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有理智,管得住自己,野獸之所以為野獸,不就是野性難馴嗎?瘋起來可是連個說理的機會都沒有。不過看著今次的收穫,受點驚嚇也值了。箱子裡不少東西可都是保命之物,可謂是萬金難求。不,壓根就是有價無市,連今上都不能隨意用。他能分到一點,也是託了鍾慶然的福。

  動物大軍井然有序,鳴雷打頭陣,點白殿後。

  動物習性不同,因著大多都慣於在白天出沒,本著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奉行晝出夜伏。休息時分,便要勞動點白和鳴雷,把安放在馬匹上的貨物卸下,啟程時再重新放好。

  為了讓兩隻鷹能有足夠的騰挪空間,每次它們都得特意找尋較為空曠的地方,作為臨時休憩地。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總不能讓馬匹連續負重多日吧?萬一把它們累垮,就太不划算了。

  馬匹被護在隊伍中央,無負重的猛獸在一旁掠陣,拉著貨物的走獸則走在兩者之間,一旦遭遇危險,它們可以即刻拋下貨物,參與到戰鬥中。

  這支動物大軍,盡皆服用過霧果,只是有一部分原先也只是普通動物。其中擔負起大半負重責任的馬群,便是普通動物所占比例最高。它們吃下霧果後,身體素質有著明顯提高,卻遠不及本就靈智大開的獸類。縱使如此,它們的行進速度,也遠超當初鍾慶然帶隊那次。

  大周朝皇帝寢宮偏殿。

  “兩位大師什麼看法?”邱少安放下茶碗,摩挲著手上的扳指,目光直視對面,聲音平靜,不露絲毫情緒。

  “就貧道看來,既然以前沒出過錯,那不如還是按照原先的態度行事。”方道長很想翻個白銀,這還用問嗎?只是鑑於面前之人是九五至尊,才勉強把這個不妥的行為壓制下去。

  不知道那福星高照的小友怎麼就那麼能折騰,還次次都不是小事,害得他和空雲這個酒肉和尚,一年不止跑一回皇宮。

  外面多逍遙?好吃好喝供著,不用風餐露宿不說,還受人尊敬。這進了皇宮,處處受限制,真是哪都不暢快。還必須打起精神好生應對,每說一句話都得斟酌一二,帝皇的威嚴在這一刻表露無遺,即便那人是上位不久的新皇,也不容他人藐視。

  “方道長說得沒錯,陛下最好還是提前提防,未雨綢繆總比臨事才應對為好。”空雲也一臉正經,不和損友互相拆台。

  兩人都是有真本事之人,知道的消息不少。新皇繼位不到兩年,其他派系黨羽還沒有徹底肅清,眾多鄰國都對地大物博的大周虎視眈眈,內外夾擊之下,若再加上飛鳥走獸的威脅,境況堪憂。好在大周朝國富民強,兵強馬壯,還不至於被內鬥損及根本,有諸多將士戍衛,倒也不怕他們犯邊。

  “哦?說說看怎麼提防。”邱少安眼皮子都不抬一下,依舊不急不緩地說道。

  空雲和方道長對視一眼,心中著實無奈,這也是他們為何不願意進宮的一大原因。

  他倆雖然沒有研究過治國之策,奈何涉獵太多,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更麻煩的一點便是,他們精於易理卜卦之術,對於天地間的較大變動有所感應。偏偏新帝知道這點,他們連矇混過關都不行,不拿出一點真東西,怕是今日都別想出皇宮的門。

  兩人倒是不擔心會有性命之憂,他們知道,新帝並不會對他們做什麼,只是軟刀子上身更痛不是?

  也是,空雲和方道長都是方外高人,朝廷供著都還來不及,哪裡會在還用得著他們的時候,便過河拆橋?

  邱少安還沒自大到僅靠他自己,便能將大周朝治理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初招攬兩人時,他便清楚,僅大周朝內就有幾個能和他們比肩之人。平日裡他並需要他們出謀劃策,像眼前這種時刻,便是他們發揮所長的時候。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兩位大師小聲嘀咕了一會,最終由方道長出面應對:“兩個方案,下策是派遣軍隊,同時由朝廷牽頭,組織大周子民,將大周境內所有山林都梳理一遍,確保沒有任何鳥獸逃脫,再四處滅蟲,如此便能高枕無憂。”

  邱少安斜了他一眼,方道長訕訕地快速略過這一條,說起第二個應對方案。

  第158章

  “強兵、強民,築牆,大力培養大夫,研究一切新生事物?”邱少安陷入沉思,偏殿裡一片靜寂。

  這些說著簡單,做起來可就千難萬難,卻是當前最實際的應對方法。至於把蟲鳥獸一鍋端之類,根本就不現實。

  大周朝疆域遼闊,山林占據的比例不低。將士光戍邊保家衛國都還嫌不夠,哪裡有那空閒時間去清洗山林?真要如此大範圍調動兵力,還不給他國可乘之機?為了以後,連眼前都不顧,這顯然不像是邱少安會幹的事。

  “沒事了,你們下去吧。”

  空雲和方道長告退。一出偏殿,兩人便如釋重負。他們也希望大周能一直平平安安,最好新帝一直穩坐帝位,如此一來,他們便能優哉游哉度過下半生。新帝雖心思深沉,手段也不溫和,至少還能容得下他們,換了旁人,可就未必。

  世上帝皇大都控制欲極強,像他們這種掌握一般人所不能秘法之人,還不得牢牢攥在手中?封為國師,圈在一個狹小之地,不榨乾他們誓不罷休,利用完了便一腳踢開,日子哪能有眼前這般舒坦?雖則他們現在也不能隨意離開上京,可怎麼也比跟著其他人要好。

