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謝先生,您吃點東西。”
他垂下腦袋,安分守己的叫了謝濯一聲,刻意看向足尖的眼睛顯然是欲蓋彌彰了,從謝濯到此以後,謝濯經手的每一件東西,他都仔細查過。
“……啊,多謝。”
謝濯筆尖一頓,稍有不安的傾了傾身,他匆匆放下毛筆將畫紙捲起,而後才回神接過了卓桑的熱湯。
雞湯補身,加進去的藥材安神,謝濯用過雞湯後便困得眼皮打架,他草草梳洗一番便吹了燭火去榻上歇著,他近來疲得厲害,剛躺下沒多久就打起了輕微的鼾聲。
子夜前後,卓桑再度進了謝濯的帳房,他手腳輕到不可察覺,只是人影一閃便帶出了謝濯收好的紙張。
狄驄連下密令催促他盯住地圖的進程,他身為人臣,無法抗命,他將那畫紙待到月下明亮的地方小心展開,正欲仔細觀看,結果恰有烏雲蔽月,擋去了他眼前的光亮。
他揉了揉眼角重新定睛去看,清冷的星光代替月光穿透雲層,和那久久縈繞在孤星周圍的碎光一起映亮了他手中的畫紙。
——那畫上根本不是什麼途沒林的地圖,而是一個臥在梨花樹下淺眠的英俊青年,他著一身玄色龍袍,正眉目低合睡得安穩,身邊還趴著三隻巴掌大的小奶貓。
第24章
長佑城,荀府。
荀遠道送走一干同僚,已是月上中天,他捏了捏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在心裡親切備至的問候了蕭祈全家。
自謝濯走後,蕭祈原形畢露,行事作風再無顧忌,原先朝中人大多覺得謝濯把持大局干預太多,而今謝濯一走,他們才發現若非謝濯有意制約,蕭祈恐怕早就將朝局攪得個底朝天了。
蕭祈治國是純粹的武治,他性子直,玩不來花花綠綠的心眼,他麾下臣子也必須如此。
自古君王少不了各類牽制,前朝重臣、後宮外戚、皇氏血親,只是蕭祈一個都不在乎。蕭氏人脈凋零,後宮空無一人,他唯一的桎梏就是朝中倚老賣老的老頭和那些仗著有點功績和民心就指點江山的重臣。
謝濯已經替他肅清了大半朝堂,後提拔起的青年才俊大多數跟他相似的直腸子,謝濯看人極准,朝中各部主事基本都是聽從蕭祈調配的新人,只有幾個份量太重的老爺子除外,但他們身邊的副手也大多都是謝濯安插進去的人。
蕭祈動得大刀闊斧,他減俸祿、收實權、充國庫,靠戰功與政績在位的尚可逃過一劫,但靠著資歷攀附上位的則無一倖免。
他做足了窮兵黷武的做派,卯足了勁要跟燕楚死磕到底,但凡有腦子的都能看出來蕭祈這一戰是抱著必勝的心念,辰梁人的血性是刻在骨子裡的,他們被燕楚壓制太久了,總要爭得翻身的一天。
這般景象,心繫家國的自然願意看到,可有些人不願意看到。
辰梁的根爛的太久了,對於昏昏中庸的權貴而言,一個厲兵秣馬收攏民心的君主是他們的大忌。
貪戀爵位與安逸的老臣還當蕭祈是束手束腳的稚嫩君王,他們在朝堂上聚眾起勢,指責蕭祈不顧形式,莽撞迎戰,他們似乎忘了就在不久之前,就是他們逼著蕭祈答應戎羌聯軍,將謝濯送去軍中。
不斬言官,不斬諫者是祖上留下的規矩,蕭祈不能破,於是他便像是看猴戲一般坐在金殿之上津津有味的瞧著。
老臣們義憤填膺,捶胸頓足,不停的勸他不要與燕楚硬碰硬,更有甚者還要將聯軍之盟撕毀作廢,只讓戎羌去跟燕楚死戰,然後坐山觀虎鬥。
