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藍淨塵番外(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藍齊兀自焦灼,在隨著主子進了宮之後,才知道原來他的主子深藏不露,他就說嘛!他看人的眼光不會錯!

  藍勝青於皇帝有輔佐之恩,皇帝是極敬重他的,在上書房讓大皇子親自磕頭敬茶拜師,藍勝青是知道皇帝的打算的,這是要讓他坐實了帝師的名分了?還算皇帝有點良心,壓榨他的同時給的報酬還算豐厚。

  皇帝摒棄了翰林院一干大學士請了他這麼個小舉人來給大皇子任教,不說朝臣有異議,大皇子心裡也發虛,只聽說藍勝青足智多謀賽諸葛,可他從未出仕,藍家又沒落了,實在幫扶不上他多少,比不得翰林院大學士桃李滿天下帶來的助力多。

  但在接觸到了藍勝青的才學之後,他便懊惱之前的鼠目寸光了,不愧是父皇的軍師,得一智囊比那些牆頭草值多了,藍勝青一個人比他所有幕僚加起來都強。可是藍勝青只教他經綸才學,卻不肯幫他剷除異己,更加反對他和二皇子敵對,他便知道,藍勝青是父皇的人,不是他的人。

  藍勝青做了大皇子的先生後,又與皇室有了來往,逢年過節時瑤華長公主姐弟倆還會來給他拜年送禮,貴太妃已經記起他了,聽瑤華長公主說是她的外祖母看到了那個鈴鐺,驚覺這是她多年前給年幼的女兒綁在手上的,怎麼時隔多年綁在了外孫女手上,一問淵源,才憶起了當年贛州故人舊事。

  只太妃是深宮女眷,從來也沒有機會能與他敘敘舊,知道他一直沒成家,便讓子女多去看看他。

  原本日子過的安安穩穩的,如果不是他聽說皇帝和太妃有齷齪,他大概不會和皇室再起虢隙。

  他是多年如一日的端方性子,許多事情有自己的堅持,無論如何也不願屈就,太妃是先帝愛妃,皇帝怎能覬覦他的庶母。

  為這事他和皇帝又一次起了爭執,他希望皇帝能讓太妃出宮隨子女居住,皇帝不願,還直言軍師不該插手他的家事。

  他確實是沒資格插手的,只是他和先帝太妃今上都有交情,無論如何都不希望他們一錯再錯,那人最是要面子的,若泉下有知,最疼的兒子和最愛的女人攪在了一起,怕是不能安心投胎。

  兩人談不攏,他眼不見為淨,不願再入宮任教了,大皇子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經歷過這麼好的先生,哪裡還看得上翰林院那些老古董,每日尋來榆樹胡同也要聽課,他好學,藍勝青也不吝賜教,長輩的事情與他無關,他不遷怒。

  大皇子來榆樹胡同聽課的日子也沒持續多長,太妃去了皇陵為先帝祈福,皇帝讓大皇子帶話,請他再進宮去任教。

  他進了宮裡求見皇帝,見到的人卻失了往日風采,沉默寡言憔悴了許多,或許是他看錯了,這人比他的父皇深情,對太妃也是情深義重,奈何情深緣淺,禮義人倫似一座大山隔在他們中間,便他是皇帝,也無法挖山開道。

  皇帝問他:「軍師為何不成家?是不是還惦記著我父皇?他真有福氣,得你們一個個的死心眼惦記著,我就沒有這樣的福分。」

  都說皇帝是孤家寡人,他確實是,父皇就不是,父皇有灼華宮那片樂土,有聽雪閣那片淨土,還有軍師這抹白月光硃砂痣,身邊熱鬧著呢,哪裡似他,孤家寡人冷冷清清,就那麼一個真心喜歡的,偏偏愛而不得。

  藍勝青陪著皇帝喝了幾杯,開解他道:「總有些緣分半路夭折,總有些人愛而不得,你是個政客,向來是理智重於情感的,無需我多說。」

  皇帝打了個酒嗝,「我知道我該理智,可就在這件事情上,我想任性一回。」

  要不怎麼說小孩子快活呢,幼年時他任性不想上學便不上學,想打兄弟們便敢動手,大了之後做什麼都束手束腳,碰到了自己最喜歡的人,也不敢留在身邊。他以前看史書極瞧不起那商紂王周幽王,不明白是怎樣的國色天香才能讓他們為美人放棄江山,到他自己身上,才明白美人甚多,佳人只她一個。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先帝活不長或許是年輕時放縱不羈掏空了身子,泰安帝一直修身養性不重酒色,竟也活不長,比先帝還短了一年,或許就是情深不壽吧。

  泰安帝駕崩前封了心上人做太后,是怎樣的情深義重,才能這樣安排後路。

  大皇子登基後,藍勝青便成了帝師,皇帝想給他個庇蔭,他也拒了,倒是後來藍齊去考科舉,二甲進士出身,卻是那批進士里最得皇帝重用的。

  藍勝青得三代帝王寵幸,本該位及人臣,就是因為他淡泊名利,才讓這幾位帝王放心,而他所有的功勳,都記在了本家後輩身上。因為藍齊爭氣,又一直誠心侍奉他,他認了藍齊作義子,入藍氏族譜,與他的侄兒一起,挑起了藍家的大梁,在藍齊手裡,藍家再現繁華。

  新帝登基後,當年的太妃成了太皇太后,她不是今上親祖母,又因早年與先帝的一些軼聞,和太后有些不睦,聽說在宮裡過的不太好,先帝去世後她便一直纏綿病榻,可能時日無多。

  瑤華大長公主和敏王都是孝順的,會時常進宮看望太皇太后,尤其敏王是造物大師,今上對這個皇叔諸多禮遇,對太皇太后也不會太敷衍,藍勝青也同皇帝提了,說起皇帝幼時太皇太后對他多好,讓他顧著太皇太后一些,便不是他的親祖母,也不是竇太后那樣的把持朝政,還不夠他將人榮養起來麼?

  皇帝點頭應下,回頭與太后說了話,太后便忍下了,左右也就這幾年。

  確實就幾年,先帝去世三年不到,太皇太后也逝世了,又是三年國孝。藍勝青看著身邊人一個接一個的走,同輩的走了,下輩的走了,比他老的走了,比他小的也走了,人家拖家帶口的偏要收走,他這孤家寡人偏要留著,閻王爺不開眼吶。

  春去秋來花開花落,他一直在等著自己的死期,結果等到藍齊成親生子,有人喊他祖父了,他還沒死,等到皇帝老了,新一輪奪嫡又開始了,他還沒死,他差點以為,他又要送走一任皇帝,算上現在這個,他已經歷過四個皇帝了。

  老而不死是為賊也,他已經很多年沒照過鏡子了,年輕時人人誇他相貌俊美,他以前不在乎,到他老了韶華不再,竟也如個女子一般惋惜容顏。

  若那人還未投胎,在地下遇見,看到他垂垂老矣的模樣,怕是轉身裝不識,那人最是愛顏色的。

  不知等了多久,某一日藍齊的小兒子來尋他問詩書,他指點了幾句,便坐在太師椅上打起了瞌睡,小男孩見祖父睡著了,乖乖在一邊拿紙筆練字,待下人發現時,老太爺已閉眼多時了。

  府內哭聲一片,小男孩滿眼迷濛,多年後憶起這個下午,想到祖父鬚髮皆白仙風道骨的模樣,該是羽化登仙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