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無厭不讓他吃太多肉,他便只好唉聲嘆氣地買著素包子。
有時候想偷偷買個肉的嘗嘗鮮,還要被賣包子的臭小子告黑狀,一口一個程叔又偷吃肉包子,這麼大年紀不養生,氣得人想捶他腦殼。
不過無厭偶爾也睜隻眼閉隻眼,縱著他,還會邊笑著罵他,邊給他抹去嘴邊的油點。
吃過早飯,程思齊便看著謝晝練劍。
而無厭,要麼待在醫館診病,要麼便會上山去光明寺和方丈論經。
方丈的年紀也很大了,八十有餘,算得上是整個燕北有數的長壽老人。老和尚會點煉體功夫,一直都硬朗得很,但近幾年染了幾場病後,也漸漸委頓下來,沒了精神。
方丈最難放下的,便是他一手操持起來的光明寺。
在又一次大病初癒後的論經中,方丈終於忍不住朝無厭開了口:「這麼些年,你在寺里,也已經是我光明寺的人了。我座下這幾個弟子,庸庸碌碌,沒有一個有才能的。」
「我怕他們撐不住這光明寺。」
老方丈苦澀嘆氣,滿面蒼老之色:「所以老衲便想著,將這光明寺傳到你手上。你有佛性,也聰慧,想必能帶著光明寺更上一層樓。」
無厭沉默了片刻。
然後在老方丈期待的眼神中搖了搖頭,含笑道:「方丈,您知道何為佛嗎?」
方丈一愣,有點不明白無厭的意思。
佛這個字,說來可大可小。
而在方丈心中,聽到無厭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便是去看佛殿內那尊煌煌而明的金身大佛。慈眉善目,俯瞰眾生,這便是所有人的佛。
但他知道無厭指的並非這個。
無厭頓了頓,聲音裡帶出一絲淡然的失落,道:「我不知道。所以我這一生都在修行,都在求佛。世人皆醉我獨醒,不是我求的佛。慈悲救世,渡人不渡己,也不是我求的佛。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亦不是。」
他的手指撫過桌上鋪陳的經卷。
「從一個地方,求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身份,求到另一個身份,從一個世界,求到另一個世界。我始終相信我會求到。但卻有那麼一天,我前行渴求的路,被我親手斬了。」
這句斬了,聽得方丈心頭一跳。
仿佛是有千難萬險過去,即將望見佛光臨世的那一瞬,迎來了無邊無際的長夜。
他心裡莫名地震駭著,卻聽無厭忽然輕笑了聲:「但我卻不後悔。因為我想著,或許佛祖本身求的,也便是一個不悔。」
這日論經回家後,無厭架了個火盆,將他往日珍藏的一本本佛經挨個兒燒了個乾淨,嚇得程思齊抓著他的手給他診脈,生怕他老糊塗了。
無厭卻很是鎮定,一邊把程思齊扒拉到懷裡,一邊道:「不然我還俗吧……」
程思齊怔了片刻,面露糾結:「可小和尚調戲起來,比小公子有趣多了……」
話沒說完,程老頭兒就被結結實實地揍了一頓屁股。這讓程思齊一度覺得,他都這麼大歲數了,渾身上下都乾巴巴老了,偏屁股還如此挺翹圓潤,一定是無厭揍得太多的緣故。
燒完經書,無厭仿佛心頭放下了許多東西,整個人都變了。
他和程思齊合計了一番,不顧謝晝和一幫鄰居朋友的阻攔,拄著拐棍,背著包袱,就溜溜達達出了燕北城,美其名曰,遊歷四方。
若說遊歷四方,無論是無厭,還是程思齊,在年輕時候都是真正做過的。不說劫界之旅,就是這偌大一個靈界,他們二人年輕歷練,也曾闖蕩了個差不多,北至極北冰原,南至火海沙漠。
十萬大山殺過妖,冥獄深淵斬過魔。
崑崙仙山的凌霄會上曾力壓天驕,八大仙門的論道台上曾駁斥百家,仙府秘境、洞天福地,也都曾大戰奪寶。
真要論起來,這個靈界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引起他們興趣,再值得遊歷一番的地方。
但或許真的是成了凡人,所見到的東西便不一樣了。無厭和程思齊離開燕北城後的遊歷,不但不乏味,反而甚是有趣。
一座座城池走下來。
兩個老頭兒沿途邊走邊幫人診病。
偶爾會在荒郊野嶺露宿,被野狼圍在樹上,舉著火把很有閒心地給對方講笑話。
偶爾也會借住農戶家,幫忙栽稻子,收莊稼,和村裡的其他老頭兒因為一步臭棋吵得不可開交,吹鬍子瞪眼。
富庶大戶後院的陰私見過,逃亡流離的屍骨殮過。
寒冬臘月的大雪裡,也曾肩挨著肩坐在路邊啃煎餅,看熱鬧的街市,怒放的煙火。
春暖花開的時節並排釣魚,蓮葉田田的夏夜裡,撐著烏篷船聽雨入江河的輕響。
老了老了,倒是學會了人間的諸般滋味,見識了塵世的千姿百態。
等到兜了一圈再回到燕北,正好是秋黃葉落的時候。
凡間聯合修真界開始戒嚴,各地劫數怪異紛起,謝晝實在不放心,便親自將兩個老頭兒撈了回來,安生在家養老。
「不服老不行。」
無厭靠在椅子上嘆著氣,一巴掌拍掉程思齊去拿瓷碗的手,「梅子湯涼,冰得牙疼。」
「乖點,晚上給你熬粥。」
「唔。」
程思齊應了聲,看了一眼旁邊閉著眼的老和尚,被午後日光曬得暖洋洋的心裡含糊地想著,他這麼多小動作,這麼大犟脾氣,為的,不就是聽這「乖點」二字嘛。
