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問題是內務府給你修建, 中規中矩,什麼都是有定製的。他們修建好了之後,隨意不得更改,以免違制。

  賈琅自然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建起了的美麗院子被他們給拆了,於是乾脆添了筆錢,讓元衡給內務府說了幾句話。

  冠英候回自家侯府自然是正門迎接,他雖不在京都, 但是小廝僕人丫鬟, 賈琅自己全都配齊了。

  元衡的人賈琅到是一個都沒趕走, 全都放進來。而賈家的人, 則是一個都不留,全都趕走了。

  不是因為他們的地位,而是因為元衡的人主要是潛伏,打探消息,他們這些暗探平日裡都老老實實的。

  而賈家派來的都是一些老嬤嬤,賈家陪房的子孫,又或者塞錢走後門的。賈琅可沒興趣養幾隻為虎作倀的老鼠。

  整個府里走了一遍,侯府分兩部分,前面明朗大氣,後院精緻靈秀。

  賈琅很滿意,管家恭敬得遞上來一杯茶,並簡單講述了幾件重要的事情。

  “榮國府老夫人早前就派人過來,說老夫人許久不見侯爺甚為想念,希望侯爺有時間過去一趟。”管家最後才說起這榮國府的事情,他心裡雖有些不屑,但半分都沒有表現出來。

  “嗯,從文,我昨天讓你整理出來的禮物,你整理好了嗎?”賈琅問向一旁的從文。

  “已經備下。”從文低頭恭敬的回答。

  “裝車,隨我一起去榮國府。”賈琅喝完杯中水,站起身,霸氣無限。

  “是。”從文低喝一聲。

  賈琅坐著侯爺品級才能夠乘坐的馬車,搖搖晃晃得前往寧榮街。

  一路上,看到賈琅這架極為拉風的馬車,百姓都紛紛停足關注,議論紛紛。

  來到榮國府,大門已開,賈赦賈政賈璉全都站在門口。

  雖然賈琅是後輩,但他有爵位在身,榮國府除了老太太,沒有人能在他面前托大,這是古代階級所帶來的福利之一。

  他備了兩車禮物,從一旁的角門進入,直接送往老太太哪裡。

  至於怎麼分配,老太太自有安排。

  “老祖宗,給您請安。”賈琅給賈母單腿跪下,行了一禮。賈母連忙把賈琅扶起來,嘴裡不住喊著一些心疼的話。

  賈琅順勢做在主位,便和賈母開始談一些家常話。

  “這次在京里能呆多久?”賈母知道賈琅被封了陝甘總督,肯定是要走馬上任的。

  “呆不了多久,這次回來主要是想把我的婚事弄完,二來有好幾家求到我這裡,想要問問幾位妹妹的事情。”迎春的婚事他早就有了安排,探春和惜春暫時還沒有定好。

  這事原來賈母就曾說過,由她來張羅。

  賈琅雖然分出去,但他在賈府還是有很重的話語權。

  “我也正為了這事煩惱,如今迎春、探春、惜春都到了定親的年紀。我老了,精力不濟。你母親、二嬸都是木訥人,對方說得嘴開了花,你母親和二嬸就分不清真假。

  不求嫁的多富貴,只要她們幾個和和美美就行。你是她們的哥哥,也幫著相看一二。”賈母若是沒說要管孫女,這婚事自然由他們老子管理,她也不好插手。

  現在她早早開了口,兩個兒子又都同意了,自然是依她的主意。

  對於三春的婚事,賈琅要是不開口,她便自作主張。既然賈琅開了口,她少不得也賣個好。

  上次賈琅回來,寶玉一把鼻涕一把淚,說得自己成為天底下最可憐的伴讀。

  賈琅無奈,只能將寶玉從宮裡撈出來,送去秦風書院。

  賈母雖然心疼,到底還是為寶玉著想,便也沒阻止。那想著寶玉一回來就死活不願意去,只想著在家裡面廝混。

  來回幾次,賈母也看清了寶玉的本性。

  想著賈府有了賈琅、賈璉,她也沒有強求寶玉一定要讀書高中。日後花點錢,跟賈璉以前一樣買個官,日後賈琅賈璉拉扯一把,自然會有出息。

  賈琅和林黛玉的婚事已定,賈母也想著要給寶玉定一個好親事,男人成了婚,自然就有了擔當。

  所以,賈琅一開口,賈母立即就明白賈琅的意思。

  “那我先看看他們幾家的孩子,等有了好消息,再告知您。”賈琅現在重點是自己的婚事,迎春是婚事他依舊明了,剩下的是探春和惜春,還需要慢慢相看。

  “不急,我們家的姑娘哥哥都是好的,不愁。”賈母看賈琅對自己依舊很恭敬,心中對賈琅也越發滿意起來。

  “你過段日子去拜見你岳父,明天我讓你老子親自上門,問問黛玉喜歡什麼。婚嫁那些俗禮,黛玉是不喜的。

  你母親知道,等會帶你母親過府,讓她幫你張羅。

  要是缺什麼,就跟我說。我庫房裡面還有幾件好的,等會你一齊帶回去。”林黛玉和賈琅,賈母還是很滿意這樁婚事。

  唯一有點遺憾的是賈琅如今已經離了府,再熱鬧也不是他們賈府的事。

  賈母更加堅定自己要給寶玉找一個賢良淑惠的媳婦。

  賈琅第二天約著賈赦一起去了林府,林如海很爽快的就把日期給定下來了。

  他們這樁婚事早在一年前就應該完成,賈琅一直外地沒辦法回京,才又拖了一年。

  所有的東西早早就準備好,為了避免賈琅匆忙上任,時間就定在半個月後。

  日子一定,賈林兩府都急急忙忙開始忙碌起來。賈琅這邊花了三天,先把聘禮整齊全,一路抬得搖搖晃晃去了林府。

  看到賈琅這一台一台連綿不絕的送禮隊伍,還有抬禮奴才渾身的汗,跟從水裡撈出來似的,所有人都知道賈琅送了極為厚重的聘禮。

  這聘禮是沒有曬一曬的習俗,嫁妝才有。

  女子嫁妝已抬為單位,普通女子小到一個包,大到十二台,便是頂天。

  富家女子則以二十四抬、三十六抬、四十八抬、六十六抬、八十八抬為好寓意。家中無官身之人,女子出嫁抬數不可超過九十九抬,而官家千金最高不可超過一百二十四抬。

  因為太子妃的規格最高就是一百四十八抬,天下女子都不可超過太子妃的規格。

  這些嫁妝中有三分之一是家具,一是彰顯底蘊,二是給出嫁女底氣。

  賈琅曾邀林如海去府中一聚,特意說讓岳父嫁妝單子上不必備上家具,因為他侯府完全是新建,所有的東西都是最好的。

  林如海看了也頗有些驚嘆,不過毫不客氣得拒絕了賈琅的提議。甚至因為看過賈琅的府邸,更是下定決心要弄一套好的家具。

  賈琅傻眼。

  待至那日,喇叭聲、嗩吶聲、鼓聲,滿城皆聞。

  一面撒著紅紙,還一邊撒著糖。

  百姓哄搶,得了好,也高聲囑咐著。

  賈琅一身紅衣,騎著高頭駿馬,好不威風。

  喜氣洋洋的賈琅一路上都很順利,從岳父家接過新娘子,背著新娘子下了轎,兩人一起跨過火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蒙著紅蓋頭的林黛玉此時心裡撲通撲通跳的她全都都僵硬不已,比她年少初次去榮國府還要緊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