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教夙和探案的師父告訴他,如果前面是迷霧,那就從利益開始分析。

  雲白山不似其他地方,削候之前此地權貴盤踞,削候之後也少不了心懷異心之人,他們或是行在民間的宗師,或是掌控一城的官員,或是守於土地的白丁,在如此錯綜複雜的形勢下,只需一個火苗,就足以亂了蕭王朝的小半塊江山。

  他們不敢放鬆警惕,而在這般混亂的時刻,謠言再次蔓延到雲白山。

  這些謠言半假半真,摻著天下人耳熟能詳之事,飄散在眾人的口舌之間。

  藏寶圖在嵇府,此為一,嵇府當年能破而後立就是憑藉著寶藏,因嵇府的老祖宗年輕時根本沒有經營的天賦,是在某一日開了竅,才能在雲白山建立家業,若沒有藏寶圖,嵇府怎會有如此的勢力,這也是吸引外人來此最初的謠言。

  嵇府沒有所謂的寶藏,此為二,當年削候,朝廷搜走了嵇府的財富,牆倒眾人推,嵇家根本沒有所謂的寶藏,而嵇府能枯木回春是得了貴人相助,而那名貴人正是當年被譽為經商之天才的方暮。

  方暮此人偏好提點有資質之人,他座下弟子無數,大部分都是他遊歷天下加以提點,幾年後就足以成為豪商巨賈,因此他威名在外,直到如今,都被人譽為商賈之師,聞名天下。

  這份傳言也有不少人偏信,當年的方暮確實來過雲白山,並在嵇府破落時幫過嵇府,此事還成為一段妙談。

  這份謠言一傳出來,止住了不少人蠢蠢欲動的腳步。

  藏寶圖早被雲白山大戶瓜分走,此為三,當時削候,嵇府的財產一部分上繳朝廷,另一部分就被雲白山有權勢的人奪走,此事並非無稽之談,當時嵇府老祖宗有個妹妹,她還未出閣,就香消玉殞,當時傳言道是某家的公子哥以勢壓人,想讓這個妹妹做他的姬妾,可惜這個妹妹誓死不從,可惜當時嵇府老祖宗權力盡失,妹妹只能任人屈辱,妹妹她心有傲氣,吊死在房梁之上。

  就連骨肉至親都護不住,藏寶圖恐怕早已不在手中,而在落在當年欺辱嵇府的家族手上。

  此類謠言,傳播甚廣,而這段時間,已經有不少人夜探嵇府,想要搜尋藏寶圖,可惜一無所獲,這更讓之後的傳言變得混亂。

  如今的雲白山,都在談論這些似真似假的謠言。

  混著近日暴增的外鄉人,那種謠言的真實感更是衝擊著他們,而外鄉人亦被影響,他們甚至恍惚著,哪一個才是真的。

  夙和查探了一番謠言的來源,一部分是嵇府放出來混淆眾人的,另一部分卻是來自另一個勢力,一個未知的勢力。

  夙和上報了太子,太子明悟,傳聞中的寶藏並不存在。

  太子最新命令就是讓他回京城,若是沒有寶藏,他留在雲白山就是大材小用,這裡還有師爺來控制大局。

  夙和思考了一番,卻沒有立刻回去,而是回了一封信,道此地摻入太多不明勢力,貿然離去恐引起懷疑。

  太子思忖半日,傳信於夙和,再給夙和一段時間,平息謠言。

  夙和收到命令後,他長舒了一口氣,卻也心情複雜,寫信之前,那清瘦孤絕的身影,莫名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卻又像清晨的朝露,倏然散去,只剩下淺薄的影子,細細尋找找不到蹤跡。

  夙和的心,亂了。

  若是他察覺不到來源也就罷了,可他偏偏如此清醒。

  他狠狠拍著自己額頭:不過是見過兩三面,怎麼還把一顆心拋了上去。

  他一遍遍回憶自己和嵇洐的過去,猛然間察覺到自己在何處丟了真心的桎梏。

  * * *

  月上三更,寒氣逼人。

  外面太吵,嵇洐睡不著。

  那日恰逢商容出門,夙和突兀地出現在他面來,給他一份嵇洐從小到大都未品嘗過的感覺。

  就算是回來,他也是激動、雀躍,可他忍住了,他不想讓商容看出來,可這一段激動延續了太久,他總是不經意想起夙和突然降臨的那一刻,以及,他曾和夙和見面的點滴。

  他不禁嗤笑自己,這個身子太弱,從小到大都沒嘗過自由的味道,如今輕輕地觸碰到,就蝕骨入髓,日思夜想。

  他披上大氅,走出了房門,小院清寒,涼氣順著衣角的縫隙,肆無忌憚地闖了進來,他忍不住拉緊了衣服。

  這幾日嵇府戒備很嚴,他雖身處一方角落,卻能感受到外界間不容髮的急迫感。

  每夜都有賊人闖入嵇府,每夜外面都有刀劍相交或清越或厚重的聲音。

  嵇洐每夜都能聽到打鬥的聲音,他總會恍惚的想,這所謂的寶藏,究竟有什麼魔力,還未露出冰山一角,就能讓一群群的人前仆後繼,晝夜不息。

  他不明白這種感覺,他曾問過商容:「你說那群人值得麼,白天守在門外,夜裡闖入嵇府?」

  商容眼皮微耷:「他們有所求。」

  嵇洐還是不明白:「得到寶藏的感覺是什麼呢?」

  商容她睫毛顫抖,有些憐惜嵇洐,她這個少爺,從小在高門大院之內,不分五穀,不識膏粱,沒有品嘗過錢與勢帶來的好處,自然無法捉摸出外人的心思。

  她只能轉換個說法:「公子有讓自己開心的東西麼?」她沒有問人,畢竟除了自己和夫人,也沒有幾人關心他,但嵇洐有喜歡的物件,他很喜歡那尊神像,有事無事總是會擦得一塵不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