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何處惹塵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到余府數月,余 芳菲第一次踏出瑾園,在老夫人的惠善堂里,余堯同老夫人都在,他們的交談在一問一答中進行。

  只是當 老夫人提出一個名喚芸娘的女子,並且問余芳菲兩個人中誰更勝一籌。

  聽完這個問題 余芳菲想了一下才回答:不知祖母想要問什麼?孫女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老夫人看了一眼余堯,然後又看著余芳菲才說:「我們不過隨意問問,倒是你,祖母記得你今年也十七了。」

  余芳菲點頭,用鼻音發了一聲「嗯」!

  老夫人又開口:「祖母近來覺得身子容易疲乏,精氣神也不太好,瑾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

  余芳菲垂首,在紙上寫下:如果祖母不嫌孫女手腳笨拙,孫女願以後每日晨昏定省,替祖母揉捏推拿,希望能替祖母解乏。

  老夫人看了看余芳菲寫的字條後,滿意的點了點頭,說:「就照瑾兒說的做吧!」

  從老夫人的惠善堂出來,余芳菲一邊走著一邊回想了老夫人這些話里的意思。芸娘?余芳菲回想著老夫人提起這個名字時的表情和語氣,猜測她的想法。

  回到瑾園,余芳菲就吩咐了下去,讓他們去查一下芸娘這個人的信息。

  吳芸娘,兵部侍郎吳遠的次女,比余芳菲長一歲,如今待字閨中。按理像芸娘的年紀應該早就出嫁,可是從余芳菲得回來的消息看。

  芸娘在兩年前曾經許配過人家,男方也是武將,可是沒等到芸娘出嫁,男方卻突然因病去世。

  流言可畏,不知道是事實如此還是,有人故意而為,總之有人就將這男方去世的原因歸結到芸娘的身上,說她克夫,否則那男方平時身體多壯實的一個人,怎麼就會因為和她訂婚以後就突然生病去世了呢?

  就因為這無端的流言,導致芸娘後面沒再許配過人家,而一直待字閨中,連她的妹妹都已經不顧長幼順序出嫁了,而她卻還是孤身一人。

  余芳菲把消息看完,在那字想了想覺得,有意思,看來這個芸娘應該是被人故意詆毀了才是,只是不知道是何人?

  她一個小姑娘,也會如此的對她,女兒的婚事可是關係著她後半生的所有幸福,傳出那樣的流言,不管是否屬實,總歸會讓人有所忌諱,恐怕就算有好的人家,也不會再考慮她了。

  分析著芸娘這些事情,余芳菲突然想到自己,她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個在這些人眼中的大齡剩女,已經十七了還未出嫁,恐怕很多人都會以為她遲遲不肯出嫁是患了什麼不能言說的疾病,否則怎麼會拒絕成為世子夫人或者尚書夫人的機會。

  想到這兒,余芳菲突然憶起老夫人後面那句話:你覺得,同你相比,誰更勝一籌?

  這句話老夫人是何意思?難道說老夫人是在催促她儘快成親,否則就會像芸娘一樣,芳齡十八了還沒有嫁出去?

  余芳菲想著又搖了搖頭,不可能!余堯當時還坐在老夫人的身邊呢,如果真的是談論自己的婚事,為何余堯一句話都沒有說呢?他們完全可以自己把婚事定下來,根本就不用通過自己,也不會考慮自己的想法。

  而且,現在的余芳菲,大病初癒,嗓子也沒有恢復他們不會將一個還不健康的孫女嫁給別人的。

  可是老夫人又是何意呢?余芳菲這一次卻是有些猜不出來。

  她想了想於是問身邊的蒼蘭:最近府里有沒有什麼事發生?

  蒼蘭想了想搖頭:「府中一切安好,除了二房的四公子成親,並無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四哥成親?可是他們大房這邊的三哥還是單著呢?余芳菲心裡想到。莫非老夫人是想問她芸娘的品性,然後將她訂給三哥,畢竟三哥如今的年齡也大了,四哥都已經成親,三哥卻還是單身似乎說不過去。

  想到這些,余芳菲這次派人去打聽消息的時候則讓人多留了一個心眼,看看芸娘的為人處世和品行,傳言不可信,而克夫什麼的說法在余芳菲看來也根本就不值得相信。

  如果此女真的不錯的話,能文能武同三哥余顯德一起倒也合適。

  在余芳菲調查芸娘的期間,刑部關於三王世子的調查結果也出來了,按照正常的調查進度,從取證到定案都需要一段時間,沒有個十天半月是完不成的。

  可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這個案子卻調查的異常順利,結案也十分的迅速,而且還不存在判錯這樣的結果。

