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什麼是真正的美好和溫柔?寧纖碧放下帘子,在心裡讚嘆了一聲,在她看來,這鄭瘸子雖是個殘疾人,衣衫襤褸,但是他實在要比那些好胳膊好腿,每日裡只知道遛鳥逛街的紈絝子要強上太多太多了。

  回到凝碧院,海棠和山茶都接出來,一面道:“奶奶可算是回來了,怎麼出去了這麼長時間?早上不是說不會在齊府用飯嗎?”她們還以為寧纖碧是被齊家人留下了用飯,故才有這話。

  寧纖碧微笑道:“沒有用飯,是去冬青大街上看了看。”說完見海棠和山茶都愣了一下,她便笑道:“不記得了嗎?就是我小時候跟著三爺爺去過的那個地方,冬青大街啊。”

  “知道,那裡也算是京城有名的地方了,怎麼會不知道?”海棠溫柔笑了笑,接著感慨道:“只不過是忽然想起當日奶奶和三老太爺一起出去行善的事兒,說起來,奶奶那會兒還小呢,能有多大?我記得是八歲還是九歲來著?”

  寧纖碧笑道:“連我自己都記不清了,你們又哪裡能記得?”說完又想了想,方搖頭道:“說起來,從那一回後,倒是再沒聽說有什麼難民過來,這樣說的話,上天對咱們大慶朝倒還是眷顧的。”

  一面說,就進了屋裡,海棠吩咐丫頭們快擺飯,這會兒已經過了晌午,她唯恐寧纖碧餓到。卻聽對方問了一句:“你們幾個吃沒吃?”

  海棠忙道:“剛剛用過了,還以為奶奶被齊府留飯呢。”說完見寧纖碧點點頭,淡然道:“你去翻翻咱們的衣服箱子,看看有沒有不穿的舊衣服,最好是厚實暖和些的衣服,若有那不用的,都找出來整理好,我有用處。”

  海棠笑道:“好,正經從邊關回來時,帶的行李中還有許多男裝和夾棉衣服,那都是在邊關時穿的,如今卻是不能穿了,等奴婢都找出來。”說完寧纖碧自去用飯,她則和山茶蘆花等人打開了箱子,將寧纖碧和沈千山不穿的舊衣都整理了一遍,之後又把自己等人陳年的舊衣服整理了一些出來,這便是不少了。

  寧纖碧還沒吃完呢,沈千山就回來了,先進了裡屋找妻子,卻沒見人影,只看到炕上碼了長長的一排衣服,他不由得納悶道:“這是做什麼?”一邊說著,就上前翻了翻,疑惑道:“這些衣服,都多長時間沒穿了?怎麼想著翻出來呢?”

  “就是因為大家都不穿了,所以才找出來,準備送人的。”

  卻聽門口一聲笑,回過頭,只見寧纖碧款款走進來,他便上前幾步笑道:“怪道呢,我說怎麼把這些衣服都翻出來,原來是阿碧又興起了善念,既如此,等我去問問老祖宗和老爺太太,只怕她們那裡更有些積年不穿的衣服,都是好料子,白白放在箱子裡蟲蛀鼠咬的,倒是糟蹋了。倒不如送給後廊上那些下人們。”

  寧纖碧笑道:“誰說我要送給他們?下人們在咱們府中,怎麼說也能混個吃穿不愁,暗地裡,人家也未必就穿不起綢緞。我翻出來這些衣服,是打算送給那些還留在京城中的難民們,如今秋風起,眼看著就要到中秋,天氣一天比一天涼了,再經兩場雨,樹葉兒都要落下大半,我看著那些難民,大多數還是穿著單薄夏衣,雖然也不可能每個人都送到,但即便是杯水車薪,好歹也盡點兒綿薄之力。”

  她這一說,倒是讓沈千山茅塞頓開,連連點頭道:“阿碧說的是,正該這樣辦。何況這也是積善行德的好事兒,老太太和太太必定高興的。就是大伯娘那邊,我也去走一趟,兄嫂妹妹們也有許多不穿的衣服呢。”

  這本是寧纖碧一時興起的一個念頭,卻沒料到沈千山如此支持,當下也來了興致,連忙道:“既如此,老祖宗那裡我去吧,還有我們寧府,我也打發人回去一趟,想來老太君和兩位伯娘還有我娘那裡也有不少衣服,是了,還有兩位姐姐,嗯,三姐姐那裡就算了,何苦讓她討嫌?但是四姐姐五姐姐府上,我聽說她們混的很是風生水起,這點主想必還能做下。唔,你說二姐姐那裡,要不要也去打打秋風?”

