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知道顧知安說的是什麼,林昭拍開顧知安的手,「他是我弟弟,若能和王千金成了一段佳話,那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一段佳話?怕的是這一段成不了佳話,而是成了一段孽緣。

  王毅為人肯定不單單這麼簡單,野心勃勃,如果真的是他所為,不管是這回的事情還是同西涼勾結的人有他一份,那王毅的罪行,怕是株連九族也不夠。

  株連九族,王皇后那時如何選擇?

  尉遲迥已死,死無對證,但只要做了惡事,必定會留下蛛絲馬跡,不可能毫無線索,他們能懷疑到王毅身上,當然是因為查到了一些線索才會懷疑,不然無端端的揣測一個人,那也並非他們所為。

  可惜一回京城還不等他們倆細查,就鬧了疫情,只能擱置。

  「洛陽來信,我替你回了,你並無大礙,讓他們放心,安心置辦忘憂的婚事,希望那時候我們倆能從京城出去。」林昭想起這事,「不過,沈月楓和沈不寧回撫州了,下了聘禮,就等著迎娶忘憂了。」

  顧知安點點頭,隨後直起身不粘著林昭。

  他病倒這件事情肯定一早就傳回洛陽了,顧烽怕是嚇得不輕,這種疫病最難治,不難在藥材上,難在什麼藥才能控制疫情。

  兩人走到院子裡,已經過了正月,天氣轉暖,院子裡的樹一片新芽,綠意盎然,「西涼大敗,北遼可能會趁機偷襲,不過此時不是他們行兵的好時候,再過兩月,北遼一帶的冰雪化了,那北遼怕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兩軍交戰都有傷亡,北遼一向對中原虎視眈眈,不僅是看中中原富饒,更是看中了這裡的地勢。

  「這回死傷不少,北遼南下進攻,肯定會從滄州經過,不過滄州外有室韋都護府,室韋一族歷來守衛北疆,若是有異樣,肯定會早早準備。」

  北遼歷來虎視眈眈,陳國戰敗時,顧知安也曾到過滄州,去了一趟室韋都護府,北遼有所忌憚,每年有小摩擦倒也並無戰事。

  但這兩個月來,異動頻頻,怕是真有心挑起戰事。

  「解決北遼再談西涼,那份地圖和玉璽,確認過後才能安心。」幸好地圖才顧知安手裡,不管其餘人手裡有沒有這東西,他們都必須要再去一趟,確認過後才能徹底放下心。

  「北部室韋,皇上待他們倒是比待顧家真心,從先帝到現在的皇上,對室韋一族無比放心,不過,我見過室韋將軍一回,的確是個能人,回來後和老頭提起,連他都心有佩服,看來若是同北遼開戰,還不一定有用到我的時候。」

  「希望如此。」

  可北遼養精蓄銳多年,如果真的傾盡全力,那北部室韋一族如何能抵抗得了,據他了解,都護府內只有三十萬的兵力,怎麼可能抵擋得住北遼全部兵力。

  北遼能在北方安然多年,一是兵力強盛,二是周遭並無強國能同北遼抗衡,不是被吞併就是年年上貢,根本無力反抗。

  「說到這個,幸好咱們皇帝年幼,否則還真的——」

  「怕和親嗎?」

  「和親不是歷朝歷代的手段嗎?」顧知安嘲諷道:「不過,咱們如今也不用擔心,你看小皇帝現在若是真的對王皇后動了心,那就是個死心眼,除非王皇后自食惡果,否則怕來十個和親公主也不會動搖他的心。」

  聞言林昭忍不住笑道:「你倒是對他了解,我以為對他那樣討厭是一點也不想打聽他的事。」

  「你能把阿滿安排在他身邊難道我不能?」

  「嘖。」

  「詔書什麼時候下?既然王皇后已經入宮,那必定是要下詔冊封,封后大典推遲,這事可不能推遲。」顧知安忽然想起這事,不過如今下詔也是送到各個大臣府上,再以昭告天下。

  可如今疫情無法控制,若是昭告天下怕是要引起民憤,到時——

  顧知安所想便是林昭所想,這個時候昭告天下不是個明智的決定。嬴烙雖登基五年,可到底年輕,是個年輕的帝王,根基不穩,絕對不能引起民怨。

  「這位王皇后有何長處能讓張之蘊和小皇帝都對他另眼相看?」林昭倒是沒回答顧知安的話,反而問起這個。

  「醫術,這位王皇后和方毓書一樣,醫術精湛,精通醫理。」

  「那看來,你早有打算?」

  「有膽回京城來,那自然是該早做準備,其實這件事情,也不全是我的想法,回京前,老頭就告訴我了,不過倒不是給小皇帝物色皇后,而是打算給我物色的。」顧知安說著打量起林昭臉色。

  完了,怎麼提了這茬。

  林昭挑起眉,覺得顧知安近來愈發不知廉恥,也越來越囂張了。上下打量一番直接把人推開,「顧知安,我發覺,你病了倒是像個無賴 。」

  「這不是以前嗎?都是過去了。」

  「若……」

  「沒有如果。」

  顧知安打斷林昭的話,低嘆一聲,「誰都當你是個心大的,不在乎從前那些事,也就我知道你是個心眼小的,明明在乎的要命,不說月薇,便是忘憂你都放心不下,一步步引著他和沈月楓成了兩情相悅,連夭夭那個小丫頭都被你先打發了。」

  聞言林昭面上有一絲窘迫,被人揭穿了心思,還是這種心思,這個人還是顧知安,讓他多年的修養險些不成樣。

  深吸一口氣,臉上的窘迫化作一抹笑,「是,我心眼小得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