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家安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來有些不太確定的李青峰一家子也決定留在京城了,他們都是有手藝的人,現在手底下也有一大幫子能幹的徒弟,經歷了成功就想往更高處走。【最新章節閱讀】

  聽了柳世傑這樣的安排以後,他們覺得挺好,真的,既然下定決心了,這老幼婦女就不用來回跑趟了,臨時決定學柳世傑。

  男人們回家安排鋪子、徒弟的去處和管理的人手,女人們在京城等著就好,讓李青山這邊先給安排一個地方。

  安排告一段落之後,也到了該用飯的時間,胡氏那邊指揮著做了一大桌子的菜,滿滿的擺了好幾桌子。

  自從李青峰他們來了之後,每次吃飯都不是一桌兩桌可以解決的,飯廳里擺不下,另外收拾了另一個房間加上幾張桌子。

  今天李慧回門,正是一些,男人們一邊,女人一邊,加上小孩子,十分的熱鬧,而李慧也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還好先前大家已經問了挺多的了,要不然李慧覺得真心招架不住,家裡人實在是太關心她了。

  飯後,這麼多小孩子,有精力十分充沛的,也沒有午睡的時間,不管在哪裡,都有小孩子吵鬧的時間,李慧這會兒才覺得,王府里挺好的,一個兩個孩子鬧騰的話還好,十個八個就受不了了。

  不知道以前在家裡怎麼忍受的?可能是突然間多了兩倍,就受不了了,還好不用待太久。

  啊?怎麼可以有這種想法?李慧拍拍腦袋,怎麼才嫁出去幾天就開始嫌棄了?這可是不對的,不過王府里的日子太舒心了,捨不得啊!

  下午的時候,太陽落山,天色漸漸變暗,東方夜和李慧準備離開,胡氏她們裝了很多自己做的好吃的作為回禮,雖然不值錢,但是在李慧心中,這都是無價的。

  馬車上,兩人相坐無言,過了一會兒,東方夜開口:「慧兒,你覺不覺得需要換個大宅子了,我是說爹娘那裡!」

  顯然兩個人都想到了這個,隨著家裡人也來越多,下人也越來越多,三進的院子顯得有些小了,特別是李青峰他們過來之後,更覺得擠了,沒有以前寬敞小院的感覺。

  「是該換個院子了,要不回頭你和小叔說一聲?家裡也不是沒錢,換個大點的住著舒服!」李慧點點頭。

  其實最舒服的就是李家村的宅子,每房一個院子,地方大房間多,實在不行了還可以擴建,只是京城找不到那麼大的地方。

  「行,我讓寒他們看看,有沒有願意賣的大點的院子,咱們那會兒想的不周到,應該一開始我就買個大的的。」

  「相公,這也不是你的錯,要是你買太大了,爺爺乃乃他們說不定還不同意呢,肯定覺得花了不少的錢,你不要又不高興。」

  李慧依偎在東方夜的懷裡,感受他暖暖的溫度傳到自己身上,十分舒服。

  「恩,這次就交給我了,保證夠大夠氣派。」其實他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地方,不過估摸著要好好的整修一番,回頭再說,給她一個驚喜,東方夜嬤嬤的想著李慧驚喜的笑容,偷偷笑了。

  王府里的日子又恢復了平靜,看看帳本,處理一下東方夜底下的幾個產業的帳冊,李慧還是比較清閒的,至於以前的豪情壯志,好吧,已經被夜王爺養沒了,

  溫室一樣的生活實在是太舒服了,讓人懶洋洋的不想動彈,李慧就是這樣,只要有刺激她的事情存在,她就有無限的動力和經歷。

  要是生活一直平淡無奇,那就沒有什麼激情,完全沒有奮鬥的**,不過東方夜很喜歡她這樣的表現,乖乖的像一隻溫順的小貓。

  李家這邊,商定了要離開,幾個大男人就不願意拖沓,在李慧回門後的第三天就收拾東西離開了。

  這一行只有幾個男人和李吉祥一家,李吉祥他們沒有來京城的想法,雖然娘家在這邊。

  不定居在京城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鄉下還有王大山的爹娘,沒有丟下他們來京城的道理,要是把他們帶過來,所有人都過得不安生。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李吉祥和王大山都是比較老實憨厚的性格,不適合京城繁華的生活,在鄉下那種淳樸的環境裡,反而生活的很舒坦。

