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趙謙徵本就是一個心狠手辣、步步為營的人,他雖為楚王世孫,可他的父親根本就不喜歡他和世子妃,他從小就知道要牢牢抱住祖父的大腿,一言一行,謹謹慎慎。
一切的轉折發生在榮妃灌藥毒死先太子的時候,趙謙徵親眼看著榮妃倒了毒在藥碗裡,然後走進來,他連忙躲進了圍簾後面,太子那時已經醒轉,被榮妃灌藥的時候太子本能的向圍簾後的趙謙徵求助,其實趙謙徵他可以阻止,先帝派了暗衛跟著太子,可太子不喜有人暗中在殿內,就安排在了殿外,趙謙徵也知道這事,只要他大喊一聲,一切都可以避免,可是他想到:太子死了,他就把榮妃這事告訴嫻貴妃,嫻貴妃出於對他的感謝一定會對他很好,這樣,他就可以長期留在宮裡了。想到這裡他就不願意去了,眼睜睜的看著太子斷氣,死不瞑目。
後來發生的事都在他的預料之內,讓他比較意外的是先帝的子嗣一個個的都先後不在了,而他們家成了最有可能的人,這個時候他就把眼睛放在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商枝身上,他知道商枝就是一個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他利用自己與程商陸的兄弟身份向他表露出自己對現今局勢的看法,這一切必然會被商枝知曉,她要的就是商枝主動找上他,而不是他去請商枝。
他知道,現在的商枝就是需要一棵樹給她把,不然她這隻鳥會摔得粉身碎骨。他喜歡商枝的機智聰慧,可他不會娶這個盛得家人喜愛,而且還容易看透人心的女人,事情按照他的安排一步步的順利進行著。
直到皇上咽氣之時交給他的一把鑰匙,他知道那是御書房的御案下一個暗室的要是,當天晚上他送走蘇蟬狸之後就去看了,在那裡,他看到了先帝留給他的信,信中提到了宛童的身份、嫻貴妃的去處、商枝的暗衛統領身份和商枝擁有一支不知名的暗中勢力,還有一枚號令皇家暗衛軍的兵符,這股勢力分布於各地軍營,只要他帶著這個兵符去西山的集中營晃一圈,當晚就會有暗衛軍首領來見他,這是先帝留個趙謙徵的後手,也是先帝給程家下的一個坑:不知名的暗中勢力就是說與皇室無關,畢竟那麼大的權利,不是誰都能視而不見的,萬一起了什麼心思把他們趙家顛覆了就不好了,所以先帝還是不相信商枝,他其實也是借著商枝的手找到這些他找不到的暗衛,再利用趙謙徵對商枝的懷疑殺掉那些人,畢竟這麼多年了,這些暗衛誰知道還忠不忠誠,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後來趙謙徵就借著皇家暗衛軍的勢力找到了商枝在江安的一股勢力,策反了其中的一些人,把她在江安的勢力拔除了不少,楊參將帶的那百人之隊很是忠誠,他們確實接到了先帝的指示在京中保護嫻貴妃和程宛童,可其中幾人無意中提前知曉了這個計劃,告訴了楊參將,他們自然是想要去告訴商枝,可趙謙徵就是要他們這樣才有理由殺了他們。
商枝得知消息後去現場看了,何其慘烈,回家後她越想越不對勁兒,然後通過和堇色一步一步的分析她知道了一切都是趙謙徵在算謀,連丞相都被他蒙蔽了,跟著丞相做事的人哪是什麼邕王餘孽,是他的皇家暗衛軍。
在去江安的路上,來刺殺她和齊衡的人也是,這批人只是他想看看商枝的實力,結果出乎他的意料,於是就有了商枝一走,江安多數暗衛死於非命的消息傳到程家。
