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五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暉垂著頭任由二皇子訓斥,他心中也是委屈,當初剿匪明明是好事,連聖上也誇讚他替一方百姓做了好事,怎麼轉眼就成了濫殺無辜了。

  他想不通這其中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二皇子卻道:「當初那些水鬼你確認身份?」陳暉聽見二皇子問起,立刻點了點頭:「是的,我還特意讓太平府查證了這些人的來路,都是些在道上打家劫舍多年的。」

  二皇子見他一臉無辜所言非假,不由眯起了眼睛沉思了起來,陳暉迫不及待想要以證自己的清白:「殿下,定是有人從中做了手腳,微臣不可能連土匪和百姓都不會區分。」

  二皇子已隱了方才的怒氣,他看著眼前的男人,忽然心生出一種絕望來,怪只怪當年沈家的勢力都被剪除,他又年紀尚幼不曾有過多的時間經營,否則,但凡他和母后有選擇,怎麼也不可能選中眼前這個廢物,他幾乎看到自己已經被他連累身為階下囚的樣子。

  「那些人不可能事先安排好的,只可能是後來做了手腳。」當時陳暉去太平連他都不知道,那些人又怎麼可能知道呢,他頓了頓又問道:「這件事你就一口咬定,當初剿殺的是土匪,私下再派人去太平,將當初的文書找出來。」這件事聖上也誇讚甚至獎賞過陳暉,他們現在想要保護陳暉唯一的籌碼就是聖上,俗話說金口玉言,他們想要指鹿為馬攪渾局面也要看聖上這關能否過的去。

  陳暉連連點頭,二皇子又吩咐道:「讓瑩貴妃適當的時候在聖上耳邊提醒一兩句,這件事他們想要贏也並非那麼容易。」

  「多謝殿下指點,微臣知道該怎麼辦了。」陳暉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立刻點頭不迭,二皇子卻是臉色一沉:「你知道了什麼?」

  陳暉一驚看向二皇子,二皇子覺得方才的語氣有些強硬,想了想忍了怒氣勉強換了個語調:「當下還是太平侯是關鍵,這件事發生在太平境,不管他們有多少證人,不管他們手段如何高超,都抵不過他為你說一句話。」

  說到太平侯陳暉心又涼了一分,真恨不得抽自己一個大耳刮子,他怎麼就鬼使神差的做了那種沒腦子的事。

  現在妹妹的名聲毀了不說,還得罪了太平侯,真是雞飛蛋打得不嘗失。

  「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二皇子停頓了片刻又道:「你現在首要的事情還是太平侯,只要說服了他一切的事情都迎刃而解。」

  陳暉連連點頭忙應是退了出來。

  等出了行宮,他抬頭看著日頭緩緩自東方升起來,心裡卻沒有燃起希望反而是一點一點被暗影遮住。

  蕭四郎帶著炙哥兒練劍活動了一早上後,父子兩人回了正房洗澡吃了早飯,天誠自外院進來回道:「四爺,錦鄉侯來了。」

  「嗯。」蕭四郎披了外套起身去了外院,錦鄉侯見他過來顯得有些不安:「聖上招了博蠑去問話。」說著一頓:「按我預計,今日應該也會試探太平侯。」

  蕭四郎微微頷首,點頭應道:「讓御史台再上摺子。」加大彈劾力度。

  錦鄉侯頷首贊同:「我這就去辦。」說著匆匆起身,忽然又頓足回頭看著蕭四郎,回道:「昨天陳暉去了皇陵,依你看二皇子會不會還有後招。」所指依舊是先帝留下的遺詔。

  一個人若是什麼都沒有了,也就可能狗急跳牆什麼事都能做的出來,他們和聖上擔心的一樣,當初的遺詔依舊保留著並未銷毀。

  蕭四郎微微蹙了蹙眉頭,否決了他的猜想:「即便是有,他也不可能在當下拿出來。」陳暉對於他來說是很重要,可也不至於讓他舍了一切去保他,做出這樣的決定需要很大的魄力,以二皇子的謀斷和風格,他顯然不會。

