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王強,王強,王強,幾天裡,你一口王強,他一口王強,見面不見面的都這麼叫,叫得怪怪的。老四自己也常常一口一口王強王強的,有時睡覺還把自己叫醒。出發前一天,父親想考考兒子,有意喊了聲貴強,老四應了,害得父親氣惱咳出了兩口暗紅的血。說實在的,以前這個那個王強王強的,結果還沒父親這兩口血管用。這兩口血徹底把王貴強染成王強了。
王強!
王強!!
王強!!!
一路上,見了誰,老四都把王強的名字報了又報,生怕人不知曉或忘記似的。當人家喊他王強時,他總是答應得又快又響亮,從沒哪次出錯的(一下沒反應過來就是錯)。有一回,上廁所時(在列車上,廁所里只他一人),王強故意對鏡子裡人喊了聲“貴強”,他馬上責問鏡子裡的人,
貴強是誰?我又不叫貴強,我叫王強。
接著,他對鏡子裡人喊了聲王強,那人很快“噯”一聲答應著。他這才高興起來,笑著說,
對,你叫王強,王洪文的王,國富民強的強,貴強是誰我才不知曉呢。
種種考驗證明,王強已徹底把貴強拋棄了,王強也就可放心大膽地去部隊了。
到部隊第一天,新兵營集合點名,營長點到王強時,只報個“王”字便啞口咳嗽了一聲,再點名時,已跳過王強,直接點到下一個人名。到最後,誰名都點到了,獨王強一人沒。王強急了,眼巴巴地望著營長,恨不得自己點一下自己的名。這時,營長把花名冊往一旁張幹事手裡一交,在部隊面前踱起了方步,踱過兩輪之後,方才揚起頭,問部隊,誰還沒點到名?
我。王強應著,但音兒卻不夠自己聽清。
誰還沒點到名--?營長又問道,沒有點到的舉手。
王強把手反覆地舉幾次,才歪歪地舉過頭頂。
好,你出來一下。說著營長又回頭叫副營長把部隊帶走,去看電影。
這樣,所有人都集隊去禮堂看電影,只剩下王強一人立在營長面前。營長看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個又瘦又小,小得象是個還沒長毛的毛小鬼,心裡頭又氣又好笑,問說,
你叫王強嗎?
王強一個立正,報告營長,我叫王強,王洪文的王,國富民強的強。
營長笑了笑,手指指自己說,就是我王營長的王唄,幹嗎非說王洪文。
原來營長也姓王!
今年多大了?營長問。
報告營長,我今年19歲。
營長又問,喜歡王強這名嗎,是誰給取的這名?
報告營長,我喜歡這名,這名是我爸給取的。說著還把新改的出生證掏出來給營長看,好似早準備好的。
營長心不在焉地瞅一眼說,你這名同名同姓的人太多,我建議你重新取個名。
王軍從軍記(2)
不支持Flash > >> 正文 王軍從軍記(2)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4:05 新浪讀書
連載: 作者:麥家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王強一下緊張起來,好似營長看出王強這名字有什麼破綻,急忙申辯道(也忘記報告營長),這名字是我爸取的,我從小就用這名字。因為是撒謊,所以臉變得滿通紅。
營長立馬顯出不高興,我不是說了嘛,這名字同的人太多,要換一個,難道不行嗎?
王強垂下頭,幽幽說,行。
那好吧,你自己先想想,想改什麼名,營長說。
王強想一想說,王貴強好不好?富貴的貴。
營長立馬否定說,不好不好,多俗氣嘛。想了想,乾脆叫王軍吧,當了兵該取個跟軍隊有關的名。抬頭看一眼王強,怎樣,叫王軍好吧?
