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頁
“那你應該很清楚,普通市民發現有案件發生應該做的是報警,而不是自己私下去查吧?”
“……我清楚,我只是想……”
“你只是受到了你弟弟的死的衝擊,激動之下才會私自行動,是不是?”
“……是。”
“那麼請你從你專業的角度出發,來說明一下我的當事人在見到自己的女朋友被第二個男人調戲、而女朋友又口口聲聲說那個男人欺負自己的時候,動手打人是不是一時衝動?”
Jim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點了點頭:“是。”
“假如說,我當事人的女朋友當時說你弟弟欺負她,那麼我的當事人可能不會打你弟弟,你覺得這個推測有沒有可能成立?”
“有……”
宋家齊及時地起身表示了反對:“反對首被告辯護律師引導證人做出毫無根據的推測。”
“法官大人,證人是一名心理學專家,有多年的從業經驗,他做出的推測是有心理學依據的,並非毫無根據的推測。”張律師分辯道。
宋家齊即刻跟進:“證人可以依據心理學做出醫學診斷的首要條件是病人相信他,而且也要證人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真的。但是本案的首被告十年前就對證人當面撒過謊,證人當時並沒有發現什麼破綻,而十年前證人已經開始攻讀心理學碩士學位了;這一點說明即便證人是所謂的專業人士,也並不能百分之百正確地判斷出別人說的話是真是假。”
“另外,證人剛剛親口承認弟弟的死對他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導致他情緒激動有失專業心理醫生的素質。而且兩位被告已經被證實跟證人的弟弟被殺一事有關,因此證人對被告的所謂心理學判斷可能會有偏頗,不能作為專業依據。”
宋家齊終於結束了他的長篇大論。
法官思索一陣後做出了判決:“反對有效,證人不必回答這個問題。”
張律師悻悻地坐下了。
輪到宋家齊盤問證人:“方醫生,你說,你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判斷出首被告是他們這個小團體裡的領導者。但是根據警方所提供的資料,你後來又推翻了這種判斷,認為首被告是一個素質很差的領導者,真正的領導者另有其人,是不是?”
“是。”
“你認為這個另有其人的人指的是我的當事人,對不對?”
“對。”
“你跟兩位被告接觸了多少次?”
Jim回憶了一下才回答:“十年前因為阿Jay失蹤的案子牽扯到了兩位被告,我第一次跟他們接觸;之後的十年時間裡一直沒有接觸過,直到這次阿Jay的屍骨被發現,我才再次跟他們接觸。”
“每次接觸你們都進行談話了嗎?”
“十年前那次是在警局接觸的,並不算是有單獨接觸。最近因為我想幫忙查我弟弟的案子,跟兩位被告接觸的才多了點,基本上每次接觸都進行了談話。”
“那麼你跟首被告總共進行了多長時間的談話,之後判斷出他在這個小團體中處於領導者的地位?”
“談話時間的話……幾次接觸的時間都不長,加起來的話應該不到半個小時吧。”
宋家齊笑了:“你平時接觸病人的時候,要進行多長時間的診治才會得出診斷?”
“……至少見三次,每次至少半個小時。”
“那麼你認為你對首被告以及我的當事人所謂的心理學判斷準確嗎?”
Jim沉默了一陣搖了搖頭:“從專業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不夠準確。”
“你剛才說,對殺死你弟弟的兇手非常痛恨,恨不得他們為你弟弟償命,是不是?”得到了自己希望的回答之後,宋家齊立刻換了方向。
“是。”
“你到健身房試探之後,發現曾子華最可疑,你是不是覺得他就是殺死你弟弟的兇手?”
“當時我覺得就是曾子華殺死了阿Jay。但是很快他就被殺了,我立刻就知道他可能只是兇手的其中之一,是被人殺死滅口了。”
“害死你弟弟的兇手之一死了,你的心情是不是很高興?”
Jim搖了搖頭:“當時警方懷疑我跟曾子華的死有關,我一直在差館接受調查,根本沒有心情去想這些。”
“根據剛才你在庭上的做供,警方證實了你的不在場證明之後,你就即刻又去接觸曾子華的遺孀,也就是本案的第三名死者王彩鳳,是不是?”
“是。”
“你對警方能力的懷疑應該在你的不在場證明被證實之後就解開了,但是之後你為什麼仍然要私自行動?”
“我是為了阿Jay……”
“之前你的擅自行為已經害死了曾子華,你沒有想過會再害死王彩鳳嗎?”
“反對!”檢控官站了起來,“反對第二被告辯護律師擅自將死者致死的原因歸結於證人!”
“反對有效,證人不必回答這個問題。宋律師,提問的時候請注意用詞。”
“對不起,法官大人。”宋家齊認真地道了歉,很快就整理好了措辭,換了個問題繼續問,“方醫生,你被警方調查的時候是不是得知了曾子華的死亡時間?”
