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阿秦番外(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今上七歲那年,貴太妃進宮了,她只比今上大七歲,彼時今上還是先帝的二皇子,貴太妃只是先帝後宮的小妃嬪,一個是高傲嫡長子,一個是懦弱小妃嬪,他們倒是合得來。

  貴太妃是個很溫軟良善的女子,今上很喜歡親近她,阿秦也樂見其成,二皇子跟著這個小妃嬪總比跟著那個黑心祖母好,再讓他住在壽康宮,人都要養廢了。

  貴太妃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她會引導今上讀書,今上有了上進的理由,便從壽康宮搬了出來,住進了皇子所,從此大鵬展翅直衝雲霄,將其他皇子甩進了塵埃里。先帝再怎麼心虛,都不得不承認這個嫡長子非常優秀,是繼承帝位的不二人選,如果沒有那些宿怨,他很願意栽培這個兒子的。

  許太后的事情,阿秦後來聽今上說起,先帝對那事有些解釋,先帝說他並沒有害死許家父子的意思,更不會授意李家和瓦剌軍隊勾結來殘殺大梁將士,他只是讓許家旁枝和李家搞些小動作,讓許家父子出些差錯,他好收回兵權,將許家父子榮養起來。

  出賣許家父子的行軍圖給瓦剌,實在是許家旁枝和李家自己出的餿主意,他得知後雖然震怒,大梁損失了兩員帥才,他沒了皇后,他的兒子沒了娘,但原是他授意許家旁枝和李家做事,如果他們不管不顧將事情嚷出來,將書信抖落出來,他的帝位都會不穩。

  堂堂大梁皇帝為了奪將軍兵權和外敵勾結殘殺大梁將士,萬民和百官會把他從龍椅上拉下來!彼時他皇位還沒坐穩,許太后和許家父子的死已經讓朝臣對他為微詞,他實在經不起別的挫折。

  他只得先放任許家旁枝和李家在北疆呆著,許家父子已死,北疆需要將帥管理,當時朝堂並沒有出挑的帥才,許家旁枝和李家半斤八兩,雖及不上許元帥父子能征善戰,好歹兩家合力只守不攻還是應付得來的。且把軍權一分為二,也就抑制了將帥擁兵自重,更能讓兩家互相制肘,因為李家是許家家將出身,許家旁枝在許家父子死後便以嫡枝自居,有些要壓過李家的意思,先帝便納了李德妃入宮,讓她生了三皇子,讓李家與許家旁枝分庭抗禮。

  先帝做的這些事情,無不彰顯著他的帝王心術,從老先帝的一干皇子裡廝殺出來,要手段有手段要權謀有權謀,該狠心的時候也狠心,果然他的皇位坐的很穩,如果不是今上實在出色,壓的其他皇子沒法翻身,先帝不會擇他為儲。

  先帝對今上的這些解釋,今上相信了,也或許是自欺欺人。

  他能怎麼辦,一個是為生他而殞命的母親,一個是疼愛他多年的父皇,或許先帝有過將他養廢的想法,但到底是父子之情占了上風,否則先帝鐵了心要廢他,他再大的本事還能翻天?他只能相信先帝的說辭,相信先帝是一招踏錯致他的母親外祖舅父殞命,否則如何,非得讓他認為他的父皇害死了他的母后?他要為母后報仇嗎?

  今上願意相信,阿秦不願意,他對先帝沒有感情,甚至是有恨的,先帝害死了許太后,憑什麼三言兩語就能被原諒!

  在今上對銳王下了手後,先帝痛失愛子氣急吐血,一時中了風躺在床上,阿秦攛掇今上伺機上位,今上到底對這個父親有感情,雖把持了朝政,卻不肯對先帝下手,阿秦幾次示意,還被今上訓斥了,警告他不許對先帝下手。

  那一刻阿秦滿心悲涼,許太后這輩子圖什麼呢?自己親眼瞧中的夫君是個中山狼,疼愛她的父兄被中山狼害死,拼死生下的兒子更親近君父,全然不顧母仇。他拼盡全力護著這個孩子長大成人,到頭來不過是給先帝培養了個孝子賢孫罷了。

  今上不願下手,他來!

  先帝氣數未盡,去了承德還能回來,但終究日薄西山,不得已放了今上出來,立他為儲,讓他打理朝政,自己則帶著愛妃去了別莊休養。但那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一隻腳踏進棺材也不安分,還想著幸女人,偏偏心有餘而力不足。

  阿秦便成全他,買通了御前的宮人,告訴先帝有能讓他重振雄風的藥,且不傷身,只要他吃了這藥,定然能陪著愛妃顛鸞倒鳳。

  昏君果然問了御醫要這藥,御醫原不同意,但昏君自己要找死,他一個臣子如何能攔著,最終昏君果然死在了女人肚皮上。

  今上得知事情原委後極怒,險些要動手殺了阿秦,到底還是多年情分使然,沒有下這個手,畢竟阿秦只是提起了這藥,並沒有逼著先帝吃,是先帝自己色慾薰心,且那個女子是今上的心上人,他不捨得責罰,只能掩下了這事,料理了先帝的喪事。

  今上大概也噁心先帝的所作所為,不許先帝和許太后合葬,將許太后遷出了帝陵,讓阿秦扶靈回鄉。原本他是說讓阿秦遷完了墓就回來,做御前大總管,他們雖然因為先帝的事情起了些齲齟,但阿秦對他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阿秦是他可以絕對信任的人。

  阿秦卻對這片繁華之地再無留戀,他陪著許太后進京,如今帶著許太后回鄉,不會再回來了。許太后的遺命他也完成了,這個孩子已成了一個合格的君王,身邊多的是能臣悍將,不再需要他。

  阿秦走的那天,皇帝親自來送了他,亦是送母親的靈柩出城,彼時還是先帝重孝期間,皇帝頭上戴了孝,扶著許太后的靈柩沉默良久,終是放手讓他們離開。

  回到遼城之後,阿秦親自挖墳,把許太后的靈柩葬在許家舊宅里,她的墳墓是不能見人的,皇帝尋了精通奇門遁甲的方士在後山布下陣法,除了阿秦和布陣之人,沒有人能找到許太后的墳。

  阿秦守著這座墳墓,一守就是十幾年,到後來皇帝把二皇子靖北過繼到許家,繼任衛國公。阿秦是知道這個孩子的身世的,他從父皇嘴裡得知了許太后的墳在這裡,讓阿秦帶他去祭拜,許太后是他的姑祖母,亦是他的祖母。

  阿秦求衛國公,在他百年之後,能不能把他葬到許太后墳邊,他不敢奢求與許太后同穴,他只想在許太后墳腳邊守著,到了陰間還要為她保駕護航。

  衛國公為他的忠誠動容,在阿秦死後,再次驚擾了許太后的亡靈,把阿秦的屍骨葬進了許太后的墳里,阿秦苦守了一生,這是他應得的。

  不知多少年後,許家舊宅後山的陣法被風霜洗禮已遭破壞,許太后的墳壟重見天日,許家後人雖不知這是哪位先人,但在自家後山的墳墓,又姓許,是自家人沒錯了,便將這座墳遷進了許家祖墳山里,因不知是哪代人,也不好論資排輩安排位置,便尋了個清淨的小角落安置。

  在青山綠水間草木幽深處,許太后和阿秦的墳壟靜靜屹立著,風吹樹葉沙沙作響,似有情人在吟唱古老的歌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