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沈秋的狀態是騙不過父母的,何況明韶到底在父母輩眼裡是不是個能過日子的人根本不是個問題。這二人到底幸福不幸福,旁人也有置喙的權力。
明韶是不知道過日子是什麼的,不經人提醒,他甚至沒有想過沈秋想不想要孩子,會不會有一天突然想和人結婚,他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也有還房貸和養家餬口的壓力。
普通人的生活距離他實在太遠,明韶就像是才褪去藍膜睜開眼睛看著世界一樣,對普通人一無所知。
他現在和沈秋共處一室,卻開始覺得對方距離自己好遙遠,他是孤島,沈秋是燈塔,兩人遙遙相戀,跨過海天,但其實從未相遇,更不可能感同身受,同心同德。
而沈秋和明韶對視的時候其實心裡有一部分想著下午吃什麼,要不要吃宵夜,剩下的一部分想著該怎麼把明韶哄好。他心裡對父母並非沒有意見,不過這不是眼前最要緊的事。
知道他們全都是為了自己是一回事,但沈秋三番五次說過自己決心已定,還要插一手表達態度,就未免太不把沈秋當做理智而且健全的成年人。
但和父母大喊大叫鬧上一場又沒有必要。他的心堅定不移,和明韶的事也只是他自己說了算,決定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和父母吵架只是徒然顯得幼稚而已。
一個理智的成年人的情緒管理不一定是合理有度的,反而很可能根本不發泄。因為當你受過社會的毒打,體會過社畜的時間緊迫之後,有發泄情緒的功夫完全可以做更多的事,比如一刀兩斷,比如努力加餐飯,比如多掙幾個錢,甚至多喝點熱水。
人間沒有什麼事是多喝熱水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多喝點熱水。
沈秋處理自己的情緒輕車熟路,被當做無法自理的孩子產生的惱怒占據意識也就是一瞬間而已,緊接著他想到的問題就是怎麼處理明韶的情緒問題。在這件事上明韶真的是一塌糊塗。
並非是他不努力,只是明韶的情緒一直是得不到反饋的,他生氣也好,難過也好,甚至歇斯底里,自殘自傷,別人都不會改變對他的態度和給他反應,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完全的忽視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呈現出一種麻木與冷漠。
但他畢竟是個人,終有一日要感受到情緒的,戀愛的刺激足夠大了,現在明韶有了感覺。他既自卑又混亂,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控制,不過是憑藉直覺和本能而已。
正因如此沈秋相信他是個好孩子,他有太多問題,但從來沒有真的傷害過誰——安娜收到口紅之後和沈秋說過,一方面是對沈秋報備,一方面是“天啊他居然這麼體貼乖巧我沒有料到我好開心”。沈秋也為此很開心。
明韶正在逐漸變好,因此沈秋認為自己的磨損並不是一無所獲。或許他願意接受心理疏導,可以相信醫生到繼續吃藥的程度會更快,更平和,但現在這樣他也不覺得失望。過日子都是這樣的,一步一步慢慢來,不在於一朝一夕,而在於一餐一飯。
而明韶就很害怕。他一無所有,也習慣了一無所有,或者失去一切,因此過的是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一旦有了什麼,恨不得吃掉藏在肚子裡,只有這樣才覺得安全。
可沈秋不是食物,不是吃的,不能完完全全屬於他,他害怕太正常了。
沈秋站起身張開雙臂,把他摟進懷裡,按摩他堅硬的肩頸肌肉:“好了,繃這麼緊幹什麼,放鬆放鬆,乖。”
明韶被他哄慣了,慢慢鬆弛下來,也抱住他,小聲的,心虛的和他說話:“秋秋,我不想放手了,我好自私。”
這話其實挺讓沈秋意外。他以為明韶又會說我配不上你,我一點也不好,沒想到這次倒是新鮮,明韶居然改換了思路,也換了個說法。他倒不覺得這算什麼自私,靠在明韶肩上溫柔又散漫的哄他:“愛不是自私,我知道你愛我,不會傷害我,也不會離開我,你想和我在一起就不算自私。”
明韶顯然不好騙,還是悶悶的自說自話:“可是我想占著你,不管你是不是過別的生活更幸福,不管你想不想要小孩,要不要結婚,將來去哪裡,我都不想你去了,我想要你留下。”
“我想要你留下,和我在一起,不管我去哪裡,我想什麼,我要做什麼,秋秋……生死無悔。”
明韶什麼都好,只是太容易輕言生死。這是個後遺症,他見過生死了,也距離死太近,一個人如果開始自殘,那距離思考該怎麼自殺也不會遠了。何況如果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輕,死也就沒有那麼沉重了,甚至有時會顯得冰冷而甜美。
沈秋早習慣了他一張嘴死呀死的,就當沒聽到,把這段話做情話處理,拍了拍他的後背,又在他臉上親了一下:“我已經留下來了,別擔心。”
“今天食堂有小排骨,我們應該去吃飯了。”接著話題就毫無障礙的到了下午吃什麼,沈秋從明韶的懷抱里出來,三兩下收拾了桌面,正準備去拉這一米八小朋友的手,小朋友卻忽然把他抓得緊緊的,開始要保證了:“那你不聽他們的話嗎?”
“他們?”沈秋想過一圈生啊死啊看不看醫生啊,都想到小排骨了,哪裡還記得話題開頭在哪裡,脫口而出:“哪個他們?”
說完了想起來明韶在意的應該是自己的父母,組織語言的功夫明韶就挑明了:“你的爸爸媽媽,他們不喜歡我,也不想你和我在一起,你不會聽他們的話,也不會回去,對不對?”