蕭祈不喜不怒,只是久久不語,待下頭的老臣們開始以死相逼,他才抻了個懶腰緩步走下台階。
所有人都以為他是要攙扶起正要撞柱死諫的老爺子,可令人目瞪口呆的是,他居然伸手擋開了柱邊的御前侍衛,並且溫言細語的囑咐他再往邊上點,小心濺上血弄髒衣服。
鬧劇被迫中止在最歇斯底里的高潮,蕭祈見那老頭僵住不動,還特意抬手鉗著人家後頸,體貼之極的將那瘦雞一樣的老臣死死按去了龍柱上頭。
他在滿朝唏噓中勾起唇角微微一笑,抖若篩康的老臣昏庸了一輩子,哪有什麼骨氣,他在蕭祈的鉗制下嚇破了膽,只怕自己生生被蕭祈掐死。
直到這一刻,他們才終於想起了蕭祈是那個命中亂天下的修羅轉世,可這已經太晚了。
走投無路的老臣們只能紛紛求救於荀遠道,荀遠道骨子裡不算正派,他市井出身,受這幫人的氣受了半輩子,如今有這種機會,他當然不會手軟。
他跟蕭祈君臣一心一唱一和,蕭祈負責嚇人,他負責坑人,最終連蒙帶誆的哄得這幫老頭吐出全部家財換條活路。
訛完了錢,還有正事要做,荀遠道回書房自己溫了壺好酒,衛凌關了酒館隨謝濯一起去前線,他和淨塵那佛心不純的和尚趁機逼著小守湛鑽洞,連著從衛家酒窖里順了好幾壇佳釀。
酒香醇厚,暖身驅寒,荀遠道端坐桌前翻開了堆成山的奏摺,蕭祈面上肆意妄為,背地裡卻謹慎之極,回復要事的摺子批過後都先交由他看,待他認可才會返給每個臣子。
他照往常一樣仔細翻看,蕭祈近來思事行文都愈發穩妥,照以往相比算是突飛猛進,他飲盡一盞溫酒,正是滿心欣慰,結果就瞥見那這奏摺一角上,墨色的貓爪印連成了一串,硬是蓋過了代表君王的硃砂正印。
他垂下腦袋,安分守己的叫了謝濯一聲,刻意看向足尖的眼睛顯然是欲蓋彌彰了,從謝濯到此以後,謝濯經手的每一件東西,他都仔細查過。
“……啊,多謝。”
謝濯筆尖一頓,稍有不安的傾了傾身,他匆匆放下毛筆將畫紙捲起,而後才回神接過了卓桑的熱湯。
雞湯補身,加進去的藥材安神,謝濯用過雞湯後便困得眼皮打架,他草草梳洗一番便吹了燭火去榻上歇著,他近來疲得厲害,剛躺下沒多久就打起了輕微的鼾聲。
子夜前後,卓桑再度進了謝濯的帳房,他手腳輕到不可察覺,只是人影一閃便帶出了謝濯收好的紙張。
狄驄連下密令催促他盯住地圖的進程,他身為人臣,無法抗命,他將那畫紙待到月下明亮的地方小心展開,正欲仔細觀看,結果恰有烏雲蔽月,擋去了他眼前的光亮。
他揉了揉眼角重新定睛去看,清冷的星光代替月光穿透雲層,和那久久縈繞在孤星周圍的碎光一起映亮了他手中的畫紙。
——那畫上根本不是什麼途沒林的地圖,而是一個臥在梨花樹下淺眠的英俊青年,他著一身玄色龍袍,正眉目低合睡得安穩,身邊還趴著三隻巴掌大的小奶貓。
第24章
長佑城,荀府。
荀遠道送走一干同僚,已是月上中天,他捏了捏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在心裡親切備至的問候了蕭祈全家。
自謝濯走後,蕭祈原形畢露,行事作風再無顧忌,原先朝中人大多覺得謝濯把持大局干預太多,而今謝濯一走,他們才發現若非謝濯有意制約,蕭祈恐怕早就將朝局攪得個底朝天了。
蕭祈治國是純粹的武治,他性子直,玩不來花花綠綠的心眼,他麾下臣子也必須如此。
