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出府赴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陶氏勾勾唇角,道:「十二姑娘沒什麼好說的,那我就好好說說吧。家中的姑娘們是嬌客,都是錦衣玉食養著,婆子婢女伺候著。十二姑娘更是打小就養在老太太身邊,眼界高,瞧不上我為她準備的東西,說是那些東西上不了台面,讓我留著賞給下人。這話,想來十二姑娘還記得吧?」

  「太太怎麼不說,準備的東西是什麼呢?」沈丹念毫不示弱地懟了回去。沈丹芙幾個庶出的都不知道該露出什麼樣的表情好了,這沈丹念是個二愣子吧?蠢得沒邊了。

  陶氏沒答沈丹念的話,看著沈母道:「老太太,要是二姑太太和三姑太太這麼跟您說話,您會怎麼做?教教我,我好有樣學樣。」

  沈母臉上的肥肉抖了抖,要是她那兩個庶女敢這麼跟她說話,她立馬禁她們的足,罰她們一天不許吃飯,抄《孝經》一百遍。可這話,她不能說,再者沈丹念不尊嫡母,是她明里暗裡教出來的。

  「時辰不早了,你們都出門作客去吧。」沈母迴避了陶氏的問題。

  陶氏沒抓著不放,似笑非笑地斜了眼沈丹念,和眾人一起退了出去。

  因為要出門,在萱姿院門外停著十幾頂小轎。轎子是專用於內院之中姑娘太太們的代步的,每個轎子由兩名粗壯僕婦抬著。沈老太爺亡故後,為了節省些,除了沈母的轎子還保留,其他人的都減掉了,今日因要走到二門去,距離稍遠了些。林氏昨兒上午就讓下人把轎子從庫房裡抬了出來,以備令日之用。

  各自在各自丫鬟的攙扶下上了小轎,不多時就到了二門外,在丫鬟的攙扶下,又各自下了小轎,在二門外停著五輛藍蓋藍幃錫頂馬車,除第一輛套的是馬車,另外四輛套的是馴騾。

  林氏帶著沈丹琦、沈丹琡和沈柏守上了第一輛馬車,沈丹瑤已定親,不方便出門作客,留在家中繡嫁妝。

  周氏帶著沈丹芠、沈丹蔚和沈丹芙上了第二輛馬車,沈柏寬不肯跟母親妹妹一起坐車,非要騎馬,周氏拗不過兒子,只得隨她去了。

  陶氏抱沈丹遐上馬車,回頭道:「十二姑娘這身太寒酸了,沒得出門丟沈家的臉,就不要去了,呆在家裡頭吧。」

  「我不。」沈丹念當然不願意,這還是她長這麼大第一次出門,她才不要留在家裡。可惜這事由不得她,陶氏雖不管家,但畢竟是府里的三太太,手頭又寬裕,齊婆子早就替她收賣了一大批人。

  沈丹念被人攔住,還被捂住了嘴,連尖叫聲都發出來。林氏沒管三房的事,她們嫡母庶女鬥法,她才不插手呢。做為嫡妻,對庶出的,就沒有喜歡的,長房雖沒庶女,卻有個更糟心的庶子。

  周氏看罷了熱鬧,放下車帘子,掃了眼沈丹芙,還好她這房的庶子庶女都還算省心。

  沈丹芙低眉垂目,一臉老實相,做為庶女,她很清楚,嫡母要拿捏庶女,不要太容易,現在還是小小的懲戒,若是三嬸母再心狠一些,將沈丹念嫁給一個不好的男人,那沈丹念一輩子就毀了,所以得罪誰,都不要得罪嫡母。

  等沈家人全上了車,車夫抖抖韁繩將馬車從角門駛了出去,婆子們這才放開沈丹念。沈丹念嚶嚀一聲,拔腳就往萱姿院跑,向沈母告陶氏的狀。

  沈母瞅著沈丹念因掙扎弄鬆的髮髻,深深地嘆了口氣,道:「你母親出身小門小戶,見識短,心眼比針眼還小,等她回來,看我不好好訓斥她。今兒你受委屈了,等你父親回來,祖母讓他好好補償你。」沈母經過這幾日的事,發現她拿捏不住陶氏了,指望著沈穆軻回來給陶氏一個教訓。

  「祖母最好了。」沈丹念依偎在沈母身邊,嬌聲道。

  沈母為了安撫她,還賞了她兩個五彩琉璃珠串兒,這珠串兒既可以戴手上,又可纏在髮髻上。如是沈丹念越發覺得沈母好,陶氏可惡。

  沈丹念如何想,陶氏一點都不在乎,對於這個被沈母教歪的庶女,她壓根就不願認真去管。又不是她生的,有那閒工夫,她還不如多給她的乖乖做雙新鞋。

  馬車晃悠悠行駛了半個時辰,到了徐府所在的崇勇街。今天來徐府賀壽賓客有很多,沈家的馬車被堵在了街口,好在時間尚早,沈家人也不著急,坐在馬車上耐心等待。

  忽然後面傳來一陣騷動,有下人過來請沈家的車夫把車移靠邊。沈丹遐撩開了一角帘子往外看,就見一輛翠蓋珠纓繪有金色騰龍紋飾的馬車駛了過來,馬車的兩側眾仆環繞。

  大豐國境內,敢在馬車上用騰龍紋只有皇族之人,太上皇后宮三千佳麗,共為他生了十九個兒子,十三個女兒,除去那些早夭的,還餘十二個兒子和十個女兒,在爭位的過程里又死了五個兒子,宮變之日,當今又殺掉了瑞王以及幫著瑞王的歧王。如今除了血脈稍遠的成王、順王、平王、晉王和江夏郡王、河間郡王、湖海郡王,當今天子也就剩四個異母兄弟,但封王只有年紀最小,沒有參與爭位的安平郡王高鋆,而與徐府有那麼點關聯的,就是晉王府。現任晉王的四妹正是徐二老爺的嫡妻,當然徐三老夫人的大壽還勞動不了晉王,來賀壽的是晉王世子高啟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