  相對來說,李青峰和柳世傑他們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更適合來京城生活,這麼多年的生意上的歷練,他們也圓滑不少。

  沒有那麼多的老幼,行程快了很多,家眷都在京城,男人們自然儘快的趕時間,快點處理好快點開始京城的事業。

  李家村的人在經歷了李青山一家搬到京城,出了一個尊貴的王妃,李青峰一家再次搬家來村里和大家告別的時候,已經淡定了,李家已經站在了大家不能企及的高度。

  其實兩家除了鋪子之外,田地也不少,是這麼多年陸陸續續置辦下來的,作為農民的他們捨不得賣掉。

  最後李安松和柳世傑都是找人管理家裡的田地,每年把糧食的收成換成銀兩送到京城,他們總覺得沒有田地不踏實。

  來來回回都是幾個年輕的勞力,速度很快,再次返回京城的時候,一共用了四十天時間,京城的一切也準備妥當了。

  柳世傑的蘑菇可以開始種植,李青峰這邊的家具鋪子也可以開業了,李家再一次完成了極大的轉變。

  這一段時間,李慧和東方夜生活的挺安心,一個多月的時間,她也適應了自己的身份,也習慣了出門丫鬟一大堆的生活。

  一躍成為東陵第二尊貴的女人,是眾多女人羨慕的對象,因此,很多宴會賞花宴之類的都會邀請李慧去。

  李慧真的不喜歡這種場合,整天閒的沒事兒的女人除了勾心鬥角什麼都不會,有那時間李慧覺得還不如照看照看自己的鋪子。

  「不想去就不去!」東方夜給她極大的支持,不用勉強自己。

  雖是這麼說,但是也不能每個人都不去,先不說東方夜這邊,李慧也要為李家那邊著想,別人不敢說夜王府的閒話,但是會說李家的。

  大家會覺得李家的家教不行,出了一個夜王妃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也會疏遠李玉錦李玉謙他們。

  所以李慧也參加了幾次宴會,就算有人看她不順眼,身份在那,也不敢太放肆,更何況李慧深得東方夜的寵愛,這就是最有利的護身符,比夜王妃這個稱呼還有用。

  李慧不會主動和別人交惡,但是也不會任由別人欺負,一開始會有人明里暗裡的說一些什麼,都讓李慧巧妙地避開了,同時也給了那些人幾個軟釘子,幾次下來,大家也都知道李慧不簡單。