丞相其實也不是純臣,只是他對先帝的妥協源於榮妃,沈姝嵐確實是先帝的女兒,邕王餘孽找上丞相,讓他滅齊衡的理由是齊衡有可能發現了榮妃的秘密,丞相才因此想要快快除掉齊衡。
而這只是趙謙徵的其中一步,下一步就是裝作相信丞相,借齊衡的手有理由去抄家。榮妃沒死,趙謙徵早就知道,只是他一直沒想到一個十全的辦法,沒想到江安的海澇幫了他這麼大的忙。他順利的通過別人的手找到了榮妃,也讓嫻貴妃“報仇”了,他的嫌疑被摘得乾乾淨淨沒有一個人懷疑。
而之前商枝他們回京時半路中的刺殺其實是暗衛軍收買的附近流寇,商枝那時根本就沒想過趙謙徵的問題。直到後來百人軍和江安暗衛先後出事她才開始懷疑,也想到了先帝給趙謙徵留了後手。
從那之後,趙謙徵和商枝就維持著表面的和諧。
而齊衡發現皇上對商枝有沙溢是在一年後的一次中秋宴會上,有人打著邕王的名號混進宮中刺殺,可招招殺機對著商枝,擊退刺客後,商枝受了些傷,皇上前來關懷,齊衡無意間發現皇上眼中的殺意和不甘。
他在官場之中混跡不久,他也知道商枝的身份不一般,只是他單純的以為皇上對商枝的殺機來源於他們家,他沒有將此事告知父母,決定自己想辦法,實在無奈就找上了二叔,他與二叔說了這些,可二叔嘆了口氣,只說讓自己明日來找他,可第二日就得到了二叔要去禹州安撫災民的事,天還沒亮就走了。
之後二叔在禹州染上瘟疫,他就去探望明蘭,希望她能放寬心,明蘭反倒安慰他,“我沒什麼,只是你對人家商枝上點兒心,嫁給你之後人就沒過過什麼閒心日子。”
明蘭的一句玩笑話讓他醍醐灌頂:是啊,沒成親之前她與皇上的情誼很好,可自從他們成親之後,她鮮少再進宮,宮中的邀請也是能推則推,興許皇上是怕商枝嫁給自己之後聯合齊國公手中的一些人脈和商枝手中的勢力威脅到他的帝位,畢竟齊國公府好些年了,其中關係錯綜複雜,想來是商枝以前的勢力還不足為懼,可加上他們齊國公府的人脈,這上位者本就多疑,商枝手中還有威脅到他的勢力,不起殺機才怪。
一切的轉折發生在榮妃灌藥毒死先太子的時候,趙謙徵親眼看著榮妃倒了毒在藥碗裡,然後走進來,他連忙躲進了圍簾後面,太子那時已經醒轉,被榮妃灌藥的時候太子本能的向圍簾後的趙謙徵求助,其實趙謙徵他可以阻止,先帝派了暗衛跟著太子,可太子不喜有人暗中在殿內,就安排在了殿外,趙謙徵也知道這事,只要他大喊一聲,一切都可以避免,可是他想到:太子死了,他就把榮妃這事告訴嫻貴妃,嫻貴妃出於對他的感謝一定會對他很好,這樣,他就可以長期留在宮裡了。想到這裡他就不願意去了,眼睜睜的看著太子斷氣,死不瞑目。
後來發生的事都在他的預料之內,讓他比較意外的是先帝的子嗣一個個的都先後不在了,而他們家成了最有可能的人,這個時候他就把眼睛放在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商枝身上,他知道商枝就是一個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他利用自己與程商陸的兄弟身份向他表露出自己對現今局勢的看法,這一切必然會被商枝知曉,她要的就是商枝主動找上他,而不是他去請商枝。
他知道,現在的商枝就是需要一棵樹給她把,不然她這隻鳥會摔得粉身碎骨。他喜歡商枝的機智聰慧,可他不會娶這個盛得家人喜愛,而且還容易看透人心的女人,事情按照他的安排一步步的順利進行著。
