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夏如果不推翻皇室,泱泱大國恐怕已經淪為各國列強的殖民地,哪有百年後的大國崛起。

  聽了賈赦的描述,皇帝氣憤不已,一邊憤慨皇室竟然被一個後宮女人左右,軍國大事竟然猶如兒戲一般被決定,一邊氣憤外國的侵略惡行。

  然後賈赦就說大慶之外還有遼闊的領地不為人知,有些地方有數不清的金銀礦產,還有其他很多大慶沒有的資源,現在那邊的發展應該還不如大慶,待準備充足就可以派人去外邊探索,隨隨便便占片土地不是什麼難事。

  再說現代還有君主立憲制,真到一定時間也可以借鑑一下,皇室依然存在,只是權利分下去而已,且這制度已經經過了許多國家的驗證,也是一種趨勢,不搞君主立憲制也會被其他制度代替,早日打算反而有利於發展。

  這些話賈赦並沒有說的很直接,只是一點點慢慢透露出來,皇帝越多的了解現代世界對於這樣的說法接受程度就越高,只是這不是一蹴而就,可能需要歷經很長時間的發展。

  但是先有了苗頭,後邊的改革才能順理成章。還有什麼男女平等,女子能頂半邊天,人人可以接受教育賈赦都提過,但這些如同前邊說的制度也是要慢慢發展的,太快的推行反而會脫離實際,引起動亂也說不定。

  東西太多,不是一時半會兒講的清,皇帝現在的眼界已經不再單純的停留在大慶這片土地上,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海外擴張這一塊,哪個帝王不夢想著開疆擴土。

  正好兒子又多,與其在大慶這一畝三分地上掙個你死我活,不如讓他們都走出國門,說不得每個都能弄個帝位玩玩兒,皇帝的算盤打的噼里啪啦響。

  看著太子處理政務越來越遊刃有餘,皇帝將手中的權利一點點放下去,抽出時間精力專心和賈赦研究記錄現代的一切,並對外發布詔令,召集各地的異域人來京城交流,報酬豐厚。

  賈赦也被要求儘可能去回憶一些有幫助的東西,最好能編纂成冊,方便去培養人才,皇帝也成為賈赦的第一個學生努力去學習新的知識,可謂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於是戶部的徐大人有了借貸記帳法,拿到此法可謂是如獲至寶,賈赦只知道皮毛原理,但是有那麼多會做帳的人才,有了最核心的東西再結合實際加以改進完善,最終和現代的會計計量法沒甚大的差異。

  這可大大提高了戶部的工作效率,連往年積壓的舊帳都一併處理了,於是將這個借貸記帳法定為全國的記帳準則推行下去,不僅使各地衙門受益,各大商人更是獲益良多。

  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這些行商之人的熱情,更不要說後邊皇帝又慢慢提升商人的地位,甚至在出海時招募商人參與,讓大慶的經濟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景象。

  在紅薯土豆可以大規模推廣下去後,又找到了玉米的種子,賈赦還建議皇帝邊關的將士可以在練兵之餘墾荒種地,反正土豆紅薯這東西哪都能種,產量又高,玉米種植的條件也沒有很苛刻。

  現在的邊關並沒有太大的戰事,這些將士每日除了練兵就是練兵,閒暇之餘就是偷偷喝酒賭錢,若是能自給自足一部分,不僅能緩解朝廷每年供應軍餉的壓力,也能解決一部分很多士兵只夠溫飽的尷尬境地。

  少了中間押運糧草的環節,還能避免某些人貪污軍餉呢。朝廷省下來的錢可以以補貼的形式發給將士們,不僅能吃飽還有額外的錢拿,想來耕種的熱情也會提高不少。

  大多數下層士兵都是貧苦人家出身,家裡揭不開鍋了才想著從軍謀條出路,以前在家裡不乏是種地的好手,即便不精通也多少了解,所以這項要求對他們來說不難。

  再說邊關一般地廣人稀,即便環境惡劣些,這些東西都是不怕的啊,簡直是一舉多得的事兒。

  這個想法還要得益於賈赦在現代看到的一些報導,說去哪裡維和的華夏士兵開荒種地,不僅自給自足解決了物資匱乏問題,吃不完還能送給友國人民。

  這樣的報導多不勝數,只要給華夏人民一片地、一把鋤頭、一袋種子哪裡不能種菜種糧食,沒有地也會想辦法創造條件種,不穿的舊鞋子、礦泉水瓶子、泡沫盒子,沒有他們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讓我們為華夏人民的智慧點讚。

  於是第一批紅薯土豆還有玉米的種植就交到了九王爺所在的大西北,皇帝為了激發將士們墾荒的熱情,明確昭告在不影響邊關安穩的情況下,能解決多少糧食問題朝廷就按比例貼補多少銀錢。

  反正不種地這些錢也是要充做軍餉的,國庫近些年充裕不少,說不定這樣下去還能節省不少開支呢。

  收穫的糧食一部分供將士們日用,留出好的種子以便在其他地區的百姓間推廣,想來用不了幾年大慶百姓的溫飽問題就能有一個大的提升。

  這個詔令一出,極大地激發了邊關將士的熱情,未來的日子不僅自個能吃飽,還有餘錢補貼家裡,你說積極不積極。轟轟烈烈的大西北墾荒種地事業開始了,後世記載為大西北運動。

  說到士兵們,賈赦還把現代看到的一些軍事訓練方法能想起來的全部記錄下來,還有什麼特種兵之類的軍事訓練理念,雖然都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假以時日也會訓練出一批強悍的隊伍。

  還有槍。支、火。藥等熱武器,賈赦也給皇帝提過,奈何不是專業人士不知道製作原理,但是這玩意兒是海外傳進來的,當然華夏的古代也發明出火。藥,但是論運用,那可是海外人最先優化推廣的。

  皇帝聽到熱武器的威力心頭一陣火熱,倘若有一天大慶的將士能配備這樣殺傷力巨大的武器,何人還敢與之爭鋒。

  聽說是海外流進來的,皇帝將這項內容加入了未來探險隊的首要任務中,務必要找到相關人才帶回來。

  去海外探險的事情已經刻不容緩,皇帝一邊命人加緊研發,儘快做出可以在海上航行的船隻,一邊讓除了太子外的各個皇子的課業中加了一項內容,實在是太子的政務都有的忙,很難有時間再去學習新的內容,如果太子能有空餘時間也是可以旁聽的。

  這老師就是賈赦,主要教學內容就是一些淺顯的數理化知識,還有現代人都知道的一些常識性內容,甚至包含一些處理緊急事件的技能。

  賈赦在現代老師也當慣了,只是由古文老師轉化為數理化老師,教的內容都是基礎知識,也不難,因而適應良好,除了皇帝在一旁旁聽的不自在感。

  而其他皇子,父皇都在學習,自個敢不認真聽講嗎,儘管不知道學這些有什麼用,一個個也是牟足了勁兒去吸收,雖然接受的過程有些難。

  作者有話要說:  臨近年關,加班、聚餐會增加不少,日更應該不行了,哪天不能更新我會在文案上請假,這篇文也基本接近尾聲,按原計劃春節前能更完

  ☆、教學

  幾個小的還好,一些固有的認知還不知道,也沒有形成自我認知,賈赦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會有太多疑問。

  像老大、老三、老四本來已經接受了不少教育,而賈赦新教的內容和以往的有些常識甚至背道而馳,讓他們立馬接受新的東西不是那麼容易,這問題就多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