  「那我走了。」錦鄉侯點了點頭轉身處了書房的門,蕭四郎說的沒錯,二皇子再失勢可有一樣不可能改變,那就是他的身份,他只要保住這個身份再從長計議,雖短期內無力再圖謀什麼,可總比孤注一擲要保險一些。

  蕭四郎從另一邊出來,正瞧見蘇全勝帶著人搬大包小包的東西進來,他問道:「什麼東西?」

  「回四爺的話。」蘇全勝帶人停了腳躬身回道:「是幾個莊子裡送來的年貨。」

  蕭四郎聞言一愣,這才想到年關已是將近了。

  他微微頷首看向蘇全勝,想起來他就是山東蘇大壯的小子,隨口問道:「你父親可還好?」

  蘇全勝一愣,受寵若驚於蕭四郎突然問起他父親,激動的回道:「家父承蒙四爺和夫人照顧一切都很好。」

  蕭四郎點了點頭,道:「你去忙吧。」自己則進了內院。

  房裡析秋和炙哥兒母子兩人探著頭,一個靠在床上一個半趴在床上,都是一副笑眯眯的,炙哥兒撅起屁股和床上的縈姐兒說話:「怎麼過了兩個月了你還是這么小,你快點長大,我帶你去去吃好吃的,帶你去逛廟會,廟會上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哦。」

  仿佛是回應哥哥的誘惑,縈姐兒咧著小嘴依依的發出單音,大大的杏眼骨碌碌的盯著炙哥兒看,炙哥兒笑呵呵的道:「娘,妹妹真好看,像我!」

  「是。」析秋笑了起來:「我們炙哥兒也很好看。」

  炙哥兒嘿嘿笑起來,看也不看床裡頭躺著的睡神,只顧縈姐兒說話,析秋則去看恭哥兒,這孩子除了餓了會醒尿了會鬧其餘的時間都是閉著眼睛的,想和他說句話也要掐著時間。

  他將恭哥兒被子理了理和炙哥兒一起拿著各色的帕子去逗縈姐兒玩,恰好蕭四郎進來,炙哥兒起身給父親行禮,指著縈姐兒道:「爹,剛剛妹妹朝我吐泡泡了。」蕭四郎略挑了挑眉,又聽到床上縈姐兒清脆軟糯的笑聲,禁不住探頭去看,縈姐兒一眼看到父親,笑容更是擴大的了幾分。

  蕭四郎心都化成了水,撥開炙哥兒就將縈姐兒抱起來。

  析秋就笑著道:「她就知道你會抱她,所以一見你就笑成這樣。」蕭四郎回頭看了眼析秋,又低頭盯著懷中的女兒看,柔聲道:「她這麼聰明,我更該抱她才是。」

  炙哥兒也跳著腳:「讓我抱一下,讓我抱一下。」和蕭四郎膩歪起來。

  析秋看著父子二人又重複上演這樣的場景也只無語的笑笑的。

  「什麼味兒?」炙哥兒停了搶縈姐兒的舉動,皺皺鼻子四處去找:「怎麼這麼臭?」

  春柳也聞到了,嗅著鼻子滿房間的去找:「奴婢也聞見了。」嗅到床上去了,又靠近恭哥兒去聞:「從這裡發出來的。」要去抱恭哥兒。

  析秋奇怪,恭哥兒平時但凡大小便都會醒來,今兒怎麼拉了也沒醒,她和春柳解開包被,果然見尿布上一攤黃色的東西,春柳笑著道:「是哥兒拉了。」轉身去打水來洗屁股換尿布。

  尿布一揭開,房間了臭味更濃,炙哥兒受不住趕緊呼道:「快開了窗戶透氣。」熏的也不抱縈姐兒轉頭就跑出了房間。

  析秋笑了起來,再去看將一屋子人的熏的頭暈的罪魁禍首,還是四仰八叉的睡的舒坦極了。

  安頓了兩個孩子,蕭四郎在析秋身邊坐了下來,析秋問道:「妾身想和你商量件事。」蕭四郎微微頷首,道:「什麼事?」

  析秋就笑著道:「等國孝過去,我想將碧槐和蘇全勝的婚事辦了,您覺得可行?」

  蕭四郎剛剛遇到蘇全勝,對他還有印象,覺得此人雖看著老實但眼神還不木訥,應是個周全的人,點頭道:「你看著辦吧。」

  析秋見他不反對,便喊了岑媽媽進來:「這段時間我又是懷孕又是坐月子的,也沒時間管家裡的事情。」說著一頓又道:「身邊原先幾個丫頭,也就碧槐還沒著落,眼見一年又要過去了,我想著不如趁著這段時間四爺在家,我們又都得閒把她的事情辦了。」

