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頁
隨後便走到香案前,站定,等紀修然等人都列位站好,便打開聖旨,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
青陽縣貢士紀鈞,開辦書院,廣育賢才,有利於朝廷;
培育良種,改造農具,創新於農利;
以上種種,有功於社稷,造福於百姓,可謂功德無量。
現特封紀鈞為大夏三等伯,賜號:昌樂,食邑一千戶,欽此!」
紀修然聽到聖旨的內容,便明白了今天石靖琛的用意。
聽到聖旨中只封了他一人,便知道他定是為了自己而放棄了什麼,從而換得這麼重的封賞。
想到他的良苦用心,心中感動,眼中便泛出點點淚光,但為了保持儀態,臉上卻是不動聲色。
等聖旨宣讀完畢,這才帶著眾人叩首在地,高呼道:「謝主隆恩!」才起身。
李總管站在那裡,對著紀修然說道:「昌樂伯,接旨吧!」
紀修然嘴角微彎的對著李總管行了一禮,才把聖旨接過來。
李總管笑著對著紀修然賀喜道:「恭喜了,昌樂伯。」
紀修然笑著道了一聲謝,隨後眾人都走上前來一一道賀,他也一一回應。
接受完眾人的道喜,他才滿眼笑意的轉頭看向身邊的人,開口道:「三哥,謝謝你。」
石靖琛走上前,握住他的手,淡淡一笑。
……
又是青山書院一年一度的招生考試。
一個背著行囊,衣衫樸素的青年站在青山書院的山腳下,抬手擦了擦汗。
隨後抬頭看了看半山腰的山門,緊了緊身上的背囊,才抬步繼續往上走。
周圍像他這樣裝扮的人不在少數,想來都是慕名而來的寒門學子。
青年爬上去,走進山門,還沒來得及細細打量這名滿大夏的書院,便被幾個穿著統一天青色學子袍的人圍住。
頓時抓緊自己的行囊,神色戒備的看過去。
這幾個人看他如此反應,也不以為意,神色溫和的開口解釋道:「我們是書院裡負責接待各方考生的學生,負責解說各種注意事項,安排住宿,考場等。」
原來青山書院名氣越來越大之後,便有各個地方慕名而來的學生。
書院為了方便這些遠道而來的學生,便頒布了各種各樣的舉措。
這在讀學生負責接待和引導報名學子,便是其中一項。
聽了他們的解釋,這人才放下戒心,跟著他們中的一個去自己的住處安頓。
這負責接待的學生倒是很負責,看他安頓好了,便主動帶著他參觀書院。
青年自然也甚是樂意,跟著出門,這人也算健談,邊走邊一一介紹,甚是詳盡。
兩人走了一會兒,轉過一道垂花門,正要往講堂那邊走去,便遠遠看到一個氣質非凡的素衣男子從講堂出來。
青年遠遠的看著那人走到門外桂樹下一身玄色武人裝扮的氣勢凜然的男人身邊,對著那人嫣然一笑,渾身淡然的氣質頓時一變。
不知這個男子說了什麼,剛才還一身凜然的那個武人,嘴角微彎,身上的氣勢也瞬間柔和了起來。
他身邊的這個學生看他盯著那邊看,便瞭然的笑了笑,說道:「那是紀先生和石將軍,今天有紀先生的講座,石將軍應該是來接人的。」
就算紀修然被封了昌樂伯,眾人還是習慣叫他紀先生,而且他自己也甚是喜歡這個稱呼,所以書院裡的眾人還是依然稱他為,紀先生。
這人說完看身邊的人露出滿臉的不可思議,甚是不以為意的說道:「見多了,你便習慣了。」
想到自己才初次見到這兩人的時候,也被他們恩愛的程度給驚嘆到,但現在看多了反而覺得甚是正常。
兩人相愛,不就應該如此嘛。
青年沒有說什麼,只是轉頭有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那個男人抬手給另一個整理被風吹亂的鬢角,周圍分明人來人往,他們眼中卻好像只有彼此。
又深深的看了一眼,才轉身離開。
之前他一直不能理解,分明兩人都那麼有才能,為什麼不去干一番事業,而要窩在這個小山村里。
現在他有些明白了,只要深愛的人陪在身邊,哪怕是平平淡淡的活著,也是幸福美滿。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完結了,其實說起來,心情有些複雜,感覺自己解脫了,也同時感覺有些空落落的。
不過總體上來說,還是高興多一些。
這是我第一部文,其實才開始只打算寫個三十萬左右,練練筆,誰知寫起來,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不過回頭看一看,感覺前面寫的一塌糊塗,所以完結之後,我打算好好的修一下。
所以接下來這段時間的主要精力便放在修文上,大家喜歡這篇文的,可以繼續關注一下。
後面會有一兩篇番外,會不定期的更新。
關於新文,已經構思好,不過現在還在攢文中,發文時間還不定。
基本上便是這些,最後感謝一下一直追文的各位小可愛們,謝謝你們的支持和喜愛。
如果沒有你們的支持,我估計都堅持不下來。
在更文的這段時間裡,幾次都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但每當看到你們的留言,收藏,便又產生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這裡,真誠的謝謝你們,謝謝喜歡這篇文的各位!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