王軍,王軍,王強喊了兩聲,點點頭說,好。
晚上,營長找到張幹事,要他把王強名改成王軍。張幹事問幹嗎,營長答,
當兵了嘛,就想改個跟軍隊有關的名唄。
張幹事覺得這很荒唐,指責道,那以後退伍了又得改名,這不多事嘛。
改了吧改了吧,營長不大高興地,這又不難。
張幹事就把花名冊翻出來,找到王強,把“強”字塗了,加了個“軍”字。
以後王強就改名(又改名)叫王軍,戰士們也都王軍王軍的喊開了。
在百十號人的新兵營里,論個頭還是年齡,王軍都排在最後幾位,所以說他瘦小是一點不過分的。瘦小是瘦小,但王軍的力氣卻一點不小,尤其是手勁,大得叫人不信。先是在自己班裡,扳手勁把大夥都扳倒了。跟外班人說,外班人不信,一個個找來比試,沒幾天,新兵營百十號都來試了,卻是來一個輸一個,來兩個輸一對,硬是沒人贏他。其實,常扳手勁的人只要一捏住王軍的手,就知道自己輸定了,因為王軍的手出奇的大,也出奇的糙,跟只鐵匠手似的。
有人問王軍,你是不是當過鐵匠啊王軍。
王軍說,我沒當過鐵匠,我當過箍桶匠。
箍桶匠是做什麼的?
王軍說,你怎麼連箍桶匠都不知曉,箍桶匠就是木匠啊。
哦,難怪你手勁大,原來是只使斧頭的手。
王軍曾當過木匠,或說箍桶匠。這說來沒什麼奇怪的。其實在王軍家鄉,木匠或者箍桶匠就同軍營中的兵一樣,幾乎所有的男人都是。王軍家鄉在江西吉安的一個偏遠山區,山連著山,一座座的山上,有很多很多的樹木。但除了樹木,王軍想不起他家鄉還有什麼,也許還有無數無數的人吧。是的,有很多很多人,但沒有很多很多東西,木料雖多,卻因地理偏遠,無法變成糧錢。沒有錢,家裡買不起東西,只好拿木頭來做所有家什:木頭的臉盆,木頭的腳盆,木頭的水桶,木頭的馬桶,木頭的米桶,木頭的桌椅板凳,木頭的筷子勺子,反正家裡所有東西幾乎都是木頭製成的。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王軍家鄉的男人都成了做木工活的能工巧匠。
王強!
王強!!
王強!!!
一路上,見了誰,老四都把王強的名字報了又報,生怕人不知曉或忘記似的。當人家喊他王強時,他總是答應得又快又響亮,從沒哪次出錯的(一下沒反應過來就是錯)。有一回,上廁所時(在列車上,廁所里只他一人),王強故意對鏡子裡人喊了聲“貴強”,他馬上責問鏡子裡的人,
貴強是誰?我又不叫貴強,我叫王強。
接著,他對鏡子裡人喊了聲王強,那人很快“噯”一聲答應著。他這才高興起來,笑著說,
對,你叫王強,王洪文的王,國富民強的強,貴強是誰我才不知曉呢。
種種考驗證明,王強已徹底把貴強拋棄了,王強也就可放心大膽地去部隊了。
到部隊第一天,新兵營集合點名,營長點到王強時,只報個“王”字便啞口咳嗽了一聲,再點名時,已跳過王強,直接點到下一個人名。到最後,誰名都點到了,獨王強一人沒。王強急了,眼巴巴地望著營長,恨不得自己點一下自己的名。這時,營長把花名冊往一旁張幹事手裡一交,在部隊面前踱起了方步,踱過兩輪之後,方才揚起頭,問部隊,誰還沒點到名?
我。王強應著,但音兒卻不夠自己聽清。
誰還沒點到名--?營長又問道,沒有點到的舉手。
王強把手反覆地舉幾次,才歪歪地舉過頭頂。
好,你出來一下。說著營長又回頭叫副營長把部隊帶走,去看電影。
這樣,所有人都集隊去禮堂看電影,只剩下王強一人立在營長面前。營長看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個又瘦又小,小得象是個還沒長毛的毛小鬼,心裡頭又氣又好笑,問說,
你叫王強嗎?