直到皇上咽氣之時交給他的一把鑰匙,他知道那是御書房的御案下一個暗室的要是,當天晚上他送走蘇蟬狸之後就去看了,在那裡,他看到了先帝留給他的信,信中提到了宛童的身份、嫻貴妃的去處、商枝的暗衛統領身份和商枝擁有一支不知名的暗中勢力,還有一枚號令皇家暗衛軍的兵符,這股勢力分布於各地軍營,只要他帶著這個兵符去西山的集中營晃一圈,當晚就會有暗衛軍首領來見他,這是先帝留個趙謙徵的後手,也是先帝給程家下的一個坑:不知名的暗中勢力就是說與皇室無關,畢竟那麼大的權利,不是誰都能視而不見的,萬一起了什麼心思把他們趙家顛覆了就不好了,所以先帝還是不相信商枝,他其實也是借著商枝的手找到這些他找不到的暗衛,再利用趙謙徵對商枝的懷疑殺掉那些人,畢竟這麼多年了,這些暗衛誰知道還忠不忠誠,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後來趙謙徵就借著皇家暗衛軍的勢力找到了商枝在江安的一股勢力,策反了其中的一些人,把她在江安的勢力拔除了不少,楊參將帶的那百人之隊很是忠誠,他們確實接到了先帝的指示在京中保護嫻貴妃和程宛童,可其中幾人無意中提前知曉了這個計劃,告訴了楊參將,他們自然是想要去告訴商枝,可趙謙徵就是要他們這樣才有理由殺了他們。
商枝得知消息後去現場看了,何其慘烈,回家後她越想越不對勁兒,然後通過和堇色一步一步的分析她知道了一切都是趙謙徵在算謀,連丞相都被他蒙蔽了,跟著丞相做事的人哪是什麼邕王餘孽,是他的皇家暗衛軍。
在去江安的路上,來刺殺她和齊衡的人也是,這批人只是他想看看商枝的實力,結果出乎他的意料,於是就有了商枝一走,江安多數暗衛死於非命的消息傳到程家。
丞相其實也不是純臣,只是他對先帝的妥協源於榮妃,沈姝嵐確實是先帝的女兒,邕王餘孽找上丞相,讓他滅齊衡的理由是齊衡有可能發現了榮妃的秘密,丞相才因此想要快快除掉齊衡。
而這只是趙謙徵的其中一步,下一步就是裝作相信丞相,借齊衡的手有理由去抄家。榮妃沒死,趙謙徵早就知道,只是他一直沒想到一個十全的辦法,沒想到江安的海澇幫了他這麼大的忙。他順利的通過別人的手找到了榮妃,也讓嫻貴妃“報仇”了,他的嫌疑被摘得乾乾淨淨沒有一個人懷疑。
而之前商枝他們回京時半路中的刺殺其實是暗衛軍收買的附近流寇,商枝那時根本就沒想過趙謙徵的問題。直到後來百人軍和江安暗衛先後出事她才開始懷疑,也想到了先帝給趙謙徵留了後手。
從那之後,趙謙徵和商枝就維持著表面的和諧。
而齊衡發現皇上對商枝有沙溢是在一年後的一次中秋宴會上,有人打著邕王的名號混進宮中刺殺,可招招殺機對著商枝,擊退刺客後,商枝受了些傷,皇上前來關懷,齊衡無意間發現皇上眼中的殺意和不甘。
他在官場之中混跡不久,他也知道商枝的身份不一般,只是他單純的以為皇上對商枝的殺機來源於他們家,他沒有將此事告知父母,決定自己想辦法,實在無奈就找上了二叔,他與二叔說了這些,可二叔嘆了口氣,只說讓自己明日來找他,可第二日就得到了二叔要去禹州安撫災民的事,天還沒亮就走了。
之後二叔在禹州染上瘟疫,他就去探望明蘭,希望她能放寬心,明蘭反倒安慰他,“我沒什麼,只是你對人家商枝上點兒心,嫁給你之後人就沒過過什麼閒心日子。”
明蘭的一句玩笑話讓他醍醐灌頂:是啊,沒成親之前她與皇上的情誼很好,可自從他們成親之後,她鮮少再進宮,宮中的邀請也是能推則推,興許皇上是怕商枝嫁給自己之後聯合齊國公手中的一些人脈和商枝手中的勢力威脅到他的帝位,畢竟齊國公府好些年了,其中關係錯綜複雜,想來是商枝以前的勢力還不足為懼,可加上他們齊國公府的人脈,這上位者本就多疑,商枝手中還有威脅到他的勢力,不起殺機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