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等到了自家門口,報錄的已經過去三巡。他原本就是嫌吵鬧才在外頭拖到現在才回,此時正院兒已經清淨下來,想來一家人都守在沈老爺子身邊兒討喜呢。老爺子今年都有八十多快九十了,大夫年年上門請平安脈都說不大好,叫家人小心著點照顧,結果一年倒比一年嗓門兒大精神足。家裡養的老貓都叫他熬老了,老頭兒還勁頭十足天天抓著曾孫子們念書。
人說了,孫子沒調、教出來走了行伍的路子立身,這曾孫子可不能再給耽誤了。所以連帶著大姑娘並下頭兩個小子,過了六歲統統抓去外院兒大書房跟著曾祖父學文。等好容易用過晌午飯了回去尋親娘訴苦,迎面又是架烏沉沉的算盤得嘞,接著學數術吧。沈太太說了,萬一學不出個甚,好歹還有門手藝能混飯吃。
兩個兒子每每撐不住尋了沈玉訴苦,當爹的就優哉游哉端起茶碗抿一口道“這個要麼再跟著你爹我學學騎馬拉弓藝多不壓身嘛”
如此幾番往返,幾個小東西方才死心老實下來,雖說不及林家哥兒那麼靈慧,好歹中規中矩底子堅實。老大苦熬十來年,嗷嗷叫喚著要下場要下場,老爺子便撒手叫他去撲騰撲騰試試深淺。這孩子心裡權變一權變,且為著往後能多睡會子少挨曾祖父錘,便一心扎著腦袋用功,果然趕在大比之年一氣兒考出來,往後再不用早早兒起來往大書房去,可把小了幾歲不得下場的老二眼睛都給氣綠了。
他自己全不計較名次好賴,
純是為了尋個藉口逃出生天。沈玉也不操這份兒心,隨他們自己折騰,能混個甚麼樣兒就甚麼樣兒,多大能耐就捧多大飯碗。
這邊沈玉背著手溜溜達達進了家門兒,左看右看,瞄見連下人都聚到正院兒里去賀喜了,自己才慢慢兒溜邊兒走進去。沒等走多遠,沈老爺子眼尖逮著了他“你跑哪去了孫媳婦尋你半天好傢夥,越來越憊懶,你不讀書,還盡拐帶我的乖乖曾孫”嘴巴里念念叨叨,沈玉只含笑應了,混不往心裡去。
祖孫倆鬥嘴的這會子功夫,做了十來年當家主母的薛夫人已將賞賜都許了下去,又喊了內管家去庫里預備親戚們走禮的物件兒。這一次春闈不少姻親故舊家的孩子都下了場,甭管考了個甚,該走的禮且缺不得。寶釵吩咐了幾句就把白鷺打發出去,轉回頭就見沈玉正和沈老爺子兩個人一站一坐閒磨牙,忙支使兩個兒子一個端茶一個倒水,自己帶了丫頭子且去大廚房叫送兩碟子點心來。
等家裡歡喜過了,沈老爺子這才拈拈鬍子與曾孫道“你得了這二甲傳臚,少不得有內官等會子過來傳詔,且讓你爹給你講這裡頭門道去。老頭子只跟你說一個要緊事,庶吉士還得好好預備,考完了就進翰林院裡頭老實貓著。家裡不缺吃不缺穿,用不著你們跟烏眼雞似的往窩裡扒拉,且不急著補缺兒,等再過個五六年再看。”
沈家大公子行了禮應下,老爺子這才擺手讓沈玉帶著兩個小的回去。晚間果然有宮內的內侍前來傳旨,著這些二甲的仕子們進宮赴宴。
沈玉並寶釵都曉得宮裡的規矩,前後交代幾遍,又叫孩子吃了有五、六成飽才讓他換了衣服出去,好讓他到了席間無論吃不吃的都有些底氣。兩口子親自把孩子送到門口,沈大公子與父母行了禮,然後才轉身上馬隨著內侍去了。就這錯身的功夫,自有大丫鬟一人送了一個紅封出去,這些大小內侍並來請人的兵卒各個不少。拿手一捏,或不是個頭不大的堅硬物件兒,或不是輕飄飄的一張銀票子,俱是不打眼偏又討巧的。
