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而安妮-海瑟薇零幾年那段時間接連被爆出兩三個男友,加上那段時間苦苦轉型,經紀人團隊和公關團隊不知道往外流了多少條小辮子。這種頹喪局面自從安妮的新經濟人上任、團隊重整才好轉起來。然而某些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再反轉。
這兩個80後最大咖的女演員毫不掩飾彼此的敵對態度,你是美國甜心,那我就要做好萊塢清純白蓮花;你有個能搶到藍血代言的經紀人團隊,那我的公關也不能差!你今年演了個莎翁劇,那我也去接個劇情片。
雖然不常常見面,但是扯頭花的大戲卻能時不時就隔空上演。
文森特和安妮-海瑟薇幾乎是沉默地看著台上的人發言,大概是過了半分鐘的樣子,安妮才緩緩開口,“等著瞧吧,這個女人她得意不了兩年!”
查德一聽,這話的確是有點任性主觀的成分在。但是文森特仔細一想,他的視線略過比正常視角水平線略高的舞台,看向第二排最側邊的詹妮弗-勞倫斯。
如果說這僅僅是安妮-海瑟薇的一句氣話,那麼文森特必須得承認,女人的直覺還真是準的可怕——前些天弗蘭克跟他說這位90後女演員有自己當初的那股“開竅”般的表現力的時候,文森特恰巧就那麼順帶看了一眼:
的確不是平凡的資質。
學院已經不是那個“固步自封”的時代了,他們當初敢把年紀輕輕的文森特一封再封,沒準下一個“幸運兒”就是詹妮弗-勞倫斯。
娜塔莉-波特曼已經拿獎去了後台,介於文森特在即將頒發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有提名,中途的主持工作就交給了安妮-海瑟薇。將去年的影后桑德拉-布洛克請上台後,安妮-海瑟薇也退場到了舞台左側。
在桑德拉-布洛克調侃了賈維爾-巴爾登的短髮、傑夫-布里吉斯的連勝野心、萊昂納多的華麗陪跑裝備、科林-費斯的回“國”行程之後,鏡頭來到了舞台和觀眾席之間的一塊區域,這裡導演組給文森特設置了一個特別的卡座。
“文森特,嗨,年輕人,你大概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你的斷臂哭泣。”台下傳來一陣夾雜著掌聲的笑聲,布洛克又接著補充了一句,“剩下沒有哭泣的已經嚇暈過去了。”
這就是很明顯地誇讚文森特在《127小時》里的表現了。雖然語氣和方式比較調皮,但是也符合桑德拉-布洛克和文森特熟識的關係。
“03年認識你的時候,我沒有預料到04年你會拿到奧斯卡獎,現在我站在這裡,告訴我你想要你的第三座影帝獎盃嗎?”
台下的觀眾鬨笑不斷,文森特微微挑了挑眉,笑而不語。
屏幕上出現了文森特在《127小時》中的表現片段。比起那個濃密的金髮梳向腦後儒雅冷峻的男人,電影裡在生死關頭依然不放棄生存希望的主角似乎又要將觀眾代入氣氛之中。
提名者的提詞和電影片段一一略過之後,現場演奏團隊的音樂一換,提起了全場的緊張氣氛。
文森特側過頭,和坐在左邊偏中間走道的萊昂納多對視了一眼,兩人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笑意,又默契地將頭轉回去。
桑德拉-布洛克低下頭拆開手裡的信封,她看到卡片上的名字時眼神瞬間就帶起了明顯的笑意,這位奧斯卡影后絲毫不掩飾自己明顯的側頭動作,今年提名影帝的男演員幾乎都坐在偏中間的位置,“側頭”這個動作能夠代表的唯一一個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果然,下一秒,桑德拉-布洛克大聲地說道:“獲得奧斯卡獎的是文森特-蘭德摩、《127小時》恭喜你文森特!”
全場的尖叫和歡呼伴隨著現場演奏樂隊同時響起,文森特還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某個人仗著自己腿長、兩個人之間相距的距離不過5米,快步跨過來將人抱住,捧著年輕人的雙頰結結實實地在對方的唇上“啾”了一口!
全場的觀眾和提名者的尖叫瞬間提高數個分貝!
