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知情人明白他是為謝濯隨軍做準備,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在給謝濯包嫁妝。
除此之外,蕭祈愣是兩天沒合眼,夜裡學著穿針引線,給謝濯改了自己貼身的軟甲,又再三叫起困得神志模糊的謝濯給他惡補怎麼著甲才最安全穩妥。
軍師一職,是放在營房裡好生供起來的,更何況謝濯身份特殊,聯軍雙方都會特意照顧他,可蕭祈始終不安心。
他一副昏君做派,瘋了個徹底,先是逼著褚釗簽字畫押立軍令狀,以護不住謝濯就要送阿澤出家為條件,差點氣得褚釗就地造反;而折騰完褚釗還不算完,他還抽空將前來道歉的狄驤堵在牆角毒打了一頓,一招一式全是衝著臉去;最後他又強行封了衛凌的棋館和住處,大手一揮將衛凌連人帶夥計一起逐出長佑城,趕去關口的窮鄉僻壤開店,美其名曰支援地方,發家致富。
寢殿裡雞飛狗跳了兩天半,第三天下午,本要跟著謝濯一同隨軍的阿澤被褚釗扛出了宮去好好教育,鼻青臉腫的狄驤被衛凌遷怒,又挨了一頓打,只能揣著滿腹辛酸離開辰梁去調遣自己的軍隊。
閒人一走,宮裡才徹底清淨,蕭祈終於忙活完了堆成山的大包小卷,他癱坐在地,對著空蕩許多的寢宮發了會呆,這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離別在即。
他愣神的功夫,謝濯叼著沒吃完的糖糕跪坐去他身邊,白淨的腮幫子塞得一鼓一鼓的,謝濯未雨綢繆,拆下了頭上斷簪,塞去他掌心,又提前吻上了他的眼角,堵住了咸兮兮的淚珠。
“你摔壞的,你修好,回來我要檢查的。”
“.…..好。”
白玉一斷兩截,中間只用紅繩配上軟皮草草纏著,蕭祈鼻子一皺,眼看形勢不妙,謝濯眼疾手快,捧起他一張俊臉往中間一擠一搓,斬釘截鐵的杜絕了他再掉貓尿的可能。
“東街有不少手藝人,你好好去學著鑲,弄點金子箍上,我只要你親手鑲得,別人再好的手藝都不行。”
正月未過,辰梁應戎羌盟約,遣精兵先行越州前線。
啟程那日,蕭祈上城樓親自為兵將踐行,謝濯一身青衫狐裘,烏髮高束,眉目如畫,他領軍師之職,策馬於褚釗副位,與城樓上的蕭祈遙遙拜別。
坊間那些蕭祈不忍放他遠行,欲尋人易容替代的流言不攻自破,待杯酒飲盡,盞傾馬嘶,謝濯照蕭祈教他那般勒馬回身,疾馳而去,沒有回頭多看一眼。
蕭祈亦是如此,他先於所有人轉過身去下了城樓,尚未回暖的風迎面而來,吹得他重新制好的冠上珠簾悉索作響。
“陛下。”
荀遠道拱手一拜,迎著蕭祈走下城樓,他這些日操勞過度腿疾復發,上不得台階。
老臣佝僂,鬚髮花白,荀遠道在短短几日裡蒼老了不少,他是真將謝濯視作摯交小友,若有餘地,他斷不會逼著蕭祈將謝濯送走,可國難當頭,他必須做這個惡人。
“回宮吧,不必再送了。”
蕭祈目光清明,他沉聲開口,不喜不悲的跟荀遠道擦肩而過,玄色的龍袍鴉黑厚重,他抬起血肉模糊的右手扶正了自己的冠冕,殷紅的血水從他掌中刀口沿著手腕蜿蜒而下。
他不想遷怒於任何人,他沒有那個閒工夫,謝濯走後,他要比先前勤勉百倍,理政治國,早日蓄起絕地反擊的國力,他以此血為誓,這必定是他與謝濯的最後一次離別。
第22章
越州,途沒林,三國交界之地。
已是破曉時分,這處林子依舊遮天蔽日,不見半分光亮。