內侍們得了好處,那臉色都不一樣了,越發上心殷勤伺候著,特特把人直送到位置上交代道“哥兒只管好生坐著,與你一句金玉良言,萬萬莫搶風頭。”沈大公子拱手謝過,坐下左右一看,左邊兒似是探花的位置上還空著。不等他再轉回來,又有內官領著頭三名剛剛從外頭遊街回來。
這仕子跨馬遊街也是有講究的,走甚麼道兒,多早走多早回,那都不是你騎個馬溜一圈兒就回來的簡單事兒。林探花一看二甲傳臚位置上坐著的人,立刻笑著過來道“你倒趕得早”沈傳臚笑著解了個荷包遞過去與他“林舅舅好,家母交代捎給您墊墊肚子,都道宮宴精緻,只四月里夜風還涼,用點子才好飲酒。”寶釵原是跟著先賈家王夫人那邊喊林如海林大人做姑父,實則沒有半點血緣,再往下一輩更不好論,索性就與黛玉姐妹相稱,是以長子得喚黛玉的弟弟為舅父。
領了偌大一個外甥的探花郎接了荷包,看也不看打開就掏出一塊兒肉乾往嘴裡塞,笑著道“鎮日就想著薛姐姐弄的肉乾子,忒有味兒。”兩個人心照不宣對視一眼,沈大公子便伸手往“舅舅”荷包里也掏了塊兒肉乾嚼。
再往左邊兒上去,坐在探花旁的榜眼聞著了味兒,斜著拿眼睛不住的往這邊看,林探花就笑著與他拱拱手道“楊兄,這是我姻親家一位小輩,最靈泛不過的。”這一圈子裡,沈大公子年齡確實比旁人看著小了不少,六歲啟蒙,跟著曾祖父念了好有十二、三年,早幾年回京畿祖籍得了個秀才,也是借著今年大比的東風一口氣兒考了出來。旁邊林探花也是極年輕的,就這仍是比他大了約莫八、九歲,甥舅兩個往出一坐,後頭再進來的人但凡看了都少不得要讚賞一個好。
人說了,孫子沒調、教出來走了行伍的路子立身,這曾孫子可不能再給耽誤了。所以連帶著大姑娘並下頭兩個小子,過了六歲統統抓去外院兒大書房跟著曾祖父學文。等好容易用過晌午飯了回去尋親娘訴苦,迎面又是架烏沉沉的算盤得嘞,接著學數術吧。沈太太說了,萬一學不出個甚,好歹還有門手藝能混飯吃。
兩個兒子每每撐不住尋了沈玉訴苦,當爹的就優哉游哉端起茶碗抿一口道“這個要麼再跟著你爹我學學騎馬拉弓藝多不壓身嘛”
如此幾番往返,幾個小東西方才死心老實下來,雖說不及林家哥兒那麼靈慧,好歹中規中矩底子堅實。老大苦熬十來年,嗷嗷叫喚著要下場要下場,老爺子便撒手叫他去撲騰撲騰試試深淺。這孩子心裡權變一權變,且為著往後能多睡會子少挨曾祖父錘,便一心扎著腦袋用功,果然趕在大比之年一氣兒考出來,往後再不用早早兒起來往大書房去,可把小了幾歲不得下場的老二眼睛都給氣綠了。
他自己全不計較名次好賴,
純是為了尋個藉口逃出生天。沈玉也不操這份兒心,隨他們自己折騰,能混個甚麼樣兒就甚麼樣兒,多大能耐就捧多大飯碗。
這邊沈玉背著手溜溜達達進了家門兒,左看右看,瞄見連下人都聚到正院兒里去賀喜了,自己才慢慢兒溜邊兒走進去。沒等走多遠,沈老爺子眼尖逮著了他“你跑哪去了孫媳婦尋你半天好傢夥,越來越憊懶,你不讀書,還盡拐帶我的乖乖曾孫”嘴巴里念念叨叨,沈玉只含笑應了,混不往心裡去。