青陽縣貢士紀鈞,開辦書院,廣育賢才,有利於朝廷;
培育良種,改造農具,創新於農利;
以上種種,有功於社稷,造福於百姓,可謂功德無量。
現特封紀鈞為大夏三等伯,賜號:昌樂,食邑一千戶,欽此!」
紀修然聽到聖旨的內容,便明白了今天石靖琛的用意。
聽到聖旨中只封了他一人,便知道他定是為了自己而放棄了什麼,從而換得這麼重的封賞。
想到他的良苦用心,心中感動,眼中便泛出點點淚光,但為了保持儀態,臉上卻是不動聲色。
等聖旨宣讀完畢,這才帶著眾人叩首在地,高呼道:「謝主隆恩!」才起身。
李總管站在那裡,對著紀修然說道:「昌樂伯,接旨吧!」
紀修然嘴角微彎的對著李總管行了一禮,才把聖旨接過來。
李總管笑著對著紀修然賀喜道:「恭喜了,昌樂伯。」
紀修然笑著道了一聲謝,隨後眾人都走上前來一一道賀,他也一一回應。
接受完眾人的道喜,他才滿眼笑意的轉頭看向身邊的人,開口道:「三哥,謝謝你。」
石靖琛走上前,握住他的手,淡淡一笑。
……
又是青山書院一年一度的招生考試。
一個背著行囊,衣衫樸素的青年站在青山書院的山腳下,抬手擦了擦汗。
隨後抬頭看了看半山腰的山門,緊了緊身上的背囊,才抬步繼續往上走。
周圍像他這樣裝扮的人不在少數,想來都是慕名而來的寒門學子。
青年爬上去,走進山門,還沒來得及細細打量這名滿大夏的書院,便被幾個穿著統一天青色學子袍的人圍住。
頓時抓緊自己的行囊,神色戒備的看過去。
這幾個人看他如此反應,也不以為意,神色溫和的開口解釋道:「我們是書院裡負責接待各方考生的學生,負責解說各種注意事項,安排住宿,考場等。」
原來青山書院名氣越來越大之後,便有各個地方慕名而來的學生。
書院為了方便這些遠道而來的學生,便頒布了各種各樣的舉措。
這在讀學生負責接待和引導報名學子,便是其中一項。
聽了他們的解釋,這人才放下戒心,跟著他們中的一個去自己的住處安頓。
這負責接待的學生倒是很負責,看他安頓好了,便主動帶著他參觀書院。
青年自然也甚是樂意,跟著出門,這人也算健談,邊走邊一一介紹,甚是詳盡。
兩人走了一會兒,轉過一道垂花門,正要往講堂那邊走去,便遠遠看到一個氣質非凡的素衣男子從講堂出來。
青年遠遠的看著那人走到門外桂樹下一身玄色武人裝扮的氣勢凜然的男人身邊,對著那人嫣然一笑,渾身淡然的氣質頓時一變。
不知這個男子說了什麼,剛才還一身凜然的那個武人,嘴角微彎,身上的氣勢也瞬間柔和了起來。
他身邊的這個學生看他盯著那邊看,便瞭然的笑了笑,說道:「那是紀先生和石將軍,今天有紀先生的講座,石將軍應該是來接人的。」
就算紀修然被封了昌樂伯,眾人還是習慣叫他紀先生,而且他自己也甚是喜歡這個稱呼,所以書院裡的眾人還是依然稱他為,紀先生。
這人說完看身邊的人露出滿臉的不可思議,甚是不以為意的說道:「見多了,你便習慣了。」
想到自己才初次見到這兩人的時候,也被他們恩愛的程度給驚嘆到,但現在看多了反而覺得甚是正常。
兩人相愛,不就應該如此嘛。
青年沒有說什麼,只是轉頭有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那個男人抬手給另一個整理被風吹亂的鬢角,周圍分明人來人往,他們眼中卻好像只有彼此。
又深深的看了一眼,才轉身離開。
之前他一直不能理解,分明兩人都那麼有才能,為什麼不去干一番事業,而要窩在這個小山村里。
現在他有些明白了,只要深愛的人陪在身邊,哪怕是平平淡淡的活著,也是幸福美滿。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完結了,其實說起來,心情有些複雜,感覺自己解脫了,也同時感覺有些空落落的。
不過總體上來說,還是高興多一些。
這是我第一部文,其實才開始只打算寫個三十萬左右,練練筆,誰知寫起來,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不過回頭看一看,感覺前面寫的一塌糊塗,所以完結之後,我打算好好的修一下。
所以接下來這段時間的主要精力便放在修文上,大家喜歡這篇文的,可以繼續關注一下。
後面會有一兩篇番外,會不定期的更新。
關於新文,已經構思好,不過現在還在攢文中,發文時間還不定。
基本上便是這些,最後感謝一下一直追文的各位小可愛們,謝謝你們的支持和喜愛。
如果沒有你們的支持,我估計都堅持不下來。
在更文的這段時間裡,幾次都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但每當看到你們的留言,收藏,便又產生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這裡,真誠的謝謝你們,謝謝喜歡這篇文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