“……我清楚,我只是想……”
“你只是受到了你弟弟的死的衝擊,激動之下才會私自行動,是不是?”
“……是。”
“那麼請你從你專業的角度出發,來說明一下我的當事人在見到自己的女朋友被第二個男人調戲、而女朋友又口口聲聲說那個男人欺負自己的時候,動手打人是不是一時衝動?”
Jim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點了點頭:“是。”
“假如說,我當事人的女朋友當時說你弟弟欺負她,那麼我的當事人可能不會打你弟弟,你覺得這個推測有沒有可能成立?”
“有……”
宋家齊及時地起身表示了反對:“反對首被告辯護律師引導證人做出毫無根據的推測。”
“法官大人,證人是一名心理學專家,有多年的從業經驗,他做出的推測是有心理學依據的,並非毫無根據的推測。”張律師分辯道。
宋家齊即刻跟進:“證人可以依據心理學做出醫學診斷的首要條件是病人相信他,而且也要證人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真的。但是本案的首被告十年前就對證人當面撒過謊,證人當時並沒有發現什麼破綻,而十年前證人已經開始攻讀心理學碩士學位了;這一點說明即便證人是所謂的專業人士,也並不能百分之百正確地判斷出別人說的話是真是假。”
“另外,證人剛剛親口承認弟弟的死對他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導致他情緒激動有失專業心理醫生的素質。而且兩位被告已經被證實跟證人的弟弟被殺一事有關,因此證人對被告的所謂心理學判斷可能會有偏頗,不能作為專業依據。”
宋家齊終於結束了他的長篇大論。
法官思索一陣後做出了判決:“反對有效,證人不必回答這個問題。”
張律師悻悻地坐下了。
輪到宋家齊盤問證人:“方醫生,你說,你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判斷出首被告是他們這個小團體裡的領導者。但是根據警方所提供的資料,你後來又推翻了這種判斷,認為首被告是一個素質很差的領導者,真正的領導者另有其人,是不是?”
“是。”
“你認為這個另有其人的人指的是我的當事人,對不對?”
“對。”
“你跟兩位被告接觸了多少次?”
Jim回憶了一下才回答:“十年前因為阿Jay失蹤的案子牽扯到了兩位被告,我第一次跟他們接觸;之後的十年時間裡一直沒有接觸過,直到這次阿Jay的屍骨被發現,我才再次跟他們接觸。”
“每次接觸你們都進行談話了嗎?”
“十年前那次是在警局接觸的,並不算是有單獨接觸。最近因為我想幫忙查我弟弟的案子,跟兩位被告接觸的才多了點,基本上每次接觸都進行了談話。”
“那麼你跟首被告總共進行了多長時間的談話,之後判斷出他在這個小團體中處於領導者的地位?”
“談話時間的話……幾次接觸的時間都不長,加起來的話應該不到半個小時吧。”
宋家齊笑了:“你平時接觸病人的時候,要進行多長時間的診治才會得出診斷?”
“……至少見三次,每次至少半個小時。”
“那麼你認為你對首被告以及我的當事人所謂的心理學判斷準確嗎?”
Jim沉默了一陣搖了搖頭:“從專業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不夠準確。”
“你剛才說,對殺死你弟弟的兇手非常痛恨,恨不得他們為你弟弟償命,是不是?”得到了自己希望的回答之後,宋家齊立刻換了方向。
“是。”
“你到健身房試探之後,發現曾子華最可疑,你是不是覺得他就是殺死你弟弟的兇手?”
“當時我覺得就是曾子華殺死了阿Jay。但是很快他就被殺了,我立刻就知道他可能只是兇手的其中之一,是被人殺死滅口了。”
“害死你弟弟的兇手之一死了,你的心情是不是很高興?”
Jim搖了搖頭:“當時警方懷疑我跟曾子華的死有關,我一直在差館接受調查,根本沒有心情去想這些。”
“根據剛才你在庭上的做供,警方證實了你的不在場證明之後,你就即刻又去接觸曾子華的遺孀,也就是本案的第三名死者王彩鳳,是不是?”
“是。”
“你對警方能力的懷疑應該在你的不在場證明被證實之後就解開了,但是之後你為什麼仍然要私自行動?”
“我是為了阿Jay……”
“之前你的擅自行為已經害死了曾子華,你沒有想過會再害死王彩鳳嗎?”
“反對!”檢控官站了起來,“反對第二被告辯護律師擅自將死者致死的原因歸結於證人!”
“反對有效,證人不必回答這個問題。宋律師,提問的時候請注意用詞。”
“對不起,法官大人。”宋家齊認真地道了歉,很快就整理好了措辭,換了個問題繼續問,“方醫生,你被警方調查的時候是不是得知了曾子華的死亡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