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折彌揚眸,夭華癟著嘴巴道:“蝠兒說了,他是妖……”蝠兒縮在夭華身後的陰影里,折彌目光落在她身上,她便點點頭。
“回房去歇著吧。”
“姑姑……”
“我倦了。”她的神態間略帶失望,夭華頓時又有些慌:“姑姑,華兒知錯了!”
折彌看著她,又仿佛沒有看,只是擺擺手,一言不發地坐到了床沿。
夭華不便再說什麼,這次事件之後,兩人間的關係倒退了一大截。就是在昨天晚上,她也能吊著她的胳膊沖她撒嬌,可是現在幾乎是完全不可行的了。
折彌對她,有一種刻意的排擠了。
後來折彌想,也許變故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產生的吧。在衛迭清那句“花魁就是你罷”的戲言之後,夭華天天往外跑,風雨無阻。為時不多的在客棧,也開口閉口都是“衛公子覺得”“衛公子認為”,折彌暗暗看著她,什麼也沒說。
她想夭華確實是大了,對男子動心無可厚非,更何況是這樣一個外貌氣質都上乘的男子。她不能潑她冷水,就算是潑了,也只會讓她反彈地更厲害些——雖然在她來看,衛迭清絕對不會是那種簡單的妖。
衛迭清帶著夭華把周圍能玩的都玩了個遍,山珍海味農家菜色也都一個不落,有幾次在城裡最富盛名的飯莊裡宴客,邀請折彌,五次里她也總會去那麼一兩次。每當那時夭華就格外興奮,給折彌斟酒,說“聽衛公子說啊,這是頂好的桃花釀,醇香又無後勁,最是適合姑娘家來飲”,衛迭清聽了,只是笑,笑地格外寵溺。
折彌便一杯接一杯地喝,觥籌交錯把盞言歡,只獨她一個,安安靜靜地喝酒。席上除了夭華,其他也都是妖,穿著俱是體面光鮮,態度間雖然熱忱,但對衛迭清卻帶著幾分敬與畏,這讓折彌對於他的身份就更加懷疑了。
懷疑也只是懷疑,這些日子以來衛迭清一直彬彬有禮,時間長了,那戒備也就淡了——實在也並沒有什麼別的可以讓他去圖。但是另一種不熟悉的愁緒反而漸漸上升,折彌開始焦躁了。
夭華顯然比在歸遲林里開心,以前的日子對她而言也許就相當於青燈古佛,枯燥而乏味。衛迭清帶她領略了另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單調空虛的白景變地五彩斑斕,甚至是笑靨,也比之前來地更美。
由此,折彌更加焦躁,又在洛陽逗留了大半月,她終於萌生了去意。預期里夭華必然是會不大願意的,她也做好了她推脫的準備,卻不料她和她講,她也沒有什麼額外的不舍或者難過,只是點著頭,很乾脆地說:“那我去和衛公子道別。”
那次她到很晚才回來,衛迭清沒有送她,還是蝠兒不放心,親自去接了來。回來之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誰敲也不開。第二日上折彌才覺得不對,去找夭華,夭華卻避而不見。後來一桌吃飯,夭華也是魂不守舍的,折彌和她說話,她目光躲躲閃閃,說話也是支吾不定,回的內容更是驢唇不對馬嘴。
傍晚時分衛迭清來了,在門外一聲聲喊“華兒”,連折彌也聽不過去。夭華不肯見他,還是折彌出面,她才終於開了門,第一句話卻是對著折彌說的:“還想在洛陽留幾日,姑姑。”看這個光景,折彌大致瞭然,才點了頭,夭華轉而對衛迭清道:“衛公子,我們出去說話。”
折彌看著他們雙雙離去,蝠兒站在半開的門背後,看不清臉。
也並非折彌多心或者敏感,那之後幾日夭華確實有些躲避她,她想她是怕自己再提離開的事,可這樣一直拖延著總不是辦法,正尋思了再開口,夭華卻主動來找她。她說姑姑,再給我三日吧。
折彌看她愁眉不展的樣子,道:“你若喜歡這裡,讓蝠兒陪你留下就好,我可以自己先走。”
“不不不,我一定要和姑姑在一起的……那……兩日,兩日好不好?”
她幾乎是帶著乞求的神態,折彌竟產生了自己在棒打鴛鴦的錯覺。她本來並不是非走不可的,留在洛陽也沒有什麼弊端,可眼下匆匆做出離開的決定,突兀雖則不然,但細究起來,總是有些奇怪的?
夭華與衛迭清之間情愫暗生,正是感情最要熾烈的時候,她卻偏偏要走,在外人來看就顯得不體諒夭華了。假使是對衛迭清有意見而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可是折彌並沒有流露出不滿意他的模樣,總而言之,夭華不生氣,只是一味放低了姿態,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的。折彌心中不快,恐怕衛迭清會認為是自己篤定了夭華不會捨得和她分開,才這樣任性地要走——倒有些長輩不象長輩的樣子。
由此她說出“讓蝠兒陪你留下,我自己先走”這樣的話,仿佛是在闢謠,但夭華的反應又確實是在她的意料之中的。誠然,她沒有要耽誤夭華終生大事的意思,但誰又能說這不是間接地在做著破壞呢?
在以前,折彌從來不會管其他人在想些什麼,可是這一次她卻總克制不去地要去想衛迭清會怎樣認為……歸到底,還是太過焦躁了,沒來由地焦躁。
念到這一層,若如今再說衛迭清並不是合意人選,為人也未免太溫吞拖拉了一些,就是說,她也估不好夭華會是怎麼一個態度,更何況就目前來看,衛迭清也確實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點,是以折彌終究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沉默。
“回房去歇著吧。”
“姑姑……”
“我倦了。”她的神態間略帶失望,夭華頓時又有些慌:“姑姑,華兒知錯了!”
