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與民爭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園中大約尋了小半個時辰,宴會廳那邊傳來了一陣悠揚的琴聲,這琴聲是在提醒參加尋寶遊戲的人遊戲即將結束,要他們返回宴會廳。

  「還有地方沒找。」沈柏密頗感遺憾地道。「茁」字卡一直沒有,他已知今日拿到空卡了,但還心存僥倖。

  「沒辦法時間到了,我們回宴會廳吧。」沈丹遐雖是萬福山莊的東家,但這次安排尋寶遊戲,她沒參與,她遵守遊戲規則。

  「另外兩組應該也有地方沒找,我們不見得會輸。」徐朗彈了下手中的卡片。

  「應該沒人會象我二哥手氣這麼背的吧。」沈丹遐不太看好,兩對三,輸得可能性比較大。

  「先前有人說我是搭頭,有沒有都無所謂的,這下我真成搭頭,一張卡片都沒有,又著急了。」沈柏密壞笑道。

  沈丹遐橫他一眼,「我才沒著急呢,就是一個遊戲,輸贏一點都不重要。」

  「小九妹大氣。」徐朗贊道。

  沈丹遐嬌笑欠身道:「謝朗哥哥誇獎。」

  沈柏密看著這兩人,只覺得心塞。

  說話間,一行人進了宴會廳,程珏那組人已先回來了,接著高鋆等人也進來了。在姜春發的主持下,開始數尋到的卡片,高鋆這組,三人合計二十五張;徐朗這組因受沈柏密的拖累,縱然徐朗和沈丹遐一人有十二張,仍然輸給高鋆那一組;程珏這組,雖然程珏一人就有十六張,但譚家姐妹的不多,合計二十四張。

  尋寶遊戲的最終獲勝者是高鋆,姜春發拍拍巴掌,侍女捧著蓋著紅綢布的托盤進來了,後面還跟著幾個同樣裝束,同樣捧著蓋著紅綢布托盤的侍女。

  「恭喜王爺獲勝,這是一份小小的彩頭,雖不值多少銀子,但還請王爺笑納。」姜春發掀開紅綢布,露出放在托盤上銀制各式的九連環以及三種不同款式木製孔明鎖。九連環是這個時代固有的,孔明鎖是依照沈丹遐想法,讓巧匠做出來的。不過這個時空沒有三國,自然也就沒有諸葛孔明,因而這鎖的名字,沈丹遐改了一下,叫智力鎖。其他參與者的小禮物是木製拼圖,這也是沈丹遐利用前世所知,找人做出來的。

  高鋆沒有推辭,收下了這份禮物,並拿起一個圓形的孔明鎖放在手中把玩。

  姜春發讓侍女們撤去殘席,送上新的席面;大家坐下繼續吃,玩了這麼久,大家又有點餓了。前面的台子上,上來兩個說書的女先生,為眾人說書。

  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到申時末,賓主俱歡而散。沈家兄妹禮貌地送客人到園門外,高鋆左腳踩在馬車上,右腳踩在木杌上,回頭狀似漫不經心地問道:「沈九姑娘,這種智力鎖共有多少式樣?」

  「有……」沈丹遐剛說了一個字,就回過神來了,「這個問題,王爺該去問姜掌柜。」

  高鋆勾了下唇角,道:「這些有趣的玩意,拿出來賣,應該會有人買。」

  沈丹遐眉尖微蹙,道:「王爺身份尊貴,何必做與商戶爭利的事。」

  高鋆沒接話,笑了笑,拉開車門,坐進了馬車,沒錯,他就是要與商戶爭利,暗中培養勢力花費過大,現在入不敷出,生意興隆的萬福山莊就成了他盯上的一塊肥肉。調查後,他覺得只將萬福山莊奪過來還不夠,他要將沈丹遐控制在手中,讓她幫他掙銀子。

  沈丹遐完全不知道她被一條毒蛇給盯上了,送走陶家人,轉身上了自家馬車。回到家中,先去萱姿院給沈母問安。沈母正和譚鮑氏幾個在抹牌,玩得樂呵呵的。

  沈母玩興正濃,沒多留孫兒孫女們,打發他們離開。沈柏密兄妹三人和沈丹迼、沈丹迅回了三房正院。陶氏在翻看帳冊,看兒女進來,把帳冊往旁邊一丟,拉過小閨女,柔聲問道:「乖乖,玩得開心嗎?」

  「開心,謝謝母親。」沈丹遐依偎在陶氏身旁笑道。其實萬福山莊是她的產業,她想包園子是件最簡單不過的事,但陶氏特意為她包園子,讓她去玩,是陶氏一片慈母心。

  「傻丫頭,跟自己的親娘說什麼謝謝。」陶氏親昵地摸摸她的臉道。

  閒聊了幾句,沈丹迅知趣的拉著沈丹迼告退離開,沈丹遐找理由趕人了,「二哥,三哥,你們身上全是酒味,先回房洗洗,換身衣裳再過來。」

  陶氏雖沒聞到,但她一向寵愛沈丹遐,偏幫沈丹遐,立刻皺眉道:「你們這一身的酒味,太難聞了,趕緊去洗洗換身衣裳再過來吃飯。」

  沈柏密兄弟因飲了酒,不疑有他,乖乖的行禮告退。

  打發走沈柏密兄弟,沈丹遐端起杯子,抿了一口,猶豫片刻,決定直接問,「娘,您給我二哥挑的人家裡有沒有袁氏女啊?」

  「袁氏女?」陶氏心念一轉,「你二哥跟你說什麼了?」

  「二哥沒跟我說,是我自己發現的。」沈丹遐得意地笑道。

  「你二哥喜歡清音?」陶氏知道沈丹遐與袁清音交好,立刻就猜到了。

  沈丹遐驚訝地看著她,道:「娘,你好厲害。娘,你覺得清音做你大兒媳可以嗎?」

  「是你大哥娶親,他不著急,你急什麼?」陶氏嗔怪地笑問道。

  「娘,一家有女百家求,我這不是怕我二哥錯過好姻緣嘛。」沈丹遐噘著嘴,嬌聲道。

  「行啦,這事娘知道了,等問過你二哥的意思,再說。」陶氏輕輕推掇了沈丹遐一下,「你也回房換身衣裳,順便把那生辰禮收撿好。」

  沈丹遐把事情告訴了陶氏,也就安心的回了祉園。

  ------題外話------

  註:明朝第六個皇帝明英宗,就用了正統的年號,所以不是沒人用過。本文架空,用正統是為了體現文中皇帝的心虛,他是太子,卻不是正常即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