台上的桑德拉-布洛克注視著台下文森特和萊昂納多摟著肩膀來到《127小時》劇組,用力地擁抱了導演丹尼-鮑爾、製作人、以及另外兩個動作導演之後,這才抑制住狂跳的內心走上舞台:“哇哦!這真的很神奇……”
桑德拉-布洛克全程微笑著注視著這個帥氣到讓人挪不開眼睛的小伙子,“來吧,這是你的獎盃。”
與此同時,報幕員也剛好說道“這是文森特-蘭德摩第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這一句詞,台下站起來鼓掌的觀眾一邊鼓著掌一邊在文森特那雙帶著明顯的水汽的湛藍眼睛的注視下坐了下來。
“首先,感謝學院,讓我獲得了這樣重要的榮譽。”文森特摸著獎盃,抿了抿唇,他甚至忘記了剛剛萊昂納多大喜之下在上面狠狠親了一口。
“感謝丹尼、克里斯蒂安、Lisa、傑克遜……《127小時》真的是個很棒的團隊!感謝每一個人的付出!”
台下的丹尼-鮑爾和他的好搭檔傑克遜互相摟著肩膀,一邊笑著一邊搖頭。而製片人克里斯蒂安和麗薩女士坐在靠後排一點的位置一直持續著鼓掌的動作。沒有這幾位的寬廣心胸和鼎力相助,不管是作為主演的文森特還是作為總導演的丹尼-鮑爾,他們任何一個人的工作都不會如此順利而帶有自由的彈性。
將該感謝人感謝了、該夸的誇了、該謙虛的謙虛了,文森特決定說些別的。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叛逆地掙脫現有的生活,享受一段自由的出逃生活,我也曾像阿倫一樣步步艱辛地探索在某個大峽谷,我也品嘗過依靠某些原始方式才能生存下去的滋味。大自然是偉大而神秘的,我嚮往它的同時也對它懷有無比的敬意,哪怕是現今的文明時代,自然之中依然有我們需要學習的規則和道理……”
文森特是刻意轉移三次封帝的重點,將獲獎感言的重心放在了保護自然和崇敬自然上,藉由自己之前消失的那小半年時間,引出《127小時》的一些拍攝契機。將普通的獲獎感言升華到社會自然話題上,對文森特現在滿身話題的情況來說,絕對是最穩妥、最英明的決定。
最後,不能讓主題升華地過於高潔,於是,文森特決定用更接地氣的方式來結束即將到達兩分的感言時間:“最後,感謝督促、支持我的友人們,尤其是你里奧。我期待你站在台上的這一刻,里奧,我等你。”
不知道是為了大義滿滿的保護自然的話題、還是為了最後這兩句基情滿滿的“放話”,全場的掌聲又維持了好一會兒,直到安妮-海瑟薇再次上台,引出下一位頒獎嘉賓才停歇下來。
比起接下來的最佳影片到底花落誰家,一部分人已經不在關心了,他們開始瘋狂地討論文森特的神之“三封”和萊昂納多的“忘情之吻”。
奧斯卡最佳影片最終落戶《國王的演講》,然而這個獎註定成不了大新聞。拿了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又如何,風頭不如將技術獎項包攬個全的《盜夢空間》,更別提演員部門的兩位影帝影后了。
整場頒獎典禮以爆炸性的觀看人數落幕、落幕之時,換了一身衣服的文森特和挽著他手臂的安妮-海瑟薇站在緩緩垂落的幕布前朝著觀眾鞠躬揮手作別,全場同樣以掌聲和歡呼回送今晚表現出眾的兩位年輕主持人。
盛會一結束,媒體就忙碌起來了,除了第二天出刊的報紙和雜誌沒法更新之外,網媒在這個時候完成了極大一部分的信息傳播作用。
目前為止文森特已經追評了丹尼爾-戴-劉易斯的五次提名、三次獲獎的記錄,再加上他身上的最年輕奧斯卡影帝獲得者的記錄,《人物》已經放話了:這個記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人打破。
兩度封帝的演員有不多不少的剛好7位,傑克-尼克爾森、斯賓塞-屈塞、弗雷德里-馬什、賈里-古柏、馬龍-白蘭度、達斯汀-霍夫曼、湯姆-漢克斯。這些演員除了湯姆-漢克斯還有頻繁的活動,其他的要不就是地下長眠、要不就是年事過高演不動了。
文森特的存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介於這些傳統“規則”之外的,在他的身上,媒體和群眾們幾乎看不到學院評委的“偏見”,仿佛是他值得一個獎,他就真的拿到了一個獎一般。
曾經有媒體預言這樣下去,文森特會被“慣壞”、或者是憑著他的“最年輕影帝”名號從此消逝曇花一現。年輕既是他的優勢,又是他最大的缺陷。年輕某種意義上意味著無限,但是同時也是“未知”。
但是現在看來,這位哥們兒根本就不是普普通通衝著某個獎項去的。他演的電影,無一例外不是讓人印象深刻的演繹和表現。超脫鏡頭之外的生活也依然自我而任性——這樣的一個人,他根本就不是以“優秀演員”、“高學歷演員”這樣的標杆來要求自己。
文森特直到現在,才堪堪暴露了他的“野心”。
他想要成為永不落下的“傳奇”!
