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蕭宏番外(二十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宮裡辦宴為敏王接風,太妃一家盛裝而來,眾人驚奇敏王啞疾治癒之餘,更多少目光在敏王身邊的丑姑娘身上。

  那麼大塊朱紅胎記長在臉上,實在是有礙觀瞻,這姑娘是誰家的?長成這樣怎麼也不戴個面紗出門?還敢來宮宴上,真是勇氣可嘉。

  長公主是這麼介紹素馨的,「這是為我弟弟治好啞疾的神醫,姓素。」

  她這麼說,眾人目光中便少了些諷意,畢竟得罪誰也不想得罪大夫,誰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要求上人家呢?

  「沒想到素姑娘這麼年輕,真是天縱奇才年少有為。」

  這麼夸一個姑娘,實在有些怪異,雖然素馨確實醫術精湛,但自古以來這些誇人能力出眾的詞似乎都是為男子量身定製的。

  對於這些夫人的態度轉變,素馨只是微笑示意,在很多人猜測她和敏王關係時,也有些夫人圍著她問診,什麼陳年的頭風老寒腿,小姑娘臉上長小疙瘩,身上留了疤,等等,都不是什麼大病。她平時義診無論大病小病,能治的都治,但對於這些貴婦小姐,她並不想搭手。她義診是因為窮人看不起病缺醫少藥,這些上等人家自家都養大夫日日請平安脈,稍有些頭疼腦熱便請太醫,她不覺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也不樂意在她們身上出力。

  素馨不懂交際,直接說了句:「治病可以,我的診金很貴。」

  她義診送藥也是需要財力支持的,這些錢當然是從大戶人家掙的,她在沿海地帶很有些名聲,成名之後的診金貴到離譜,而且有三不醫,作惡多端的不醫,垂死之人不醫,富貴病不醫。

  什麼叫富貴病?比如大戶人家的姑娘臉上長紅疙瘩啊,身上留了疤啊,吃多了肥胖啊,這些也叫病?得了這病你是會死還是會殘還是痛不欲生?貧民百姓缺醫少藥,得了重病只能躺在床上等死,這些貴族人家卻為了身上的一些小瑕疵求醫問藥,她們有錢折騰是她們的事,但這種病出再多的錢她也不樂意治,有這時間她還不如多出幾次義診。至於那些真受病痛折磨的上層人士,對方願意出錢,她倒是願意接手。

  素馨明碼標價,這些大戶人家的夫人都是不缺錢的,剛要應下,長公主便替她擋了下來,「素姑娘剛來京城,許多事情還要規整,不是什麼急病,便不打擾她了吧,夫人這是對宮中的太醫不信任麼?」

  按她娘的說法,素馨是要嫁給她弟弟做王妃的,可不是進京做女太醫的,應下了這家出診,怎麼好不應另一家?不管素馨以前是怎樣穿梭在權貴平民家替人看診,以後嫁入皇家為媳,當然不能再登堂入室拋頭露面,又不是什麼要死的絕症,犯得著素馨出面嗎?

  瑤華長公主得寵又驕傲,向來說話不太中聽,也沒人敢和她嗆聲,只笑著打哈哈揭過去了,卻更加懷疑起素馨和敏王的關係來,若只是大夫和病人的關係,素馨姑娘治好了敏王的啞疾揚名天下,想進京發展,長公主帶著她認識些人也是常情,但素馨都應下了願意出診,長公主卻攔著不讓,這是為何?

  因著素馨容貌有瑕,眾人倒暫時沒想到那一層去,私心裡想著長公主是不是想將素馨圈養在府上做她的私人大夫,才不許她接別家的活,真是霸道!

  敏王治好了啞疾回來,身為皇室目前唯一一個適婚且得聖寵本身又有能力的親王,立刻就成了各家夫人小姐眼中的金鳳凰,嫁給他比嫁給目前皇帝膝下的皇子還要好,誰知道現在的皇子以後會如何?敏王卻是絕不會倒台的,便是以後再有新帝,他成了皇叔,只會更加榮耀。

  有夫人隱晦的向太妃提起敏王親事,太妃笑呵呵地不接茬,心說當初我為兒子挑親事,你們嫌我兒是個啞巴,怕委屈了自家姑娘和以後的外孫,各種藉口推脫,如今我兒涅槃重生,你們想攀上來?我還看不上你們了呢!

  太妃不接茬,長公主更不好說話,許多人便直接從敏王身上下手,眾人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當年那個沉默寡言的小皇子身上,即使會說話了,看著也還是老老實實的。

  敏王顯少交際,朋友也不多,除了親戚家的堂表兄弟們,他幾乎不和其他人家的子弟打交道,因此來和他搭話的都是沾親帶故的同齡人,當然這些同齡人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只有敏王還形單影隻。

  「璞光回京後可有何打算,聽說你原是去泉州視察船隻的,因著治病耽擱了幾年,如今你多年舊疾得愈,是否要再撿起你的老本行來?」

  敏王名蕭宜,字璞光,是先帝給他取的字,將敏王比做一塊璞玉,外拙內秀,外暗內光,只是太妃並不喜歡這個字,什麼外拙內秀,我兒自然內秀,外也不拙啊,怎麼看都是一副聰明相!

  是以太妃從來不喊他的字,身邊親近人都只喊他宜兒,不熟的就喊王爺,這個來搭話的表兄與他交情不深,又想套套近乎,搜腸刮肚地想到了這個壓箱底的字,拿來稱呼顯得他們不那麼生硬。

  敏王不善言辭,對不熟的人更是如此,只點了點頭表示他會重操舊業,旁的不多說。

  只是他不說,身邊人會自說自話,「都說成家立業,男子還是要先成家才有立業的心,咱們同齡的表兄弟,個個都兒女繞膝了,也就你還形單影隻,太妃為了你的親事也操勞多年了,璞光你自己可有打算?」

  說話的人原是為他岳家說和的,他一個小姨子正值妙齡還未定親,若能嫁給敏王為妃,對岳家對他都好。

  他原以為他這樣說敏王會不知所措面紅耳赤的搖頭說沒有,然後他就可以趁勢做媒,卻不想敏王點頭了,「有,我已有意中人,皇兄和母妃都答應了,就等著賜婚聖旨下來。」

  他這話一出,身邊人都驚掉了下巴,沒聽說太妃在和誰家議親啊?且敏王今天剛回京,他的意中人,總不會是剛剛在宮宴上一見鍾情的吧?聽這意思,是他在外頭與人私定了終身,先斬後奏,陛下和太妃不答應也得答應了。

  看不出來敏王長的老老實實的,卻如此離經叛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