  岑媽媽聽著一喜,笑著道:「這可是大喜事,我們私下裡還在偷偷猜測,夫人是要把碧槐許給誰呢。」

  碧槐的心思析秋也看出來,不用問她,她也知道她不會反對,便道:「這件事還是你去辦,先派人去一趟山東和蘇大壯說一聲,也將碧槐的身世和情況和他說說,若是他沒有意見,這件事就這麼定了,若是有讓他到我跟前來和我說。」

  「他還有不願意的。」岑媽媽撇嘴道:「我們碧槐無論相貌還是身份配蘇全勝那是綽綽有餘,得了這麼好的一個兒媳婦,可不是他們老蘇家祖墳冒煙了。」

  析秋輕笑,和岑媽媽道:「有人想吃葷,就定有人想吃素,你去問問吧也不會壞事。」

  岑媽媽應是轉身出去忙活兒。

  析秋想將碧槐喊進來說說,卻感覺道蕭四郎的視線自方才就一直落在她身上,不由狐疑轉目看他:「四爺看什麼?」

  岑媽媽進來時他已經坐在椅子上了,現在析秋一問他又貼了過去,摟著她笑著道:「方才你說話的樣子……很美。」

  難得聽他用這樣的語氣說這樣的甜膩的話,析秋一愣笑了起來:「四爺今兒早上可是吃了蜜糖了。」蕭四郎假意眉頭一擰,捏了她的鼻尖道:「淘氣。」又忍不住尋了她唇吻了下去。

  儘管擔心有人闖進來,析秋還是摟在了他的脖子回應他的吻,自從懷孕後到現在,也就中期他們有同房過,坐完月子她有意養一養身體,便故意避著他,他怕她才生了孩子身體不適就強忍著。

  析秋被他吻的也有點動情,不由忍住推了推他:「現在可是白天呢。」

  蕭四郎目光變的幽暗深邃,緊盯著析秋看,析秋被他看的有點不好意思,可又不能現在點頭,只低聲道:「晚上,晚上服侍你……」她說的聲音很低嬌滴滴的帶著羞赧,半垂著頭露出一截雪白的肌膚,對現在的蕭四郎來說無疑是極大的誘惑,蕭四郎情動更甚。

  摟著她,蕭四郎將頭埋在她脖頸處,片刻後析秋能感受他氣息漸漸平穩,就聽他在耳邊回道:「把這些日子的都補回來。」

  析秋啊了一聲,算算時間也有小半年了,這要是補回來,只怕她此後三天真的只能躺在床上了。

  蕭四郎看著她瑟縮的表情,哈哈笑了起來,又歡喜的親了親她的臉頰,笑著道:「逗你玩。」可別還沒開葷,就把肉給嚇跑了。

  析秋也輕笑起來,捶了他的肩膀。

  一段插曲,蕭四郎原本想上床補眠的,現在反而不敢上去,他怕自己把持不住又動了情,在家裡這麼多人看著,怕析秋不好意思,便和衣靠在床頭陪她說話。

  「靜柳姐派人回了話,說她和秦二爺說了。」析秋說完蕭四郎問道:「嗯。」析秋又道:「秦二爺第二天就回了同軒堂,不過像是沒有談攏。」這兩天同軒堂的動靜很大,卻不見收斂。

  見蕭四郎沒有再問,析秋便問起陳暉的事情:「一樁事兒,聖上會不會下定決心處置太平侯?」指太平剿殺無辜百姓的事情。

  「不單一件事。」蕭四郎淡淡的道:「大理寺列了他二十三條罪狀,從販賣私鹽到暗扣賦稅,條條清晰,證據確鑿。」

  析秋並不覺得意外,自古以來做官的也好,藩王也罷,想要屯錢最好的法子就是私吞稅款和販賣私鹽,私吞稅款牽扯的面比較大,一個人不可能完成,這樣就要許多人去分攤,可人多了風險也大,一旦其中有人出了紕漏很有可能自己也會被順藤摸瓜遭了殃。