哪怕他再次遠走遊歷、兩三四年不出新作;哪怕他讀了博士之後再接著讀別的學位;哪怕他穿著牛仔褲和襯衣戴著眼鏡、抱著紙筆尺子做個工科設計男……
這個世界依然沒辦法遺忘他。
落幕的最後一刻,文森特握著主持人麥克風,一雙湛藍的眼睛毫不掩飾地對上一直焦點著自己的愛人,對方隨著場上退場的隊伍,側身朝著自己,握緊了一個拳頭在胸口碰了碰,綻出一個燦爛至極的笑容。
安妮-海瑟薇突然就醒悟過來了一樣,她伸手撞了撞文森特的胳膊:“敢情你才是那個愛情事業雙豐收的人。”
文森特難得的沒有反駁,他點點頭抿唇笑道:“你也要加油呀!”
說著,年輕人幾乎是帶著一臉甜蜜的笑容掀開幕布走向後台,安妮-海瑟薇看向他高大挺拔的背影,怎麼看都覺得這哥們兒突然就渾身冒粉色泡泡了。
奧斯卡之夜文森特成了當之無愧的主角,前來邀約的導演、製作人、片商一茬接著一茬。如果說第一次獲得影帝的文森特在這批人的眼裡僅僅是票房號召力的話,那現在以28歲不到的年齡就達成三封成就的文森特就是行走的獎盃了。
馬丁-斯科塞斯端著香檳在文森特身邊坐下了,他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我本以為這一天至少還要晚個三五年,沒想到……後生可畏啊。”
文森特搖頭和他碰杯,將酒杯里的酒一口飲盡,“里奧拿不到,我來拿。”
老馬丁一口酒卡在喉嚨口,差點嗆到氣管里,他看了一眼似乎從來沒有表現出如此睥睨狂傲的一面的文森特,又看了一眼在長桌另一端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聊得正歡的萊昂納多,搖了搖頭:越來越搞不懂現在的年輕人了。
這兩個80後最大咖的女演員毫不掩飾彼此的敵對態度,你是美國甜心,那我就要做好萊塢清純白蓮花;你有個能搶到藍血代言的經紀人團隊,那我的公關也不能差!你今年演了個莎翁劇,那我也去接個劇情片。
雖然不常常見面,但是扯頭花的大戲卻能時不時就隔空上演。
文森特和安妮-海瑟薇幾乎是沉默地看著台上的人發言,大概是過了半分鐘的樣子,安妮才緩緩開口,“等著瞧吧,這個女人她得意不了兩年!”
查德一聽,這話的確是有點任性主觀的成分在。但是文森特仔細一想,他的視線略過比正常視角水平線略高的舞台,看向第二排最側邊的詹妮弗-勞倫斯。
如果說這僅僅是安妮-海瑟薇的一句氣話,那麼文森特必須得承認,女人的直覺還真是準的可怕——前些天弗蘭克跟他說這位90後女演員有自己當初的那股“開竅”般的表現力的時候,文森特恰巧就那麼順帶看了一眼:
的確不是平凡的資質。
學院已經不是那個“固步自封”的時代了,他們當初敢把年紀輕輕的文森特一封再封,沒準下一個“幸運兒”就是詹妮弗-勞倫斯。
娜塔莉-波特曼已經拿獎去了後台,介於文森特在即將頒發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有提名,中途的主持工作就交給了安妮-海瑟薇。將去年的影后桑德拉-布洛克請上台後,安妮-海瑟薇也退場到了舞台左側。
在桑德拉-布洛克調侃了賈維爾-巴爾登的短髮、傑夫-布里吉斯的連勝野心、萊昂納多的華麗陪跑裝備、科林-費斯的回“國”行程之後,鏡頭來到了舞台和觀眾席之間的一塊區域,這裡導演組給文森特設置了一個特別的卡座。
“文森特,嗨,年輕人,你大概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你的斷臂哭泣。”台下傳來一陣夾雜著掌聲的笑聲,布洛克又接著補充了一句,“剩下沒有哭泣的已經嚇暈過去了。”
這就是很明顯地誇讚文森特在《127小時》里的表現了。雖然語氣和方式比較調皮,但是也符合桑德拉-布洛克和文森特熟識的關係。
“03年認識你的時候,我沒有預料到04年你會拿到奧斯卡獎,現在我站在這裡,告訴我你想要你的第三座影帝獎盃嗎?”
