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初入謝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府這個大宅子是當今賞賜給謝太傅的,為了辦好這個閨學,謝老夫人命人將兩個院子打通了,布置十分清新雅致,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處處是景。謝府的閨學之所以辦得這麼成功,是與謝老夫人的出身和性格有關。謝老夫人娘家姓孟,乃是大儒孟子之後,她的曾祖父是大豐開國皇帝的啟蒙恩師,謝老夫人亦有詠絮之才,頗有點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不甘在後宅里默默無聞浪費一身才華,在謝太傅的鼓勵和幫助下,辦起了閨學。

  讓謝老夫人的閨學大放異彩的人是她的二女兒謝妍,她因才名被選進宮裡做了孝敬皇后身邊的女史,品級三品,而後自請代濪惠公主和親,遠嫁黑汗國,美名遠揚。她現是黑汗國的王后,生有二子二女,引來了無數人的艷羨。

  除了謝妍,謝老夫人的閨學還培養出好幾位嫁去勛貴人家的夫人,甚至還出了一位親王妃一位郡王妃,這些夫人把自家的女兒送來了謝家的閨學,如今趙後身邊的女官陸幽梅,亦是從謝家閨學的挑選去的。

  謝老夫人和沈母暗中較勁,這次沈母低頭送來重禮,她當然不會拒絕。不過她年事已高,早已把閨學交給她的二兒媳謝二太太打理了,請來的先生亦是有名的才女或者是學識淵博的老儒生,絕不會有損姑娘們的聲譽。

  在閨學待客的小花廳等著的人是謝二太太,謝二太太坐在小花廳喝茶,聽到通報起身迎了出去。謝二太太抬眼一看,只見府中婆子領著一個穿著湘黃色團花緞面襖罩著暗紅緙絲對襟褂子,湖綠繡寶相花綿綾裙,挽著倭墮髻,戴著寶相花頂簪,斜插了一枝鳳首銜玉小步搖的美貌少婦朝這邊走來。沈謝兩家雖只一巷之隔,但因謝老夫人和沈母的關係,兩家來往不多,謝二夫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陶氏。

  謝二太太目光閃了閃,這位沈三太太與傳言不太一樣,她這身打扮一點都不俗氣,簡約大方,又符合她五品官太太的身份。謝二太太在打量陶氏時,陶氏也在看她,一路走過來,陶氏已經套過婆子的話,知道她的身份,上了廊階,就禮貌地笑道:「勞謝二太太久等了。」

  「那裡話,應份的事。」謝二太太笑,偏頭往陶氏後方看。

  陶氏側身道:「你們三個過來拜見謝家伯母。」

  謝二太太就看到兩個容貌一模一樣穿著同色不同花紋的少年,牽著一個梳著丱發,穿著櫻紅色襦裙,脖子上戴著一個赤金刻如意祥雲紋的長命鎖,長得粉雕玉琢的白嫩小姑娘,從陶氏身後走了出來。謝二太太就知這個就是來上學的沈家九姑娘沈丹遐。

  「柏密(柏寓、丹遐)拜見謝伯母,給謝伯母請安。」兄妹仨人行禮如儀。

  「不必多謝,快起來快起來。」謝二太太雙手虛扶道。

  謝二太太客氣地請陶氏母女四人到小花廳里喝茶,閒聊了一會後,陶氏鄭重地將沈丹遐交到她的手上,道:「我知道貴府對來上學的姑娘照顧周全,把九兒送過來上學,我是十分放心的,只是我家九兒前幾日才滿五歲,還請謝二太太看在她年紀小的份上,多多照顧她。」

  「沈三太太大可放心,來這裡上學的姑娘都是知書達理的,她們會和九姑娘和睦相處的。先生們也都是和藹之人,會耐心教導九姑娘的。」謝二太太笑道。

  兩位太太又交談了幾句,陶氏才萬般不舍帶著沈柏密兄弟先行離開,謝二太太送走陶氏母子,轉身牽起沈丹遐的小胖手,道:「九姑娘,我們過去吧。」

  「嗯。」沈丹遐點頭。祿婆子、護嬌和提著裝著筆墨紙硯的提箱的五福跟了上去。

  謝二太太將沈丹遐主僕帶去了姑娘讀書的院子,遠遠的,沈丹遐就聽到了嬉笑聲,繞過半人高的花籬,就看到一群穿著各色漂亮衣裙的小姑娘們在花叢中拋藤球玩,剛上完一節早課,姑娘們出來玩耍。

  跳房子、踢毽子、拋藤球、跳百索是錦都小姑娘間最喜歡玩的遊戲。小姑娘們在圓圓地藤球上綁上顏色鮮艷的彩帶,拿藤網牌拍擊玩耍比賽輸贏。藤球有各種的玩法,既可分成兩隊對抗,又可各自為政有比拼,有看誰拋得高的,有比看誰接得多。

  花叢里是七個年約七八歲的小姑娘,她們手握一個藤網牌,視線隨著藤球的起落而動,在她們的身邊各站著一個丫鬟,她們在為姑娘記數,沈丹遐由此可知她們是在比看誰接得多。

  這時坐在廊下觀戰的幾個姑娘中一個穿著青碧色繡芍藥團花的少女,看到了謝二太太和沈丹遐,起身走了過來,給謝二太太行禮,問道:「母親,這位是今日過來上學的沈家九姑娘嗎?」

  「是的,九姑娘,這個是我的長女謝惜晴。」謝二太太介紹道。

  「晴兒姐姐好。」沈凡遐嘴甜地喊道。

  謝惜晴笑道:「九兒妹妹好。」

  謝二太太笑了笑,道:「晴兒,九姑娘年紀小,你要多看顧她一些。」

  「母親放心,女兒會安排好九兒妹妹的。」謝惜晴朝沈丹遐伸出手。沈丹遐由謝二太太手中交到謝惜晴手中了,謝二太太轉身離去。

  花叢里玩拋藤球的小姑娘們分出勝負,她們都停了下來。謝惜晴招呼她們道:「大家都過來一下。」

  小姑娘們聽話地過來了,坐在廊下的那一群年齡稍長她們幾歲的姑娘們也走下廊階,裊裊婷婷地走了過來。

  「這是隔壁沈家的九姑娘,從今天起,她將在青果班上學。」謝惜晴笑道。謝家閨學分成兩個班,年滿十歲的在紅榴班上學,十歲以下在青果班。

  「我還以為是什麼了不得的人呢,原是隔壁沈家的人啊,你叫什麼名?」剛剛拋藤球得勝的那個紅衣小姑娘語氣生硬地問道。

  沈丹遐雖覺得這小姑娘透著一股不友好的氣息,但她第一天過來,不欲得罪人,笑道:「我叫沈丹遐。」

  「是哪兩個字?」紅衣小姑娘問道。謝惜晴微皺了下眉,但沒有出言為沈丹遐解圍。

  「嘉竹翠色,彤管含丹的丹;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的遐。」沈丹遐是老瓜披嫩皮,可不是真正的五歲小丫頭片子,觀其神情,就知其意。紅衣小姑娘明顯是在為難她,如是沈丹遐故意用《筆賦》和《小雅》里的兩句來說明她的名字,是在告誡紅衣小姑娘,別把她當成不識字的粗野之人欺負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