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舊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找了蕭宥來說話,「你最近怎麼不去灼華宮玩了?宜兒快要上學了,以後和你一個屋子,你們既是兄弟又是同窗,要相互友愛扶持才是。」

  蕭宥聽到這話,心說是不是那一家子找父皇告狀了,他不去灼華宮怎麼了?灼華宮又不是他的家,他不去就不去了,要什麼理由?

  「兒臣學業繁忙,每日要做許多事情呢,不能再向幼時貪圖玩樂,八皇弟與兒臣做同窗,兒臣自然會多照料他。」

  一個啞巴,憑什麼要他照料,才不想和那啞巴一起上學呢,他寧願一個人讀書,也比對著那啞巴強。

  皇帝對這個兒子不甚關懷,又年紀相差許多,公事私事都無話可說,問了幾句就讓他下去了,招了他的貼身太監小德子來問話。

  小德子是從乾元殿出去的,當時是皇帝親派到七皇子身邊的內侍,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奉了七皇子為主,對於主子身邊的事,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斟酌著說。

  「奴才也不知殿下如何就同八殿下生分了,大概男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心思。」皇家的兄弟,不和睦不是很正常嗎?異母兄弟相親相愛的才有問題呢。

  這明顯敷衍的話並不能讓皇帝滿意,汪福祿撣著拂塵尖聲道:「小德子,你莫不是做久了七皇子的大總管,忘記自己的出處了吧,咱們乾元殿可不是什麼低門檻,能把你送過去,就能把你要回來!」

  小德子忙跪下請罪:「陛下恕罪!奴才嘴笨不會說話,殿下也不是特別親近奴才,去坤儀宮請安都不帶奴才的,奴才實在不知殿下的心思。」

  好端端的,提到坤儀宮,難道是皇后說了什麼挑撥他們?

  皇帝對後宮的掌控力還是很高的,他想查什麼沒有查不到的,七皇子之所以對灼華宮生分了,卻是皇后對他透了話,道是他的生母甄嬪是因著貴妃母女才沒的。

  這話倒也不是空穴來風,確實和梓桃母女有些關係,但追根究底卻是甄嬪自作自受,若說殺人兇手,直接下令要了甄嬪命的,是皇帝,七皇子難不成還要恨他?

  當年甄嬪地位卑微產下皇子卻無法親自撫養,七皇子一出生就被送去了皇子所,彼時八皇子還在梓桃肚子裡,倒是寶兒挺喜歡這個小弟弟,時常去皇子所看他。那時候恰逢林迅和衛雪進宮尋寶兒玩,三個孩子去了皇子所看弟弟,誰知他們一走,當天晚上七皇子就發起燒來,說是感染了風寒,甄嬪去向皇后哭訴,矛頭直指三公主。

  皇后趁機發難,揪著大肚子的貴妃和年幼的三公主一通訓斥,還害得貴妃動了胎氣,事後甄嬪以挑撥后妃失和的罪名被太后勒令禁足,這一禁足就再也沒出來,病死在屋裡了。

  這其中自然有皇帝的手筆,不僅僅是因為甄嬪挑撥皇后,更重要的是七皇子風寒分明就是她所害。寶兒他們去看弟弟時,眾人擔心孩子們毛手毛腳的傷著了七皇子,都在邊上盯著,幾個孩子並未做出格舉動。孩子們一走,甄嬪就過來了,大家也能理解她的愛子之心,也因著她是七皇子生母,不擔心她疏忽孩子,小德子便走開了一會兒,到晚上七皇子卻發起燒來。

  皇帝事後審問了甄嬪安排給七皇子的宮人,宮人熬不住酷刑道出了實情,卻是甄嬪想施苦肉計,讓皇帝覺得孩子還是由生母撫養比較好,宮人畢竟不上心,三公主他們一來,都是主子,宮人能怎麼阻止。希望皇帝能看在此番七皇子遭受大難的份上,讓孩子回到她身邊。

  無論她本心如何,這般行事卻是皇帝不能容忍的,拿孩子做餌達成她的目的,還是他最疼愛的女兒,而且這個女人連親生兒子都能拿來使苦肉計,能是什麼善茬。在宮裡除了一個地位卑微的妃嬪,對於皇帝來說就像按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就算她是七皇子的生母,死了就死了,還能指望誰替她申冤嗎?

  事情都過去這麼多年了,卻不想如今她的兒子長大了,要替母申冤。

  「你讓人告訴他事情的始末,要如何應對,全看他自己。」

  若鑽了牛角尖出不來,皇帝本來也沒對他抱什麼指望,就讓他沉溺在生母的陰影中過一輩子吧。

  儘管小德子已經盡力用委婉平和的話語告訴他事情始末,七皇子還是無法接受,他心心念念憧憬了這麼多年的生母,竟是一個惡毒女子,為了將他搶回身邊,故意讓他受風寒,還栽贓給三姐。

  只是想著想著,他又埋怨父皇,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讓他留在母親身邊呢?身份有這麼重要嗎?就算母親只是一個小妃嬪,他也願意呆在母親身邊。看著小啞巴每回在貴妃懷裡拱啊拱,他羨慕極了,若是他也有母親,就算地位不高,他還是會過的很幸福呀,而不是從小的記憶就是在皇子所看著四方天地,逢年過節像個可憐蟲去坤儀宮或灼華宮蹭飯。

  而且,為什么小啞巴的母親是貴妃,他的母親只是個小妃嬪呢?這宮裡所有的皇子皇女母妃地位都不低,為什麼就他的生母地位卑微?就算她原本卑微,都生了他,不能提上去嗎?父皇果然是不喜歡他,自然也不會愛屋及烏為他的生母加恩。

  沒娘的孩子早熟,從小在皇子所孤零零的長大,滿了五歲後他就懂事了,不會再肆意哭鬧,心裡有什麼話也輕易不對人說,縱使心裡有再多怨氣,面上都不能表露出來。得知貴妃害死了他的生母,他也只是疏遠了貴妃一家,一句難聽的都不敢說,就這樣尚且被父皇叫去訓話,他若把這番話說出來,父皇只會更加責罵他,這樣大逆不道的孩子。

  若是像大皇姐一樣被趕出了宮,她尚且還有一個親娘為她籌謀,他卻什麼都沒有,死在外面都沒人想起他,那可真是叫親者痛仇者快呢。

  小德子看著七皇子面上變幻,心知他難以接受,只是一個沒了親娘又不受父皇重視的皇子,她們為什麼還不肯放過,陛下也著實心狠,將這麼鮮血淋漓的事情擺在七歲的孩子面前,就不想想孩子的心境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