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潛不答反問:「你多大年紀?」

  「比你小一年,六歲了。」

  「那你懂不了。」

  小王孫憋悶地站了一會兒,結結巴巴地說:「我可以離開嗎?」

  「慢著。」葉潛站起身,繞著小王孫轉了一圈,察覺到他的個頭跟自己差不多高矮,心下變得不高興,「你長成我這個模樣,那我又該去做什麼?」

  小王孫突然來了精神,抬頭笑眯眯地說:「小公子要讀書練武啊,以後長大了要保護好我們。」

  葉潛看見面前小孩一張紅通通的沾滿了藥水的臉,嫌惡地撇過頭,冷聲冷氣地說道:「僅是讀書練武就行麼?你想得太簡單了。」

  小王孫猶豫一下,還是拉起了葉潛的袖子,輕聲道:「當然不行啊,所以要你多加努力呢。爹爹說帶我們去一個地方,就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書里的意思了。」

  春日野外黍苗青青,河水無聲灌溉田地。農人們翻土耕種,散布在田壟間,甚至還有白髮蕭蕭的老者在推犁。

  汴陵外城城牆垛口處,立著三道身影。

  卓太傅站在中間,將一左一右兩個孩子推到身前,指著田野說道:「對於子民來說,土地是他們最親厚的東西,他們紮根在此地,對外界動盪並不關心。河那邊的白髮老者,已經歷經了小公子的祖爺爺、爺爺、父親三個朝代,祖上原先也是王侯出身,後來淪落為庶人,子孫後代就要留在田裡耕種。小公子你看,他們臉上並沒有悲戚之色,鋤地犁田時照樣和樂融融,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已經懂得了,腳下土地至尊至貴,養育了萬物生靈,比什麼都要重要。小公子若是也學得他們,紮根在土裡,隱沒在民間活著,我相信小公子的眼界會變得寬廣一些。」

  葉潛走到垛口前,仔細看著遼闊的田野。春耕的號子在遠方響起,撲面而來的泥土香里,似乎還夾雜著小鳥的呢喃。他廣開眼目看了一刻,看著遠遠近近繁勞的身影,第一次明白了天地為大的道理。

  卓太傅看著葉潛的眼神由暗淡轉為明亮,知道自己的說辭已經打動了小公子的心。他在風中悠長一嘆,說道:「小公子自小接受嚴苛的法家教導,對外事外物難有親近之心,還以為事物法則本該就是如此。小公子不曾想到,除了能約束你言行的法令外,這世間還有極多敦厚可親的東西,照樣能開啟你的靈智,讓你領悟到不一樣的道理。」

  葉潛默默想了一刻,回身對卓太傅躬身一拜:「多謝太傅教導,日後請太傅指正我的學識吧。」

  從田壟回歸之後,葉潛、小王孫就跟著卓太傅潛心學習詩書禮儀、地理水利等各項知識。兩位小公子結伴而行,親身實踐了許多東西,有田間耕種、水邊捕撈、秋冬修繕、開春鑿渠等。

  卓太傅看著兩個孩童在短短五年間悟道、學藝且取得突飛猛進的效果後,才滿意地點頭,放任長成小小少年的兩人外出遊歷。

  十一歲的卓王孫斷斷續續走訪隱士學習茶道、棋藝。

  十二歲的葉潛在冬初接到皇帝聖旨,被流放到北疆一帶考察地質。

  從弘毅太子那一代留下的家臣漸漸變老,圍聚到葉潛身邊,替他請來各方名師高人,指點他的武藝。

  葉潛從七歲練武,已經五年根基。修謬是老臣之首,捏過葉潛的骨骼後,最後下了定言:「潛公子的身子骨還是單薄了些,需要再加歷練。單看耐寒耐冷這一點,就要多吃苦頭。」

  修謬一語成譖。

  葉潛從十二歲起,就開始被皇帝以各種名目流放到外地,多數去探尋人跡罕至的偏遠地方。最冷的北邊是處天然冰川地帶,叫做煉淵,他剛剛靠近雪原,險些被凍暈了過去。

  一隻碩大的白熊從葉潛面前走過,厚厚的熊掌踏在冰面,後來竟然跑了起來,哧哧地溜向了遠方。

  葉潛無端羨慕起這隻自由自在的白熊王來。

  在雪原苦熬一月,葉潛根本不敢踏足到冰川裡面去,仍舊得了一場大病,難以抵禦那徹骨的寒冷。

  修謬買通獵戶,請求他們每天駕車去雪原逛上一圈,若是遇見一名少年公子落難,一定要搭手幫上一把。

  葉潛首次的北疆之行就這樣困頓地完成了。

  第二年起,修謬提出了循序漸進的應對法子。他要葉潛穿得單薄些,先去雪地適應冷氣候,等身子硬朗了一些,再前進到雪原。平時就睡在冰水裡冶煉身骨。

  葉潛通過這種虐身傷骨的方法克服了冷寒天氣的不適反應,勉強捱過了第二年的北疆修行。

  第三年,十四歲的葉潛穿著一襲天青色的袍子,正站在雪地里磨練身骨時,突然遇見了一個奇特的少女。

  作者有話要說:  術後眼睛恢復得不是很好,仍在休養中,這個故事是《十年沉淵》的番外故事,從男主葉沉淵角度講述了他的童年、少年、戀愛、渣哥、太子、登基後的故事,單獨成篇,不會很長:)除了我寫好的底稿,還會補充一些其他的劇情,來回報晉江讀者妹紙的支持:)您希望看到誰,請留言告訴我,謝謝噠:)

  ☆、第 4 章

  寧州的雪下得特別大,漫天蓋地罩下,山丘河林白茫茫一片。葉潛紋絲不動地站著,身上蒙著一層厚厚的白雪,眉目衣色完全被掩住,幾乎成了一尊石雕。若不是有護心的丹藥牢牢把持著他的氣脈,他在這寒冷的天氣里,也難以捱過一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