  販賣私鹽就不同,無論哪朝那代鹽都是禁品,只有官府才有資格販賣,百姓販賣十斤鹽都要被斬首的,可即便這樣賣私鹽依舊是最具有誘惑力的「事業」,因為無論是價格還是銷貨的難易都是最可觀最容易的,所以,要想屯錢只要有江湖門路且有靠山或者權勢的,不需要夥同多人也能完成,所以販賣私鹽是最佳的選擇。

  所以陳暉販賣私鹽,她毫不奇怪。

  那麼現在就等聖上如何決斷了,陳暉是聖上親封的爵位,前次剿匪又剛剛得了嘉獎,如何讓聖上舍了這個面子處決陳暉,才是眼下最關鍵的,況且,事情又並非只這一層,陳暉又和二皇子綁在一起,聖上便不考慮他也要考慮二皇子。

  佟敏之放了書去看陳氏,只見她面色不展目光發愣的看著手中的茶盅,不知在想什麼神情恍惚:「怎麼了?」佟敏之伸手過來握住她的手。

  陳氏一愣,僵硬的笑了笑回道,摸著肚子道:「……在想他就要出來了,名字還沒取呢。」說著一頓又道:「看看哪天父親有空,請父親給他取個名兒吧。」

  佟敏之笑了起來:「也不知男女,要父親如何取名字。」陳氏一怔,有些尷尬低頭喝了茶便又道:「那取個小名也成。」

  佟敏之見她的樣子微微皺了皺眉頭,不由起身過來拉著她起身,兩人對立他問道:「出了什麼事?」這段時間相處他對陳氏已經很了解。

  「沒事。」陳氏笑了起來,仿佛強調道:「真的沒事。」

  佟敏之狐疑的看了她一眼,隨後像是想到什麼,笑著道:「算算日子也快了,六姐說怕府里的婆子伺候你不習慣,你看看要不要將你姨娘一起接過來?」

  陳氏一愣,不敢置信的問道:「接我姨娘?」還沒有哪個女兒出嫁,將娘一起接過來住的,而且只是個姨娘。

  「嗯。」佟敏之理所當然的道:「正好和我們姨娘在一處,彼此說不定還能做個伴。」

  對於陳氏來說,她對定遠伯府最大的牽掛就是她的姨娘了,大嫂讓她去求大老爺,若是大老爺不應就讓她偷拿了大老爺的印章出來,她們自有用處……

  她就是知道他們要做什麼,所以才非常的害怕。

  對於她來說,這是個抉擇,一個是自己和孩子的將來,一個則是留在定遠伯府姨娘的性命。

  若她不依,姨娘在定遠伯將來的日子,她幾乎可以預見。

  她躊躇,這兩日幾乎是活在油鍋里一樣,寢食難安,連做夢都夢見姨娘慘死的畫面,每每從夢中醒來她都是出了一身冷汗,獨自垂淚到天明。

  她嫁到佟府來只求一個安身之所,從沒有想過他們能善待她,可是令她意外的是,這裡所有人都對她關愛有加,也從沒有人提起她尷尬的身份。

  人心都是肉做的,她也不例外,所以曾經堅定不移的想法,在短短的幾個月後發生了她自己也沒有想到的動搖。

  現在聽佟敏之如此一說,她更是驚訝萬分,可瞧佟敏之的樣子又不像是哄她:「接姨娘過來會不會不妥。」她垂了頭:「只怕大嫂不願意。」是指陳夫人。

  「這無妨的。」佟敏之笑道:「我親自去,就說你孕像不好請姨娘過來照顧兩天,待人過來了,後面的事情也就好辦了。」

  是個好辦法,陳氏試探的問道:「那父親和大哥那邊會不會……」佟敏之打斷她的話:「父親和大哥那邊我去說,沒有事的。」

  陳氏依舊不安,可還是點了點頭,若姨娘真能來,那麼她所有的後顧之憂都沒有了。

  樂袖吹了吹指甲上新塗的丹寇,輕笑著道:「你說她去交泰殿了?」

  「嗯。」瑾瑜跪在地上,將丹寇細細的塗抹在樂袖的指甲上,回道:「昨天晚上去待了不過半個時辰就出來了。」說著顯得很高興:「她走了以後殿下就被招去了,一直待到亥時初才出來。」