祖孫倆鬥嘴的這會子功夫,做了十來年當家主母的薛夫人已將賞賜都許了下去,又喊了內管家去庫里預備親戚們走禮的物件兒。這一次春闈不少姻親故舊家的孩子都下了場,甭管考了個甚,該走的禮且缺不得。寶釵吩咐了幾句就把白鷺打發出去,轉回頭就見沈玉正和沈老爺子兩個人一站一坐閒磨牙,忙支使兩個兒子一個端茶一個倒水,自己帶了丫頭子且去大廚房叫送兩碟子點心來。
等家裡歡喜過了,沈老爺子這才拈拈鬍子與曾孫道“你得了這二甲傳臚,少不得有內官等會子過來傳詔,且讓你爹給你講這裡頭門道去。老頭子只跟你說一個要緊事,庶吉士還得好好預備,考完了就進翰林院裡頭老實貓著。家裡不缺吃不缺穿,用不著你們跟烏眼雞似的往窩裡扒拉,且不急著補缺兒,等再過個五六年再看。”
沈家大公子行了禮應下,老爺子這才擺手讓沈玉帶著兩個小的回去。晚間果然有宮內的內侍前來傳旨,著這些二甲的仕子們進宮赴宴。
沈玉並寶釵都曉得宮裡的規矩,前後交代幾遍,又叫孩子吃了有五、六成飽才讓他換了衣服出去,好讓他到了席間無論吃不吃的都有些底氣。兩口子親自把孩子送到門口,沈大公子與父母行了禮,然後才轉身上馬隨著內侍去了。就這錯身的功夫,自有大丫鬟一人送了一個紅封出去,這些大小內侍並來請人的兵卒各個不少。拿手一捏,或不是個頭不大的堅硬物件兒,或不是輕飄飄的一張銀票子,俱是不打眼偏又討巧的。
內侍們得了好處,那臉色都不一樣了,越發上心殷勤伺候著,特特把人直送到位置上交代道“哥兒只管好生坐著,與你一句金玉良言,萬萬莫搶風頭。”沈大公子拱手謝過,坐下左右一看,左邊兒似是探花的位置上還空著。不等他再轉回來,又有內官領著頭三名剛剛從外頭遊街回來。
這仕子跨馬遊街也是有講究的,走甚麼道兒,多早走多早回,那都不是你騎個馬溜一圈兒就回來的簡單事兒。林探花一看二甲傳臚位置上坐著的人,立刻笑著過來道“你倒趕得早”沈傳臚笑著解了個荷包遞過去與他“林舅舅好,家母交代捎給您墊墊肚子,都道宮宴精緻,只四月里夜風還涼,用點子才好飲酒。”寶釵原是跟著先賈家王夫人那邊喊林如海林大人做姑父,實則沒有半點血緣,再往下一輩更不好論,索性就與黛玉姐妹相稱,是以長子得喚黛玉的弟弟為舅父。
領了偌大一個外甥的探花郎接了荷包,看也不看打開就掏出一塊兒肉乾往嘴裡塞,笑著道“鎮日就想著薛姐姐弄的肉乾子,忒有味兒。”兩個人心照不宣對視一眼,沈大公子便伸手往“舅舅”荷包里也掏了塊兒肉乾嚼。
再往左邊兒上去,坐在探花旁的榜眼聞著了味兒,斜著拿眼睛不住的往這邊看,林探花就笑著與他拱拱手道“楊兄,這是我姻親家一位小輩,最靈泛不過的。”這一圈子裡,沈大公子年齡確實比旁人看著小了不少,六歲啟蒙,跟著曾祖父念了好有十二、三年,早幾年回京畿祖籍得了個秀才,也是借著今年大比的東風一口氣兒考了出來。旁邊林探花也是極年輕的,就這仍是比他大了約莫八、九歲,甥舅兩個往出一坐,後頭再進來的人但凡看了都少不得要讚賞一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