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隕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賢妃一案終於落下帷幕,山莊裡也不必再人人自危,且除去了一個有力對手,個個笑在臉上甜了心裡,除了一個是一個。

  心裡甜飯也吃的香,吃完了午後最好睡覺,睡得迷糊間卻聽得外頭腳步聲急促,有宮人的聲音細碎而焦急,問他們出了什麼事,宮人小聲顫抖,「賢妃娘娘自縊了。」

  這一句卻是消了所有人的睡意,清醒了問的第一句便是,「死了沒有?」

  ――――

  「死了沒有?」

  芙蓉館裡梓桃提心弔膽好幾日,如今終於水落石出能睡個安穩覺,卻被宮人叫醒告知賢妃自縊了。

  錦簇道:「死了,上午小順子他們押她過去,中午他們吃飯回來,就發現人死了。」

  其實是偷懶喝酒去了,一個將死的庶人,還花那麼多心思守著做什麼?

  梓桃拍拍胸口長舒口氣,「死了就死了,一個作惡多端的庶人,死了還要咱們給她念經祈福不是?」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賢妃是咎由自取,可不是她陷害的,就算賢妃變成了鬼來找她她也不怕。

  錦簇倒不是這個意思,「那您說她好好的等著喝毒酒就是了,自縊幹嘛呀,多不吉利呀,我聽說自縊特別難受!」

  梓桃瞥了眼她,「你聽誰說的?別人自縊了變成鬼來找你談心啊!喝毒酒才難受呢,在肚子裡絞好幾個時辰才死。行了行了別說這些了,被你叫醒了我都睡不著了。」

  錦簇縮縮頭不再說話,心說你又怎麼知道喝毒酒死的更難受,難道別人被毒死了來找你談心啊。

  賢妃自縊身亡,皇帝並沒有顧念舊情給她個追封,甚至連皇陵都不讓她進,將她的屍體還給了高家,這是要遣送回娘家的意思,那平王可就尷尬了,有一個被趕回娘家的生母,細究下來他的皇子身份都名不正言不順。

  高家被賢妃害的抄家流放,如今家裡就剩下一群老弱婦孺,對賢妃都是恨毒了的,只恨不得鞭屍以泄憤,哪裡還願意好好安葬她。只是畢竟平王還在,她們還得依靠他呢,並不敢對賢妃的屍身不敬,只讓人去了平王府請示,讓他們給些安葬費,高家如今是一分錢都拿不出來了。

  避暑山莊出了這樣的事,帝後覺得不吉利,也沒心思避暑了,御駕已經啟程回京在路上走著,平王護送賢妃的屍身先回來了。雖然他要避嫌不敢親自料理母親的喪事,但也不能讓母親的後事太過寒酸,給了高家一千兩銀子,讓他們料理。

  高家見平王都不來參加賢妃的葬禮,哪裡還會盡心,一千兩被她們貪墨了七八成,只擺了個靈堂買了副薄棺停靈兩天,便草草下葬了。反正也沒有人來參加葬禮,做那麼光鮮給誰看吶,活人都吃不上飯了,還給死人花那麼多錢。

  平王以閉門思過自省己身為由不去參加生母葬禮的行為,遭到了御史的口誅筆伐,高庶人雖然是罪身,雖然被皇家玉碟除名,但皇帝並沒有否決他們的母子關係,就算皇帝否決了,高庶人畢竟生養了他,連生育之恩都可以不報,竟然還一向有賢名,簡直是沽名釣譽!

  這實在是個自相矛盾的難題,如果平王去參加賢妃的葬禮,為賢妃披麻戴孝忙裡忙外,御史又有話說,高庶人已經被皇室除名逐出宮外,她和平王便不再是母子,向來兒子只能為嫡母披麻戴孝,皇后還健在,平王是在咒誰呢?

  牆倒眾人推,賢妃被賜死,高家抄家流放,平王一向的好名聲也毀於一旦,還有誰會為他跳出來叫囂,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皇帝竟然默許了朝臣對兒子的雪上加霜,以平王不孝之名將他貶為郡王,禁足府中半年。

  實在是平王做的事不合他的胃口,他既讓平王護送賢妃的屍身回高家,就有讓他送生母最後一程的意思。可恨這廝素日裡滿嘴的仁義道德,到了落難時竟然對生母避之不及,賢妃做這些事情是為了誰?誰都可以攻戡賢妃,就他不行!

  連一向對他疼愛護持的生母都可以棄之不顧,他這個對兒子向來疏忽的父皇能得他們幾分敬重?還不是看中了他屁股底下的龍座才對他曲意逢迎,巴不得他早點定下儲君就死了才好。

  有了平王做對比,皇帝更加感慨榮王的孝義,雖然那小子總是說話帶刺討嫌,不會阿諛奉承賣乖討巧,但要說幾個兒子裡誰對他有幾分真心,那還是只能數宏兒。

  先皇后早逝,榮王懂事時宮中已經是繼後的天下了,若是其他的皇子,定然忍辱負重龜縮一隅徐徐圖之,但榮王不是,他跳出來大鬧,要求每年元後的忌日都要讓宮中上下祈福三天,繼後要對元後的牌位執妾禮,要下跪祈福。也是因著這個,皇后和榮王的梁子打從他小時候就結下了,這些年誰敢對元後有些許不敬,他必要捉住重懲。

  對比起平王的貪生怕死,宏兒簡直是孝義雙全。

  太后去世這麼多年,每年到了太后的忌日宮中也要祈福,但齋戒只是擺在明面上,回了家還不是吃喝玩樂,只有宏兒是真的悲傷茹素,那是他另一個母親。

  而對於他這個還健在的父皇,雖然素日裡總是傲傲的不成個體統,但也只有他記得父皇老了不能多思,給皇帝的民情摺子里再夾個小紙條寫了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案,皇帝若是覺得好,直接讓人抄上去,就不必再多加思慮了。

  秋獮時皇帝要領獵,他也總是跟在皇帝身邊不遠不近的地方,別人百般奉承他一聲不吭,皇帝一有什麼情況他第一個伸手。

  以及平日裡一起用膳時,他會盯著皇帝不許吃太辣太膩的,自己倒是燒酒湯鍋子怎麼快活怎麼來。

  越是想就越是發現許多這樣溫馨的點滴,榮王不會動不動上個表孝心的摺子寫的字字珠璣天花亂墜,也不會挖空心思的找些奇珍異寶哄皇帝開心,從他嘴裡難得聽到一句好話,但要說辦實事盡真心,還是只有這個討人嫌的兒子靠得住幾分。

  所以,皇帝也就不追究他動私刑縊死賢妃的事情了,以他的性子,別人想害他,必定要加倍奉還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