  樂袖微微頷首,聖上已經許久不曾到她的樂安宮裡來,可是這已經不重要,只要他對敏哥兒重視,便是十年不來她也無妨。

  「二皇子呢,在做什麼?」樂袖淡淡的問道,瑾瑜就回道:「公公說,二皇子除了早晚誦經祭拜皇后,便只待在行宮中看書練字。」

  「學聰明了。」樂袖笑著道:「她死鬼娘用命換了他,他也該學聰明點才是。」說著看了桌上的茶盅一眼,旁邊候著的女官立刻端了過來餵她飲了一口,樂袖沉吟了片刻沒有說話。

  朝堂上那麼熱鬧,若是宮中不發生點什麼事,豈不是顯得太冷清了。

  她站了起來,擺擺手道:「本宮乏了,都去歇著吧。」便起身朝內殿而去,瑾瑜拿帕子擦了手跟著進去服侍。

  瑩貴妃一連三日都去了交泰殿求見聖上,不但親自下廚煲湯煮粥,還從太醫院學了推拿之術,為聖上按摩松骨服侍的無不周到服帖。

  樂安宮中,瑾瑜跪在樂袖的床頭:「娘娘,該起了。」樂袖緩緩睜開眼,由瑾瑜扶坐了起來,問道:「什麼時辰了。」

  「卯正。」說著拿了外衣給她披上,又端了漱口的茶來服侍,樂袖靠在床頭揉著額頭:「今兒晚上將房裡的爐子提出去,太幹了渾身難受。」

  瑾瑜應是,吩咐人將爐子提去外殿,樂袖懶洋洋的問道:「交泰殿可有消息出來了。」

  瑾瑜眼睛都放著光,點頭道:「有,一大早奴婢就聽說了,說昨晚瑩貴妃被聖上掌摑了,雖是關著門的,但聲音之大外頭聽的清清楚楚。」樂袖聽著眉梢一揚,問道:「僅此而已?」

  瑾瑜就笑著道:「還有,瑩貴妃穿著件紗衣,在龍案前冷冰冰的地板上跪了一夜,中間還暈過去一次,醒來後繼續跪著,直到方才才由人扶著回去的。」

  樂袖這才露出滿意之色來,語氣輕快的道:「起吧。」說著自己抬腳下了床,有女官魚貫端著熱水茶盅等物什進來。

  析秋聞言一愣,問阮夫人道:「瑩貴妃在聖上的茶里下了藥?」阮夫人聽著掩面而笑,點了點頭又靠近析秋的耳邊低聲說了一句,析秋露出一個驚訝的表情來。

  聖上已有半年多不曾寵幸任何一個貴人,難道真的是身體不行了?

  所以瑩貴妃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床上哄好聖上,便用極端的手法去刺激聖上,卻又不慎被察?聖上不願將此事傳揚出去,更不可能用這個理由貶斥瑩貴妃,所以就關了交泰殿的門罰她跪了一夜。

  現如今已到了年底,夜裡冷的伸不開手,即便殿裡生了爐子,她幾乎半裸的跪了一夜也夠她受罪的。

  只是,讓析秋訝異的不是聖上的身體和態度,而是瑩貴妃的手段,她怎麼會這種辦法,既然用了又怎麼會被察覺?

