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蕭宏番外(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夕過後便正式改元了,皇帝與禮部和欽天監商議過後,擇了泰安二字為年號,新的一年便是泰安元年。

  這一年,他二十九歲。

  比起先帝弱冠之年登基,他不能稱為年輕,且膝下只有兩個兒子,大皇子將滿八歲,二皇子五歲,朝中便有請立太子的呼聲。二皇子出身卑微,實在不能和正宮嫡長子相媲美,泰安帝自己就是元後嫡長子為儲登基,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也該是如此。

  泰安帝道是自己春秋尚健,立儲之事待皇子們入朝參政之後再作決議。

  有心人便明白了,皇上這是要擇能者而居之,他雖然是元後嫡長子登基,但他能坐上帝位靠的可不是這重身份,嫡系血統只能為他錦上添花而已。大皇子如果庸碌無為,皇上會棄長立幼。

  意識到這點,皇后心中便有些焦慮,翌兒是個聰明孩子,就是玩心重了些,不比二皇子刻苦,陛下也向來偏愛二皇子多一些,她定要將兒子培養成材,不能讓那個賤籍子爬到他們母子頭上來。

  正月里後宮的李貴人產下了個公主,

  產後惡露不止,太醫道是不長久,李貴人抱著幼女哭求陛下,給孩子找個好養母,她九泉之下方能安息。

  宮裡的孩子,便是個公主也是金貴的,沒見北宮裡擠著的那群老太妃麼?任你當年多麼風光,先帝去了她們又沒有子女贍養,還不是得在宮裡看人臉色吃飯。所以甭管她們現在有沒有孩子,以後能不能生孩子,先把小公主搶過來再說,總多一份依靠。

  小公主是足月生下來的,就是因為個頭太大才卡死了母體,是以李貴人為了生她去了半條命,但小公主卻能吃能睡,看著一臉福相。也是因著這點眾人才搶著要,若是個病秧子,誰願沾手?

  只是後宮位分排得上號的女人就三個,皇后膝下有大皇子,大皇子如今住在皇子所,倒不需要她多操勞,她有這個意願也最有資格撫養小公主,袁淑妃膝下有二公主和二皇子,柔妃膝下有大公主,其餘人位分皆不夠,除非皇帝給她們升到三品以上,她們才有資格撫養小公主。這又是一樁好事啊,要不怎麼眾人都搶著要呢,一舉多得的事情,誰不想搶到手。

  泰安帝道:「皇后宮務繁忙,朕不願你太多操勞,小公主另尋他人吧。」

  皇后笑笑,不養就不養吧,她是打算出了國孝後自己再生一個的,也不稀罕這個小公主。

  余者一聽這話大喜,皇后不養,淑妃和柔妃肯定也不養,那可不就輪到她們了嘛!是誰有這個運氣?

  泰安帝目光在眾妃身上巡視一圈,搖頭嘆息道:「你們都不適合,李貴人,你先自己陪伴小公主幾日,日後,朕去問問太妃,她可願撫養小公主。」

  李貴人感激涕零,把小公主給太妃養是再好不過的了,這宮裡的女人,在自己有親生子的情況下,哪裡會對別的女人生的孩子好,交給誰她都不放心。太妃名義上是小公主的祖母,兩人沒有利益衝突,在眼前長大的孩子,情分總比其他皇子皇女深些,若是皇覺寺那位沒了,太妃說不得就是太后了,她的女兒在太后跟前長大,怎麼也不比前頭兩位公主差。

  太妃拒絕了皇帝的要求,「寶兒即將臨盆,我要去照看她,無暇幫你照看女兒了。」

  她也不說假話,親女兒親外孫,總比沒有血緣的孫女親近的。

  皇帝道:「你儘管去,寶兒生完了孩子你就回來。」

  他說的理所應當,太妃卻以一種詫異的目光看他,「我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以後我就住在公主府,給寶兒帶孩子,過幾年宜兒也出宮開府,我便在他們兩家輪流住著。」這也是她和寶兒宜兒早便商定好了的。

  皇帝霎時驚怒,「你要走?誰許你走了!你就住在清寧宮,哪都不許去!」

  「我為何不能走?太妃隨子女出宮榮養是不成文的規定,麗貴太妃和德太妃都是如此,我為何例外?」

  皇帝氣極反笑,「你也說了是不成文的規定,朕是後宮之主,朕不許你走你就不能走!」

  皇帝耍起無賴來,太妃還真拿他沒辦法,只道:「你便是強留我在宮裡讓我給你帶孩子,我不情不願,待三公主也不會盡心,沒的耽擱了你姑娘,後宮多的是賢妻良母,給誰養不是養。」

  又放軟了些語氣道,「我也不是不回來了,逢年過節宮裡的宴席還是會來的,一年有許多時候見面,遠香近臭,你瞧咱們以前偶爾見見,多麼的親和,如今日日相見,說不了幾句就臉紅脖子粗的,你我原不是親母子,沒有血緣加持,長久以往勢必要起隔閡,我是絕不願和你決裂的,所以,咱們還是保持些距離好,偶爾見見就行,你說呢?」

  他說,當然不行!只是太妃好言好語的同他說,他也怕壞了氣氛,溫聲道:「後宮的女人你還不曉得麼?不是自己親生的哪裡會盡心?你當人人都同你這般良善麼?」

  「話不能這麼說,袁淑妃不就養了二皇子麼?照樣養的好好的。」

  「那是因為袁淑妃沒有親子,可她已經有二公主了,一個親女一個養女,你說她偏疼誰?其他女人都上不得台面,位分也不夠,不能把三公主給她們養,所以你幫幫我好不好?成家成家,他們成了親就是另外一家了,你同他們一家子住在一起,總有些不舒坦,你在宮裡住了大半輩子,這座皇宮才是你的家,你若想住,我把壽康宮給你也使得。」

  皇帝軟硬兼施,太妃不能再逆他的意,只得暫時應下,「等李貴人走了,你便將孩子送來,我代為照看一陣子,等你給孩子尋到了合適的養母,再將孩子接走。」

  皇帝欣然應下,他還不了解太妃嘛,孩子在她身邊養了一陣子,養出了感情來,她哪裡還捨得送走,看誰都不放心,須得自個兒養著,養到定親出嫁,她才能鬆手。

  如此,她為了這個孩子,後半輩子也離不得這座宮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