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蕭宏番外(三十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端午過後不久,皇帝就同吏部尚書商議,擢升贛州知州江向東為贛南知府,管的地兒還是那一塊,只是品階上去了,手中權責更大了些。

  江向東是正經的二甲進士出身,為官多年,無功無過,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熬資歷也夠他熬上來了,只是一直缺少人脈,寧遠候府是勛貴之家,在文臣這塊的資源有限,便是有資源也先緊著自家人,哪裡能顧上這位庶姑爺。

  如今他靠著女兒出息,在不惑之年終於迎來了仕途上的春天,這就是和皇家結親的好處,為了給未來的敏王妃提升身份,連著她的娘家都要提起來。要不然一個六品官的女兒做王妃,也太下敏王的臉了,且敏王府的兩個側妃都是京中官家女,雖也是小官,但比原來的江家還是要高些的,沒道理側妃的出身比正妃高,正妃還怎麼管理後宅。

  升了江向東的官,沒多久禮部就草擬了聖旨,由皇帝親自蓋印,宮裡太監往寧遠候府宣旨,擇江氏女為敏王正妃,於明年臘月玉成大禮。

  江姑娘父兄不在,這聖旨是寧遠候代她接的,隨聖旨而來的還有宮裡的各色賞賜,以及太妃親自挑選的兩個禮儀嬤嬤和兩個燕喜嬤嬤,前者教江姑娘皇室規矩禮儀人際應酬,後者教江姑娘夫妻之道以及調養身子。

  太妃這番動作,無不昭示著她很滿意這個兒媳婦,離婚期就剩一年半,江姑娘便不回贛州了,就住在寧遠候府待嫁,待明年婚期之前,她的家人會進京接她到自己家中的宅子,從江家出嫁。

  秦老夫人有心想拉攏這個攀上高枝的庶出外孫女,大手筆地陪嫁了一棟八寶胡同的宅子給她,讓她明年就從那間宅子裡出嫁。

  江家是外地戶,江大人是進京趕考時高中了被秦家榜下捉婿,許了一個庶女給他,當時江姑娘的母親是遠嫁,直接從寧遠候府嫁去了外地,因此江家在京城是沒有宅子的,江姑娘的母親嫁妝中也沒有京城的宅子,如今秦老夫人大手筆陪嫁江姑娘,江家母女秉承著有錢不賺白不賺的心思,笑著接下了。

  江姑娘娘家官位不高,以後要想在敏王府站住腳跟,還是要這個強勢的外祖家撐腰的,互惠互利的事情,他們都樂意做。

  敏王的親事定下後,禮部就開始走六禮,納徵時皇家送的聘禮有多貴重自不必說,其間一對活雁是敏王親自捉來的,且兩人定親後常有心意往來,也破了外界說敏王難忘舊愛的謠言,畢竟這江姑娘是難得的嬌美人兒。

  敏王親事定下後在宮裡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太妃自然也陪同,一直到婚禮半年前,母子倆才出宮去了王府布置,準備迎接王府的女主人。

  作為今上最後一個成婚的弟弟,敏王的婚禮辦的很隆重,帝後親自出席,給了新人極大的臉面,和太妃一道坐在高堂上接受新人跪拜,先帝並兩位太后的牌位也供在香案上。太妃望著兒子平靜的臉面,心中明了他還沒有忘記素馨,這一年多和未婚妻的心意往來,都是她授命他做的,只希望江氏聰明些,定要得到丈夫的心才是。

  新人拜完堂,帝後沒有留下來吃喜酒便要回宮,臨行前皇帝問太妃可要同行,太妃自然是婉拒了,她要留下來明早喝媳婦茶,再陪同子媳住一段日子,待他們夫妻有了感情,她才能離開。

  太妃不回宮,皇帝很是不舍,皇后卻暗暗開心,沒有哪個女人會想和婆母住在一起,太妃並不是她的婆母,卻要她當成婆母敬著。這還不是最膈應人的,最噁心的是皇帝和太妃那種不清不楚的關係,宮裡眼明心亮的哪個不明白,若是什麼上不得台面的女人,她自然能拿皇后的威儀壓住她,偏偏是先帝的太妃,明面上是她的庶母妃,卻又做著情敵的事情,皇后真是如吃了個蒼蠅一般,咽下去噁心,又吐不出來。

  雖然太妃老老實實不挑事不擺譜,對皇帝也謹守禮儀能避則避,但她勾了皇帝的心思,就是她的原罪!也不是什麼國色天香的美人,怎麼就能得了兩代帝王恩寵?

  皇后不希望太妃回宮,敏王妃卻很樂意太妃留在王府,她本來就是因為太妃青睞才得以坐上王妃寶座,敏王舊情難忘,對她並不熱絡,太妃就是她頭一個需要討好的人,她巴不得太妃住在王府,能讓她每日孝敬,幫著她攏住敏王的心。

  於這點上婆媳倆倒是很有些默契,太妃教了兒媳許多討丈夫歡心的招數,王妃又是那樣的鮮妍貌美,敏王后院就她一個女子,她對丈夫殷勤的同時,卻又謹守著分寸,敏王白日裡忙正事的時候,她不打擾,料理王府的瑣事,到晚上陪著太妃一起用晚膳,晚膳過後夫妻倆回房,她便使出渾身解數痴纏丈夫。

  敏王也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雖然心裡難忘舊愛,到底遠方的白天鵝比不上到嘴的紅燒肉,面對年輕貌美的小嬌妻,他過了二十幾年清心寡欲的生活,一旦開葷便食髓知味,卻又痛恨自己對不起素馨,便更加刻意冷落王妃。王妃雖也委屈,卻越挫越勇,敏王愈冷她愈熱,終於她有了身孕,太妃找兒子徹談一番,敏王終於放下心中執念,對妻子打開了心扉,對妻兒溫柔以待,成了個模範丈夫。

  看著他們一家子好好的,太妃便放心了,她是想陪護兒媳待產的,但三公主出來看她,說是思念祖母,求她回宮,又說祖母是不是有了親孫兒就不喜歡萃萃了。

  她最是個敏感多思的性子,太妃怕她鑽了牛角尖,好生哄了她一通,最後還是隨著她回宮了。不過太妃怕兒媳年幼不知輕重,將紅菱留給了她,雖則王妃身邊也有嬤嬤,但沒有自己人看著總是不放心,這可是宜兒第一個孩子。

  王妃有孕,本來該讓兩個側妃進府伺候的,但敏王無心再接側妃,王妃更不會裝賢良,太妃也怕女人多是非多,傷了她的孫兒,尋思著等兒媳平安生產後再提側妃的事情。

  其實這段日子她同江氏相處甚歡,敏王也好不容易對王妃態度軟和了些,太妃希望他們夫妻倆多培養些感情,也不想讓那兩個側妃進來。只是當年點了她們,如今都年紀不小,沒道理再荒廢人家的姑娘的青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