  她不由朝阮夫人看去,阮夫人正端著茶盅神情愉悅的在喝著,顯然她也是認為是瑩貴妃自作孽不可活……

  算了,不管是誰做的,總之這樣的局面正是他們想要的。

  聖上自朝堂上彈劾陳暉的奏摺一開始只是彈壓下去,並不多提,可也耐不住自內閣開始從上到下對陳暉的指摘,他宣過阮博蠑後便將太平侯傳召去,直接問道:「莊愛卿,定遠伯一事,你如何看。」依舊是指濫殺百姓之事,並未提其它二十二罪狀。

  太平侯身材不高,三十出頭的年紀,樣貌不算出眾但氣質沉穩面色終日端凝不苟言笑,他知道,聖上問他並非只是出於他也是間接當事人之一,而是在試探他的態度,對儲君之選上他的立場。

  他略思索斟酌了片刻,抱拳回道:「微臣當時正有事在身,並未前去,事後才從太平縣令張大人處得知,那一夥確實是當地出了名的水匪無疑……」聖上聽他說辭,先是一愣,繼而目光深深的看著他,太平侯只是一頓隨後又道:「只是在陳大人到前半個月,他們已受張大人招安,正式的文書已在張大人的文案上只待下達,只是不知道為何又和陳大人起了爭執,微臣當時並不在現場到不敢斷言。」

  很巧妙的說出了一段中立的話,那些人是水匪這個沒有錯,只是陳大人不知道他們已經接受了官府的招安,至於怎麼衝突了又把他們殺了,這是細節只有當事人知道,至於聖上嘉獎了陳大人更沒有錯,招安的事情只是口頭的協議,文書還沒有下達更沒有送到京都來,所以聖上不知情而嘉獎了陳大人實在是很正常並且也很正確的行為。

  再說,若要嚴格去分當時那些人還是水匪……這件事情就要看如何裁奪了。

  又將問題拋回給了聖上,也順便給了他一個台階。

  聖上卻是不溫不火的問道:「竟有此事?何以太平縣令不提醒他?」

  「聖上有所不知,在太平境內近半年有兩伙水匪出沒,當時張大人只當陳大人遇到的是另一夥冥頑不靈不受招安的,所以這才陰差陽錯釀成了這種局面。」太平侯緩緩的解釋道。

  龍顏微霽,太平侯又道:「至於其中細節,聖上請陳大人來問一問便知。」

  聖上微微頷首,正要說話,常公公隔著門面色僵硬的欲言又止,聖上注意到他問道:「什麼事?」

  常公公尷尬的看了眼太平侯,回道:「只是小事,聖上和侯爺正在議事,奴才稍後再來回稟。」說著要退下去,聖上不曾理會又和太平侯說起旁的事情,過了許久待太平侯離去,常公公才抹著汗進來,回道:「聖上,方才太醫院來報,說瑩貴妃病了……像是極嚴重。」

  聖上眉頭蹙了蹙,隨意的擺手道:「知道了。」便沒了下面的話。

  又過了半個月有餘,眼見要到新年,蕭四郎歇了兩個月析秋裝病並未結束,所以和太夫人商量今年年夜飯便在新府里用,小年除塵後太夫人和大夫人便安頓好侯府的事情,帶著鑫哥兒搬了過來。

  朝堂上也安靜下來,仿佛緊繃了一個多月的弦也因為過節而鬆弛了許多,二皇子也自皇陵回到皇宮,仿佛換了一個人一般,他低眉順眼極其恭順的和聖上以及敏哥兒說話,無論是對待何人皆是溫潤和藹,一時間宮中都在暗傳二皇子手臂受傷後,人也變的好親近多了。

  聖上看著這個變化極大的兒子,情緒上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新年時,宮中團圓飯,二皇子和敏哥兒各坐了聖上的左右手,和睦有序。