  這個結果,兩人早在出山那天就預料到,他們也能承受,還樂在其中。世間事本就難兩全,不付出點代價,便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閒雲野鶴的日子,聽著好聽,真過起來卻有些難熬。他們這也算是賣藝帝王家,當能了了,教給他們這一身本事師傅們的心愿。

  邱少安沒有輕舉妄動,只是加快了手上的動作,爭取儘可能快地平息朝中因爭位而引起的動盪。正值忙得昏天暗地,焦頭爛額之際,邊城那邊又傳來一則消息,順帶一箱子禮。

  效果絕佳的各種頂級成藥,一張張能大為改善民生的方子,都是世人想要而不可得的好東西,看在邱少安眼中,卻只有沉重。

  作為一個自幼長在深宮,少年又上過戰場,成年後從眾皇子中脫穎而出,最終高居寶座之人,心思不可能單純。自打第一次誤打誤撞被鍾慶然救了一命伊始,他便徹查過鍾慶然身世,就差連祖宗八代都翻了個遍,對鍾慶然本人,更是查了又查,估計某些地方,比鍾慶然本人都還了解。

  邱少安自是知曉,這人雖然恩怨分明,出手大方,但也不至於大方到如此地步。顯然,外界變化不容樂觀,這算是鍾慶然看在兩人合作愉快的基礎上,助他一臂之力?

  當晚,邱少安寢殿內燈火通明,直到深夜,才被一室黑暗籠罩。

  翌日,一道道命令從早朝上下達,傳至大周朝各地。這次,邱少安態度極為強硬,反正動盪已基本平息,權力也收攏了大半,老臣們想要彰顯自己的地位,提出不同意見,也得先掂量掂量,他們有沒有這個資本。

  這種時候,保證上下一體,命令通暢才是首要。邱少安不想見到,為了一己之利而以權謀私的行為。他也不怕有人背地裡說他剛愎自用,不採納大臣意見。對於那些冥頑不靈、不予以配合甚至阻撓的重臣,該撤撤,該致仕頤養天年的,直接讓他們回家。

  同時,他大力提拔中青年才俊,對於那些不干實事卻長了一副玲瓏心思的,則都扔到禮部,讓他們見天應付各國使臣去。

  朝臣們都有些傻眼。大周朝立國百餘年,他們哪見過這等陣仗?不容冒犯,獨攬大權的帝皇有,卻不會像當今這般從手段並不算溫和,卻還在眾人接受範圍之內,陡然如雷霆震怒般,打了眾臣一個措手不及。

  今上執政態度前後變化之大,從大殿上一眾大臣皆一副震驚神色,便可見一斑。

  邱少安不會夜郎自大,他客氣地邀請眾臣商議國事,這一商量,就接連商量了好幾天。其間,連大殿門都沒讓他們出,將一切可能的阻撓降至最低。各府派人過來詢問,也被禁衛三言兩語打發回去。直到消息不可能再被攔截,他才將大臣放回家。

  當然,這只是權宜之計,想要他的諭旨順利被貫徹執行,必須將權力進一步收攏才行,至少得保證六部和各地州府要職都有他的人掌握實權才行。邱少安不急,歷來新帝上位初期,都是剷除異己的時候,近兩年來,還敢跟他對著幹的人已經沒有多少,他盯緊點,不怕底下人背著他亂來。

  鍾慶然並沒想到,他一時起的惻隱之心,竟然對大周朝帶來如此大的影響。此刻,他正帶著簡明宇和三個徒弟,到處收集可能產生變化的花花糙糙。

  這一點,他也是在收集到功效更佳的蜂蜜時才想到。原先他還以為植物沒有受到影響,哪知並不然,只是比動物稍晚一步罷了。

  鍾慶然本就對藥材了解頗多,連帶對其他不少植物也知曉個大概。到底功效是否有變,試個幾次便能一清二楚。

  福城由於真正意義上的老人沒幾個,兩年多來,並沒有人因壽元耗盡或纏綿病榻而回歸大地母親懷抱,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夫不重要。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福城有好幾個大夫坐堂,才沒人因一些小病小痛就被奪走性命。

  古代醫療條件不如現代,雖則中醫術能醫治大多數疾病,人口增長比率卻不高。一方面是生產力所限,另一方面則是是嬰兒存活率低,人們壽命普通較低。

  就算有鍾慶然坐鎮的福城,依然有孩子沒保住。這些可愛的小生靈,還沒來得及睜開眼睛看一眼這個多彩的世界,便悄然離去,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好在大人倒是保住了,傷心過後,日子還得照常過。

  在山林中悶了幾天後,鍾慶然收穫了一大堆各色藥糙以及山貨。回家休整一番,他便一頭扎進藥房,至於那些山貨,則由簡明宇處理。人各有所長,簡明宇才是此中好手,他就不插手了。

  或許植物異變真的很慢,鍾慶然只檢測出極小一部分起了變化,有功效提升的,也有降低的,甚至還有變得面目全非的。不過,後者極為罕見,且外表有明顯變化,倒是不用擔心會被誤采。

  簡明宇得出的結果和鍾慶然大致相仿,卻又有所不同。吃食類作物不少都比藥糙長得大棵,變化也更為不明顯。

  得出這一結論後,鍾慶然又進山觀察,發現還真如此。越小的植株,變化越大,那些參天大樹,目前甚至看不出來和之前有哪裡不同。

  當然,這都是野生野長的植物才如此。那些種在田裡,被人精心侍弄的莊稼,異變程度明顯落在最後。

  鍾慶然抽樣了許多田地,請教過諸多農戶,得出的結果都是,莊稼並沒有多少變化,至少還沒到肉眼可辨的地步。

章節目錄