台下的觀眾鬨笑不斷,文森特微微挑了挑眉,笑而不語。
屏幕上出現了文森特在《127小時》中的表現片段。比起那個濃密的金髮梳向腦後儒雅冷峻的男人,電影裡在生死關頭依然不放棄生存希望的主角似乎又要將觀眾代入氣氛之中。
提名者的提詞和電影片段一一略過之後,現場演奏團隊的音樂一換,提起了全場的緊張氣氛。
文森特側過頭,和坐在左邊偏中間走道的萊昂納多對視了一眼,兩人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笑意,又默契地將頭轉回去。
桑德拉-布洛克低下頭拆開手裡的信封,她看到卡片上的名字時眼神瞬間就帶起了明顯的笑意,這位奧斯卡影后絲毫不掩飾自己明顯的側頭動作,今年提名影帝的男演員幾乎都坐在偏中間的位置,“側頭”這個動作能夠代表的唯一一個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果然,下一秒,桑德拉-布洛克大聲地說道:“獲得奧斯卡獎的是文森特-蘭德摩、《127小時》恭喜你文森特!”
全場的尖叫和歡呼伴隨著現場演奏樂隊同時響起,文森特還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某個人仗著自己腿長、兩個人之間相距的距離不過5米,快步跨過來將人抱住,捧著年輕人的雙頰結結實實地在對方的唇上“啾”了一口!
全場的觀眾和提名者的尖叫瞬間提高數個分貝!
台上的桑德拉-布洛克注視著台下文森特和萊昂納多摟著肩膀來到《127小時》劇組,用力地擁抱了導演丹尼-鮑爾、製作人、以及另外兩個動作導演之後,這才抑制住狂跳的內心走上舞台:“哇哦!這真的很神奇……”
桑德拉-布洛克全程微笑著注視著這個帥氣到讓人挪不開眼睛的小伙子,“來吧,這是你的獎盃。”
與此同時,報幕員也剛好說道“這是文森特-蘭德摩第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這一句詞,台下站起來鼓掌的觀眾一邊鼓著掌一邊在文森特那雙帶著明顯的水汽的湛藍眼睛的注視下坐了下來。
“首先,感謝學院,讓我獲得了這樣重要的榮譽。”文森特摸著獎盃,抿了抿唇,他甚至忘記了剛剛萊昂納多大喜之下在上面狠狠親了一口。
“感謝丹尼、克里斯蒂安、Lisa、傑克遜……《127小時》真的是個很棒的團隊!感謝每一個人的付出!”
台下的丹尼-鮑爾和他的好搭檔傑克遜互相摟著肩膀,一邊笑著一邊搖頭。而製片人克里斯蒂安和麗薩女士坐在靠後排一點的位置一直持續著鼓掌的動作。沒有這幾位的寬廣心胸和鼎力相助,不管是作為主演的文森特還是作為總導演的丹尼-鮑爾,他們任何一個人的工作都不會如此順利而帶有自由的彈性。
將該感謝人感謝了、該夸的誇了、該謙虛的謙虛了,文森特決定說些別的。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叛逆地掙脫現有的生活,享受一段自由的出逃生活,我也曾像阿倫一樣步步艱辛地探索在某個大峽谷,我也品嘗過依靠某些原始方式才能生存下去的滋味。大自然是偉大而神秘的,我嚮往它的同時也對它懷有無比的敬意,哪怕是現今的文明時代,自然之中依然有我們需要學習的規則和道理……”
文森特是刻意轉移三次封帝的重點,將獲獎感言的重心放在了保護自然和崇敬自然上,藉由自己之前消失的那小半年時間,引出《127小時》的一些拍攝契機。將普通的獲獎感言升華到社會自然話題上,對文森特現在滿身話題的情況來說,絕對是最穩妥、最英明的決定。
最後,不能讓主題升華地過於高潔,於是,文森特決定用更接地氣的方式來結束即將到達兩分的感言時間:“最後,感謝督促、支持我的友人們,尤其是你里奧。我期待你站在台上的這一刻,里奧,我等你。”
不知道是為了大義滿滿的保護自然的話題、還是為了最後這兩句基情滿滿的“放話”,全場的掌聲又維持了好一會兒,直到安妮-海瑟薇再次上台,引出下一位頒獎嘉賓才停歇下來。