  第304章 兄弟

  一句話惹得沈千山哈哈笑起來,颳了一下她的鼻頭,搖頭笑道:“了不得,竟是連太子哥哥都不肯放過,我還沒有這麼厚臉皮呢。”說完卻是正色思考了一回,終究還是搖頭道:“罷了,太子哥哥如今正是困境,這種小事還是不要去麻煩他們了,落在有心人眼中,怕不是又要編排出多少怪話來。”

  寧纖碧也嘆了口氣,知道這也是無可奈何的。當下夫妻兩人便各自分頭去做這件事。

  大長公主是信佛之人,心地慈善,聽了寧纖碧的話,直念阿彌陀佛,一面就吩咐丫頭們找自己的衣服,但凡老年人,大多怕冷,長公主的壽辰又是在初冬,因此倒是厚實保暖的衣服最多。且下人們哪有沒眼色的?看見老太太興致這麼高,一個個自然都要湊趣,因婆子媳婦丫頭們都紛紛回去翻箱倒櫃,不到一會兒功夫,竟是抬了兩個箱子出來,滿滿的都是貢獻出來的衣服。

  寧纖碧在大長公主這裡得了這麼大收穫,心中自然高興。卻不料沈千山去了大房一趟,竟是如蝗蟲過境一般,收穫回來的比她還多。

  若說起來,王妃和沈千城沈千越的妻子對二房都是怨恨眼紅不已,薛夫人也不是個肯退讓的,因此兩房裡素日雖然沒有勢同水火,關係卻也只是表面上的融洽罷了。

  這要是在別的大宅門中,早已經不知道有多少腥風血雨,然而睿親王府卻是平靜到如今,即便有些暗地裡的爭持。也沒造成什麼後果,多是在素日裡說話間含沙she影指桑罵槐鬥智鬥勇一番,別的效果暫時沒看出來,倒是練出了睿親王府女眷們的好嘴皮子。

  歸根結底。之所以還能相處的算是融洽,便是因為沈蔚和沈茂這兩個當家的兄弟情深,因此王妃和薛夫人就算是想使什麼手段害人也不敢,明擺著丈夫不支持。不,不是不支持,根本就是深惡痛絕。王妃一點兒都不懷疑,她這會兒要是敢用什麼法子去害沈千山沈茂,一旦被揭穿了,不用別人,那個一向對自己很好的丈夫就能活活兒打死她,她哪敢冒這個險啊?

  或許是兩位父親便是這麼相處的,到了沈千城和沈千越沈千山這一代。兩個哥哥平庸之極。以至於所有的風頭都被弟弟沈千山給搶了個乾淨。結果這倆標準紈絝子別的優點沒有。就是待弟弟如同手足這一個優點,比他們老子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起碼人家沈蔚從小到老在外面與人相爭,可從來沒搬出自家弟弟撐腰。而這兩個不成器的貨色呢?在外面和人有了爭鬥什麼的。立馬就挺起腰杆子報沈千山的名號,看那份兒趾高氣揚的模樣。就跟他們自己便是沈千山也似,一點兒心理負擔都不帶有的。

  而這兩個人紈絝雖紈絝,卻也只是尋常紈絝,嚴格家教之下,從不橫行霸道欺負人,這可真是愁壞了那些緊盯著睿親王府,提著筆桿子就等抓住對方劣跡進行攻擊的官員們:你說明明是倆紈絝,你們就不能幹點壞事兒?你們就那麼平平淡淡的混日子?多辜負睿親王府這棵參天大樹啊,哎喲可真急死人。

  官員們眼睜睜等了多少年,也沒等來那倆紈絝子的劣跡,最惡劣的一回反而是沈千山當街為了寧纖碧殺人,可誰敢拿這個做藉口攻擊啊?沒看緊接著順天府尹便秉承聖意,對京城流氓地痞們進行了一次大清洗嗎?