明韶是不知道過日子是什麼的,不經人提醒,他甚至沒有想過沈秋想不想要孩子,會不會有一天突然想和人結婚,他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也有還房貸和養家餬口的壓力。
普通人的生活距離他實在太遠,明韶就像是才褪去藍膜睜開眼睛看著世界一樣,對普通人一無所知。
他現在和沈秋共處一室,卻開始覺得對方距離自己好遙遠,他是孤島,沈秋是燈塔,兩人遙遙相戀,跨過海天,但其實從未相遇,更不可能感同身受,同心同德。
而沈秋和明韶對視的時候其實心裡有一部分想著下午吃什麼,要不要吃宵夜,剩下的一部分想著該怎麼把明韶哄好。他心裡對父母並非沒有意見,不過這不是眼前最要緊的事。
知道他們全都是為了自己是一回事,但沈秋三番五次說過自己決心已定,還要插一手表達態度,就未免太不把沈秋當做理智而且健全的成年人。
但和父母大喊大叫鬧上一場又沒有必要。他的心堅定不移,和明韶的事也只是他自己說了算,決定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和父母吵架只是徒然顯得幼稚而已。
一個理智的成年人的情緒管理不一定是合理有度的,反而很可能根本不發泄。因為當你受過社會的毒打,體會過社畜的時間緊迫之後,有發泄情緒的功夫完全可以做更多的事,比如一刀兩斷,比如努力加餐飯,比如多掙幾個錢,甚至多喝點熱水。
人間沒有什麼事是多喝熱水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多喝點熱水。
沈秋處理自己的情緒輕車熟路,被當做無法自理的孩子產生的惱怒占據意識也就是一瞬間而已,緊接著他想到的問題就是怎麼處理明韶的情緒問題。在這件事上明韶真的是一塌糊塗。
並非是他不努力,只是明韶的情緒一直是得不到反饋的,他生氣也好,難過也好,甚至歇斯底里,自殘自傷,別人都不會改變對他的態度和給他反應,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完全的忽視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呈現出一種麻木與冷漠。
但他畢竟是個人,終有一日要感受到情緒的,戀愛的刺激足夠大了,現在明韶有了感覺。他既自卑又混亂,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控制,不過是憑藉直覺和本能而已。
正因如此沈秋相信他是個好孩子,他有太多問題,但從來沒有真的傷害過誰——安娜收到口紅之後和沈秋說過,一方面是對沈秋報備,一方面是“天啊他居然這麼體貼乖巧我沒有料到我好開心”。沈秋也為此很開心。
明韶正在逐漸變好,因此沈秋認為自己的磨損並不是一無所獲。或許他願意接受心理疏導,可以相信醫生到繼續吃藥的程度會更快,更平和,但現在這樣他也不覺得失望。過日子都是這樣的,一步一步慢慢來,不在於一朝一夕,而在於一餐一飯。
而明韶就很害怕。他一無所有,也習慣了一無所有,或者失去一切,因此過的是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一旦有了什麼,恨不得吃掉藏在肚子裡,只有這樣才覺得安全。
可沈秋不是食物,不是吃的,不能完完全全屬於他,他害怕太正常了。
沈秋站起身張開雙臂,把他摟進懷裡,按摩他堅硬的肩頸肌肉:“好了,繃這麼緊幹什麼,放鬆放鬆,乖。”
明韶被他哄慣了,慢慢鬆弛下來,也抱住他,小聲的,心虛的和他說話:“秋秋,我不想放手了,我好自私。”
這話其實挺讓沈秋意外。他以為明韶又會說我配不上你,我一點也不好,沒想到這次倒是新鮮,明韶居然改換了思路,也換了個說法。他倒不覺得這算什麼自私,靠在明韶肩上溫柔又散漫的哄他:“愛不是自私,我知道你愛我,不會傷害我,也不會離開我,你想和我在一起就不算自私。”
明韶顯然不好騙,還是悶悶的自說自話:“可是我想占著你,不管你是不是過別的生活更幸福,不管你想不想要小孩,要不要結婚,將來去哪裡,我都不想你去了,我想要你留下。”
“我想要你留下,和我在一起,不管我去哪裡,我想什麼,我要做什麼,秋秋……生死無悔。”
明韶什麼都好,只是太容易輕言生死。這是個後遺症,他見過生死了,也距離死太近,一個人如果開始自殘,那距離思考該怎麼自殺也不會遠了。何況如果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輕,死也就沒有那麼沉重了,甚至有時會顯得冰冷而甜美。
沈秋早習慣了他一張嘴死呀死的,就當沒聽到,把這段話做情話處理,拍了拍他的後背,又在他臉上親了一下:“我已經留下來了,別擔心。”
“今天食堂有小排骨,我們應該去吃飯了。”接著話題就毫無障礙的到了下午吃什麼,沈秋從明韶的懷抱里出來,三兩下收拾了桌面,正準備去拉這一米八小朋友的手,小朋友卻忽然把他抓得緊緊的,開始要保證了:“那你不聽他們的話嗎?”
“他們?”沈秋想過一圈生啊死啊看不看醫生啊,都想到小排骨了,哪裡還記得話題開頭在哪裡,脫口而出:“哪個他們?”
說完了想起來明韶在意的應該是自己的父母,組織語言的功夫明韶就挑明了:“你的爸爸媽媽,他們不喜歡我,也不想你和我在一起,你不會聽他們的話,也不會回去,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