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看清(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傅楚窈一邊想著自己的心事,一邊匆匆地趕生產隊趕。

  傅家統共只有她和奶奶兩個人,而且一個老、一個小的,所以生產隊還算照顧她們。傅楚窈打小兒就被奶奶教著識了字兒,成為村里為數不多的識字人兒,便當仁不讓地成為生產隊的會計,負責記錄帳本記個數什麼的。

  這樣其實有好也有不好。

  好處在於,傅楚窈的閒余時間非常多,通常她就是一大早先趕到生產隊記名,記了名之後,大伙兒出去干農活,她只要跟著村里其他的女性長輩們去打些豬草回來喂喂生產隊裡養的豬……就沒事兒了。

  整個下午,她都是空閒的,只要到了晚上,出工的人們回來了,她再清點一下農具,然後根據隊長的指示,給大家記記工分什麼。

  工作雖然清閒,但不好的地方則是,傅楚窈既年幼又是女性,她只能算得上半個勞動力。所以她掙回來的工分,其實連她和奶奶的口糧都掙不到……

  要放在前世,爭強好勝的傅楚窈可不願意!為了掙工分,小小年紀的她願意扛著鋤頭像男人們一樣下地幹活兒!哪怕以她的力氣,就算拼死拼活也做不到男人們一半兒的活計,可她也非要爭取。

  但重生回來以後的傅楚窈卻清楚地意識到,對她來說,目前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趕緊學習和掌握一門技能。

  這樣,將來等政治形勢好了,國家開始搞經濟,倡導市場經濟的時候……她才不至於什麼也沒有。

  而且她已經早早地打好了小算盤——只要學好了奶奶會的那些醫術,以後開個診所什麼的也好啊!既能來錢,又有事情可做,怎麼都比前世一輩子除了種田啥也不會的她強。

  不知不覺的,傅楚窈已經跑到了生產隊的飯堂兼倉庫門口。

  幾個婦女正在做大鍋飯,許翠和她的妹妹許碧也在。

  見了傅楚窈,許翠連忙大聲喊道,「阿窈!阿窈這邊,過來這邊!喲,今兒你又穿新衣裳了啊?」

  聽了許翠的話,婦女們的眼神齊唰唰地往傅楚窈的身上掃。

  傅楚窈大大方方地「嗯」了一聲,還在原地轉了個圈兒,問眾人道,「……好看不?」

  許翠的眼裡透著嫉妒,卻笑說,「好看是好看,但這腰身……也太大了吧?看著像孕婦!」

  若是在今世,傅楚窈聽了這話可就不幹了,肯定就氣呼呼地跑回去讓奶奶給她改腰身去了。

  可是……

  傅楚窈笑笑,「寬鬆點好啊!幹活方便,還自在!」

  「看把你美的!哪裡是什麼新衣裳啊!明明就是舊的,兩件舊衣裳給拆了縫成一件……花花綠綠的,穿著像個叫花子!」許翠的妹妹許碧瞪了傅楚窈一眼,忿忿不平地說道。

  傅楚窈沒理會這對綠花姐妹,拿出鑰匙來開了庫房,準備在大伙兒回來之前,再清點一次倉庫里的農具。

  見這次傅楚窈沒有像炸藥桶似的一點就爆,許翠有點詫異,疑惑地打量著傅楚窈的背影。

  旁邊有個胖婦女則稱讚道,「方婆婆的手藝就是好,雖是兩件舊衣拼成一件,我看也挺好看的!還是人家講究,咱們的衣裳破了,就直接縫個補巴上去!可瞧瞧人家阿窈的衣裳……這衣裳破?給我穿我也稀罕哪!」

  另一個瘦高個的婦女也說道,「哎,別說人家家裡是孤兒寡祖的,可人家過的那日子比咱們強多了!屋裡屋外乾乾淨淨的,婆孫倆的氣度可比咱們村裡的那些女知青們強多了……」

  「噓噓……」先前那個胖婦女做了個噤聲的表情,又朝田埂那邊呶了呶嘴。

  瘦高個的婦女朝那邊看了一眼,見隊上外出勞作的人們已經三三兩兩扛著鋤頭結伴而回了,頓時會意地住了嘴。

  生產隊隊長梁大壯叼著旱菸袋,扛著鋤頭領著隊伍走上了食堂,又朝著倉庫的方向大喊了一聲,「阿窈啊!收傢伙啦!」

  傅楚窈捧著帳本和名冊從倉庫里跑了出來,「好咧好咧!大伙兒這邊兒來,我點名兒了啊,點到誰、誰就應聲兒,然後把農具交給二柱嬸兒……還了農具以後,大伙兒就去飯堂吃飯!王鐵蛋!」,「有!」立刻有人應了聲。

  「趙紅軍!」

  「有!」

  ……

  「宋麗娟!」

  「到。」

  「徐耀華?」

  「到。」

  「田雨秀?」

  「……」

  「田雨秀?」傅楚窈又喊了一遍田雨秀的名字。

  依舊無人應答。

  田雨秀、宋麗娟和徐耀華他們都是知青,平時關係更親近些。見田雨秀還沒回來,徐耀華便問宋麗娟,「……雨秀怎麼沒回來啊?她不是跟你一塊兒的嗎?」

  宋麗娟答道,「她今兒的活計還沒做完呢,應該還有好幾個人跟她一樣,他們都落在後頭……」

  說著,宋麗娟看了生產隊長梁大壯一眼,小小聲不服氣地說道,「我們是女孩子,力氣哪有男人大!男人一天要犁三分田,憑什麼我們女孩也是一天三分田,可我們掙的工分……卻不如男人呢!」

  「小宋啊,你這個思想覺悟就不對!」梁大壯不高興了,旱菸槍敲敲鞋底,聲音響亮地說道,「做為新時代的標兵,要廣闊天地煉紅心,紮根農村志不移!怎麼你來了咱們村這麼幾年了,覺悟這麼底?還在計較幹得多拿得少?」

  宋麗娟看了眾知青一眼,大著膽子說道,「我們當然知道——服從祖國需要,接受人民挑選!但婦女也是半邊天,憑啥做活計的時候,男女一樣都是一天三分地;到了記工分的時候,男人一天掙十個工分,我們婦女做得跟男人一樣多,憑啥就只記我們七個工分?」

  男人的工分向來比婦女高,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畢竟在生產隊裡,除去這幾個知青之外,大多數的婦女只是在隊裡做些雜活,並不下地耕種。所以男人活計重,忙碌一整天掙十個工分;婦女活計輕些,忙碌一整天也能掙上七個工分……在這之前,從未有任何人提出過異議。

  梁大壯不是讀書人,自然說不過牙尖嘴利的女知青。被宋麗娟這麼一問,惱了,說道,「你這個小同志啊!你,你去外頭問問,哪個村裡的知青下鄉不是來種地的?啊?又是哪個村里男的和女的,工分一樣兒了?你去打聽清楚,這事兒我可以反映到上頭去……你要不想在我們村里呆呢,那就去更需要你的地方去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