  當晚聖上連續咳嗽了一夜,連例行的守夜都取消了。

  隔日,聖上留了二皇子單獨敘話,內容不得而知,卻只知道二皇子自御書房出來時面色慘白,走路時腳步虛浮,有氣無力。

  岑媽媽笑著和析秋回道:「蘇大家的說一切都請夫人做主,他還說蘇全勝能得夫人提攜是他的福氣,讓蘇全勝好好為夫人辦事,好好待碧槐姑娘。」說完目光曖昧的看了眼碧槐。

  碧槐臉一紅,頭垂的更低。

  太夫人笑著問道:「是碧槐的婚事?說的誰?」析秋笑著就將事情前後細細和太夫人說了一遍。

  太夫人抱著縈姐兒含笑道:「這可是大喜事。」說完又道:「既然這樣,我看就二月二極好,也省的挑別的日子了。」

  析秋笑了起來,點頭道:「那聽娘的。」又去看碧槐:「嫁衣就去四姑奶奶的繡莊裡拿了成品吧,其餘的東西你若拿不定主意就多問問岑媽媽和春柳。」

  「夫人……」碧槐臉紅的更煮熟的蝦子一樣,一跺腳羞臊的跑了出去。

  太夫人哈哈笑了起來,又想起來蕭四郎,問道:「老四去了哪裡?一早上沒瞧見人。」

  「在外院。」析秋笑著回道,話音剛落蕭四郎自外面走了進來,和太夫人見了禮,岑媽媽端了茶給他,蕭四郎坐下後太夫人問道:「這才過了年,就忙起來來了?」

  「沒什麼可忙的,只阮侯爺和錢忠來了。」說著一頓看向析秋:「你抽空讓岑媽媽去一趟秦府問問情況,同軒堂那邊儘快安排好。」

  析秋聽著眼睛一亮,就問道:「……聖上要處置定遠伯了?」

  蕭四郎微微頷首:「想是等過了年就有結果了。」

  析秋和太夫人對視一眼,心中大定。

  下午岑媽媽就去秦府一趟,待了許久才回來,析秋問道:「怎麼說?」岑媽媽就回道:「正巧碰見秦二爺回來,聽二爺的意思,像是已經差不多了,讓四爺和您不要擔心。」

  秦遠風辦事還是有分寸的,他既然這麼說就定然有把握了,便放心的點了點頭。

  過了正月,朝堂年前鬆掉的弦漸漸繃了起來,所有人都覺出一種山雨欲來的壓迫感,蕭四郎雖歇在家中卻也不得閒,外院來來往往的人事情頗多,析秋只覺得聖上若再不批蕭四郎請辭的摺子,她要離世的消息真的要從假演變成真的了。

  整日裡沒病裝病的真是讓人不好受。

  這一日臨近傍晚,析秋剛哄了兩個孩子睡了,春柳緊張的跑了進來,小聲道:「夫人,聖上來了。」析秋聞言一愣,卻又覺得在情理之中,以聖上近半年的作風定然會上門來一探虛實的。

  「在四爺的書房裡?」析秋穩了穩身子問道,春柳應是又臉色古怪的道:「毛姑姑來了。」

  析秋一愣,沒有料到毛姑姑會出現,她是知道毛姑姑在皇后去世後出了皇宮,卻不曾想到她會到這裡來,還和聖上一前一後的來了。

  「請她進來。」析秋微微蹙了蹙眉,又重新躺了下來。

  春柳轉身出去,不一會兒領了一個穿著粗布梳著圓髻的婦人走了進來,不似在宮中時面龐細嫩,眼前的毛姑姑穿著民間尋常婦人穿的短卦襦裙,但多年在宮中所養成的行止和氣度卻依舊不減。

  她走到床邊先是打量了析秋一眼,隨後蹲身行禮:「民女毛氏叩見四夫人。」

  「姑姑不必客氣,快請坐。」說完咳嗽了一聲:「我身子不適也不能迎你,抱歉。」

  毛姑姑起身走近了一步,寬慰的笑道:「四夫人不必客氣。」說著接了春柳泡來的茶坐了下來,析秋問道:「姑姑如今在哪裡歇腳?」

  「四海為家。」雖這麼說,她臉上卻並無彷徨無奈:「雖飄零了些,卻也自在。」說著自嘲的笑了起來。

  或許她在如鳥籠般的宮中待的太久,以至於出了宮便如鳥離了籠子,便在天高地遠的遨遊吧。

  析秋笑著道:「確實很自在!」

  這邊蕭四郎請了聖上落座,聖上道:「丟了一堆爛攤子給朕,你到是落得清閒。」

  「微臣也是無奈。」蕭四郎面露憔悴無奈的道:「賤內身體一直未愈,整日裡茶飯不思身體每況愈下,微臣如今除了將她治癒旁的事再難分心了。」說著就要跪下:「還請聖上恕罪。」

