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放我下來!救命!”

  抬起他的正是剛才在念唱童謠的五個小孩,四個人抬,其中一個走在前頭,頭也不回的往前走,對於方瓊的大專呼喊壓根就沒反應,烏鴉在上空噶噶的盤旋,八腿怪甩著八條腿揮掃叫聲難聽的烏鴉,這個地方依舊很混亂。

  “有沒有人來救救我,鳳粽子……”方瓊有氣無力的喊著,他不想被古代鬼怪吃!

  作者有話要說:方瓊中了鳳粽子的毒,沒救了OTZ。

  PS:留言評論字數過50的送積分,不要摻水分喔!字數不夠的話系統也送不了分的,僅此本章節,截止至下章更新之前。

  瓦開了《婚姻榜》和《婚無譜》的定製,喜歡的朋友可以現在去定喔,過了就沒有啦。。

  來來,收藏一下俺的專欄,戳一下不會懷孕滴=3=

  33萌萌站起來

  方瓊並沒有被鬼怪吃掉,但他的魂已經嚇得支離破碎了,能不能不要這麼瘋狂,剛才穿過一次被踢到這裡,現在又架起他再次穿牆,他從來不知道自己還學會穿牆術。

  被小孩舉著,真是奇怪的感覺,而被舉起的方瓊只覺得自己是騰空,沒有那些小孩的觸感,而方瓊卻知道他們是存在的,不過這至少比看不到人影要好,也可以說他們只是靈魂?

  因怨念而留下來,還是因為執念,他們到底要做些什麼,而自己又將被帶到哪裡去,也許他們只是想找個跟方瓊一樣的玩伴,畢竟方瓊的年齡和他們差不多。

  如果被當成孩童鬼魂玩伴的話,不知道這是不是個很好笑的笑話,方瓊邊想嘴角就越發僵硬,這事兒很離奇,但他卻覺得很靠譜,好想捂住自己這張包子臉,他不想玩轉圈圈。

  穿過章魚怪那個大窩的牆壁,方瓊覺得自己去到了另一個世界,正如時下電視劇里的穿越,小橋流水,還有假山,當然,還有寒風。方瓊感覺自己身下托舉的力道消失,當然也沒有被摔在石板鋪成的地面上,那幾個小孩消失在他身後,然後又突然出現在他的眼前,他們站在前面的小草坪里轉著圈圈,但這一次,他們的臉上有了和和美美的笑容。

  童謠變成了好聽悅耳的兒童,但方瓊聽不懂是哪裡的方言,雖說他死之前去過的地方很少,但是見的人還是很多,形形色色,各種各樣,也聽過很多地方的方言,天南地北,要問起來,他也能說出一兩個地方名,但是現在,他還真聽不出來這些方言出自哪裡。

  想了想,古代的語言他哪裡聽得明白,這些小孩子唱的兒歌一定是古時候當下流行歌謠,童謠朗朗上口,又極其押韻,聽完三遍之後,方瓊都能將歌謠的節奏哼出來,幾乎忘記要打量這裡的環境。

  猛的打住自己放在童謠上的注意力,他發覺得自己會被吸引進去,看來這些童謠也不是那麼單純,而這裡又是什麼地方,方瓊扭轉頭,他身後是古時候的房屋,紅牆綠瓦,抬頭一看,屋頂為廡殿頂,還是單檐的,據他所了解,不同的屋頂代表著不同的等級地位,現在這棟屋子地位不算低,但又是在哪個位置上呢?

  方瓊曾經在某本科學雜誌上了解過關於中國古代屋頂的信息,中國古代建築有利用屋頂形式的等級來體現它的魅力和不同程度的文化,並非僅僅通過財富(包括人力)的消耗,建築的尺度、材料的貴重程度、裝飾的精細程度等的主要因素來體現,屋頂表現形式可以說是一種社會文化的體現。

  屋頂的形狀不同,也體現社會等級的不同,像先秦時就出現的廡殿頂,像歇山頂,雖說在難度上很難去解說清楚哪個更難,哪個更精緻,哪個更有代表性,中國古代廡殿等級高於歇山的規定應該和二者的技術地域來源及北方的正統政治地位有關。

  歇山頂的出現要晚於廡殿及懸山,學者們基本認定歇山是在漢代以後南方地區形成的屋頂形式,並在南北朝時傳至北方地區。隋唐統一是以北方兼併南方,雖然隋唐制度吸收了很多南朝的因素,但在名義上仍以北方為正統,廡殿作為北方地區的傳統屋頂形式也取得相應的正統地位,所謂廡殿高於歇山的規定應該即在這一時期形成。

  在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樣式有嚴格的等級限制。其中重檐歇山頂等級高於單檐廡殿頂,僅低於重檐廡殿頂,而單檐歇山頂低於單檐廡殿頂,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後來也有些民宅開始使用歇山頂。

  過濾腦子裡現有的知識,方瓊發現眼前這間屋子非常有觀賞價值,僅僅是屋頂就已經有讓人想拍照的留念的**,其外形即重檐廡殿頂的上半部,是標準的五脊殿,四阿頂,屋脊上有各種脊獸裝飾,其中正脊上有望獸,垂脊上有垂獸,由於方瓊腦子還有點昏沉,他便沒有認真去數頂脊上的各種脊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