  本來準備回娘家的,但是又有人給王府送了帖子,邀請她參加楊國公府的宴會。有些拒絕不了。

  雖然現在楊國公府在京城的名聲大不如從前,但也是世家之一,一等爵位,可以世襲,不過沒有實權。

  說起來楊國公府,已經去世的老楊國公和先帝是一起打江山的兄弟,立下了汗馬功勞,天下安定之後,被封了楊國公的稱號,一時之間風頭正盛,蓋過了當時的宰相。

  不過後來楊國公由於戰場上的舊傷,加上後來沒有調養好,早早的就去世了,爵位雖然保留下來了,但是後代中沒有擅武的,漸漸沒落了,漸漸地朝文人這方面發展。

  自從東方洛登基,楊國公府也出了幾個讀書人,雖不是最優秀的,但是也算是勉強能撐得起台面,除此之外,京城的人要給楊國公府面子的原因就是皇帝的喜歡。

  他們家的人都是淡泊名利的性格,李慧有些拒絕不了。

  算了算了,反正回娘家也沒什麼大的事情,前兩天家裡人也都來王府里游完過了,過幾天也行。

  說起這個就是李家人第一次來王府,也是來看看李慧現在生活的地方,再有就是李秀快該出嫁了,和李慧相處的時間也不多了,走動的勤了一些。

  果然,王府里的景色不是其他地方能比的,大大小小的院落數都數不過來,占地面積大的不能想像,這是他們見過的最氣派的地方。

  道路兩旁都是擺放的造型奇特的花花草草,假山流水,環路迴廊,池塘游魚,美不勝收。涼亭里輕柔的薄紗,微風吹來,心曠神怡。

  「這裡是梅園,冬天的時候梅花盛開,景色十分的美,這裡是荷園......」李慧帶著家裡人,給他們介紹沿途的風景。

  顧名思義,什麼園裡面種植的什麼花就比較多,還是難得的稀有品種,以前東方夜不會在意這些的,都是王府里的下人在管理,後來李慧發現了之後,才制定了一個章程。

  這麼好的地方不欣賞就浪費了,她要好好利用。

  雖然這個季節很多花還沒有開放,但是有下人經常修剪枯枝落葉,看著翠綠的一片,也挺好看的。

  「一會兒大家嘗嘗王府里廚子的手藝,很不錯的,接下來咱們慢慢看。」王府很大,一時半會兒逛不完,李慧提議休息。

  溫度正適宜的季節,飯菜安排到了涼亭里,還好涼亭夠大,看著小橋流水,欣賞著美景,品味著美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大人們還好,跟著李慧的介紹熟悉一下王府,小孩子就管不住了,家裡的地方比較小,為了他們的安全平時也不怎麼出門,來到王府撒了歡的開始跑著鬧著。

  還好王府里就李慧這麼一個女主人,下人們也都比較乖,照顧幾個小孩子盡心盡力,要不然就從以前看的宮斗宅斗劇里就能想出來會有多亂,只要女主在的地方,就會有Y謀存在。

  李慧慶幸自己沒有遇到那樣的,要不就煩死了。

  不過李家人也知道,這裡是王府,不是家裡,規矩什麼的做的還是挺好的,一天的時間,看到李慧生活的地方,終於放心了。

  思緒到了這裡,李慧不由的笑了,家裡幾個小P孩那天可是禍害了不少東西,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小孩子最喜歡的。

  走的時候渾身衣服都濕透了,王府里也沒有小孩子衣服,還好天氣已經暖和了,距離也不遠,王府里派了好幾輛馬車去送他們。

  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是輕鬆的,和參加宴會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不過呢,為了融入這個生活環境,李慧也在努力的改變,從心理上適應這種生活,而不單單是表面上的適應。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聲音打斷了李慧的思緒:「王妃,明天宴會要用的衣服準備好了,您要試試嗎?」是陶嬤嬤一如既往冷漠又不失溫和的聲音。

  「好,陶嬤嬤辛苦了!」王府里有自己的針線房,每次需要穿的衣服都由她們做,做完了之後拿過來給李慧試試,然後陶嬤嬤會搭配好宴會時要配的髮簪和妝容。

  真的想電視裡演的那種貴族奢華無比的生活,其實比電視裡演的還誇張,李慧每次心理上都有點接受不了,針線房的下人和伺候她的丫鬟,浩浩蕩蕩的一群。

  其實根本不用這樣的,不過也是這個時代的特徵,每個大戶人家都這樣,她就要適應。

  其實想想吧,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的下人,一共就兩個主子,直接服侍他們的十幾個,為了這十幾個,還要多請廚子,針線房的下人,洗衣服的下人,這都是一連串的效應。

  就像是一個循環系統,有了一種生物的存在之後,為了與之相對應的生活,就會有其他的生物,就是一個食物鏈,然後越來越多,組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王府就是這樣,為了一級級的達到平衡,一共有八十多個下人,每天光養著這些人都是一筆開銷。

  李慧再次感嘆一番,這就是封建主義的生活,其實若是沒有這些,也可以生活的很好的,比如以前的李家。

  不過當你適應了好的生活之後,就很難適應原來的貧困。

  想到這裡的時候,在春柳夏荷的幫助下,李慧已經換好了衣服。

  只見鏡子裡一抹曼妙的身影,一襲紅色的長裙,胸前設計成斜對襟,寬寬的袖子襯得腰身不盈一握,腰間的腰帶恰如其分的讓下半身的裙子更顯修長。

  房間裡,一片安靜......(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