途沒林,窮途末路之林。昔年國域未分,巫教盛行,昌榮一時,各族部落民不聊生,不堪其擾,終扯旗造反,聯手抗巫,最終逼得巫教退守於此,又經數年才被漸漸剿殺絕跡。
在此之前,這林子已有數百年的光陰,林中本就有毒瘴肆虐,後又被巫教留下了數不盡的毒蟲毒蛇,根本不容外人踏足,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絕境。
後來,戎羌與燕楚各立為國,燕楚借山地之勢屹立西南,北鄰高山,隔斷戎羌草原,東修工事扛拒戎羌騎兵,而中間最要命的平原關口,便是靠著茫茫瘴林,拒敵於國門。
蕭氏先祖本是駐守東側抗擊戎羌的燕楚重臣,後因憐憫修築工事的勞工命如草芥而屢遭貶斥,待到兩國戰時,燕楚權貴主張先議和割地再想方設法引瘴毒東流,一舉將戎羌滅族。
蕭氏耿直剛烈,不願同流合污,更不願用下作手段殃及無辜百姓,於是索性抗旨出軍,與戎羌決一死戰,收復東境流民失地。
戎羌與蕭氏世代征戰,戰得久了倒也惺惺相惜,戎羌王佩服蕭氏磊落正派,不用毒計,於是便退讓一步,擁戴蕭氏自立門戶,並以西邊瘴林所在為界,從此將東邊地界一分為二,與燕楚三分天下,拉著同蕭氏一起成了燕楚的心腹大患。
這百餘年間,也曾有不信邪的人想橫穿瘴林,尋個奇襲之路,但都是有去無回,只是多給林中添上些白骨而已。於是三國駐兵漸漸約定俗成,均不在途沒林附近浪費兵力,各國將領也恨不得離這吃人的林子越遠越好,省得夜裡叫傾巢而出的毒蟲吞噬殆盡。
狄驤杵著刀守在林邊,困得兩眼青黑,他已經在林邊守了一天一夜,悉悉索索的蛇蟲動靜刺得他根本合不了眼,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響只會在石灰剛撒進去的時候停下一會,很快就會捲土重來。
除此之外,蕭祈愣是兩天沒合眼,夜裡學著穿針引線,給謝濯改了自己貼身的軟甲,又再三叫起困得神志模糊的謝濯給他惡補怎麼著甲才最安全穩妥。
軍師一職,是放在營房裡好生供起來的,更何況謝濯身份特殊,聯軍雙方都會特意照顧他,可蕭祈始終不安心。
他一副昏君做派,瘋了個徹底,先是逼著褚釗簽字畫押立軍令狀,以護不住謝濯就要送阿澤出家為條件,差點氣得褚釗就地造反;而折騰完褚釗還不算完,他還抽空將前來道歉的狄驤堵在牆角毒打了一頓,一招一式全是衝著臉去;最後他又強行封了衛凌的棋館和住處,大手一揮將衛凌連人帶夥計一起逐出長佑城,趕去關口的窮鄉僻壤開店,美其名曰支援地方,發家致富。
寢殿裡雞飛狗跳了兩天半,第三天下午,本要跟著謝濯一同隨軍的阿澤被褚釗扛出了宮去好好教育,鼻青臉腫的狄驤被衛凌遷怒,又挨了一頓打,只能揣著滿腹辛酸離開辰梁去調遣自己的軍隊。
閒人一走,宮裡才徹底清淨,蕭祈終於忙活完了堆成山的大包小卷,他癱坐在地,對著空蕩許多的寢宮發了會呆,這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離別在即。
他愣神的功夫,謝濯叼著沒吃完的糖糕跪坐去他身邊,白淨的腮幫子塞得一鼓一鼓的,謝濯未雨綢繆,拆下了頭上斷簪,塞去他掌心,又提前吻上了他的眼角,堵住了咸兮兮的淚珠。
“你摔壞的,你修好,回來我要檢查的。”
“.…..好。”
白玉一斷兩截,中間只用紅繩配上軟皮草草纏著,蕭祈鼻子一皺,眼看形勢不妙,謝濯眼疾手快,捧起他一張俊臉往中間一擠一搓,斬釘截鐵的杜絕了他再掉貓尿的可能。