  三王世子起初還對那些失蹤男子的事情與自己有關極力否認,可是等到後面證據確鑿的時候,卻又說是手下的人欺上瞞下背著他做的這些勾當。

  而他因為太后的去世心情不佳,所以整日飲酒麻痹自己,才會導致底下的人瞞著自己坐下這些天理難容的勾當。

  並且還主動將這些下屬交給了刑部,以證自己的清白。

  原本是因為三王世子違抗聖旨飲酒作樂,卻被他說成是因為失去親人太過痛苦而飲酒。而在他王府別院當場查出的受害人又被他說成是治下不嚴,最後三王世子只是被罰在府中禁閉三月和五十大板了事。

  而他推出來的兩個下屬,責成為了人神共憤的惡人,最後被處殺頭之罪。

  這一個原本安排精密的計劃,最後卻只是傷到三王爺黨的一個皮毛,甚至連根基都未曾動到,但是卻將余府同三王爺一黨的關係給徹底決裂,不過也算給了皇帝和太子一派作出了一個投誠,今後他們余府就是太子一黨了。

  三王世子挨這五十大板並不輕,據說是趴著被人抬回三王府的。這個平日裡耀武揚威只會處罰別人的人,如今自己也算受了一頓罰,余芳菲的心裡才稍微好受一些,不過比起自己受的那些傷,這些還遠遠不夠。

  但是一步一步來,余芳菲想,自己總會將那些受的過同一筆一筆都還回去的。

  對余府這次出手懲治三王府的事情,李修能猜想也應該是余芳菲的主意,靖王府雖然沒有出力,卻也暗中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只是三王府背後有袁何這個智囊的存在,想要一舉就拿下他們卻還是個任重而道遠的事情。

  宮裡,淨無同十三公主安歌剛從婉妃的寢宮處講完法出來,就遇到了正朝婉妃這兒走來的老皇帝。

  安歌如今的性子倒是收斂了許多,遠遠看見老皇帝的隊伍就同淨無停在了原地,垂首等著老皇帝的鑾駕經過。

  老皇帝看了安歌一眼,又看了看她身邊的淨無,然後說:「這就是你母妃常常跟我提起的淨無法師?」

  安歌公主小心的回答:「回父皇的話,這位就是淨無法師。」

  「抬起頭來!」老皇帝對淨無說。

  淨無依言,緩緩將頭抬起來,卻不敢全部抬起,眼神的視線落在皇帝的脖頸處,他就及時的停了下來。

  老皇帝看了看他的樣貌,又看了看他身邊的安歌公主,然後問:「淨無法師可否想過還俗?」

  「父皇——」安歌公主一聽,嬌嗔的喊了一聲,卻被老皇帝伸出一隻手擺了擺給制止了。

  淨無看著老皇帝的衣領處,語氣淡然,似乎並沒有聽出老皇帝問這一句話的深意,回答到:「一日入佛門,終身為佛徒,皇上此問多餘了。」

  老皇帝聽完贊同的點了點頭,然後看向十三公主安歌,見她聽到淨無這句話眼神黯了黯卻並不像從前那般立馬鬧騰起來。

  心底對這個女兒也多了一份憐惜,她畢竟是自己最年幼的女兒,受寵最多,卻年紀輕輕就守寡,身邊連一個孩子都沒有,所以老皇帝對她還是有幾分的偏愛。

  又見淨無同宋鈺長得如此相似的一張臉,而十三公主安歌這個從未向什麼人放下過身段的女兒,居然肯每日跟在他的身邊學習佛法,定是對淨無也生的一份情愫。

  所以老皇帝想,如果淨無也同樣對安歌公主有那份心思的話,他就不妨准了他們,也讓自己這個女兒不必忍受這份情思之苦。

  可是淨無的回答太快,也太過自然,就像一個早就看破紅塵的人一般,連老皇帝這個閱人無數的人也沒有看出他說這句話是否有假。

  但是也同樣說明了淨無的心思只在佛法上,並無兒女情思,所以這後宮他今後還是可以繼續踏足。

  「法師心性堅定,將來在佛法上定能有所建樹,哪天朕若有空,有些不明是道理還想請法師替朕解惑。」

  淨無喊了一句佛號,捏了一個佛印回答:「皇上言重了,小僧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老皇帝點頭說:「如此甚好,甚好。」

  皇帝離開,十三公主安歌跟淨無一起繼續朝前走在出宮的路上,平時有許多話的她,這個時候卻顯得很安靜。

  她看著身邊仿佛沒事人一般的淨無,帶著忐忑的心情,鼓起勇氣問:「法師,本宮有一個問題在腦中一直糾結而不得解,想問法師,是否也可以替本宮解一解這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