自古君王少不了各類牽制,前朝重臣、後宮外戚、皇氏血親,只是蕭祈一個都不在乎。蕭氏人脈凋零,後宮空無一人,他唯一的桎梏就是朝中倚老賣老的老頭和那些仗著有點功績和民心就指點江山的重臣。
謝濯已經替他肅清了大半朝堂,後提拔起的青年才俊大多數跟他相似的直腸子,謝濯看人極准,朝中各部主事基本都是聽從蕭祈調配的新人,只有幾個份量太重的老爺子除外,但他們身邊的副手也大多都是謝濯安插進去的人。
蕭祈動得大刀闊斧,他減俸祿、收實權、充國庫,靠戰功與政績在位的尚可逃過一劫,但靠著資歷攀附上位的則無一倖免。
他做足了窮兵黷武的做派,卯足了勁要跟燕楚死磕到底,但凡有腦子的都能看出來蕭祈這一戰是抱著必勝的心念,辰梁人的血性是刻在骨子裡的,他們被燕楚壓制太久了,總要爭得翻身的一天。
這般景象,心繫家國的自然願意看到,可有些人不願意看到。
辰梁的根爛的太久了,對於昏昏中庸的權貴而言,一個厲兵秣馬收攏民心的君主是他們的大忌。
貪戀爵位與安逸的老臣還當蕭祈是束手束腳的稚嫩君王,他們在朝堂上聚眾起勢,指責蕭祈不顧形式,莽撞迎戰,他們似乎忘了就在不久之前,就是他們逼著蕭祈答應戎羌聯軍,將謝濯送去軍中。
不斬言官,不斬諫者是祖上留下的規矩,蕭祈不能破,於是他便像是看猴戲一般坐在金殿之上津津有味的瞧著。
老臣們義憤填膺,捶胸頓足,不停的勸他不要與燕楚硬碰硬,更有甚者還要將聯軍之盟撕毀作廢,只讓戎羌去跟燕楚死戰,然後坐山觀虎鬥。
蕭祈不喜不怒,只是久久不語,待下頭的老臣們開始以死相逼,他才抻了個懶腰緩步走下台階。
所有人都以為他是要攙扶起正要撞柱死諫的老爺子,可令人目瞪口呆的是,他居然伸手擋開了柱邊的御前侍衛,並且溫言細語的囑咐他再往邊上點,小心濺上血弄髒衣服。
鬧劇被迫中止在最歇斯底里的高潮,蕭祈見那老頭僵住不動,還特意抬手鉗著人家後頸,體貼之極的將那瘦雞一樣的老臣死死按去了龍柱上頭。
他在滿朝唏噓中勾起唇角微微一笑,抖若篩康的老臣昏庸了一輩子,哪有什麼骨氣,他在蕭祈的鉗制下嚇破了膽,只怕自己生生被蕭祈掐死。
直到這一刻,他們才終於想起了蕭祈是那個命中亂天下的修羅轉世,可這已經太晚了。
走投無路的老臣們只能紛紛求救於荀遠道,荀遠道骨子裡不算正派,他市井出身,受這幫人的氣受了半輩子,如今有這種機會,他當然不會手軟。
他跟蕭祈君臣一心一唱一和,蕭祈負責嚇人,他負責坑人,最終連蒙帶誆的哄得這幫老頭吐出全部家財換條活路。
訛完了錢,還有正事要做,荀遠道回書房自己溫了壺好酒,衛凌關了酒館隨謝濯一起去前線,他和淨塵那佛心不純的和尚趁機逼著小守湛鑽洞,連著從衛家酒窖里順了好幾壇佳釀。
酒香醇厚,暖身驅寒,荀遠道端坐桌前翻開了堆成山的奏摺,蕭祈面上肆意妄為,背地裡卻謹慎之極,回復要事的摺子批過後都先交由他看,待他認可才會返給每個臣子。
他照往常一樣仔細翻看,蕭祈近來思事行文都愈發穩妥,照以往相比算是突飛猛進,他飲盡一盞溫酒,正是滿心欣慰,結果就瞥見那這奏摺一角上,墨色的貓爪印連成了一串,硬是蓋過了代表君王的硃砂正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