“東街有不少手藝人,你好好去學著鑲,弄點金子箍上,我只要你親手鑲得,別人再好的手藝都不行。”
正月未過,辰梁應戎羌盟約,遣精兵先行越州前線。
啟程那日,蕭祈上城樓親自為兵將踐行,謝濯一身青衫狐裘,烏髮高束,眉目如畫,他領軍師之職,策馬於褚釗副位,與城樓上的蕭祈遙遙拜別。
坊間那些蕭祈不忍放他遠行,欲尋人易容替代的流言不攻自破,待杯酒飲盡,盞傾馬嘶,謝濯照蕭祈教他那般勒馬回身,疾馳而去,沒有回頭多看一眼。
蕭祈亦是如此,他先於所有人轉過身去下了城樓,尚未回暖的風迎面而來,吹得他重新制好的冠上珠簾悉索作響。
“陛下。”
荀遠道拱手一拜,迎著蕭祈走下城樓,他這些日操勞過度腿疾復發,上不得台階。
老臣佝僂,鬚髮花白,荀遠道在短短几日裡蒼老了不少,他是真將謝濯視作摯交小友,若有餘地,他斷不會逼著蕭祈將謝濯送走,可國難當頭,他必須做這個惡人。
“回宮吧,不必再送了。”
蕭祈目光清明,他沉聲開口,不喜不悲的跟荀遠道擦肩而過,玄色的龍袍鴉黑厚重,他抬起血肉模糊的右手扶正了自己的冠冕,殷紅的血水從他掌中刀口沿著手腕蜿蜒而下。
他不想遷怒於任何人,他沒有那個閒工夫,謝濯走後,他要比先前勤勉百倍,理政治國,早日蓄起絕地反擊的國力,他以此血為誓,這必定是他與謝濯的最後一次離別。
第22章
越州,途沒林,三國交界之地。
已是破曉時分,這處林子依舊遮天蔽日,不見半分光亮。
途沒林,窮途末路之林。昔年國域未分,巫教盛行,昌榮一時,各族部落民不聊生,不堪其擾,終扯旗造反,聯手抗巫,最終逼得巫教退守於此,又經數年才被漸漸剿殺絕跡。
在此之前,這林子已有數百年的光陰,林中本就有毒瘴肆虐,後又被巫教留下了數不盡的毒蟲毒蛇,根本不容外人踏足,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絕境。
後來,戎羌與燕楚各立為國,燕楚借山地之勢屹立西南,北鄰高山,隔斷戎羌草原,東修工事扛拒戎羌騎兵,而中間最要命的平原關口,便是靠著茫茫瘴林,拒敵於國門。
蕭氏先祖本是駐守東側抗擊戎羌的燕楚重臣,後因憐憫修築工事的勞工命如草芥而屢遭貶斥,待到兩國戰時,燕楚權貴主張先議和割地再想方設法引瘴毒東流,一舉將戎羌滅族。
蕭氏耿直剛烈,不願同流合污,更不願用下作手段殃及無辜百姓,於是索性抗旨出軍,與戎羌決一死戰,收復東境流民失地。
戎羌與蕭氏世代征戰,戰得久了倒也惺惺相惜,戎羌王佩服蕭氏磊落正派,不用毒計,於是便退讓一步,擁戴蕭氏自立門戶,並以西邊瘴林所在為界,從此將東邊地界一分為二,與燕楚三分天下,拉著同蕭氏一起成了燕楚的心腹大患。
這百餘年間,也曾有不信邪的人想橫穿瘴林,尋個奇襲之路,但都是有去無回,只是多給林中添上些白骨而已。於是三國駐兵漸漸約定俗成,均不在途沒林附近浪費兵力,各國將領也恨不得離這吃人的林子越遠越好,省得夜裡叫傾巢而出的毒蟲吞噬殆盡。
狄驤杵著刀守在林邊,困得兩眼青黑,他已經在林邊守了一天一夜,悉悉索索的蛇蟲動靜刺得他根本合不了眼,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響只會在石灰剛撒進去的時候停下一會,很快就會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