折彌看著她,又仿佛沒有看,只是擺擺手,一言不發地坐到了床沿。
夭華不便再說什麼,這次事件之後,兩人間的關係倒退了一大截。就是在昨天晚上,她也能吊著她的胳膊沖她撒嬌,可是現在幾乎是完全不可行的了。
折彌對她,有一種刻意的排擠了。
後來折彌想,也許變故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產生的吧。在衛迭清那句“花魁就是你罷”的戲言之後,夭華天天往外跑,風雨無阻。為時不多的在客棧,也開口閉口都是“衛公子覺得”“衛公子認為”,折彌暗暗看著她,什麼也沒說。
她想夭華確實是大了,對男子動心無可厚非,更何況是這樣一個外貌氣質都上乘的男子。她不能潑她冷水,就算是潑了,也只會讓她反彈地更厲害些——雖然在她來看,衛迭清絕對不會是那種簡單的妖。
衛迭清帶著夭華把周圍能玩的都玩了個遍,山珍海味農家菜色也都一個不落,有幾次在城裡最富盛名的飯莊裡宴客,邀請折彌,五次里她也總會去那麼一兩次。每當那時夭華就格外興奮,給折彌斟酒,說“聽衛公子說啊,這是頂好的桃花釀,醇香又無後勁,最是適合姑娘家來飲”,衛迭清聽了,只是笑,笑地格外寵溺。
折彌便一杯接一杯地喝,觥籌交錯把盞言歡,只獨她一個,安安靜靜地喝酒。席上除了夭華,其他也都是妖,穿著俱是體面光鮮,態度間雖然熱忱,但對衛迭清卻帶著幾分敬與畏,這讓折彌對於他的身份就更加懷疑了。
懷疑也只是懷疑,這些日子以來衛迭清一直彬彬有禮,時間長了,那戒備也就淡了——實在也並沒有什麼別的可以讓他去圖。但是另一種不熟悉的愁緒反而漸漸上升,折彌開始焦躁了。
夭華顯然比在歸遲林里開心,以前的日子對她而言也許就相當於青燈古佛,枯燥而乏味。衛迭清帶她領略了另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單調空虛的白景變地五彩斑斕,甚至是笑靨,也比之前來地更美。
由此,折彌更加焦躁,又在洛陽逗留了大半月,她終於萌生了去意。預期里夭華必然是會不大願意的,她也做好了她推脫的準備,卻不料她和她講,她也沒有什麼額外的不舍或者難過,只是點著頭,很乾脆地說:“那我去和衛公子道別。”
那次她到很晚才回來,衛迭清沒有送她,還是蝠兒不放心,親自去接了來。回來之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誰敲也不開。第二日上折彌才覺得不對,去找夭華,夭華卻避而不見。後來一桌吃飯,夭華也是魂不守舍的,折彌和她說話,她目光躲躲閃閃,說話也是支吾不定,回的內容更是驢唇不對馬嘴。
傍晚時分衛迭清來了,在門外一聲聲喊“華兒”,連折彌也聽不過去。夭華不肯見他,還是折彌出面,她才終於開了門,第一句話卻是對著折彌說的:“還想在洛陽留幾日,姑姑。”看這個光景,折彌大致瞭然,才點了頭,夭華轉而對衛迭清道:“衛公子,我們出去說話。”
折彌看著他們雙雙離去,蝠兒站在半開的門背後,看不清臉。
也並非折彌多心或者敏感,那之後幾日夭華確實有些躲避她,她想她是怕自己再提離開的事,可這樣一直拖延著總不是辦法,正尋思了再開口,夭華卻主動來找她。她說姑姑,再給我三日吧。
折彌看她愁眉不展的樣子,道:“你若喜歡這裡,讓蝠兒陪你留下就好,我可以自己先走。”
“不不不,我一定要和姑姑在一起的……那……兩日,兩日好不好?”
她幾乎是帶著乞求的神態,折彌竟產生了自己在棒打鴛鴦的錯覺。她本來並不是非走不可的,留在洛陽也沒有什麼弊端,可眼下匆匆做出離開的決定,突兀雖則不然,但細究起來,總是有些奇怪的?
夭華與衛迭清之間情愫暗生,正是感情最要熾烈的時候,她卻偏偏要走,在外人來看就顯得不體諒夭華了。假使是對衛迭清有意見而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可是折彌並沒有流露出不滿意他的模樣,總而言之,夭華不生氣,只是一味放低了姿態,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的。折彌心中不快,恐怕衛迭清會認為是自己篤定了夭華不會捨得和她分開,才這樣任性地要走——倒有些長輩不象長輩的樣子。
由此她說出“讓蝠兒陪你留下,我自己先走”這樣的話,仿佛是在闢謠,但夭華的反應又確實是在她的意料之中的。誠然,她沒有要耽誤夭華終生大事的意思,但誰又能說這不是間接地在做著破壞呢?
在以前,折彌從來不會管其他人在想些什麼,可是這一次她卻總克制不去地要去想衛迭清會怎樣認為……歸到底,還是太過焦躁了,沒來由地焦躁。
念到這一層,若如今再說衛迭清並不是合意人選,為人也未免太溫吞拖拉了一些,就是說,她也估不好夭華會是怎麼一個態度,更何況就目前來看,衛迭清也確實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點,是以折彌終究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