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蕭宏番外(二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長公主府稍坐了一會兒,敏王便要進宮給皇帝請安,他的行李送去了敏王府,他雖還未出宮開府,但已經一大把年紀,怎麼還好住在皇兄作主的宮裡。敏王府早就修葺好了,他之前寫信回宮時便說了回來後住在王府里,太妃也事先讓人將屋子收拾的齊整,只等著他回來就能住進去。

  敏王要入宮請安,竟然也帶著素馨去,太妃心裡有了些譜,笑道:「是該去,讓你皇兄也瞧瞧神醫,日後咱們家有什麼疑難雜症的,還要拜託神醫出力呢。」太醫院枉稱天下杏林高手匯集之地,全是些欺世盜名的,真正的高手哪裡稀罕吃皇家俸祿。

  敏王前腳帶著素馨走了,長公主後腳就一臉八卦湊到了母親身邊,「宜兒待這位素馨姑娘很有些不一樣嘛,看來娘您也不必再操心為弟弟選王妃了,他自己便找好了。」

  太妃白她一眼,「八字還沒一撇呢,先別胡說。」

  這姑娘的出身來歷都還不清楚,若家世清白人品可靠,便只是個平民之女,就衝著她治好了敏王的啞疾,她也會為他們求皇帝的賜婚,兒子一大把年紀了,之前總找不到合心意的親事,去泉州一遭就遇見了神醫,治好了啞疾,又紅鸞星動,說不得真是命中注定的緣分。

  皇帝在乾元殿接見了敏王,見了敏王身邊跟著的姑娘,心中已有了大半譜,果然,兄弟倆久別重逢嘮幾句家常,敏王便提了正事。

  「皇兄,我想娶素馨為正妃。」

  敏王方才在公主府當著母親姐姐的面沒提出來,他實則是有些心虛的,怕母親不同意,傷了素馨的心,想著先進宮找皇兄定下,這種事情女人家總是諸多挑剔的,皇兄應該不會多加置喙。

  果然,皇帝不太管這事,只道:「太妃答應朕就答應,你問過她了麼?」

  敏王搖頭,「方才剛見面忙著訴衷腸,臣弟還沒來得及說,待會兒回去了就同母親說。」

  皇帝點頭,「你們若是定下了,朕給你們賜婚,晚上宮裡辦宴為你接風,早些進宮。」

  敏王還未成親,後宮也沒有太后,他一個成年小叔子不好去向皇后請安,便先出宮去了。

  他出宮徑直去了敏王府,太妃已經在那兒了,就等著兒子回來,方才見了那一會兒說了幾句話,怎麼夠。

  太妃住在王府上院,這段日子她打算和兒子住一起,同素馨道:「我給你也收拾了一個院子,你的行李在哪裡?我讓人給你搬進去。」

  敏王道:「她的行李和我的在一處,讓人跟著松香去規整吧,素馨,你先去歇著,晚上同我們一起進宮。」

  素馨點頭,朝太妃行了個屈膝禮便退下去了。

  太妃目送她出去,見她出了門,才望向兒子,「你同這位素馨姑娘是怎麼回事兒?以前在信中也沒聽你說過,就你上回的信中提起會帶她回來,是個什麼章程?」

  敏王又跪下來說話,「兒子想娶她,請娘成全。」

  「哎!好好說話,跪著做什麼?先起來。」

  太妃將兒子拉起來,母子倆坐在羅漢床上說話,「你們在一處呆了三年,性情該也磨合的差不多了,你能說這話,想必是對她極滿意的,只是娘對她一無所知,她是什麼出身?一個姑娘家怎麼行走江湖,她的家人呢?」

  雖然私定終身這事兒不太符合禮法,但禮法不外乎人情,若他們當真情投意合,這姑娘又對兒子有大恩,也是一對璧人。

  敏王心下大喜,娘這態度,分明是對素馨很滿意的,忙道:「她是蘇州百年醫館杏林堂的傳人,只是杏林堂在她祖父那代便出事了,說是她祖父醫死了人,她的祖父也是當地名醫,看在他救死扶傷多年的份上,衙門沒有判他的刑,只讓他賠償死者家裡一千兩銀子。他們家為醫清廉,並沒有過多積蓄,將杏林堂賣了,才湊齊這些錢。

  杏林堂關門之後她祖父不久便鬱鬱而終,她的父親也是學醫的,只是因為她祖父的經歷有了陰影,便棄醫從文,一家人搬去了泉州做了個教書先生養家餬口。

  素馨從小就酷愛醫術,她幼時家中還未出事時,她的祖父教過她,家中出事後就沒人教她了,她的父親也不肯教她,她便從祖父留下的札記和眾多醫書中學習經驗,她如今的這身醫術,多是她自學而來的。」

  都說老中醫老中醫,中醫越是年紀大越是讓人放心,這素馨姑娘年紀不大,醫術卻已經比許多老中醫都精湛了,看來學醫這事兒也是需要天賦的。

  「這姑娘今年多大了?她的父母還在麼?怎麼會讓她一個姑娘在外行走?」

  看這姑娘挺漂亮的,在外行走也不怕被人欺負了去?

  「素馨比我大三歲,今年二十五了,她的父母都還在,只是她不願嫁人,與家中有些矛盾,便出門行醫自己養活自己,我能打動她也很不容易的。」

  「二十五了還沒嫁人?這其中有什麼緣故?」

  該不會是這姑娘有什麼不妥當吧。

  敏王聽出了母親的話外之音,猶豫片刻後道:「素馨雖然醫術精湛德藝雙馨,但她容貌有瑕,是自幼從娘胎裡帶出來的胎記,長在臉上,這世間男子多還是膚淺之人,她也瞧不上那些凡夫俗子,便一直未嫁。」用素馨的話來說,我自己能賺錢養活自己,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為什麼要嫁人讓自己受委屈?

  但她碰到了敏王,這個天潢貴胄不在乎她的容貌,只注重她的心靈美,也答應她婚後陪著她一起懸壺濟世,又有這麼幾年的相處,日久生情,她實在找不到什麼理由拒絕他,便跟著他回京來了。

  太妃想到素馨一直戴著面紗,原來是容貌有損,她那樣精湛的醫術,連敏王天生的啞疾都能治好,卻祛除不了自己臉上的胎記?

  「這麼說,你就不是膚淺之人,不看重她的容貌,只注重她的德藝雙馨?宜兒,她雖治好了你,可你並不需要以身相許去報恩,我相信那姑娘也不是挾恩圖報之人吧。」

  敏王驚愕抬頭望向太妃,母親這是,不答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