂著胸口有些不可置信,老太太還是第一次對她說這麼重的話。雲娃有些不滿的想要開口為新月說話。被努達海打斷了。
努達海有些無奈的說:“額娘,您別在意,新月是為您和咱們將軍府擔心,才一時做了不合體統的事”,又轉頭對新月道:“新月,額娘讓你學規矩也是為你好。你先回房休息吧。畢竟身子沉了,坐久了不好。”
新月見老太太的臉陰沉沉的,努達海也嚴肅非常,不敢再辯解,哭哭啼啼的帶著雲娃走了。
只是剛才談話的氣氛,被新月這一攪和,也沒了。
老太太想起剛才的話頭,問道:“努達海,驥遠說的是真的?你真的同意他分府出去了?”
努達海點頭道:“是的,額娘,我是同意了。”
“你怎麼能同意呢?”
“額娘,分府並不是分家,祖宗祭祀,拜祠堂的時候,驥遠還是跟著我,作為嫡子祭拜的。並不差什麼。雁姬獨居在外,又只有他一個兒子,他有這樣的孝心也是好事。咱們好歹還有一家人呢,家裡又即將添丁,便是成全了驥遠的孝心,於咱們也無大礙。再說驥遠從小就在您跟前長大的,您還擔心他搬出去了就不孝順您了?雖然不在一個府里,但京城才有多大,他還會時時回來看您的。驥遠前程遠大,將來說不好就要駐守邊疆,或者外放為官,那可比搬出去遠多了。額娘您就是再不放心,不是也得放手讓他去嗎?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只要知道他還是那個孝順的好孩子,不就行了嗎?再說皇上的聖旨已下,金口玉言的,也不能更改了。”的老太太嘆了口氣,也知道事情絕無更改了,再說什麼,反而要和孫子鬧僵了,斜睨了驥遠一眼,“還跪著幹什麼?起來吧,我是擰不過你們了,你們總是有理的。”
驥遠爬起來,賠笑的走到老太太跟前作揖,珞琳也坐到她身邊去說笑,才終於把她給逗樂了。
雖然她心裡並不高興。可她也知道這是無可更改的事情,人老了,要不是老糊塗的,那就是成了精的,她也知道此時把孫子的心抓在手裡是最重要的。即使搬出去住了,得讓他心裡還向著這個家才行。
於是仔細問了問驥遠新府邸的事情,又商量家具擺設什麼的,還有帶過去的奴才。此時雁姬當初給如錦上的課倒派上了用場,驥遠要了幾家人,都是雁姬說還算老實可靠的。老太太一盤算,這幾家人都是現在在府里沒什麼大用場的,也都准了。
雖然不是分家,只是分府單過,老太太還是給了驥遠一大筆安家的銀子,又從自己的私房裡拿了不少銀子貼補給驥遠。老太太心裡想的很明白,這個家早晚是驥遠的,何必現在心疼這些銀子。
倒是驥遠,見他瑪嬤這麼為他打算,自己卻要搬出去,心裡又愧疚了起來。可是為了額娘,他也只得如此了。驥遠暗暗打定了主意,就是搬出去了,以後還是要好好常常回來對瑪嬤盡孝心才是。
說了一大車的話,老太太想起驥遠今兒剛回來,便趕他回房休息了。
只剩下了她和努達海的時候,她頹喪的嘆了口氣,“你沒納妾,雁姬也只生了驥遠這麼一個兒子。我雖然遺憾你兒子太少,卻也想著,咱們家至少不會鬧出那些分家奪產,兄弟相爭的事情。哪想到臨了臨了,還要看著唯一的孫子分府出去?”,說道這裡,不由得有些悲從中來,語氣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