  「好了好了。」聖上擺手示意他免禮:「朕知道你疼夫人,可也不用在朕這裡顯擺。」說著頓了頓問道:「夫人身體如何了?」

  蕭四郎站立,低聲回道:「大夫只說仔細養著,但不敢下定論。」說著頓了頓有些猶豫的樣子:「微臣想趁著她如今還能動,便想帶她出去走走,散散心視野開闊了,或許病也就好了。」

  聖上微微一愣去看蕭四郎,就見蕭四郎目光堅定,他道:「朕要不允呢。」蕭四郎朝聖上看去像是很驚訝的樣子,隨後又道:「那恕臣忠孝不能兩全,賤內對臣用情用心,微臣決不能辜負她的一片情意。」

  「於是你便置朕與不顧了?」聖上臉色陰沉,冷冷的道。

  蕭四郎不慌不忙,回道:「聖上乃不世明君,大周這幾年更是繁榮昌盛,國勢日趨穩定,朝中各處皆有能人相佐,有沒有微臣在朝中效力已並無差別。」他說的情真意切:「而賤內不同,微臣是他和孩子們的全部依靠,所以……」說完一抱拳:「請聖上准微臣請辭之奏。」

  聖上看著他,目光晦暗不明,像是審視卻又像是打量,少頃後他騰的一下站起來拂袖朝門口而去,留了半句話:「……那朕就如你所願。」帶著人呼啦啦的離開。

  蕭四郎跟著送他出去,天誠腿軟的扶了門框站起來。

  聖上出了蕭府的門,行至宮門外毛姑姑便跟了上來,隔著帘子回道:「回聖上的話,觀四夫人面色灰敗死氣,以奴婢經驗推斷,應是病重難愈之色。」

  御攆里沉默了許久,才傳出一道聲音來:「你去吧。」

  毛姑姑應是告退。

  第二日一大早,正在觀察期以為度過劫難的陳暉正在家中吃飯,忽然就闖進來一群身穿錦袍腰配大刀的錦衣衛,一行人呼嘯而進見人便抓,若有反抗當即緝拿鎮壓,陳暉一口飯還塞在嘴裡卡在喉嚨里,就被人從後背拍吐了出來,二話不說一副鐐銬落在手上,不多一言架住就走。

  陳家的覆滅如同它起勢一樣驚天動地風風火火,一夜之間從門庭繁盛衰敗了下去,陳氏一族不論男女皆入了大牢,只待聖上發落。

  京中百姓的新年喜悅,也被滿城風雨的各色猜疑和八卦替代,陳氏看著哭成淚人的姨娘,只覺得心驚肉跳,私下裡派人去打聽,陳氏的人在牢中情況,她不安的去問大老爺,姨娘雖是妾室可畢竟是陳家的人。

  大老爺並未給她明確答覆,只讓她安心回去,她哪裡能安心,整日裡擔驚受怕,等待著聖上最後的裁決書。

  三月末陳氏生下一子,而陳家的案子在延續幾個月後終於一錘定音落幕了,定遠伯陳暉和其子斬首示眾,陳氏女眷寵作官妓,而當初寵冠六宮的瑩貴妃則是打入冷宮之中,三日後飲鷲自盡與冷宮。

  月末,聖上批覆了當今左軍大都督,一等將軍蕭四郎辭官歸田的請求。

  四月初八,皇貴妃樂氏夜生惡夢,終日精神恍惚寢食難安,醫治無果,樂貴妃請求聖上允她去皇覺寺中清修,以求心中寧靜祈求國家風調雨順康泰繁榮。

  聖允!

  先是斬了陳氏一族,後又准了蕭四郎的職務,而樂阮兩氏也不能倖免,樂貴妃入廟清修規避後宮朝堂,一時間百姓議論紛紛,直言聖上是要在立儲君前,為未來的太子清理朝堂!

  ------題外話------

  終於一口氣把這個情節給寫了,因為不敢鋪開寫,其實還是很粗糙的,對於慢熱的我來說簡直是折磨…我忍!

  這一章是過年前最後一章,下一次更新我努力在初二或者初三,接近尾聲善後的事情是零碎的也是很麻煩的,所以我還有什麼角色沒有善後漏了誰記得提醒我一下哈…

  群啵一個!

  祝大家新年快樂,事事如意…。咱們明年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