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就下不來了?”還被他吊著脖子的顧輕溪只當他是在撒嬌,還在耐著心輕哄。

  那邊秦煙卻面上忍笑地指指他的腦後,無奈地說:“好像……真的下不來了,糖葫蘆……粘到了你的一縷頭髮……”

  顧輕溪的額角終於忍不住跳起青筋:“顧、思、寧!”

  “阿娘救我!!!”

  帶著一大一小終於鬧騰著吃完了晚飯後,月色已經鋪滿了長街。

  思寧這個小傢伙大概是今晚逛燈市放焰火玩得太瘋,現在早已呼吸均勻地伏在顧輕溪的肩頭,安然地睡著了。

  顧輕溪小心地托著他的腰身,儘量讓他睡得舒服一些,一邊和秦煙肩並肩地走著。

  “今年的元宵節總算過得有些喜慶的意味了。”秦煙抬頭看了眼掛滿了街市的彩燈,唇邊露出一抹溫柔的微笑,由衷地感嘆道。

  “因為要慶祝平叛後的第一個新年吧,所以整個長安城都徹夜點滿了燈火,看起來比較溫暖祥和。”顧輕溪隨著她的目光一起抬頭看去,忽然又像想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一樣,微微一挑眉:“不知道此刻沈律之和唐梨他們又躲在何處過這個節……本來還想參加完他們的喜宴後在微山書院那裡再蹭吃蹭喝一段時間,沒想到唐梨姑娘竟然在成親之日就帶著沈律之私奔了……嘖,唐姑娘的性情倒是直爽。沈家書香滿門,什麼都好,唯一的不好就是太過死板守舊,他們倆以後想要過瀟灑自由的日子確實很難,私奔確是個好的選擇。”

  “噗”秦煙被他的話笑出了聲,她贊同地點點頭,卻仍要糾正他:“什麼私奔……他們既已成親,拜過了堂,又早有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天地為證,何來私奔一說。不過……唐姑娘的性子,確實不是一般的姑娘家可比,我也很佩服她。難得的是……律之竟然也會跟她一起走,這個倒顛覆了我一貫對他的認知,實在是驚訝得很。”

  “果然是光陰流逝,人不可同日而語。可惜就可惜在……我沒能去打趣他一番,更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就讓他們給這樣逃了……真是失策。”

  顧輕溪看起來仍然一臉的遺憾。

  秦煙卻垂下眼睫偷偷笑了,心下卻覺得,沒讓他知道才是沈律之和唐梨一早就算在計劃里的吧。

  不過她卻早已和唐梨姑娘說好,給寧兒定下了娃娃親,不怕以後找不到他們賴帳。

  “怎麼了,是不是風吹得有些冷了?”

  顧輕溪見秦煙半晌低著頭沒說話,還以為她畏寒,不由得擔心地騰出一隻手,幫她把披風緊了緊,溫柔一笑。

  秦煙卻毫不在乎地搖搖頭,握緊了顧輕溪的手,仰頭也笑,眼睛裡盛滿了他和身後的滿街燈火。

  今宵月圓,即使春寒料峭,兩人手心中互相傳來的溫度,也能溫暖著彼此。

  顧輕溪看得一陣心動,忍不住就低下頭,薄唇慢慢湊近秦煙。

  “爹爹……阿娘,我們還沒到家嗎?”

  就在此時,某個煞風景的小人兒卻不知什麼時候醒了過來,正揉著眼眶一臉茫然地夾在兩人湊近的腦袋中間。

  “咳,很快就到了。寧兒……你怎麼醒了?如果困的話還是先睡吧,明日我們還要早點啟程,去往杭州呢。”秦煙連忙閃躲開,面上已經恢復如常。

  “可是寧兒現在不困了嘛……爹娘剛剛是在說什麼悄悄話?我也想聽!”

  “不困?那是因為你沒有閉上眼睛。”顧輕溪抽一抽嘴角,眼睛裡閃過一抹狡黠,他把肩上搗亂的小人兒一把按入懷裡,然後有些霸道地輕聲道:“只要閉上眼睛,一會兒就睡著了。”

  說罷,他便向秦煙湊了過去,繼續去做剛剛沒有完成的那個吻。

  “哇!爹爹你幹什麼遮住我的眼睛,寧兒一點都不困了啊!爹爹好討厭——”

  稚嫩的童聲迴蕩在街角,月色下照著三個彼此相依偎的人影,大概這就是——

  最美好的煙火人間吧。

  第102章

  人人都道春寒料峭,可杭州城的三月,卻已經早有桃花悄然立在枝頭了。

  清晨的陽光靜靜地灑落在石板路上,整條長巷都籠罩在一片溫柔的晨光里。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遠遠地,從巷角的一處宅院裡傳來陣陣整齊稚嫩的童聲,正朝氣蓬勃地背著千字文。

  追尋著讀書聲的源頭,順著這條石板路向前走去,便可以看到沿路皆掛滿了一盞盞古樸雅致的燈籠。想必到了晚上,定能為歸家的人照亮回去的路。

  來人打量著周圍的景色,嘴角始終帶著一抹欣慰的淺笑,腳步終於在一扇朱漆大門的宅院前停住。

  這裡還保留著原來的老樣子,門前的幾竿修竹也長得更加挺拔高大,只是多了兩棵被人精心修剪過枝條的海棠,正吐著柔嫩的新芽。

  大門並沒有關,只是虛掩了一半,仿佛在隨時歡迎著路過的人進來看一看似的。

  還沒等人去扣門,身後調皮活潑的小不點兒早已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小腿艱難地邁進門檻,便逕自走進門去了。

  他睜大著好奇的眼睛,打量著院子裡的風景陳設,剛想往前走,卻在一叢假山石後停了下來。

  不遠處的杏花樹下,站了一個好好看的人啊。

  雖然那裡幕天席地的迎著春光爛漫坐了一堆人,小童的目光還是牢牢地被他一個人吸引住了。

  他呆呆地看著那個杏花樹下一身白色長衫的人影,想要努力地在腦海里搜刮些什麼人的臉去比較,最後卻比不出個結果。

  雖然他長得比爹爹還要好看,可是這樣認為的話,爹爹一定會不高興吧。

  小不點兒的眉毛都皺成一個小小的八字,臉上的表情看起來糾結又可愛。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鱗潛羽翔……”

  那人負手執著卷書凝神在聽背書聲,並未注意到院中已經闖入了不速之客。此刻他的身邊圍坐了一圈看起來個頭不一的小童,正在背著千字文。

  許是新學的緣故,當他們背到:“龍師火帝,鳥官人皇……”的時候,聲音卻參差不齊,漸漸弱了下來。

  可他卻不急不躁,只是無奈地微笑著搖搖頭,剛想提點孩童們,卻聽見有一個稚嫩的童聲忽然傳入耳中。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讓國,有虞陶唐。弔民伐罪,周發殷湯。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這個聲音脆生生的,卻很陌生,讓他不由得轉頭去看,結果便看見假山旁不知何時站了一個玉雪可愛的小人兒,正有模有樣地替他們背著接下來的內容,腦袋一點一晃,像個粉面小糰子,煞是惹人喜愛。

  “咦……這個小娃娃是誰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