  有心人急得都恨不能自己冒名頂替做幾件壞事了,可見沈千城和沈千越這兩個紈絝老實到何種地步。人家橫,就在自己的紈絝圈子裡橫,不跟老百姓瞪眼,你能有什麼輒吧?也因此,除了王妃恨鐵不成鋼,薛夫人瞧不起這兩個侄子外,大長公主以及沈蔚和沈茂對哥倆這種情況倒是十分欣慰。

  這種情況下,哥倆兒那是把弟弟沈千山當做最大的驕傲和靠山來的,兄弟感情那能不好嗎?別看兩兄弟的媳婦緊密團結在王妃身旁,然而她們可不敢在丈夫面前說一句沈千山的壞話,更別提使壞了。

  也因此,沈千山這一次來大房,占便宜就占便宜在沈蔚和那哥倆都在家。他們是知道弟弟忙碌的,一聽說弟弟來了,都喜出望外的親自接出門去了,待聽說了沈千山的來意,這哥倆直接就發動了媳婦兒和院子裡的下人們捐衣服,搜刮完了,猶自覺得沒為弟弟盡力,因此又跑到母親院子裡搜刮,沈蔚一聽哥倆來意,那真正是老懷大慰啊,還有什麼說的,當即就把自己不穿的衣服讓王妃整理出來,接著這上房院裡也是被秋風掃落葉似得一通“剝削”,最後哥倆看著那整整五大箱子的衣服,滿足了平衡了揚眉吐氣了:不容易啊,這麼多年,總算咱們倆也為弟弟辦成一件事兒了,不枉了素日裡總扯著弟弟這張虎皮做大旗狐假虎威啊。

  這一下午整出來的動靜不小,隨即白采芝和如意以及其他的管事媳婦丫頭小廝僕役們就全都知道了,聽說世子爺和奶奶是要接濟難民們,連粗布衣服都不嫌棄,難得有這麼個討好主子的機會,誰肯放過?因到了第二天,人人都跑來捐,就是白采芝和如意也不例外,每人也送了一箱子舊衣過來。

  寧纖碧也沒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成這樣,原本她只是想把自己和沈千山的舊衣服拿出去幫襯一下那幾個孩子,當時鄭瘸子彎腰替孩子們拉扯著破了幾個洞的衣服,企圖讓有限的布料多替他們遮擋一些寒氣的情景讓她印象深刻,心中發酸,卻沒料到,這事兒在有了丈夫支持後,竟一下子就發展到了這個地步。

  到第三天,寧府和寧纖月寧纖巧兩府上搜集的舊衣服也都陸續送過來了,加在一起也只比睿親王府少了一些而已,可見這三府也是在府中搜颳了一番,一想到寧纖月的張揚性子,寧纖碧便忍不住扶住了額頭,不自禁的就想起那個詞來:蝗蟲過境。

  沈千山卻也只幫了那一下午的忙,之後因為江南鹽稅送過來,他被戶部調過去幫了幾天忙,又恢復了披星戴月的生活,因此寧纖碧本想找他說說那鄭瘸子和一群孤兒老人的事,然而看著丈夫每天都十分疲憊,也就沒有提起。反正這事兒不著急,她估摸自己派人發放衣服時,少不得找鄭瘸子幫忙,等到這件事完畢後,再找沈千山說也不遲。

  這一天早上,丫頭們將裝著舊衣服的箱子都整理完畢,幾乎堆了半個院子,眾人看著這些成果,心中都十分高興,海棠便道:“奶奶常說,幫助人這種事情,是會讓人心情舒暢,甚至上癮的,奴婢如今算是體會到了,看著這些舊衣服,想到那些難民能穿的暖和些,我這心裡真比自己穿新衣服還高興。”

  山茶卻是看著小丫頭們對著名單點箱子數兒,此時聽海棠這麼說,便笑道:“那是你,我倒覺著,未必人人都這麼想。你看這一回,就連珠玉和雨點都送了些衣服過來,如意姑娘和白姨娘好歹也做了下樣子,卻獨獨輕憐姑娘竟是連雙襪子都沒拿過來,素日裡人人都說她忠厚,我真不知道這人卻是忠厚在哪裡,小氣倒是真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