有時候想偷偷買個肉的嘗嘗鮮,還要被賣包子的臭小子告黑狀,一口一個程叔又偷吃肉包子,這麼大年紀不養生,氣得人想捶他腦殼。
不過無厭偶爾也睜隻眼閉隻眼,縱著他,還會邊笑著罵他,邊給他抹去嘴邊的油點。
吃過早飯,程思齊便看著謝晝練劍。
而無厭,要麼待在醫館診病,要麼便會上山去光明寺和方丈論經。
方丈的年紀也很大了,八十有餘,算得上是整個燕北有數的長壽老人。老和尚會點煉體功夫,一直都硬朗得很,但近幾年染了幾場病後,也漸漸委頓下來,沒了精神。
方丈最難放下的,便是他一手操持起來的光明寺。
在又一次大病初癒後的論經中,方丈終於忍不住朝無厭開了口:「這麼些年,你在寺里,也已經是我光明寺的人了。我座下這幾個弟子,庸庸碌碌,沒有一個有才能的。」
「我怕他們撐不住這光明寺。」
老方丈苦澀嘆氣,滿面蒼老之色:「所以老衲便想著,將這光明寺傳到你手上。你有佛性,也聰慧,想必能帶著光明寺更上一層樓。」
無厭沉默了片刻。
然後在老方丈期待的眼神中搖了搖頭,含笑道:「方丈,您知道何為佛嗎?」
方丈一愣,有點不明白無厭的意思。
佛這個字,說來可大可小。
而在方丈心中,聽到無厭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便是去看佛殿內那尊煌煌而明的金身大佛。慈眉善目,俯瞰眾生,這便是所有人的佛。
但他知道無厭指的並非這個。
無厭頓了頓,聲音裡帶出一絲淡然的失落,道:「我不知道。所以我這一生都在修行,都在求佛。世人皆醉我獨醒,不是我求的佛。慈悲救世,渡人不渡己,也不是我求的佛。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亦不是。」
他的手指撫過桌上鋪陳的經卷。
「從一個地方,求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身份,求到另一個身份,從一個世界,求到另一個世界。我始終相信我會求到。但卻有那麼一天,我前行渴求的路,被我親手斬了。」
這句斬了,聽得方丈心頭一跳。
仿佛是有千難萬險過去,即將望見佛光臨世的那一瞬,迎來了無邊無際的長夜。
他心裡莫名地震駭著,卻聽無厭忽然輕笑了聲:「但我卻不後悔。因為我想著,或許佛祖本身求的,也便是一個不悔。」
這日論經回家後,無厭架了個火盆,將他往日珍藏的一本本佛經挨個兒燒了個乾淨,嚇得程思齊抓著他的手給他診脈,生怕他老糊塗了。
無厭卻很是鎮定,一邊把程思齊扒拉到懷裡,一邊道:「不然我還俗吧……」
程思齊怔了片刻,面露糾結:「可小和尚調戲起來,比小公子有趣多了……」
話沒說完,程老頭兒就被結結實實地揍了一頓屁股。這讓程思齊一度覺得,他都這麼大歲數了,渾身上下都乾巴巴老了,偏屁股還如此挺翹圓潤,一定是無厭揍得太多的緣故。
燒完經書,無厭仿佛心頭放下了許多東西,整個人都變了。
他和程思齊合計了一番,不顧謝晝和一幫鄰居朋友的阻攔,拄著拐棍,背著包袱,就溜溜達達出了燕北城,美其名曰,遊歷四方。
若說遊歷四方,無論是無厭,還是程思齊,在年輕時候都是真正做過的。不說劫界之旅,就是這偌大一個靈界,他們二人年輕歷練,也曾闖蕩了個差不多,北至極北冰原,南至火海沙漠。
十萬大山殺過妖,冥獄深淵斬過魔。
崑崙仙山的凌霄會上曾力壓天驕,八大仙門的論道台上曾駁斥百家,仙府秘境、洞天福地,也都曾大戰奪寶。
真要論起來,這個靈界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引起他們興趣,再值得遊歷一番的地方。
但或許真的是成了凡人,所見到的東西便不一樣了。無厭和程思齊離開燕北城後的遊歷,不但不乏味,反而甚是有趣。
一座座城池走下來。
兩個老頭兒沿途邊走邊幫人診病。
偶爾會在荒郊野嶺露宿,被野狼圍在樹上,舉著火把很有閒心地給對方講笑話。
偶爾也會借住農戶家,幫忙栽稻子,收莊稼,和村裡的其他老頭兒因為一步臭棋吵得不可開交,吹鬍子瞪眼。
富庶大戶後院的陰私見過,逃亡流離的屍骨殮過。
寒冬臘月的大雪裡,也曾肩挨著肩坐在路邊啃煎餅,看熱鬧的街市,怒放的煙火。
春暖花開的時節並排釣魚,蓮葉田田的夏夜裡,撐著烏篷船聽雨入江河的輕響。
老了老了,倒是學會了人間的諸般滋味,見識了塵世的千姿百態。
等到兜了一圈再回到燕北,正好是秋黃葉落的時候。
凡間聯合修真界開始戒嚴,各地劫數怪異紛起,謝晝實在不放心,便親自將兩個老頭兒撈了回來,安生在家養老。
「不服老不行。」
無厭靠在椅子上嘆著氣,一巴掌拍掉程思齊去拿瓷碗的手,「梅子湯涼,冰得牙疼。」
「乖點,晚上給你熬粥。」
「唔。」
程思齊應了聲,看了一眼旁邊閉著眼的老和尚,被午後日光曬得暖洋洋的心裡含糊地想著,他這麼多小動作,這麼大犟脾氣,為的,不就是聽這「乖點」二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