比起接下來的最佳影片到底花落誰家,一部分人已經不在關心了,他們開始瘋狂地討論文森特的神之“三封”和萊昂納多的“忘情之吻”。
奧斯卡最佳影片最終落戶《國王的演講》,然而這個獎註定成不了大新聞。拿了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又如何,風頭不如將技術獎項包攬個全的《盜夢空間》,更別提演員部門的兩位影帝影后了。
整場頒獎典禮以爆炸性的觀看人數落幕、落幕之時,換了一身衣服的文森特和挽著他手臂的安妮-海瑟薇站在緩緩垂落的幕布前朝著觀眾鞠躬揮手作別,全場同樣以掌聲和歡呼回送今晚表現出眾的兩位年輕主持人。
盛會一結束,媒體就忙碌起來了,除了第二天出刊的報紙和雜誌沒法更新之外,網媒在這個時候完成了極大一部分的信息傳播作用。
目前為止文森特已經追評了丹尼爾-戴-劉易斯的五次提名、三次獲獎的記錄,再加上他身上的最年輕奧斯卡影帝獲得者的記錄,《人物》已經放話了:這個記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人打破。
兩度封帝的演員有不多不少的剛好7位,傑克-尼克爾森、斯賓塞-屈塞、弗雷德里-馬什、賈里-古柏、馬龍-白蘭度、達斯汀-霍夫曼、湯姆-漢克斯。這些演員除了湯姆-漢克斯還有頻繁的活動,其他的要不就是地下長眠、要不就是年事過高演不動了。
文森特的存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介於這些傳統“規則”之外的,在他的身上,媒體和群眾們幾乎看不到學院評委的“偏見”,仿佛是他值得一個獎,他就真的拿到了一個獎一般。
曾經有媒體預言這樣下去,文森特會被“慣壞”、或者是憑著他的“最年輕影帝”名號從此消逝曇花一現。年輕既是他的優勢,又是他最大的缺陷。年輕某種意義上意味著無限,但是同時也是“未知”。
但是現在看來,這位哥們兒根本就不是普普通通衝著某個獎項去的。他演的電影,無一例外不是讓人印象深刻的演繹和表現。超脫鏡頭之外的生活也依然自我而任性——這樣的一個人,他根本就不是以“優秀演員”、“高學歷演員”這樣的標杆來要求自己。
文森特直到現在,才堪堪暴露了他的“野心”。
他想要成為永不落下的“傳奇”!
哪怕他再次遠走遊歷、兩三四年不出新作;哪怕他讀了博士之後再接著讀別的學位;哪怕他穿著牛仔褲和襯衣戴著眼鏡、抱著紙筆尺子做個工科設計男……
這個世界依然沒辦法遺忘他。
落幕的最後一刻,文森特握著主持人麥克風,一雙湛藍的眼睛毫不掩飾地對上一直焦點著自己的愛人,對方隨著場上退場的隊伍,側身朝著自己,握緊了一個拳頭在胸口碰了碰,綻出一個燦爛至極的笑容。
安妮-海瑟薇突然就醒悟過來了一樣,她伸手撞了撞文森特的胳膊:“敢情你才是那個愛情事業雙豐收的人。”
文森特難得的沒有反駁,他點點頭抿唇笑道:“你也要加油呀!”
說著,年輕人幾乎是帶著一臉甜蜜的笑容掀開幕布走向後台,安妮-海瑟薇看向他高大挺拔的背影,怎麼看都覺得這哥們兒突然就渾身冒粉色泡泡了。
奧斯卡之夜文森特成了當之無愧的主角,前來邀約的導演、製作人、片商一茬接著一茬。如果說第一次獲得影帝的文森特在這批人的眼裡僅僅是票房號召力的話,那現在以28歲不到的年齡就達成三封成就的文森特就是行走的獎盃了。
馬丁-斯科塞斯端著香檳在文森特身邊坐下了,他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我本以為這一天至少還要晚個三五年,沒想到……後生可畏啊。”
文森特搖頭和他碰杯,將酒杯里的酒一口飲盡,“里奧拿不到,我來拿。”
老馬丁一口酒卡在喉嚨口,差點嗆到氣管里,他看了一眼似乎從來沒有表現出如此睥睨狂傲的一面的文森特,又看了一眼在長桌另一端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聊得正歡的萊昂納多,搖了搖頭:越來越搞不懂現在的年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