王強一個立正,報告營長,我叫王強,王洪文的王,國富民強的強。
營長笑了笑,手指指自己說,就是我王營長的王唄,幹嗎非說王洪文。
原來營長也姓王!
今年多大了?營長問。
報告營長,我今年19歲。
營長又問,喜歡王強這名嗎,是誰給取的這名?
報告營長,我喜歡這名,這名是我爸給取的。說著還把新改的出生證掏出來給營長看,好似早準備好的。
營長心不在焉地瞅一眼說,你這名同名同姓的人太多,我建議你重新取個名。
王軍從軍記(2)
不支持Flash > >> 正文 王軍從軍記(2)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4:05 新浪讀書
連載: 作者:麥家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王強一下緊張起來,好似營長看出王強這名字有什麼破綻,急忙申辯道(也忘記報告營長),這名字是我爸取的,我從小就用這名字。因為是撒謊,所以臉變得滿通紅。
營長立馬顯出不高興,我不是說了嘛,這名字同的人太多,要換一個,難道不行嗎?
王強垂下頭,幽幽說,行。
那好吧,你自己先想想,想改什麼名,營長說。
王強想一想說,王貴強好不好?富貴的貴。
營長立馬否定說,不好不好,多俗氣嘛。想了想,乾脆叫王軍吧,當了兵該取個跟軍隊有關的名。抬頭看一眼王強,怎樣,叫王軍好吧?
王軍,王軍,王強喊了兩聲,點點頭說,好。
晚上,營長找到張幹事,要他把王強名改成王軍。張幹事問幹嗎,營長答,
當兵了嘛,就想改個跟軍隊有關的名唄。
張幹事覺得這很荒唐,指責道,那以後退伍了又得改名,這不多事嘛。
改了吧改了吧,營長不大高興地,這又不難。
張幹事就把花名冊翻出來,找到王強,把“強”字塗了,加了個“軍”字。
以後王強就改名(又改名)叫王軍,戰士們也都王軍王軍的喊開了。
在百十號人的新兵營里,論個頭還是年齡,王軍都排在最後幾位,所以說他瘦小是一點不過分的。瘦小是瘦小,但王軍的力氣卻一點不小,尤其是手勁,大得叫人不信。先是在自己班裡,扳手勁把大夥都扳倒了。跟外班人說,外班人不信,一個個找來比試,沒幾天,新兵營百十號都來試了,卻是來一個輸一個,來兩個輸一對,硬是沒人贏他。其實,常扳手勁的人只要一捏住王軍的手,就知道自己輸定了,因為王軍的手出奇的大,也出奇的糙,跟只鐵匠手似的。
有人問王軍,你是不是當過鐵匠啊王軍。
王軍說,我沒當過鐵匠,我當過箍桶匠。
箍桶匠是做什麼的?
王軍說,你怎麼連箍桶匠都不知曉,箍桶匠就是木匠啊。
哦,難怪你手勁大,原來是只使斧頭的手。
王軍曾當過木匠,或說箍桶匠。這說來沒什麼奇怪的。其實在王軍家鄉,木匠或者箍桶匠就同軍營中的兵一樣,幾乎所有的男人都是。王軍家鄉在江西吉安的一個偏遠山區,山連著山,一座座的山上,有很多很多的樹木。但除了樹木,王軍想不起他家鄉還有什麼,也許還有無數無數的人吧。是的,有很多很多人,但沒有很多很多東西,木料雖多,卻因地理偏遠,無法變成糧錢。沒有錢,家裡買不起東西,只好拿木頭來做所有家什:木頭的臉盆,木頭的腳盆,木頭的水桶,木頭的馬桶,木頭的米桶,木頭的桌椅板凳,木頭的筷子勺子,反正家裡所有東西幾乎都是木頭製成的。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王軍家鄉的男人都成了做木工活的能工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