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孩子是李瑞親子,南詔國破,皇族都被大楚皇帝屠殺得差不多了,太子在他與另幾個人拼死護衛之下得以逃脫,可是子嗣沒一個活下來,全都被拉出去斬首了。李誠理所當然要帶太子妃和孩子去見太子,可是榮安卻緊緊抱著孩子道,這是她一個人的孩子,若要她回去李瑞身邊,她寧可帶著孩子一起自盡。

  她發瘋一般擲出了休書,一直天真地以為,她與那個人再無瓜葛了。可是那個人卻把對大楚的恨都惡毒地宣洩到她身上,一心只想毀了她。

  李誠認出那上頭太子的筆跡與印信,他看著傷心欲絕的榮安和孩子,頭一次對太子,對他自己茫然了。

  原來太子竟在大難當頭時拋棄了太子妃,太子妃卻還是冒死生下了太子的骨肉。

  而他居然,在替太子追殺太子妃,這究竟是誰負了誰?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榮安獨自一個人帶著雲曦四處漂流。李誠像道冰冷的影子,遠遠跟著她,她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卻始終無法趕走他,最後只能當他不存在。

  而他默默看著她與孩子相依為命,從風光無限的太子妃,尊貴無比的長公主,熟練地變成世上最普通的一個母親,看著她給懵懂的孩子講她最喜愛的雲將軍的故事,從不提南詔,也沒有太子。

  光陰似箭,太子不斷傳信來詢問李誠的消息,因為無嗣,太子那邊又另娶了妻。

  李誠是俠義之人,當他意識到自己犯下怎樣的錯,後悔已來不及了,他主動承擔起保護榮安與孩子的職責,哪怕她一直不待見他,不許他靠近一步,不接受他任何的救助,也不准他把孩子的消息告訴李瑞,每次一見到他,她的眼眸總是一下子蓄滿了淚水。

  雲曦快五歲了,在民間,孩子很難長成她期望的樣子,榮安破天荒找了李誠,李誠曾是南詔宮廷武功最好的暗衛,她讓李誠教雲曦武藝,不客氣地道:「這是你欠他的。」

  李誠明知她在利用自己,還是應了下來,從此化名張亦誠,正式出現在雲曦面前,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雲曦六歲上生了一場重病,榮安背著他一家家醫館求醫,這場病讓她深受觸動,雲曦病好以後,她決定冒險帶著他重返大楚皇城,給他一個安定富足的生活。

  她把雲曦的生辰往後改了半年,雲曦已大了,絲毫看不出年齡的差別,只要她咬定他是雲重的兒子,不會有任何人想到南詔太子。

  長公主的回歸,引起了軒然大波,同時也帶回了失蹤多年的雲重將軍殉國的消息。時隔多年,她見到了雲重的髮妻。這是個長相清秀的女子,牽了一個眉眼與雲重一模一樣的小男孩,雲重的死訊令他們傷心欲絕。

  為了自己的兒子,榮安不得不謊稱已與雲重結親,但不知他已有家室,雖避開了皇帝的懷疑,終是令雲重的名聲蒙上了污點,她不忍再去打擾他的家人,也無心歸入雲家,只是聽說雲重的孩子叫做雲暉時,她潸然淚下,原來雲重一直把他的心意,默默放在了給雲曦起的名字里。

  她帶著雲曦搬進了皇帝為她建的長公主府。這些年皇帝已對外宣布了南詔皇族們的死訊,她在祠堂里放了一座李瑞的牌位,她打從心底厭惡著這個人,但李瑞終究是雲曦的生父——也只是生父而已,遮上黑紗,偶爾叫雲曦叩拜,也便夠了。

  至於另一座牌位,她沒有資格供出來,只能把他深藏在心底,時不時地想念,但願午夜夢回,還能再聽他輕輕叫一聲「殿下」。

  她一個人熬過了皇帝的猜忌,熬過了另一段指婚,內心早已古井無波,最重要的只剩下雲曦了,她想看著她的兒子平安長大,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像雲重一樣的大將軍。可是她的身體每況愈下,哪怕敬王想盡了辦法,仍是沒能讓她活得再久一些。臨死前,她在雲重留下的帕子上寫下所有一切的緣由,若雲曦有朝一日疑心自己的身份,她希望他能了解全部之後再做決斷。

  希望他不要責怪自己瞞住了他的身世,讓他姓雲。

  因為她是多麼熱烈地希望,他是雲重的孩子。

  這條帕子,最後託付給了李誠,因為她死後,只有李誠清楚雲曦的身世。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她終於放下了對他的恨,這些年她早就知道李誠為何一直跟在雲曦與她身邊,他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幫她隱瞞了雲曦的身世,可是對她來說,她心目中的將軍,永遠只有一個。

  85、宮變

  長公主親筆所述的過往令雲曦心中五味雜陳,煙球燃起的白煙消退之後,繡帕上的字也跟著消失了。他將帕子收入懷中,又發覺匣蓋底部另刻了一行小字,筆鋒銳利,卻是李誠所留。

  無愧於心,不惑於情。

  簡短八個字,包含了李誠所有未盡之言,也是他對雲曦的囑託。

  當年他誤殺雲重,卻在雲重死後竭力守護長公主與雲曦,直到他不得不離開時,為了不讓雲曦起疑,只能假死,留下此處的布置。他料定了雲曦疑心身世之際,定會前來衣冠冢查看,那時長公主留下的信,便可重見天日了。

  雲曦的手輕輕撫過那行字,字的刻痕反覆,力道極深,足以說明李誠在刻下字時,內心承受著極大的煎熬。他本是李瑞身邊的暗衛,被李瑞派來暗殺長公主,卻毅然選擇站在長公主這一邊,替她守著雲曦身世的秘密,實屬不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